先民遗风“石子饼”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小吃里有一种圆形的饼子,表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质地酥脆,表面色泽洁白中杂以金黄,外地朋友觉得很稀奇,本地民众见惯不怪,那就是吃了一辈子的“石子饼”么。
  “石子饼”是陕西关中地区一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因为制作时是把饼胚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面烙制的,故而得名。“石子饼”又称石子馍、干渣馍等。由于它历史久远,几乎与人类学会用火烹制熟食同步,所以应算作食品中的“活化石”。
  石子饼制作并不复杂:面粉加入适量清水,加入精盐、食用碱、菜油、蛋液、鲜花椒叶等和成面团,饧面发酵之后,反复揉匀揉透,摘成小剂,用擀面杖擀成约铜钱厚的圆形薄饼坯。炉内燃火,铁鏊子置其上,在鏊子里均匀地铺上鹅卵石子,待石头烧热后,取出一部分,将饼坯摊放在石子上后,再把取出的部分石子盖在上面,上焙下烙,数分钟至饼色金黄即熟。
  从制作方法上看,“石子饼”具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古史考》云:“神农叫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亦即将石块烧热,谷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这是巧妙利用了石块导热慢、散热也慢、且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从而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这种烹饪方法一直为后人所沿用,不独制作石子饼,就现在餐饮业之中,也还有许多利用石头加热烹制食物的做法,如石锅拌饭、石烹豆花、石烹牛肉、白火石汆汤等。
  在烙制的过程中,石子导热较慢的特性使得面饼可以充分受热,其中的水分在上焙下烙的过程中得以充分挥发,所以,此物极耐储存。更特别的是,由于石子饼是发面制作的,又足足炕干了水分,所以,石子饼在咀嚼的过程中能充分刺激唾液分泌、胃液分泌,十分有利于消化,甚至有养胃的功效。其口感酥脆,易于咀嚼,适合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的人食用。因其用的是上等白面,里面又搁置了菜油、鸡蛋、咸盐以及嫩香的花椒叶,故而味道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搭配科学。
  陕西石子饼在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是农家的高级食物,缺粮少油的农户,只有在家中有产妇的时候,才能烙制一些,为产妇随时补充营养,也便于消化吸收。在产妇出月后,便自己也舍不得吃,只在婴孩腹饥之时,掰一片石子饼,咀嚼之后,嘴对嘴喂给哭闹的孩子。可千万别说这不卫生啊!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是在缺吃少穿年代一种伟大的舐犊情深。
  石子饼曾经还是农家“旅行”时的干粮。那时候很少有人出远门,极偶尔出一趟的时候,是必须要携带干粮的,石子饼就成了绝佳的随身食物。有很多传说,广见于各种文体叙述之中,都说是关中一人有冤,地方不能伸,遂携此饼一袋,步行赴京告状。彼时正值暑天,行路人干粮皆坏,唯见其饼不馊不腐,以为奇。至京,坐街吃之,市民不识何物,这关中人便售饼雇人写状,终于冤案大白。昭雪后,关中人便将剩余的石子饼赠与此人,此京城人珍愛此饼,断断续续吃到近一年,饼仍好如初。
  有一好友认识上海籍一位德高望重的导演,年事已高,肠胃不好。好友遂推荐其尝尝石子饼,老艺术家极感兴趣,几乎顿顿吃饭离不开。后来,为这位老艺术家定期寄石子饼成为了这位朋友忘不了的责任和快乐,换取的是老人的胃病不断地减轻。老艺术家于是广为推荐,一时间,陕西石子饼较频繁地寄送上海,广受欢迎。
  陕西关中人过去都擅长此道,几乎家家都有专用石子,最是关中东府富平一带的石川河的石子为好,此地烙制石子饼也最为出名。
  随着历史的前行和生活的富足,石子饼已不是稀罕物,只要是想吃了,随时可以做。但偏偏二律背反,在原料丰裕的今日,人们反而很少“亲自”去制作了,问其原因,说是费时费事。至于产妇的营养,也早已升级换代了。这说不清是喜是悲,就像很多传统一样,在现代化、工业化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甚或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已经慢慢淡化甚至忘却了。
插画:刘挺

  一味地强调传统,似乎有些不尽人情的矫情,也似乎有抱残守缺之嫌。但传统的东西既然能够传承几百上千年,就一定有它的精髓和无可替代的特质,是应该被继承和传承的,可以与时俱进,用现代的模式继承传统,用变革的创新延续传统,是两全其美的选择。就如石子饼,传承了几千年,今天怎么就会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呢?
