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幼儿园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中体现其教育价值的方法与策略,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实际教学工作的建议以供研究。幼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真正的了解语言区角教育活动的意义,明白语言区角活动中所包含的教育价值与组织作用,在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全面、系统的进行活动指导工作,以推进我国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教育形式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活动价值;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041
引言
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在规范的教育区域内进行由于语言的教学活动,这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并且有计划的开展的,能够依据活动的需求对空间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与材料、环境等元素充分互动,使幼儿在活动中受到的教育程度更高,而活动呈现出的教育效果也更明显。
一、幼儿园语言区角教育活动的价值体现
(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时期接受的教育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及交流的机会,以“自主、自愿”为基础原则,以“自由、自律”为活动理念,教师通过对活动的合理设计,可加强幼儿与伙伴之间的交流,使幼儿与幼儿教师之间充分沟通,极大地启发了幼儿对语言交流的兴趣,对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升可起到促进作用。
(二)促进幼儿个人情感的发展
在幼儿园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中,幼儿能够从活动中获得极佳的学习体验,并获得个人情感上的满足与快乐的心理,这些都属于正向且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能够促使幼儿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参与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让幼儿在大量的活动中学会与伙伴和睦相处,并学会用语言去表达自身的情感,养成积极的成长观念。
(三)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以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为形式的语言学习方法,对幼儿来说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幼儿成长阶段的孩子,对相对自由的学习形式能够萌生较大的兴趣,而古板的教学方法则不易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故教师开展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时,可通过有效的方式启发幼儿的兴趣,如精心布置区角活动的材料摆放等等,让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受到情绪的感染,有助于提升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
(四)促进幼儿社会性格的发展
幼儿阶段的孩子也是具有社会性格的,所谓幼儿的“社会性格”,与成年人的“社会性格”有所不同,幼儿的“社会性格”多数表现于与同伴和教师的接触过程中,良好的社会性格可为幼儿自身提供更好的“社交心态”,从而为幼儿的人际交往提供良性思想指引。语言区角教育活动的教育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幼儿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因而语言区角教育活动可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格发展。
二、幼儿园语言区角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预先制定活动规则
幼儿园的语言区角并非可供自由活动的区域,幼儿教师应在开展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之前,预先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以维护具体活动中的规则性,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如在参与活动时,应该依照“先来后到”的原则使用材料,至于材料的选择,更要依据实际的选择,使用完工具以后应当及时的放回原处,便于其他伙伴使用;在图书角的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更要轻拿轻放图书,促使幼儿养成“爱护图书”的意识。长久以往,幼儿教师所制定的活动规则就可成为约束性的规定,幼儿也能自觉的遵守活动规则,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使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更具有秩序感。
(二)善于观察幼儿表现
幼儿教师在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中应善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对幼儿的活动状态及交流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若幼儿在活动中存在不良行为,幼儿教师通过有效的观察,也能及时的予以纠正和教育,对幼儿作出正确的指引。教师的观察作用也从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如在环境创设、材料准备等,就需要教育者细心的予以观察,才能及时补足活动所需的材料,完善环境创设的不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幼儿的活动行为上予以观察,但要减少教育者对幼儿活动行为的干预,以防止过分干预对幼儿独立性的影响,在必要的时刻给予适当的指导则最为适宜。
(三)寻找恰当指导时机
幼儿园的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中应为幼儿自主性的培育创造条件,这也说明教育者应在活动中寻求合适的指导时机,而并非随时随地的进行指导,否则教师的指导极容易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造成干扰。对活动过程中指导时机的判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其一,当幼儿出现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时,教师应予以教育指导;其二,当幼儿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时,教师应予以教育指导;其三,当幼儿面临挫败,幼儿的情绪无法继续参与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予以教育指导;其四,当语言区角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负面能量时,教师应予以教育指导。
结束语
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具体方式,在幼儿园的构建模型中,语言区角教育活动包括图书角、故事角等方面的活动内容,是一种较为丰富的活动形式。幼儿教师对于语言区角教育活动的指导,应采用灵活的形式和方法,以鼓励为主,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
参考文献
[1]韓莉. 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3(09):70-72.
