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能让学生获取对问题的基本认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whr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能让学生受益于课文的内容和表达,在自己获取问题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合理的方式自行解决问题,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大家必须致力思考和实践的话题。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真正具有获取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其解决问题的信心就足,潜力就大。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获取问题 基本认识
  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甚至是比较创新性的感悟,这是语文课堂必须秉承的基本原则。但在比较现实意义的课堂上,真正属于学生自主感悟的并不是很多,创新感悟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就需要我们从阅读教学的源头上抓,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的源头当是学生获取问题基本认识,笔者在此做出相关的思考和实践,现拙于笔端,以求方家不吝赐教。
  一、阅读教学让学生获取问题基本认识多读是基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有一定的哲理,但略显夸张。其实充满一定哲理的名言哪有不带有夸张成分的?但可以引发我们思考的是,倘若不读,其义可见?那应当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阅读教学的学生感悟、自主性的感悟、创新性的感悟,需要学生首先对教材文本产生一定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产生于学生的自读中。因此,在日常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比较理想地获取问题基本认识,学生的读是关键,而学生的多读则完全可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初中教材中的篇篇目目,除去一些诗词外,一般篇幅都比较长,让学生多遍地读则显得有一定的困难。笔者所思考的是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去读,如让学生以默读的形式,既可以节约学生阅读的时间,又从一定的角度养成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学生的阅读感悟,需要赖于一定的安静,默读则正好能够给学生以安静,让学生获取有效思维和高效思维的环境。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是一首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词,说它是气贯长虹的宏伟诗篇毫不夸张。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在比较充分意义的读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获取问题的平台。首先,让学生聆听配置与词情感基调相一致的乐曲声中的朗读,学生便在聆听中得到如临其境的美好感受;其次,在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时,给学生配乐,整个教室回荡美好的乐曲声,学生既受到曲调的熏陶感染,又比较理想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在乐曲的陶冶下产生诸多的遐想,在阅读中产生诸多的思考。
  二、阅读教学让学生获取问题基本认识多思是根本
  初中学生的阅读感悟,其获取问题基本认识不是一读就能产生的,必须实施一定的思维辅助策略。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学生在思维着,但思维表述所发现的问题往往不具实实在在的意义,对学生不具任何启迪性,对自己缺失可研究性。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一定意义上的思维方法,这与教师是否就毫不相干?否矣,应当具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认为,老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生的思维品质问题。我们是否注意到此等现象,在思维中,某些学生就是相当严重的假性思维,学生眼球在骨碌碌地转着,他们搜罗着什么?那是一种假性思维所引起的无聊。针对这样的情形,在进行阅读时,在学生边阅读和边思维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以一定意义上的肢体语言通过空间传递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只要肢体语言得当,那么完全可以出现如此理想的局面,那就是举手投足皆有意,一颦一笑总关情,尤其能够起到学生发现问题的启迪作用。譬如教学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这是一篇描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亲情关系群体的作品,作品中的于勒一般都认为是一个败家子的典型代表,在让学生思维时,笔者发现班级一学生的眼神似乎充满呼唤,当笔者走进他时,他悄悄地对我说:“于勒是败家子吗?于勒就不应该值得我们去同情吗?”笔者予以眼神的肯定性传递。在学生交流时,笔者首先让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荡起全班学生的思维涟漪,虽然有学生原来就没有持这样的观点,但思维浪花的迸发将其观念得以一定的变化。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肯定学生的是与非,但这样的多元思维是阅读教学的必需。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获取问题基本认识多辨是酵母
  学生的阅读获取问题基本认识是前提是必需,但学生所获取之问题基本认识是否就是些比较具有实质意义的真命题?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发现的一些问题本身就不具任何价值,其基本认识存有严重的问题。那么,让学生进行比较激烈意义上的争辩就显得十分重要。让学生争辩,只要有一条鲶鱼,那将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鲶鱼。这就像做酵馒头一样,阅读教学让学生获取问题基本认识的多辨可以说是十分灵验的酵母。只要学生开始意识到其问题及基本认识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那学生就完全可以推进其文学作品的阅读甚至创新阅读上的感悟。譬如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学生经过比较充分的阅读,产生的基本认识显得极丰富。学生已经不再认为诸葛亮就是用兵如神的传奇人物,不仅仅是神机妙算的人物,而且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这样思考,诸葛亮既然那样的神机妙算和用兵如神,又为什么要出如此的奏章?这样的命题对学生而言是具有理想的启迪意义的,学生经过辩论,相当明晰。大家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出师表》后,便比较准确地感悟出诸葛亮《出师表》的真实情感的流露,那是诸葛孔明先生效忠君主之赤忱之心的体现。当学生发现如此问题时,学生这样思考:既然诸葛亮这样呈上奏表,在当时或者就是世人肯定会产生积极意义影响的。学生从相关阅读渠道里找到有关《出师表》之文学地位和价值的佐证材料,如杜甫是如何说的,陆游又是怎样说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怎样言明的。学生在具备获取问题和解决问题基础上的阅读感悟,那感悟的鲜活和有意义对我们而言有目共睹。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氮中苯和邻二甲苯微量标准气体的两种制备方法,既动态配气法和静态容量法.通过不同方法所配制组分量值的比对,考察了IS06145标准推荐的扩散管动态配气法和IS06144
仰望飘扬的党旗,烈士献血染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在每一个华夏儿女血液里奔流.捧读厚重的党史,我们心潮澎湃,历经90载风雨,中国共产党写出了一部奋斗史、探索
随着业务系统发展,用于数值预报的全球大气观测资料实时分析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对观测资料的再分析--有更完整的资料,更高的质量控制,稳定、先进的同化模式和分析系统--极大
为了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拘一格造就和选拔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鼓励社会有志青年自学成才,通过自学考试以获取国家承认的学历.而《机械设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是学生的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设计的趣味性与紧凑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一些社会因素。因此为提高英语课堂
摘 要:分层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同一班级的学生编组分层。在学生编组分层的基础上,教师要有针对性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评估测试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公平合理的个性化发展与提高。而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数学分层的意义以及教学实施策略,为日后小学数学分层的发展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1921年,中国的天空云遮雾嶂,中国的大地雨惨风悲,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我们在南湖红船,点燃了马克思主义的星星之火。我们的名字就叫做中国共产党。从此,我们
笔者通过自身从事二十多年公证办证实践经验和体会,从《公证程序规则》、《公证质量评价标准(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涉及
【摘要】土建项目的开工和竣工都必须考虑工程造价控制,作为必须考虑的环节,它也需要各个部门、各个阶段的高度配合,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建设,各个环节都必须重视成本管理,管控造价、提高企业利润。本文作者通过对以往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出了土建工程造价管控的现状、意义,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出了有效方法来解决如何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土建项目;工程造价管控;企业利润  土建工程造价就是将土建项目的
本文举例给出求解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问题的几个常用解题策略.  一、先选后排  例1 将4本不同的书分给3名学生,每人至少一本,有种不同方法.  错解 先从4本书中选3本分给3名学生各一本,有A34种方法;余下1本给3名学生之一,有A13种方法,所以共有A34A13=72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