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供应的中断,不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引起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只有加强供电系统自身的可靠性管理,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各界对电力供应可靠性的要求,电力设备的状态化检修和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可以说是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保证。
【关键词】电力设备;供电可靠性;状态检修;运行维护一体化
状态检修就是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是一种针对性的主动维修方式,与定期检修相比,能降低检修成本、减少检修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状态检修是电力设备的“保健”工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离不开状态检修,实行“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相结合的生产工作组织模式,整合现场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业务重组,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增效的管理目标。
1 开展状态检修的意义和條件
1.1状态检修及其意义
状态检修是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综合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重点检查、在线状态监测以及预防性试验等获得的状态量信息,通过先进的可靠性评价手段以及寿命预测手段,评价设备的状态,识别故障早期征兆,并进一步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的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前进行检修。
开展状态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之前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是按照春检安排的,由于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以及试验设备量大,所以仅预防性检修工作就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显然难以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二是设备的性能及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
1.2 开展状态检修的条件
(1)由设备基本参数、日常运行维护记录、缺陷记录、检修记录、离线试验数据以及在线检测数据等组成的设备数据库,是开展状态检修的依据,数据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和正确性,否则失去数据支撑,就无法有效正确开展状态检修。
(2)通过设备个体的各种状态量数据录入,形成一个包含巨大信息量的数据库,对其进行纵、横向交叉比较,及跨专业的综合推理和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得出设备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价及提出设备状态检修决策建议。
2 运维一体化的意义
(1)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将原本需运行专业和检修专业双方配合的简易、低效的作业划归单方全程负责,也就是通过生产管理职责的适当调整,实施设备的运行与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运行与检修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前,设备的巡视工作由运行人员进行,由于运行人员专业性深度不够,对相关设备的性能掌握不够,本应该及时能维护处理设备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随时、及时处理。而实施运维一体化后,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的“运维”人员,具有设备运维的专业知识,能更深入开展设备运维工作,有利于发现问题,能够随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出现问题也能及时的处理,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前,设备档案及运行记录,设备履历、工况等相关资料都由设备运行单位管理;而检修维护、试验记录等则由检修维护单位管理。完整的设备档案及运行、检修数据、资料是状态检修工作的基础,但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同,资料不能共享,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需要检修单位和运行单位的配合,因此就需要重复的协调、安排,工作效率低下。在实行运维一体化后,设备的相关运行维护工作由一个单位、一个班组同时进行,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3 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双向渗透和有效融合
(1)经过实际的运行,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的有效融合给管理提升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一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经过对现有人员的重组,实现运行和维护人员相互补充,缓解了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运行、维护整合为一个专业,运行、维护工作同时开展,相关运行、维护资料统一管理,提取方便,保证了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自我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机融合,干运行的可以学习和从事状态检修工作,干检修维护的可以熟悉掌握运行工作技能,人才潜力得到最有效的充分发挥。
(2)以国网某供电公司为例,在完成运维一体化整合后,2014年5月份至7月份,公司运维班组已经开展完成了38项变压器绝缘油取样试验、绝缘油在线监测装置维护、超高频和超声波局放检测、油色谱带电检测分析,46项SF6断路器带电补气、微水含量检测等状态检修及维护工作。这在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前,都是由专业检修人员进行,由于运行、检修维护为两家单位,反复的沟通、协调、安排,常常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运维一体化高度地整合了倒闸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工作,提高状态检修的效率。
(3)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融合,必须在以下关键点上下工夫。首先是以安全原则把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任何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方针、理念,紧扣安全生产及风险防控主题,结合实际,从管理、技术、教育三方面入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模式。使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始终保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以最大化效益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其次是以实践带动培训。鼓励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人员的技能素质,最终达到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的有机融合。(4)在实践过程中,将传统生产业务组织方式与运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从人员专业素质、工作协调、安全质量控制、人力资源效能、发展能力五个方面进行对比,确定了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设备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组织方式、培训重点等,进而确定状态检修工作的推进方式。一是汇总分析现有的检修业务,分阶段稳步推进维护类检修业务由检修人员向运维人员的移交;二是工作推进坚持先35千伏后110千伏、先简单后复杂、先一次后二次的原则,严控安全风险;三是明确工作推进中运维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实施细则,力求各项管理制度、工作要求操作性强;四是划转部分检修人员到运维专业,同时明确检修班组对运维班组的指导职责,加快推进运维一体化的人员融合、专业融合和状态检修常态化。
4 结束语
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就离不开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综上所述,电力设备的状态化检修和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就是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只有深化、细化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建设,将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和“运维一体化”体系深度渗透融合,提高工作质量,不断发现问题,持续提升巡视、运维、检修工作质量,提高设备安全系数,把设备安全基础夯实,供电可靠性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电力企业才能够健康地发展,获得长期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徐行,李华强,赵祥云,黄昭蒙.基于运行状态和网络结构的节点综合脆弱性评估[J].电网技术,2014.
