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型理论解读《黑烟之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92141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黑烟之歌》(The Song of Smoke)由19 世纪美国著名黑人学者威廉·爱得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 (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所著。本文旨在运用诺思洛普·弗莱原型批评理论从原型人物、原型主题解读诗歌《黑烟之歌》,挖掘其神话原型色彩。
  关键词:原型批评;原型人物;原型主题
  作者简介:马媛(1991-),女,回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2
  一、引言
  威廉·爱得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人作家、历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黑人民权运动史上的中心人物。他的许多著作都反映了黑人的生活和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现实问题。《黑烟之歌》是杜波依斯所著诗歌之一,“1907年2月的发表于杜波依斯主编的杂志《视野》上,后又于1914年2月刊登在其主编的‘有色人种协进会’机关报《危机》上”(张静静,2012:52)。
  二、原型批评理论
  原型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在60年代达到高潮。原型批评关注作品的神话类型,“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人物类型、主题、叙事结构和意象,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朱立元,2005:162)。原型批评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诺思洛普·弗莱,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有两个思想来源: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人类学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精神分析学。“神话”是弗莱文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他把文学视为“移位的神话”,其具体的方法就是“置换变形”。弗莱将原型看作是“一种典型的或反复出现的形象”,是“可以交流的单位”,是“将一首诗与另一首诗联系起来的象征,可用于把我们的文学经验统一并整合起来”(弗莱,2006:45)。弗莱认为原型包括贯穿文学作品的人物、情节和背景发展过程等,通过原型的提示可以发掘出作品的真正含义。
  三、原型人物
  《圣经》在西方影响深远,其思想、观念、人物是西方思想和文化之根。弗莱在《神力的语言》中指出“在文学的所有形象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即那些出力最多以沟通作者与公众之间关系的人。”(弗莱,2004:8)《圣经》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其中的人物形象至今仍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主要人物原型。
  杜波依斯《黑烟之歌》中的主人公是黑烟之王。诗人将黑人比作“黑烟”。作者如此比喻,首先在于“黑烟”的颜色与黑人近似,其次是黑烟在天空中摇曳的样态,正如黑人渴望在美国社会无任何禁区自由地行走。故而黑烟之王则是黑人的領袖。黑烟之王的人物形象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圣经》中的耶稣基督作为西方文学中的原型之一,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文学中有众多潜在的耶稣基督的隐喻形象。而“耶稣基督所表现出来的博爱,隐忍和救世的精神作为西方文学的精神底蕴,成为了文学中核心性的力量,同时它也是作家表现理想,批判世俗的有力武器”(李梅,2008)。作家在作品中以基督精神为准则宣扬自己的理想,或是以基督精神来审视世俗社会,揭露世俗社会政治、法律、宗教制度等等的弊端。杜波依斯则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将黑烟之王塑造成耶稣基督的形象。耶稣基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试图拯救人类的罪恶,把人类从苦海中救出,引导他们到幸福快乐的天堂。“我盘旋着从草地上升起,去寻找上帝之家”(up I am curling from the sod, I am whirling home to God)(Reeves,1965:207)。“草地”指黑人低下的社会地位,“上帝之家”就是黑人的自由民主的新生活,黑人的天堂。黑人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黑烟之王也有信心找到“天堂”,开始新生活。这与耶稣基督拯救人类罪恶、引导世人通往天堂的形象相似;“我环抱着破碎的心灵”(I am wreathing broken hearts),“我留意错误”( I am hearkening to wrong)(Reeves,1965:207),黑烟之王像耶稣一样体察人间的苦难,抚慰受伤的心灵;“我将黑色赋予上帝,我将地狱涂成白色”(I am carving God in night, I am painting hell in white),“我要将黑人变白,”(I whiten my blackmen)(Reeves,1965:207),这是黑烟之王的雄心壮志——反抗白人压迫,结束奴役与苦难,对于黑人来说,自由民主的生活就是天堂,而黑烟之王就是他们的领导者、救世主,是帮助他们通往天堂的人,他是《圣经》中的耶稣基督。
