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wu8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深化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淡化三段式教学和按学科设课框架、以“必须、够用”为前提深化基础课程改革、以“应用”为主旨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音乐;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与传统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职音乐专业面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仅仅依靠滞后的课程体系支撑,不能与时俱进的适应市场需要,也不能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多年来,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改革试点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实施方法、途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硬件建设上成效比较显著,但在教学内容、课程改革方面尚无突破性进展。文章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
  一、淡化三段式教学和按学科设课框架
  20世纪50年代至今,传统的教学计划基本都采用三段式,即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它是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的,但是,这种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存在不少弊端。首先,它割裂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硬性分成三个阶段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原理(理论)和应用互相脱节。我们则强调要强化基础为专业服务的方向,强化专业课应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基础、技术基础和专业课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融通。其次,三段式不利于达到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众所周知,进行学科研究是越研究越深、越研究越细,而作为技术应用性人才,它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技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人为的把基础、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的内在联系割断来学习,是不利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则需要淡化三段式、学科设课框架,因为高职院校更加注意注重技能培养,要求学生“通过2至3年的学习,成为一上岗就能胜任工作的成品型人才”,[1]不破三段式框架是难以完成的。淡化三段式的改革是一项非常难的改革,往往花费了很大精力而成效很少,因此,目前多数院校虽然已经取消了基础课、技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形式,但其实质仍是按学科设课的。这种状况需要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加以改进。
  二、以“必须、够用”为前提深化基础课程改革
  多年来的经验显示,各院校对专业课的改革好于基础课,而基础课的改革对专业改革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它甚至可能会拖专业改革的后腿,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关于基础课的改革,我们认为“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2]的意见是比较科学的,在改革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度削减,一种是过分强调。过分削减就是只提技能,忽略专业工作能力,基础理论从体系到内容的过度弱化会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过分强调基础理论,势必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影响到应用技能的培养,无法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无法体现专业的职业针对性。因此,要把握好这个度,也就是“必须、够用”的度。如何防止以上两种趋势,需从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拓宽专业基础,适当保持基础课的比重,尤其是文化基础课和艺术理论课的比重,这是使学生具备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成为一个高素质、适应能力强的音乐专业人才的基本保证。
  三、以“应用”为主旨深化专业课程改革
  高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是高职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关键。专业课程改革不能过分强调单门课程的自我完善、自成系统,而要用“整合”的观念重新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体系[3],确定教学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能力结构,强调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专业建设和改革应该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适当合并或减少现有的专业课程,重点体现学以致用的技能培养,避免有些课程之间存在的重复现象,并开发相关专业的新课程。如:音乐技术与服务方向的新课程有:乐器调律与维修(还可以发展为乐器制作课程)、MIDI音乐制作、舞台灯光技术、音响技术、音像技术等。还有排练课、音乐欣赏课、形体课、语音课等课程,使多门学科的知识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为了顺利实现培养目标,高职音乐专业的改革,必须制订详尽的教学改革实施方略,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推进,必须从修订教学计划入手,深化课程改革,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对学生自学、思维、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敢创新”的原则,学习和借鉴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纲要,在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大下功夫,寻求和探索成功的经验,全面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尝试以主干课程为中心,建立起三维结构的主体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若干课程模块与培养目标中的各种人才类型相匹配,以课程“套餐制”方式,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志向、爱好、特长、潜质自主选择。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实现主干必修课程与相关限选课程以及交叉任选课程之间7:2:1的正态比例关系,为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教学运行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
