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们的花丝巾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plas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阿姆斯特丹运河上坐游船,一位老太太引起了我们一行人的注意。粉衣、银发、红唇、珍珠项链,勾勒出她的形象。她身材苗条,腰挺得笔直,头略略低垂,在和身边的老先生低语,恍惚是《唐顿庄园》里派对上的贵族夫人。
  她看上去介于65到70岁之间,完全没有放弃自己女性的矜持和娴静,脸上还隐隐有一些少女感,坦然接受着老先生的照顾。
  我们就她是来自英国还是法国讨论不停,最后一位友人说:“法国老太太更时尚些,而且会对着异性虚眯眼睛放电。这位女士很端庄,再加上老先生的绅士风度,应该是英国人。”
  “真是好看哪!”朋友轻声叹道,“以前特别害怕快到50岁了,现在看到这个老太太,60岁我也不怕了!”
  想要称赞一个女人美,我们有时会说她“冻龄”,其实这隐含着“年轻才美”之意。而我眼前的这位女士直观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老年的美。不是慈祥,不是温和,也不是德高望重,就是“美丽”两个字。
  在凡·高美术馆,我偶遇一位日本老太太。之所以一眼认出她是日本人,是因为看她的相貌,活脱脱就是电影《步履不停》中那个演员树木希林。
  老太太着一件白色风衣,黑白细格小丝巾,米黄色软帽,规规矩矩的样子。她步子细小,看画看得很仔细,对着一幅画先是近看,再退后端详,静静地要看好久。
  我不大懂画,索性就观察她。经过一扇门时,我帮她撑住,她赶紧双手接过去扶住门把手,同时频频点头表示谢意。我暗暗赞叹。敬重和卑躬屈膝的差别是很微妙的,但接受的人从来不会弄混。
  朋友说,日本人安静、多礼,可不知怎的,给人的感觉总会有一些枯槁,就跟他们的枯山水似的。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这样总是少了一些生机。
  别着急呀,有生机的来了。
  美术馆里不知何时来了一群着红穿紫的老年女士。没错,就是红配紫。紫色裙子或是紫色风;红色帽饰,或是红色贝雷帽,或是斜斜地压着半边头发的那种插羽毛的帽子,或是两只大红色的耳环,最简单的是一条红色的领巾。她们统一了两种色彩元素,而不是统一服装。
  我专门咨询朋友:“这种配色不好看哪,跟优雅可不沾边。”朋友说:“这也许是故意的大胆配色,据说是跟主流的一种对抗。总之,人在旅途中,放飞自我就对了。”哈,好可爱的小心思。
  她们身材壮硕,像是常年从事体力劳动,外加受到奶酪、牛肉的滋养。白皮肤,不知来自哪个国家。
  美术馆里立即热闹起来。不是声音上的热闹,是视觉上的热闹。她们很快乐,散开在人群里,像红色花瓣顺着水流四下流散开去。
  看上去她们也不大懂画,主要是来拍照的。但她们拍照时会贴心地选择不影响别人的时间和空間,不会给别人带来不适和不方便。她们脸上自然、不做作的笑很能感染人。估计她们平时自然的音量也是比较高的,此时在刻意控制。一不小心露出破绽时,她们会互相推搡一下提醒,被提醒的人会吐吐舌头捂住嘴。
  她们的笑容让你觉得:快乐是比优雅更好的化妆品。
  我立即想起了我们国内大妈们的花丝巾,以及各种妖娆的身姿和灿烂的笑脸—跟这群快乐的女士,绝对可以算是同款。
  有时我会对有人对花丝巾的调侃表示不平(其实调侃的人倒也不全是恶意),隐隐伴着对自己老之将至的愤怒。然而每个年龄段、每个知识阶层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只要自己真心快乐,把丝巾舞他个地久天长又何妨?
