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政策中的大型体育赛事:冬奥会的历史

来源 :体育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1924-2002年冬季奥运会对不同地区主办城市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文章主要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基于洛桑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档案,对所有以前的冬季奥运会基础设施影响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比较分析。确定了举办冬季奥运会在改变基础设施影响上的四个阶段:很小的基础设施转型(1924-1932年);新兴的基础设施需求(1936-1960年);区域发展的工具(1964-1980年);大规模的转型(1984-2002年)。认为冬奥会对于主办城市转型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建议主办城市需要为与奥林匹克有关的发展的所有方面认真制定综合和现实的战略。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普教系统愈演愈烈的考试风,使学生、教师、家长疲于奔命、心理压力加重。这固然是我们教育体制中的一大弊端,然而,因其之不足,教育界出现了淡化考试的主张,是值得商榷的。
关于媒体与民意的理论大部分提出于1930到1980年之间,这是一个仅仅拥有传统信息选择方式的时代。麦库姆斯和肖(1972)最初提出议程设置理论时,用北卡罗莱纳州的教堂山(chapel Hill)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而现在那里的媒介使用情况也已经发生了巨变。当我们迎来议程设置理论提出30周年的时候,教堂山的受众现在面临的信息选择令人惊叹。在20世纪90年代,肖提出,美国的大众媒介已经经历了“兴和衰”(rise and fall)。肖认为,大众媒体时代结束于20世纪80年代。议程设置研究是否能像之前的30年那样
一、心理学批评 现代美国心理学文艺批评也是在弗洛伊德的影响下兴起的,主要的代表作有范·威克·布鲁克斯的《马克·吐温的艰难历程》和约瑟夫·伍德·克鲁奇的《埃德加.爱伦.坡》这两部著作解释了吐温和坡的成年作品中由于受童年时代的痛苦经历——俄底浦斯情结的影响而烙下的创伤,即在两位作家的全部文学生涯中,固恋母亲的形象而反抗父亲的形象。
国际系统的含意是,组成该系统的单元或多或少是“受约束”的。“受约束”通常是指这些单元在地理上合理地相邻,单元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大于同系统外单元的相互作用。在春秋期间,古代中国就同印度次大陆的民族建立了联系。但是,同古代中国各诸侯国间的相互作用相比较,这种交往就远不够重要。
可以肯定,在我们所处的整体社会的类型里,一种新的美学学说出现了,在同是这一整体社会一分子的无数个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的范围里,交流方式和参照范围是丰富多彩的。我还是想按照历史如实地提供给我们的那样直接表述出这些不同的形态,并试图证明想使美学观念化的种种尝试的变化是同依附于社会环境本身的艺术形态不同种类的变化相符合的。
国际体育赛事与国际政治风云的纠缠和解放,终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敏感问题,也是一个寓意深刻的研究课题。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理解,问题解决得好,皆大欢喜;否则,体育、政治两败俱伤(体育史上屡次抵制奥运会的事件为明证)。从国际体育的角度理解,奥林匹克运动超越国家、民族、宗教的娱乐和游戏的精神,是人类和平的指认和归势。缘此,名古屋世乒赛所涉及中日、中朝、中美的关系,提供了一经典的研究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