  所幸,在经历过阵痛和浮躁之后,人们又陆续重拾许多传统,并注入新的内容,加入新的手段,又继承又创新。石子饼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更广泛深入地进入了市场领域,石子饼的制作又陆续恢复,并引入了工业化的操作模式和更加严格的卫生标准。制作出的石子饼风味依然,并且还适应市场要求,在食物的商品化 方面下足了功夫。使石子饼这一古老食物得以登堂入室、堂皇入市、越岭出关、漂洋过海。
  现在到陕西旅游,无论是在摊点还是超市,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石子饼,推荐您带回去,作正餐点心均可,一定会广受欢迎。
  石头烹饪,想想都古老得辽远,嚼着石子饼,闭上眼睛遐思,不定会穿越到周秦汉唐呢。
其他文献
什么样的故事,才是中国故事。   现在许多文学作品包括艺术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中国文化的表现。但那都是明清以后的东西,而明清是中国社会的衰败期,不是中国社会的鼎盛和强劲期。   那些拳脚、灯笼、舞狮、吃饺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是浅薄的、零碎的、表面的东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国文化一定要寻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国文化中太阳历和阴阳五行的建立,是关于中华民族对宇宙自
期刊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是中国美术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它代表着中国古典绘画白描人物画的最高水准。其在艺术技法创新,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等各个方面都可谓完美,达到了一个令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堪称“冠绝于世”。画作以道教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八十七位神仙人物列队出行的宏大场面。图卷画面构图严谨而灵动,疏密错落有致。笔墨洒脱明快,线条遒劲且富有韵律。人物形神刻画精妙,笔笔细致入微,形体动态生动优美。画面以白描
期刊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在长达一百二十回的小说中,贾宝玉是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但作者在书中给予他的尽是骂名。“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通篇看来,他不过是个只贪享乐,不爱读书,终日混迹在脂粉堆里的顽劣子弟罢了。但以黛玉之清高,宝钗之城府,妙玉之孤傲,会看上这一无是处的公子哥吗?
期刊
有一位叫祝媛莉的记者,为我女儿写了篇温馨的报道,题目是《黄澜:在艺术与商业的平衡中打造“爆款”》,再加个吸睛的副标题,叫作“《我的前半生》《如懿传》等爆款剧集操盘手,艺术与商业平衡木上的‘舞蹈家’”。   此文网络上传得很多。   因为文中多有提到所谓的家教、家庭影响,所以不少朋友打电话来,或是干脆当面拦住,非要我说说教女“心得”不可,最好是“秘籍”,以便学习参考。   都说你女儿是成功人士了,你
期刊
鸿荒中出现大轱辘车是我趔趄学步的时期。那是午后的时光,我从蒙眬的睡眠醒来,眼中第一个画面,是空空荡荡的三面环炕,不见一人一影。西窗透着老式窗户纸浸透豆油的晕黄之光,看不到外面。我眼中的第二个画面,我已经站在窗前的栅栏里,小手抖着一块布在哭。栅栏不高,跟我一般,里边似乎有缸之类东西,栅栏上晾着的我的尿布。我不知怎么从屋里出来怎么站在那里,这个过程没有记忆。第三个画面,灰蒙蒙的天空看不见太阳,四处长满
期刊
曾阅读《美文》杂志上的“汉风专刊”,上面刊登过一篇题目为《生与死》的文章,我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也想用同样的题目写写我对生与死的看法,因为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留给我们一个问题,就是“人死后会留下什么?中西文化对此有什么不同看法?”   韩国有一句俗语说“虎死留皮,人死留名”。直接解释是老虎死了留下虎皮,人死了留下名声,意思是人在平日一定要多做善事,才能在身后留下好名声。那么,我们死后留下的真的只有名
期刊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上榜的五部作品分别是: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和李洱的《应物兄》。  因为是梁晓声老师的同事,且《人世间》以最高得票力拔头筹,所以我首先关注到的是这部作品,也特别关注了梁老师在第一时间对《现代快报》《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的回答。网络上对《人世间》的介绍基本是一致的:《人世间》是著名作家梁晓声饱含深情
期刊
与世间万物一样,文学门类、文体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诗歌、小说、戏剧是较为单纯的文体,它们也有一定的交叉,像《红楼梦》这部小说里就有大量诗词。散文是一种跨越性、复杂性、兼容性更强的文体,它与别的文体之间关系密切,其内部也有体式的粘连与交融。然而,对此学界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也缺乏深究和细察,从而导致散文写作的“跨界”尤其是“跨文体”写作的一些误区和盲点。一、散文的“外跨”  
期刊
登上通往西北的列车,心中不禁开始揣想历史的风烟会在这片广袤大地上镌刻下什么样的烙印。冬日晴好,皑皑白雪轻轻地覆上晚霞初上的炊烟,村妇急匆匆地掀起红底碎花的棉门帘出来收衣裳,好客的主人给路过的游子沏上一壶热水……  我兴冲冲地直奔自己的座位,却看见座椅上横着一只襁褓,一个陌生女人粗壮的身体挤在座椅与桌子之间站立着,一手撑着桌面,另一手扶着座椅上睡熟的婴孩,身子歪歪扭扭地弯曲着。女人抬头望着我,我赶忙
期刊
一、文体的尴尬   散文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积累丰厚。它不仅是我国文学的正宗,是最大的一笔文化遗产,而且是中華民族情感的凝聚,中华文化精神的寄托和中华民族智慧的浓缩。散文在古代成就辉煌,“五四”以后,散文同样取得不俗的成绩。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鲁迅语)。20世纪的最后十年,散文则力压小说和诗歌创作,几乎成了一种“时代的文体”。这些都是文学史不争的事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