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61.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在深水环境中进行游泳教学,必须首先设法使学生浮于水上,并置于安全措施的保护之下,任何缺少安全保护措施的深水教学法和手段,都是不可取的。如何把深水浮具法在少年儿童的游泳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其目的在于加快教学的进程,为从事游泳教学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深水浮具法 蛙泳 初学者 少年儿童
一、前言
游泳是人们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既是竞技性的重要体育项目,又是一项老少皆宜、便于推广普及的全民健身及娱乐的体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游泳活动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利用双休日和下班以后的时间去游泳,已成为一种发展中的社会时尚。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有关蛙泳教学方面的著作、文献资料,为实验结果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法:观察深水浮具法对学生学习蛙泳的效果如何,利用深水浮具法进行教学实验,检验该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是否理想。
3.数理统计分析法:通过实验,取得一组学生在学习蛙泳技能中的数据,把数据作常规处理,整理和绘制图表,分析和讨论深水浮具法对初学者学习蛙泳效果的如何。
(二)研究对象
在广州市旭景家园游泳培训班的学员中抽取2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6人,年龄在7—10岁,学生在教学之前不会游泳。在水深为1.6米的游泳池进行教学,共进行10次课的蛙泳教学,每次课时间为90分钟。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步骤和结果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每次课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本次试验制订了课后的测试项目,每节课上完后都由广州旭景家园的3 位游泳教師及施教者进行测验或技评,然后登记测验成绩,学生的课后测试结果见表1。
(二)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1的实验结果看出,学生经10次课的教学,最后95﹪学会了游泳,这反映了在蛙泳教学中运用深水浮具法这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很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能。从理论上和具体操作分析,深水浮具教法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深水浮具法学蛙泳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些弊端。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在学游泳的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溺水事故的发生,而深水浮具法就将这一危险降到最低。戴上浮具,就好像是穿上了救生衣,人不会沉底,头可以露在水面上,不会溺水。
2.不会游泳的人,大多数对深水会有恐惧心理,在水中活动时身体难以控制平衡。采用深水浮具法学员可以安全地在水里熟悉水性,安全地在水里模仿蛙泳的动作,安全地享受在水中漂浮的感觉,在自然而然中悟出在水中游泳的窍门。
3.深水浮具法是在深水区学习游泳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学会游泳以后,就是真正学会游泳了。深水浮具法简化了学习过程,因为有浮具的支撑,可以直接在深水区学习游泳,这样学会的游泳,完全是一种游泳习惯,如果遇到呛水或者是意外情况,会立即变为踩水,不会停止游泳的動作,故很少发生意外。
4.初学者到水中会受到浮力、重力、阻力、身体姿势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对或体会到正确动作。因此要学习动作应先以陆上强化练习为主,当形成一定的动作习惯后再下水。深水浮具法异于其他教学方法的是开始就学习蛙泳的完整配合动作。
5.在学习蛙泳技术动作阶段,陆上练习方法和要求:(1)方法:由于在水中练习蛙泳配合动作较难,因此,应该在陆上做蛙泳技术动作的练习,配合口诀为:外划腿不动、收手又收腿、伸手后蹬腿、伸直并拢飘一会。(2)要求:陆上练习时就要求肩臂充分伸直伸远,可使身体重心上移;抬头吸气动作只靠颈部动,手不得压地面,也不得挺胸抬头过高。经过强化练习养成习惯后,水中减少了影响稳定的因素,再加上浮具的辅助,可以保持身体平浮。陆上的模仿动作,均由教师口令指挥,除了技术动作方法要求做正确外,教师口令要引导学员做出节奏来,经强化养成习惯,否则学生下水时动作节奏不对则效果不好。
6.直体的蛙泳练习主要是加强蛙泳手腿的技术动作和手腿动作的配合,头部露出水面时减轻了学生的恐惧心理。练习开始时可以靠着水线练习,当技术动作习惯后转为靠近池边的练习。练习的方式可以由原地转向移动,之后逐渐加大练习的距离。由直体的蛙泳转为俯卧式的蛙泳应该注意学生对身体重心变化的适应。
7.运用浮具时要注意掌握好脱掉浮具的时机,避免个别学生产生对浮漂的依赖心理,否则会延长教学时间。
四、结论与建议
深水浮具教学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目前每个暑期都有大批中小学生学习游泳,对这些少年儿童来说最普通的游泳池(1.5m深以上)也是深水池,因此,深水浮具教学法对他们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我在2008年暑期少儿游泳学习班中采用了这种教法,在符合年龄规定(7岁以上)的完全初学的20人中,通过10次课的教学,有19人达到或超过了规定的25m蛙泳标准,达标率为95%,得到家长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游泳教材小组.游泳运动[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廖品松.游泳与健康[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摘 要 在深水环境中进行游泳教学,必须首先设法使学生浮于水上,并置于安全措施的保护之下,任何缺少安全保护措施的深水教学法和手段,都是不可取的。如何把深水浮具法在少年儿童的游泳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其目的在于加快教学的进程,为从事游泳教学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深水浮具法 蛙泳 初学者 少年儿童
