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寿:一生知遇遍梨园,至今传唱谭家腔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on521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传承
  2020年10月9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传承人,京剧谭门第五代传人谭元寿逝世,享年92岁。
  1928年,谭元寿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其曾祖父谭鑫培是我国京剧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也创造了中国第一个京剧流派——谭派。谭派是京剧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流派,京剧界曾一度出现“无腔不学谭”的局面。谭鑫培的第5个儿子谭小培,除了继承谭派,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儿子谭富英培养成为谭派乃至京剧界响当当的人物,就连毛主席都很迷谭富英的戏。谭富英正是谭元寿的父亲。谭元寿注定也要将这份家族荣光传承下去。
  谭元寿六岁登台,先后和祖父、父亲同台演出《汾河湾》中的娃娃生薛丁山。1938年,谭元寿进入富连成科班元字科,前辈大师肖长华老先生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谭元寿,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在富连成共学了七年,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1945年出科后,谭元寿曾为荀慧生“挎刀”,参加裘盛戎的班社。1949年自行挑班,1954年加盟北京京剧团。在大师云集的集体中,他的演技逐年走向娴熟,渐成大家气候。谭元寿嗓音高亢,功底扎实,全面地继承了谭派的艺术风格,又借鉴了余派传人李少春的表演,文武兼备的他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让谭派艺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谭元寿不仅在继承传统戏方面卓有成就,最为大众熟知的角色还是样板戏《沙家浜》中的郭建光。1965年的一天,正在长春拍摄电影的谭元寿,接到电报让他速回北京,出演京剧《沙家浜》中的郭建光。《沙家浜》改编自沪剧《芦荡火种》,1964年北京京剧团(今北京京剧院)将其改编成为同名京剧。1965年,该剧更名为《沙家浜》,剧中主角从阿庆嫂变成了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一下子从配角到主角,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就这么落在毫无准备的谭元寿身上。为了排好这出戏,谭元寿把铺盖卷儿都搬到了剧团。那时,北京京剧团团址在今天虎坊桥工人俱乐部附近,谭家住在大栅栏,不过一两站的路,他硬是几个月没回家。
  《沙家浜》是现代戏,但谭元寿没有将现代戏和传统戏完全割裂开来,而是将传统戏的程式化带入《沙家浜》,演员的身段、武打都有传统戏的影子。剧中郭建光有一处下场的戏,他没有按现代的方式走下去,而是用传统戏的走法,踱步下台。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让戏味更浓了。《沙家浜》首演是在上海,因为大受欢迎,一连演了40场。剧中郭建光的戏份非常吃重,“坚持”一折几乎都是高八度的唱腔,别说是演出40場,就是连演4场,许多演员都坚持不下来。剧组其他角色都有B角演员,只有郭建光这个角色,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10年间近千场演出,都是谭元寿一个人演。现代戏本来是没有流派的,但因为他演的郭建光太出彩,《沙家浜》被默认是“谭家戏”了。谭元寿经常说:“没有《沙家浜》就没有今天的我,这是我的命运之戏。”
  “谭门传人”是一道光环,但同样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更好地传承谭派,更好地传播京剧艺术一直是谭元寿心里最重要的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戏恢复演出后,谭元寿作为京剧界老艺人和北京京剧院主力演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先后出演《黑水国》《龙凤呈祥》和《群英会》等剧目,并为近20部老戏录音进行了配像,为发展京剧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便年事已高,但他生前在家中还经常练功,吊嗓子。每个星期,琴师都会专门来家中两次,谭老先生还能唱得满宫满调,不降调门。去年记者去谭老家中拜访,一提到上台唱戏,老人家的眼睛都亮了。他对舞台始终充满眷恋,一提起来,“心里还会痒痒,会激动”。多年来,谭元寿始终坚持自己带学生,青研班办了二十年6届,每届都有他的学生。他经常会主动给徒弟、学生们打电话,希望他们来家中,给他们多说说戏。谭老常说:“我有多少能力,就恢复多少;我知道多少,就教给你们多少。希望你们学会唱熟之后,还能继续传给下一代。”
  ■热议锐评:谭元寿先生一生对京剧爱得深沉而热烈,对京剧事业的赤诚和热情从未有过一分一毫的衰减。文化的传承需要几代人不断地努力和付出,谭老先生用毕生的心血不负家门与民族的期许,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素材运用:传承;家族荣光;传播京剧艺术;坚持;传统与现代;责任……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今日头条)
