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对于军队生长干部而言,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有着鲜明的特点,他们的到来,既给部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又给部队管理带来了挑战。能否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关系到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以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和部队的管理为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干部 部队管理 管理效率
中图分类号:D2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07–02
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管理,涉及到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自身和各级领导两个主要方面,因此,要搞好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管理,就需要这两个方面双向互动,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单靠一方面的努力,剃头挑子一头热,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一、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调整心态。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取了大学,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骄傲,他们自己也富于理想,充满自信,希望能尽快成就一番事业。但部队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基层部队的生活和工作艰苦而平凡,单调而琐碎,很难使人一下子产生成就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就会使这些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感到失落;还有一些地方大学生在入伍之前,对部队并不了解,他们对部队只是一种浪漫的认识,看到的只是军人头顶上的光环,而没有看到光环后面的艰辛。当他们对部队单调的生活和严格的管理有所了解之后,就会感到不适应。这些问题应该说是涉世未深、初入社会的学生的共性。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们首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知道,无论在哪个部门,从事何种职业,都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期,要做出一番成绩,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由于严格的管理磨炼出了军人的意志,成就了他们头顶上的光环。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们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要把个人理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部队发展结合起来。有了这样良好的心态,才有干好工作的基础。
(二)准确定位。与部队生长干部相比,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接受正规、系统教育时间长,思想活跃,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及创新能力都较强,但吃苦精神差;文化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但实践经验不足;思想品德好,但大多数从校门到营门,社会经验差,人际交往能力弱。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们要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既要看到自己在文化知识方面是老师,又要看到自己在部队经历、军事知识、军事技能及带兵能力上是不折不扣的学生;既要看到自己具有了搞好部队工作的基础,又要看到自己要搞好部队工作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补课,要想一下子踢开“头三脚”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要摆正自身的位置,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多向各级领导学习,多向部队生长干部学习。要与部队生长干部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取长补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要认识到自己对部队知之不多,了解不深,操作能力更差。因此,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要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思想,千万不能认为部队工作简单,而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处处做有心人,多想、多看、多问、多
做,争取尽快熟习情况,进入角色,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各级领导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从质量建警的高度来认识搞好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管理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军事斗争的进程。充分发挥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作用,是“打得赢”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跨世纪人才需求的要求,是部队长远建设的要求,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各级领导只有从这个高度来认识搞好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管理的重要意义,才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搞好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管理工作。
(二)正确认识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首先,要理解他们、包容他们。与部队生长干部相比,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吃苦精神差,自我意识强,军事素质弱,部队工作经验不足,一开始,确实不如部队生长干部好用。这时候特别需要各级领导具有爱才之心,惜才之意,具有“百年树人”的思想,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不能求全责备,要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否则,领导的轻视极容易挫伤部队生长干部的积极性。要知道,虽然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身份是干部,年纪也不小了,但他们却是不折不扣的“新兵”,他们的不足,是新兵的正常反应。不能因为他们年纪大,是干部,就一下子对他们要求过高,要允许他们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思想活跃,讲科学、讲效率,不轻信、不盲从,遇事爱多问几个“为什么”,各级领导要允许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要认识到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与部队生长干部受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多一个层面,多一种视角看问题,也许更科学、更全面,对部队发展更有好处;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已经习惯了大学里那种松散的、民主式的管理方式,让他们一下子接受部队紧张、严格的管理方式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比新兵要大,因为新兵是一张白纸,而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已经接受和认可了那一套管理方式。要他们重新接受和认可另一种管理方式,应该说,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各级领导要充分体谅他们,允许他们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要看到他们的优势和长处。与部队生长干部相比,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确实上手要慢些,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创造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后劲足。他们代表的是先进的思想和方法,他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经验,只要多培养、多锻炼,他们会很快成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因此,要对他们有充分的信心。
(三)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和人格,实行科学管理。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受现代价值观的影响较大,民主意识浓,对自己的民主权利和人格尊严看得很重,如果他们的民主权利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很难使他们对部队产生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要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要辅之以说服教育,把道理讲清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针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们注重自我发展的特点,各级领导要在条令条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
(四)做好培养、使用工作。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是要为部队做贡献的,因此,做好培养、使用工作是最关键的环节。要做好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培养、使用,首先,要针对薄弱环节,做好补课工作。人不能生而知之,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对部队不了解,很难在部队有所建树。为了他们今后的发展,要给他们补上几门课:1、经历课。当兵的过程,不仅是熟悉部队的过程,而且是融入部队的过程。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没有当兵的经历,没有对士兵生活的亲身体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就会缺少“底气”。可以这样说,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与部队生长干部相比,差就差在没有当兵的经历上。所以,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特别是指挥类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一定要补上“当兵”这一课。可以让他们带薪当兵一年。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2、军事课。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对军人的基本技能和军队的基本知识缺乏。有必要组织他们进行六会培训和参加总队、支队、机关组织的技能及业务培训。3、带兵课。指挥类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第一任职最低是排长,他们是要带兵的。但是他们没有当过兵,更没有当过班长,缺乏带兵经验,这样很难尽快适应第一任职。可以结合经历课一起补。让他们在当兵的一年里,前半年当普通一兵,后半年当班长。这对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搞好今后的任职大有裨益。
其次,多培养、多锻炼。俗话说“用进废退”,各级领导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多给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交任务、压担子,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同时在工作中,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注意教方法,手把手地带。