一、前言
游泳是人们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既是竞技性的重要体育项目,又是一项老少皆宜、便于推广普及的全民健身及娱乐的体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游泳活动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利用双休日和下班以后的时间去游泳,已成为一种发展中的社会时尚。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有关蛙泳教学方面的著作、文献资料,为实验结果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法:观察深水浮具法对学生学习蛙泳的效果如何,利用深水浮具法进行教学实验,检验该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是否理想。
3.数理统计分析法:通过实验,取得一组学生在学习蛙泳技能中的数据,把数据作常规处理,整理和绘制图表,分析和讨论深水浮具法对初学者学习蛙泳效果的如何。
(二)研究对象
在广州市旭景家园游泳培训班的学员中抽取2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6人,年龄在7—10岁,学生在教学之前不会游泳。在水深为1.6米的游泳池进行教学,共进行10次课的蛙泳教学,每次课时间为90分钟。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步骤和结果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每次课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本次试验制订了课后的测试项目,每节课上完后都由广州旭景家园的3 位游泳教師及施教者进行测验或技评,然后登记测验成绩,学生的课后测试结果见表1。
(二)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1的实验结果看出,学生经10次课的教学,最后95﹪学会了游泳,这反映了在蛙泳教学中运用深水浮具法这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很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能。从理论上和具体操作分析,深水浮具教法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深水浮具法学蛙泳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些弊端。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在学游泳的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溺水事故的发生,而深水浮具法就将这一危险降到最低。戴上浮具,就好像是穿上了救生衣,人不会沉底,头可以露在水面上,不会溺水。
2.不会游泳的人,大多数对深水会有恐惧心理,在水中活动时身体难以控制平衡。采用深水浮具法学员可以安全地在水里熟悉水性,安全地在水里模仿蛙泳的动作,安全地享受在水中漂浮的感觉,在自然而然中悟出在水中游泳的窍门。
3.深水浮具法是在深水区学习游泳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学会游泳以后,就是真正学会游泳了。深水浮具法简化了学习过程,因为有浮具的支撑,可以直接在深水区学习游泳,这样学会的游泳,完全是一种游泳习惯,如果遇到呛水或者是意外情况,会立即变为踩水,不会停止游泳的動作,故很少发生意外。
4.初学者到水中会受到浮力、重力、阻力、身体姿势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对或体会到正确动作。因此要学习动作应先以陆上强化练习为主,当形成一定的动作习惯后再下水。深水浮具法异于其他教学方法的是开始就学习蛙泳的完整配合动作。
5.在学习蛙泳技术动作阶段,陆上练习方法和要求:(1)方法:由于在水中练习蛙泳配合动作较难,因此,应该在陆上做蛙泳技术动作的练习,配合口诀为:外划腿不动、收手又收腿、伸手后蹬腿、伸直并拢飘一会。(2)要求:陆上练习时就要求肩臂充分伸直伸远,可使身体重心上移;抬头吸气动作只靠颈部动,手不得压地面,也不得挺胸抬头过高。经过强化练习养成习惯后,水中减少了影响稳定的因素,再加上浮具的辅助,可以保持身体平浮。陆上的模仿动作,均由教师口令指挥,除了技术动作方法要求做正确外,教师口令要引导学员做出节奏来,经强化养成习惯,否则学生下水时动作节奏不对则效果不好。
6.直体的蛙泳练习主要是加强蛙泳手腿的技术动作和手腿动作的配合,头部露出水面时减轻了学生的恐惧心理。练习开始时可以靠着水线练习,当技术动作习惯后转为靠近池边的练习。练习的方式可以由原地转向移动,之后逐渐加大练习的距离。由直体的蛙泳转为俯卧式的蛙泳应该注意学生对身体重心变化的适应。
7.运用浮具时要注意掌握好脱掉浮具的时机,避免个别学生产生对浮漂的依赖心理,否则会延长教学时间。
四、结论与建议
深水浮具教学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目前每个暑期都有大批中小学生学习游泳,对这些少年儿童来说最普通的游泳池(1.5m深以上)也是深水池,因此,深水浮具教学法对他们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我在2008年暑期少儿游泳学习班中采用了这种教法,在符合年龄规定(7岁以上)的完全初学的20人中,通过10次课的教学,有19人达到或超过了规定的25m蛙泳标准,达标率为95%,得到家长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游泳教材小组.游泳运动[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廖品松.游泳与健康[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