[2]张苗苗. 让幼儿在区域中快乐阅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6):104-107.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活动价值;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041
引言
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在规范的教育区域内进行由于语言的教学活动,这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并且有计划的开展的,能够依据活动的需求对空间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与材料、环境等元素充分互动,使幼儿在活动中受到的教育程度更高,而活动呈现出的教育效果也更明显。
一、幼儿园语言区角教育活动的价值体现
(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时期接受的教育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及交流的机会,以“自主、自愿”为基础原则,以“自由、自律”为活动理念,教师通过对活动的合理设计,可加强幼儿与伙伴之间的交流,使幼儿与幼儿教师之间充分沟通,极大地启发了幼儿对语言交流的兴趣,对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升可起到促进作用。
(二)促进幼儿个人情感的发展
在幼儿园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中,幼儿能够从活动中获得极佳的学习体验,并获得个人情感上的满足与快乐的心理,这些都属于正向且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能够促使幼儿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参与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让幼儿在大量的活动中学会与伙伴和睦相处,并学会用语言去表达自身的情感,养成积极的成长观念。
(三)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以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为形式的语言学习方法,对幼儿来说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幼儿成长阶段的孩子,对相对自由的学习形式能够萌生较大的兴趣,而古板的教学方法则不易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故教师开展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时,可通过有效的方式启发幼儿的兴趣,如精心布置区角活动的材料摆放等等,让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受到情绪的感染,有助于提升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
(四)促进幼儿社会性格的发展
幼儿阶段的孩子也是具有社会性格的,所谓幼儿的“社会性格”,与成年人的“社会性格”有所不同,幼儿的“社会性格”多数表现于与同伴和教师的接触过程中,良好的社会性格可为幼儿自身提供更好的“社交心态”,从而为幼儿的人际交往提供良性思想指引。语言区角教育活动的教育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幼儿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因而语言区角教育活动可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格发展。
二、幼儿园语言区角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预先制定活动规则
幼儿园的语言区角并非可供自由活动的区域,幼儿教师应在开展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之前,预先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以维护具体活动中的规则性,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如在参与活动时,应该依照“先来后到”的原则使用材料,至于材料的选择,更要依据实际的选择,使用完工具以后应当及时的放回原处,便于其他伙伴使用;在图书角的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更要轻拿轻放图书,促使幼儿养成“爱护图书”的意识。长久以往,幼儿教师所制定的活动规则就可成为约束性的规定,幼儿也能自觉的遵守活动规则,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使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更具有秩序感。
(二)善于观察幼儿表现
幼儿教师在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中应善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对幼儿的活动状态及交流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若幼儿在活动中存在不良行为,幼儿教师通过有效的观察,也能及时的予以纠正和教育,对幼儿作出正确的指引。教师的观察作用也从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如在环境创设、材料准备等,就需要教育者细心的予以观察,才能及时补足活动所需的材料,完善环境创设的不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幼儿的活动行为上予以观察,但要减少教育者对幼儿活动行为的干预,以防止过分干预对幼儿独立性的影响,在必要的时刻给予适当的指导则最为适宜。
(三)寻找恰当指导时机
幼儿园的语言区角教育活动中应为幼儿自主性的培育创造条件,这也说明教育者应在活动中寻求合适的指导时机,而并非随时随地的进行指导,否则教师的指导极容易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造成干扰。对活动过程中指导时机的判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其一,当幼儿出现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时,教师应予以教育指导;其二,当幼儿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时,教师应予以教育指导;其三,当幼儿面临挫败,幼儿的情绪无法继续参与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予以教育指导;其四,当语言区角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负面能量时,教师应予以教育指导。
结束语
语言区角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具体方式,在幼儿园的构建模型中,语言区角教育活动包括图书角、故事角等方面的活动内容,是一种较为丰富的活动形式。幼儿教师对于语言区角教育活动的指导,应采用灵活的形式和方法,以鼓励为主,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
参考文献
[1]韓莉. 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3(09):70-72.
[2]张苗苗. 让幼儿在区域中快乐阅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6):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