其他文献
上世纪20年代,海明威正在努力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有一次他丢了一只手提箱,里面装着那些已经被他雕琢润色得像寶石般完美的故事。  海明威向朋友埃兹拉·庞德哀叹自己的遭遇。庞德向海明威保证,当他重新创作时,会忘记那些美中不足的部分,呈现的只会是最精彩的部分。庞德鼓励海明威带着乐观和自信重新开始。海明威确实重写了这些故事,并最终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不要祈求问题更少,要祈求技能更多;不要祈求遇
爸爸踩着单车带女儿到医院看望住院的妈妈,久未见到妈妈的小女孩扑进妈妈怀里,妈妈拿起梳子帮女儿梳着头发。  三十年前,《龙猫》电影问世,三十年后,我在大荧幕下看这一幕泪流满面。那电影里的就是幼时的我啊。当年家在长沙,妈妈身体不好常常住院,爸爸也是踩着单车带我去医院看妈妈,每次妈妈都会感叹“爸爸不会梳头,女儿的头发变成小鸡窝”。于是在病房里,她帮我梳头,我赖在她床上,直到医生来说“别躲在被窝里了,待会
27岁的张霁,最近因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被人熟知,拿到了华为最高201万的年薪offer。  一开始被认知,他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生、8篇顶会论文作者,实习成果就让巨头腾讯感到“真香”。然而,张霁这个“天才少年”,出身属实算不上好——生于湖北人均收入垫底的小城咸宁通山,高考不算如意,复读一年才考入一所三本院校——武昌理工学院,靠着自律、不屈、勤奋和自驱力,才完成了今日的高光。  所以张霁说:
也许这才是生活最本质的样子。  ——题记  每年暑假,我都会回到老家呆一段时间。  今年依旧。  院子前面有一个湖。湖里,是一群不知疲倦的鸭子,在那儿胡乱扑腾,那嘈杂的叫声,仿佛在抱怨毒辣的太阳,把水都晒得发烫了呢,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殊不知“夏江水烫鸭亦先知”呢。  湖边的梧桐树,依旧挺拔直立,像一个英勇的战士,没有丝毫的畏惧。美人蕉的叶子边缘有些发黑,怕是被这热情过头的太阳烤焦了吧!枣树摇
【话题分析】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关于“美”的作文题,这些年一直在中考中有所呈现。设计这类文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考查。因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中考中,“审美类”作文题仍然会受到出题者的青睐。  那么,如何写好“审
不用筷子  近日,一段上海黄浦消防车站中队消防员用叉子吃饭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视频中,消防队员们每人手里都拿着叉子,没有一个人用到筷子吃饭。原来,由于训练强度太大,消防员们拿筷子的手一直在抖,甚至没法夹菜。他们记不清冲进火场救过多少人,记不清为群众开了多少次被误锁的家门,甚至记不清自己多少次几近昏迷,体力透支,接近死亡的边缘。和用叉子吃饭一样,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每天再普通不过的“赴汤蹈火”的平
自然界中,再没有比鹰俯冲捕食更为壮观的景象了!而在鹰俯冲以前,它需要看到机会,鹰用它非凡的视觉从高空聚焦于猎物身上;但在鹰看到机会前,它需要定位自己,它高高翱翔在温暖的热风上面,以使自己处于能够俯瞰全景的位置;但在鹰把自己放到正确的位置前,它需要离开巢,一只幼鹰,开始时笨拙、失調,但很快它会习惯于蕴蓄在自己翅膀里的力量。  生活中,你在用双手握住机会前,首先得看到你的机会;在此之前,你需要调整你的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杂花生树,群乌乱飞,是江南的风景;辽阔大漠,长河落日,是塞北的风景;校园三尺讲台,医院白衣天使,是爱与奉献的风景……人间处处有美景,处处有真情,请以“那片风景,让我沉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名师题解】  题目的前半句中,“风景”是关键词,而对“风景”的理解,是直接能考验写作者的认识水平的。因为“西湖”是“风景”,“龙舟千帆竞发”也是“风景”,而表
我有一年前往韩国庆州的石窟寺。当我站着观看那古老的佛像时,寺中的住持走近说:“你应当跪在佛像正前方的位置,才能得到他的精神。这不是叫你膜拜,而是因為佛像都是以求神者的位置设想而雕塑的。所以站着看时,令你感觉下垂的眼睑,跪着看就成了俯视的慈晖。”当我照着做了之后,果然如他所说。由此可知,艺术品的欣赏常要在某个特定的角度或距离,才能获得十足的神韵。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过程,每一次教学、每一个活动过程是否更有效,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机智。张静老师在施教“认识你呀真高兴”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了良好的教育机智。  1,应对新情况。迅速调整活动方案。当张老师带着已有的文本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提前一天到承担上课任务的班级熟悉幼儿时,才得知这首歌幼儿已经学过了,这突发的情况没有让张老师惊慌、抱怨,而是根据新情况,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