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于习作的实践尝试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设一个学生乐于习作的氛围是前提条件,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寻找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应该创新灵活多样的作文学习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乐于作文。
  【关键词】 趣味引路 引导合作 品尝喜悦 体验成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那么,怎样使学生乐于作文,提高习作水平呢?创设一个学生乐于习作的氛围是前提条件,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关键因素。近些年,我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尝试:
  1 拟题——趣味引路,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受学习兴趣的影响。习作文,首先接触的是作文题目,引人入胜的作文题目能引发学生习作文欲望,从而趣味盎然地去构思、作文。
  1.1 巧用诗歌名句,化平淡为生动。引用诗文名句为题,既显凝练典雅,又能使文章增色,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如记朋友的友谊,可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为题;记突出人物的先进事迹,可用《一枝红杏出墙来》为题。也可对名诗名句、成语俗语等进行翻新改造,使作文标题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1.2 提供习作范围,化师拟为生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经常教给学生命题方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拟题目。去年的“雷锋周”刚结束,我让学生以《学雷锋做好事》为题习作文。结果不少学生像开清单一样,列举五六件好人好事,一篇几百字的作文,塞了这许多内容,成了流水帐。今年,我改变了去年的命题方法,围绕校内学雷锋活动中所出现的好人好事,通过范“题”引路,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自行拟题,结果学生的题目可真是精彩纷呈:《小树换上了“白衣裳”》、《我为班级出了一份力》;《累并快乐着》……学生自拟的题目所取的范围小,趣味性强,学生乐意写、有话写。
  2 作文——引导合作,品尝喜悦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激发作文兴趣,培养习作能力。
  2.1 变个人积累为集体分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习作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只有视野宽阔,体验丰富,知识面广,作文才会更精彩。为此,我在班级设置了“七嘴八舌”栏目。此栏目重在佳词、好句的积累,它源自课堂。上每篇新课前,要求学生进行认真、充分地预习。课堂上,说出佳词、好句“好”的理由,如果得到大家的认可,便会写进“七嘴八舌”栏目,并附有提供学生的姓名。这一栏目,不仅能让学生每天主动积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搜寻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不知不觉中增长了见识。
  2.2 变单独日记为循环日记。让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在同一本日记本上轮流日记,记录各自的喜怒哀乐、酸甜苦乐,后一位同学对前一位同学的习作作适当点评。在学生相互交流中拓展了习作思路,拓宽了习作内容。日记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有的记真人真事;有的编童话故事;有的编小诗……评语也五花八门,点评得头头是道,恰倒好处,如《秋宝应公园》一文,学生点评说:“你能抓住季节的特点来写,真善于观察!”如《我的家》,一生点评说:“我明白了你的苦心……”这些童言妙语,真情流露。学生在循环日记中感受到了习作乐趣,提高了习作兴趣。
  3 交流——放大亮点,体验成功
  《新课标》中强调:“……与他人交流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作文的自由空间,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争先意识;还能让学生体验到作文带来的快乐,体验作文给予的成功,激发其写好作文的积极性。
  3.1 登台朗读,一展风采。小学生心底有一种很强的自我意识,在同龄人中总想表现出色。批改作文之后,我都要选取优秀作文和进步较大的作文,让作者本人上讲台朗读,并有时间让学生自荐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句子也到讲台上朗读。登台朗读的能使学生产生自豪感、成功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的学生也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益,形成了一种互相学习的氛围。虽然课堂上不再提供给学生习作时间,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修改。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即使不爱作文、不重视作文的学生,也会为了作文课上一展风采,在课余绞尽脑汁拟题,煞费苦心构思,不厌其烦修改,尽力把作文写好,
  3.2 汇编成集,快乐回味。成功的体验最能增强人的信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写得是最好的。为此我鼓励学生们将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文章,加上美术设计,打印出来,发表在班中的专栏里。然后配上学生自己电脑绘制的封面,加上家长写的序言汇编成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小荷初露》在家长会上发放。期末还将评出最佳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这过程不仅展示了每位学生的才华,而且是激励他们不辍习作的巨大动力,学生们在这些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习作文的热情更会空前高涨。同时,《小荷初露》既是习作素材的积累,也是同学间友谊的记录。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樊发稼在“快乐作文”的研讨会讲话中说:“只有快乐地生活才能健康地成长,孩子快乐生活包括快乐学习,当然包括快乐作文,作文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习作的快乐源于对作文发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多数情况下取决于教师。”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寻找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应该创新灵活多样的作文学习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乐于作文。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使 “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是古人在阅读与写作上的经验之谈,形象的描述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即读是内化和吸收,是对语言的理解,读是基础,以读促写,从读中悟出怎样写
期刊
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探究热情往往非常高,常常出现的局面是下课时间到了学生所探究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声音的秘密有很多很多,而一节课我们只能研究某一个问题。又比如:纸的研究,学生会提出自己还想知道纸的其他的问题。可见拓展延伸能使学生的探究继续。但是有不少老师并不重视这些未完成的课,往往对学生说上一句:“我们课后继续研究好吗?”但下课之后,问题很快就被遗忘了。留到课后研究的问题,成了完不成教
期刊
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低年级教材关于识字写字编排的指导思想是“多认少写,识写分开”。多认的目的是提早阅读,扩大阅读量;少写的目的是扎扎实实打好写字的基本功。那么怎样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识字教学呢??  1 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
期刊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丰富社会生活经历、开拓视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从枯燥的语言知识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要通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把学英语与用英语做事情联系起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
期刊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语法,所表达的内容极其有限,没有词汇,则无法表达任何内容。语言学家与教学法专家普遍认为,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同等重要,在提高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总目标下,加强对词汇教学的研究是当前英语强化教学乃至整个外语教学领域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高中英语教学以“听、说、读、写”为中心,每个单元都有不少新单词要求学生记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
期刊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一直以来都被放在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但是这一过程却是相当枯燥和乏味的。一方面学生必须掌握这些生字,但是另一方面,学生时刻要面临着单一重复的识字过程,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痛苦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识字,又能在识字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我们始终把识字教学改革放在首位。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和探索,我总结了以下方法来做好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  1 创设情境,探究发现
期刊
我在数学课教学中,既钻研教材,又研究学生,注意了心理效应,从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入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好学情趣,收到了良好效果。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我们知道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当然,人的智力因素的决定有先天性的原因,而非智力因素却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尤其是我们职业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要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非智力因素
期刊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上好作文讲评课,对于提高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很重要。那该如何有效进行作文讲评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1 讲评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做好讲评的准备是讲评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批改作文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叶圣陶先生就曾指出:“语文教师最辛苦的就是改作文,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神。”要使自己的付出得到应有的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美”指的是数学领域中的美,主要包括协调性、奇异性、统一性、对称性与简洁性等原则。“数学美”与数学解题密不可分,现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期刊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实现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1 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