最后,用其所长。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这个群体具有共性,但每个人还具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综合素质高,能力强,适应性强。对这样的人可多换几个岗位培养,作为人才储备。有的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组织能力强,可放在管理岗位,还有的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是技术型的干部,搞不好管理工作,就应该发挥他们的特长,放在技术岗位上。
关键词:大学生干部 部队管理 管理效率
中图分类号:D2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07–02
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管理,涉及到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自身和各级领导两个主要方面,因此,要搞好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管理,就需要这两个方面双向互动,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单靠一方面的努力,剃头挑子一头热,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一、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调整心态。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取了大学,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骄傲,他们自己也富于理想,充满自信,希望能尽快成就一番事业。但部队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基层部队的生活和工作艰苦而平凡,单调而琐碎,很难使人一下子产生成就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就会使这些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感到失落;还有一些地方大学生在入伍之前,对部队并不了解,他们对部队只是一种浪漫的认识,看到的只是军人头顶上的光环,而没有看到光环后面的艰辛。当他们对部队单调的生活和严格的管理有所了解之后,就会感到不适应。这些问题应该说是涉世未深、初入社会的学生的共性。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们首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知道,无论在哪个部门,从事何种职业,都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期,要做出一番成绩,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由于严格的管理磨炼出了军人的意志,成就了他们头顶上的光环。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们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要把个人理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部队发展结合起来。有了这样良好的心态,才有干好工作的基础。
(二)准确定位。与部队生长干部相比,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接受正规、系统教育时间长,思想活跃,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及创新能力都较强,但吃苦精神差;文化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但实践经验不足;思想品德好,但大多数从校门到营门,社会经验差,人际交往能力弱。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们要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既要看到自己在文化知识方面是老师,又要看到自己在部队经历、军事知识、军事技能及带兵能力上是不折不扣的学生;既要看到自己具有了搞好部队工作的基础,又要看到自己要搞好部队工作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补课,要想一下子踢开“头三脚”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要摆正自身的位置,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多向各级领导学习,多向部队生长干部学习。要与部队生长干部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取长补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要认识到自己对部队知之不多,了解不深,操作能力更差。因此,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要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思想,千万不能认为部队工作简单,而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处处做有心人,多想、多看、多问、多
做,争取尽快熟习情况,进入角色,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各级领导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从质量建警的高度来认识搞好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管理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军事斗争的进程。充分发挥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作用,是“打得赢”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跨世纪人才需求的要求,是部队长远建设的要求,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各级领导只有从这个高度来认识搞好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管理的重要意义,才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搞好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管理工作。
(二)正确认识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首先,要理解他们、包容他们。与部队生长干部相比,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吃苦精神差,自我意识强,军事素质弱,部队工作经验不足,一开始,确实不如部队生长干部好用。这时候特别需要各级领导具有爱才之心,惜才之意,具有“百年树人”的思想,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不能求全责备,要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否则,领导的轻视极容易挫伤部队生长干部的积极性。要知道,虽然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身份是干部,年纪也不小了,但他们却是不折不扣的“新兵”,他们的不足,是新兵的正常反应。不能因为他们年纪大,是干部,就一下子对他们要求过高,要允许他们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思想活跃,讲科学、讲效率,不轻信、不盲从,遇事爱多问几个“为什么”,各级领导要允许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要认识到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与部队生长干部受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多一个层面,多一种视角看问题,也许更科学、更全面,对部队发展更有好处;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已经习惯了大学里那种松散的、民主式的管理方式,让他们一下子接受部队紧张、严格的管理方式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比新兵要大,因为新兵是一张白纸,而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已经接受和认可了那一套管理方式。要他们重新接受和认可另一种管理方式,应该说,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各级领导要充分体谅他们,允许他们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要看到他们的优势和长处。与部队生长干部相比,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确实上手要慢些,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创造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后劲足。他们代表的是先进的思想和方法,他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经验,只要多培养、多锻炼,他们会很快成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因此,要对他们有充分的信心。
(三)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和人格,实行科学管理。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受现代价值观的影响较大,民主意识浓,对自己的民主权利和人格尊严看得很重,如果他们的民主权利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很难使他们对部队产生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要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要辅之以说服教育,把道理讲清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针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们注重自我发展的特点,各级领导要在条令条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
(四)做好培养、使用工作。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是要为部队做贡献的,因此,做好培养、使用工作是最关键的环节。要做好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培养、使用,首先,要针对薄弱环节,做好补课工作。人不能生而知之,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对部队不了解,很难在部队有所建树。为了他们今后的发展,要给他们补上几门课:1、经历课。当兵的过程,不仅是熟悉部队的过程,而且是融入部队的过程。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没有当兵的经历,没有对士兵生活的亲身体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就会缺少“底气”。可以这样说,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与部队生长干部相比,差就差在没有当兵的经历上。所以,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特别是指挥类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一定要补上“当兵”这一课。可以让他们带薪当兵一年。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2、军事课。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对军人的基本技能和军队的基本知识缺乏。有必要组织他们进行六会培训和参加总队、支队、机关组织的技能及业务培训。3、带兵课。指挥类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第一任职最低是排长,他们是要带兵的。但是他们没有当过兵,更没有当过班长,缺乏带兵经验,这样很难尽快适应第一任职。可以结合经历课一起补。让他们在当兵的一年里,前半年当普通一兵,后半年当班长。这对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搞好今后的任职大有裨益。
其次,多培养、多锻炼。俗话说“用进废退”,各级领导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多给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交任务、压担子,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同时在工作中,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注意教方法,手把手地带。
最后,用其所长。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这个群体具有共性,但每个人还具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综合素质高,能力强,适应性强。对这样的人可多换几个岗位培养,作为人才储备。有的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组织能力强,可放在管理岗位,还有的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是技术型的干部,搞不好管理工作,就应该发挥他们的特长,放在技术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