  四、原型主题
  《圣经》中善与恶、罪与赎、死亡与重生等主题对许多作家以及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黑烟之歌》中有对应的罪与赎、死亡与再生的主题。
  4.1罪与赎
  亚当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并因此受到惩罚,罪与赎便开始了。如《圣经》中记载,耶和华对夏娃说,“我必多多增加你怀胎的苦楚,你生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的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到诅咒。你必终生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圣经,2000:4),这是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惩罚,也是他们赎罪的开始。
  《黑烟之歌》中罪的主题主要表现在种族压迫的惨痛经历上,正如诗中所说“我是昼夜不息的工厂的思想,我是被扼杀了灵魂的苦工,我是贸易之河上泛起的涟漪”(I am the thought of the throbbing mills, I am the soul toil kills, I am the ripple of trading rills.)(Reeves,1965:207)。黑人过去遭遇惨痛的奴隶贸易,被肆意贩卖,他们如同牲畜般被人差使,尤其是在南方种植园,他们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很多黑人由于高强度的劳作而死。在二战期间,“许多黑人积极地参加到军队和进入工厂为‘民主’而战”(王超,2005:78),尽管如此,他们也从未得到公正地待遇,黑人除了名义上的解放之外,并未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正的平等。这对于黑人来说是噩梦般的记忆。如诗中描述“与艰难环境中的苦役联姻,因无情罪孽而留下鲜血”(wedding the toil of toiling climes, shedding the blood of bloodless crimes)(Reeves,1965:207),与黑人为伴的是苦役、是束缚、是无尽地折磨与压迫,他们生活在地狱中,究其源头,这一切的苦难都来自于白人社会种族压迫的罪孽;赎的主题主要体现在对白人惩罚。“我将黑色赋予上帝,我将地狱涂成白色”(I am carving God in night, I am painting hell in white)(Reeves,1965:207),黑烟之王要将天堂与地狱颠倒,颠倒历史,让白人换位体验黑人曾遭受的苦难。“我要诅咒红色的早晨,我要呵护未出生的心灵”(I am cursing ruddy morn, I am nursing hearts unborn),“我要将黑人变白,”(I whiten my blackmen)(Reeves,1965:208) “红色的早晨”,代表白人中心论的早期美国社会,“未出生的心灵”代表黑人的新生一代,黑烟之王奋起反抗,要为黑人新生一代的自由民主贡献力量,这些反抗的决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白人的惩罚,也是赎罪的过程。因为没有反抗,白人就意识不到自己的罪恶。   4.2死亡与重生
  在《圣经》新约中,耶稣基督的死亡与重生主题为大多数文学作品提供了主题原型。
  《黑烟之歌》中死亡的主题主要体现在种族制度的灭亡。而这一决心早已在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黑烟之王反复强调“我是黑烟之王,我是黑色的”(I am the smoke king, I am black),在当时黑人作为二等公民的社会,能发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言论,正是要向世人证明黑人的勇气和力量;“我将黑色赋予上帝,我将地狱涂成白色”(I am carving God in night, I am painting hell in white),“我要將黑人变白,”(I whiten my blackmen)(Reeves,1965:207-208),这一系列坚定的言论是让种族制度灭亡的信念与决心,也正是”黑烟之歌”中死亡的主题;重生的主题在于对新的社会制度、新生活的展望。,如诗中所说,“向上,我爬向真理的尖端”(up I tower toward the truth)(Reeves,1965:207),真理代表种族制度必将灭亡的事实,而黑烟之王站在真理的最顶端,预示着黑烟之王将会站在反抗种族压迫的最前沿,必将种族制度踩在脚下,而种族制度的灭亡对于黑人来说将是一个新的开始;诗歌的最后两句“向黑烟之王致敬,向黑烟之王致敬”(hail to the smoke king, hail to the smoke king)(Reeves,1965:208),有两层含义,第一,黑烟之王呼吁黑人起来反抗;第二,“致敬”则暗示黑人依靠自身力量,最终取得胜利,预示着新的社会制度的到来,对于黑人来说,这不仅是物质社会的重生,更是精神层面的重生。
  五、结语
  通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黑烟之歌》中的原型人物、原型主题。黑烟之王是《圣经》中的耶稣基督,有着耶稣基督的救世主形象,他号召并带领黑人起来反抗,努力开辟自由民主的新生活;结合《圣经》解析《黑烟之歌》中罪与赎、死亡与重生的原型主题,不难理解,《黑烟之歌》揭示了黑人曾遭受的惨无人道的悲痛历史和种族压迫是白人犯下的罪孽,黑人不能任由白人摆布,要永不懈怠地反抗,并坚信种族制度一定会灭亡,新的社会制度、新的生活一定会到来。原型批评理论解读“黑烟之歌”,不仅可以丰富对该诗歌的批评视角,而且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深刻地了解非洲黑人在美国的历史经历以及他们追求自由平等的梦想。
  参考文献:
  [1]Holy Bible.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Publsher:National. TSPM﹠CCC,2000.