[2]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
(作者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关键词】电力设备;供电可靠性;状态检修;运行维护一体化
状态检修就是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是一种针对性的主动维修方式,与定期检修相比,能降低检修成本、减少检修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状态检修是电力设备的“保健”工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离不开状态检修,实行“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相结合的生产工作组织模式,整合现场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业务重组,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增效的管理目标。
1 开展状态检修的意义和條件
1.1状态检修及其意义
状态检修是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综合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重点检查、在线状态监测以及预防性试验等获得的状态量信息,通过先进的可靠性评价手段以及寿命预测手段,评价设备的状态,识别故障早期征兆,并进一步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的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前进行检修。
开展状态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之前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是按照春检安排的,由于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以及试验设备量大,所以仅预防性检修工作就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显然难以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二是设备的性能及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
1.2 开展状态检修的条件
(1)由设备基本参数、日常运行维护记录、缺陷记录、检修记录、离线试验数据以及在线检测数据等组成的设备数据库,是开展状态检修的依据,数据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和正确性,否则失去数据支撑,就无法有效正确开展状态检修。
(2)通过设备个体的各种状态量数据录入,形成一个包含巨大信息量的数据库,对其进行纵、横向交叉比较,及跨专业的综合推理和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得出设备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价及提出设备状态检修决策建议。
2 运维一体化的意义
(1)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将原本需运行专业和检修专业双方配合的简易、低效的作业划归单方全程负责,也就是通过生产管理职责的适当调整,实施设备的运行与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运行与检修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前,设备的巡视工作由运行人员进行,由于运行人员专业性深度不够,对相关设备的性能掌握不够,本应该及时能维护处理设备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随时、及时处理。而实施运维一体化后,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的“运维”人员,具有设备运维的专业知识,能更深入开展设备运维工作,有利于发现问题,能够随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出现问题也能及时的处理,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前,设备档案及运行记录,设备履历、工况等相关资料都由设备运行单位管理;而检修维护、试验记录等则由检修维护单位管理。完整的设备档案及运行、检修数据、资料是状态检修工作的基础,但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同,资料不能共享,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需要检修单位和运行单位的配合,因此就需要重复的协调、安排,工作效率低下。在实行运维一体化后,设备的相关运行维护工作由一个单位、一个班组同时进行,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3 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双向渗透和有效融合
(1)经过实际的运行,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的有效融合给管理提升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一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经过对现有人员的重组,实现运行和维护人员相互补充,缓解了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运行、维护整合为一个专业,运行、维护工作同时开展,相关运行、维护资料统一管理,提取方便,保证了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自我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机融合,干运行的可以学习和从事状态检修工作,干检修维护的可以熟悉掌握运行工作技能,人才潜力得到最有效的充分发挥。
(2)以国网某供电公司为例,在完成运维一体化整合后,2014年5月份至7月份,公司运维班组已经开展完成了38项变压器绝缘油取样试验、绝缘油在线监测装置维护、超高频和超声波局放检测、油色谱带电检测分析,46项SF6断路器带电补气、微水含量检测等状态检修及维护工作。这在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前,都是由专业检修人员进行,由于运行、检修维护为两家单位,反复的沟通、协调、安排,常常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运维一体化高度地整合了倒闸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工作,提高状态检修的效率。
(3)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融合,必须在以下关键点上下工夫。首先是以安全原则把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任何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方针、理念,紧扣安全生产及风险防控主题,结合实际,从管理、技术、教育三方面入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模式。使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始终保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以最大化效益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其次是以实践带动培训。鼓励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人员的技能素质,最终达到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的有机融合。(4)在实践过程中,将传统生产业务组织方式与运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从人员专业素质、工作协调、安全质量控制、人力资源效能、发展能力五个方面进行对比,确定了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设备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组织方式、培训重点等,进而确定状态检修工作的推进方式。一是汇总分析现有的检修业务,分阶段稳步推进维护类检修业务由检修人员向运维人员的移交;二是工作推进坚持先35千伏后110千伏、先简单后复杂、先一次后二次的原则,严控安全风险;三是明确工作推进中运维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实施细则,力求各项管理制度、工作要求操作性强;四是划转部分检修人员到运维专业,同时明确检修班组对运维班组的指导职责,加快推进运维一体化的人员融合、专业融合和状态检修常态化。
4 结束语
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就离不开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综上所述,电力设备的状态化检修和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就是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只有深化、细化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建设,将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和“运维一体化”体系深度渗透融合,提高工作质量,不断发现问题,持续提升巡视、运维、检修工作质量,提高设备安全系数,把设备安全基础夯实,供电可靠性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电力企业才能够健康地发展,获得长期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徐行,李华强,赵祥云,黄昭蒙.基于运行状态和网络结构的节点综合脆弱性评估[J].电网技术,2014.
[2]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
(作者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