  在设置专业课程模块时,根据“厚基础”的教学原则,按照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关于主干课程的规定,设定专业必修课。这类课程属于音乐学科各个专业方向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主要涵盖三大类课程:一是基础音乐理论与作曲技术理论类。主要课程有:基本乐理、基础和声、配器法、曲式与作品分析等等。二是基础音乐文化及史论类。主要课程有: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音乐作品赏析、民间音乐概论、音乐学理论等等。三是基础音乐技能类。主要课程有:视唱练耳、形体训练、钢琴、声乐、器乐、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等等。在第四学期的高年级阶段,以限定选修课程方式,设置声乐、钢琴、器乐、舞蹈、作曲5个柔性方向。同时设定一组文化艺术管理及职业技能类课程,供各方向学生限定选修。其主要课程有:文化经济学、音乐社会学、现代文艺演出组织管理学、应用写作,音乐编辑与制作、公共关系学、舞台灯光音响、音像技术、乐器调律与维修等等。   四、以实践能力为目标深化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实践环节,具有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从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造就“成品”,还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等方面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理论和实践必须紧密结合。高职在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1993年以前,实践教学是从属于理论课的;1993年开始专业改革试点,一致认为要加强实践,其中一个普遍的做法是把实践教学从课程中分离出来,即“独立设课”,建立与理论教学相互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一段实践之后,发现这个做法有缺陷,于是提出了“建立与理论教学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4]二是要充实实践的内涵。过去谈到加强实践往往是加强试验、实训、实习,其实其他实践环节也很重要。高职音乐专业改革必须要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艺术实践教学是高等音乐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的重要保证与保障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毕业之前达到上岗所要求的标准。对于高等音乐职业教育来说,艺术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三是要积极开发多种类型的艺术实践课程。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使实践教学活动占总课时的40%,确保实践教学任务落实。可以开设管弦乐合奏课、民乐合奏课、合唱指挥课、电声合奏课、室内乐和小型排练课(如弦乐四重奏、木管四重奏、铜管五重奏、民乐五重奏、打击乐组合、女声小合唱)等,这些小型排练课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增强了教学环节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强化了学生对未来表演岗位的技能训练,建立了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技能协调一致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四是要充分利用院内实践教学基地,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会。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可以制定音乐专业艺术实践制度,要求各教研室每学期要举办2至3场音乐会,毕业班要举办毕业音乐会,并提倡举办个人音乐会和师生音乐会,同时还可以邀请著名学者和音乐家讲学、演出。这些活动的开展将会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实践能力。五是要组织参加各种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文化市场的需要,扩大艺术实践的范围,提高学生艺术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同市场接轨。可以组建学院艺术团,组建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学生合唱团,经常排练丰富多彩的节目,经常参加大型演出和竞赛活动。还可以成立业余音乐培训学校,在校内外建立多处培训基地,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业余培训工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些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展示办学实力,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艺术实践活动的市场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296).
  [2]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297).
  [3]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4]刘轶中.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刘轶中,女,湖南新化人,课程与教学论硕士,讲师,体育艺术系副主任。
其他文献
本文就天津地铁建设工程的空调和通风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方案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对比,并对设计和使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了预测和提出解决措施。
【摘要】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是教学的一种方法。高校的声乐教学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因材施教既兼顾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联系,也有效的契合了教学对象与教学活动。声乐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教学,比较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受到高校很多教师的青睐。本文主要研究了因材施教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  
介绍了十余年来国外炉前定性热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动态,并列出一些研究成果。
本文讲述了喷锚防护的原理、参数标准及施工作业方法,为电气化区段岩石路堑边坡崩坍、落石提供了一种工期短、投资少、效果好的防护方法。
本文描述了作者利用铁一院标准化后的管理样,以质控方式所作的对中溶盐试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EDTA容量法测定中溶盐含量的方法,它比经典的质量法试验设备简单,适用于现场。
我段于1993年开始着手881防水涂料的应用研究工作,先后在几座桥梁及隧道上进行试验应用,发现其防水效果显著,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本文先简介881及其性能,然后分别从整治隧道漏水、支座翻浆
1实验仪器及样品实验仪器为便携式中子发生器,可输出中子产额为1×108n/s的14MeV中子射线。实验样品为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干菌片,每片含有1×106个芽孢。2实验方法将样品固定在距靶4cm(辐射半径
在广州地铁设计和施工中大量采用了人工挖桩作基坑围护。本文根据广州的实践简要介绍挖孔桩围护结构的类型、设计方法和施工步骤,并根据笔者的体会提出若干建议。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空调过程冷热量相互反馈的节能新思路──回风再热技术,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和技术比较。按该思路如实践成功,将使传统空调过程和概念得到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九五”期间铁路建筑企业将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形成多种经营发展的新格局。笔者就如何面对存在的问题谈几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