  [3]Reeves, James. Understanding Poetry. Pan Books Ltd: London, 1965.
  [5]李梅,耶稣形象的小说变形一《伟大的盖茨比从<八月之光>及,喷怒的葡萄》中的主人公形象分析[D].甘肃:兰州大学,2008.
  [6]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解剖》[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
  [7]诺思洛普·弗菜,《神力的语言—圣经与文学研究续编》[M].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8]王超,浅析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10]张静静,“黑烟之歌”赏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1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研究叶赛宁诗歌中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以此分析其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的作用。通过对诗人抒情诗的大量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诗人善于运用拟人化表现手法,将动物、四季等赋予人的特性,描绘出别具一格、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因此,拟人化是叶赛宁抒情诗中的主要表现手法。  关键词:四季;动物;抒情诗;拟人化  作者简介:任曙碧(1993.1-),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16级俄语语
摘 要:《七个尖角阁的老宅》是纳撒尼尔.霍桑继《红字》之后的又一力作。作为其本人最喜爱的作品,《七个尖角阁的老宅》蕴涵了纳撒尼尔.霍桑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诸多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七个尖角阁的老宅》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通过解读小说中不同的女性形象,深析霍桑对构建一个男性、女性及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的向往。  关键词:纳撒尼尔.霍桑;《七个尖角阁的老宅》;生态女性主义
摘 要:本文主要从勒克莱齐奥作品的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说明勒克莱齐奥作品独特性,这与我国现代文学的太过传统,文字太过优美,形成强烈反差。在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下,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揭示了许多身边小事中透出的深刻含义,这同时也给了世界生态意识的敲响警钟。  关键词:生态意识;勒克莱齐奥;新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
摘 要:《八月之光》是威廉·福克纳一部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作品,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主人公克里斯默斯一生都纠结于“我是谁”的问题中,在自己是白人还是黑人身份中苦苦挣扎。本文将通过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克里斯默斯的自我身份构建及其悲剧人生,凸显现代人对自我身份的模糊不清与迷茫。  关键词:《八月之光》;镜像理论;自我身份;悲剧人生  作者简介:崔杜颖,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银河铁道之夜》是宫泽贤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描写了一个贫穷少年焦班尼在梦中与朋友一起进行了一次银河铁道之旅的故事。作品中呈现了一个既悲伤又深刻的情感世界,充满了谜语一样的魅力。主人公焦班尼的人生轨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轨迹。主人公的人生观也代表了作者的人生观。在乘坐火车旅行的路上,焦班尼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使他最后领悟到了一个道理“没有全人类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  关键词
摘 要:为了实现其众多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效果统一论”,爱伦·坡在短篇小说《一桶白葡萄酒》中使用了反讽的修辭手法,不论是人物塑造、对话设计、情节处理还是作品的整体构思方面都呈现出一种反讽意味。  关键词:爱伦·坡;效果统一论;反讽  作者简介:武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助教,从事英美文论与文化方向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暴力土改”是指在土改中的对地主阶级的暴力惩处行为,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文革”前后关于暴力土改的文学叙事去再现历史进程中真实
摘 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作家中,萧红对女性意识的探索是深刻的。在她坎坷艰难的漂泊生涯中,关注了最广大普通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以女性作家与社会弱者的双重身份和独特视角观察社会、体验人生。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精神奴役,探索了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萧红;女性意识;意识觉醒  作者简介:周喆(1992.6-),女,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
摘 要:戈尔丁笔下的女性角色非常出彩,她们对小说主题的发展,对男性主人公的塑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戈尔丁笔下的女性人物研究是戈尔丁小说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戈尔丁的早期研究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英美学者陆续对此做出了集中而深入的阐发,显示出了他们独到的视角。  关键词:戈尔丁;女性人物;英美的研究  作者简介:王姝,女,1975年生,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民党政府为了方便指挥调动军队,开始增设军一级建制。国民革命军第51师和第58师组成了第74军,后第57师也编入第74军。  自第74军组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