  女人老了依然可以是花—安静的,泼辣的,清雅的,热烈的……风格可任由自己选择。
  当然,前提是不要指派大爷躺着拍照,把自己“开”到了树上去。
其他文献
明宣宗朱瞻基善画。余尝于美国一博物馆见其画,题曰《一笑图》。图中画一犬蹲于竹下,别无他物。然犬与竹皆无笑意,何名之曰“一笑”也?百思不得其解。  翻檢典籍,亦无解。久之,乃悟:“笑”字者,乃“竹”下“一犬”也。
期刊
Photo by Tofu 丨 成都远洋太古里桃园眷村 丨 iPhone 7  豆腐脑是一道著名的传统小吃,也叫豆腐花、豆花,依据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爱咸味,南方则偏爱甜味。  咸豆腐腦一般是加入咸味的佐料,北方有加入肉馅的,有加入芹菜、榨菜的,有加入黄花菜、木耳的;沿海有用海带丝、紫菜、虾皮的;还有放入麻酱、辣椒油、香菜、酱油、醋的;也有放韭菜花、蒜泥、葱花的,等等。各地的口味不同主要取决于佐料
期刊
天赋所引,执意求学  看书、画画、唱戏是宋世义小时候的最爱。“我们家小时候不让画画,觉得那是歪门邪道,怕耽误学习,唱戏也是,只有看书、写字可以。”但是家人的反对也泯灭不了宋世义对艺术的热爱,初中毕业的他执意报考了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从此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1961年,宋世义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塑专业。从那时候起,他开始接受专业、系统的美术教育。学校的课程多而杂,但勤奋好学的宋世义从
期刊
大学者钱穆早年曾在一所小学任教,负责教学生写作文。他教的作文,自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钱穆告诉学生:作文和说话一样,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这就是作文。随后,他给大家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今天的午饭》。大家开始写,没过多一会儿就写完了,作文交上来之后,钱穆一一批阅,最后选出了一篇佳作,写到了黑板上。那篇佳作的内容是:“今天午饭,吃红烧肉,味道很好,可惜咸了些。”钱穆告诉大家:“作文须有曲折,就像这
期刊
深夜,幽默大师卓别林从电影公司领完薪水,准备回家。当他走进一条无人的小巷时,突然闪出一个蒙面歹徒。歹徒举起枪对他喝道:“要么留下钱,要么留下命!”卓别林赶忙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交给了歹徒。  歹徒拿了钱正欲离开,卓别林却对歹徒鞠了一躬,说:“兄弟,这些钱不是我的,而是老板的,现在这些钱被你拿走,老板一定认为是我私吞了,麻烦你在我的帽子上打两枪,以此来证明我是被打劫了。”歹徒心想,有了这笔巨款,我还会计
期刊
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每周都会按时去医院出门诊,慕名而去的病人不计其数。  已去世的老伴吴佩煜曾这样形容吴孟超:“他吃东西一点也不讲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其实,这“不讲究”里也藏着不少学问。护士长程月娥跟随吴孟超工作已有20多年,对他的饮食习惯十分了解。吴孟超的午餐是在医院里吃的。如果是上午手术刚结束,吴孟超感觉有些累,会喝上一碗大米粥或小米粥,比
期刊
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回到100多年前,分左右脚的鞋子,古人称之为“运脚鞋”,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  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難穿?非也!古代制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软,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对宽松,尺码比较大,不会有穿不上的现象。古代鞋子不讲尺码,只说鞋号,称“脚第几”。因为鞋子不分左右,古代制鞋用的鞋楦
期刊
在一些老字号里吃早点,除小笼包、烧卖、煎饺之外,总是少不了再叫上一碗煮干絲。街头小摊子上或是那种夫妻档的小吃店堂里,煮干丝则被装在一个小半人深的白铁桶里,有顾客要,掀开桶盖,拿长柄勺子搅一搅,手腕一翻,连带汤水舀起,正好是满满的一青花碗。煮干丝是一道特色小吃,配以熟虾仁、火腿丝、黑木耳等,色彩鲜艳,干丝绵软,配菜香嫩,味道清而不素,鲜而不过。顾客吃完、喝完,满意地擦擦嘴,喊一声:“老板,给你钱!”
期刊
一位“洋教授”凭着直播化学实验迅速走红网络,吸引了超过200万的粉丝观看。视频中,这位“洋教授”穿梭在瓶瓶罐罐的化学药品和各式各样的化学器材之间,制作出了“大象牙膏”“穿云箭”“腾云驾雾”等多种神奇现象,单条视频最高点击量超过1500万。这位走红的“洋教授”是北京化工大学的特聘教授戴伟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的他,22年前来中国任教,现在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在视频直播平台展示“腾云驾雾”特效  “洋教
期刊
德国人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喜欢玩模型的了。我曾经观摩过德国的模型博览会,从汽车、轮船到飞机、火车甚至潜艇,从静态展示到动态竞技,从历史事件到科幻题材,几乎无所不包。各种民间模型社团毗邻而居,暗中较劲。有的发烧友为了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火车模型配件,不惜花费20多万欧元购买简易数控机床;还有退役军人定期在篮球场大小的场地上用遥控车辆来模拟团级规模的装甲兵作战和补给、维修……而在德国的各种模型展览中,最有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