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逻辑

来源 :甘肃理论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创新,更是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质、内涵、立场上存在诸多契合点和共通点,为实现二者的结合创造了可能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相互激活和滋养的前提下融合再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实现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次飞跃是二者结合的结果.
其他文献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工作格局,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课题组就市域内社区治理展开深入调研,提出应对社区网格化治理进行价值重审,网格化治理是手段而非目的,不应泛化,其核心仍在于激活居民自治的热情及提升自治能力,提供自治平台.建议依托社区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多元力量,打造新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生态链,构建“四社四网四动”的社区治理体系.
中华民族以生命的顽强、凝聚力的深厚、忍耐力的坚韧和创造力的巨大而著称于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取得了抗疫斗争决定性成果.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我们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再接再厉,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进
党的十八大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其中,落实完善履职保障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为完善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保证和落实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1],避免外界非法干涉检察权的行使,而在检察院内部系统内和外部建立的制度体系.检察官是法律的捍卫者和法律执行的监督者,检察权是检察部门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由国家授予检察机关依法正确执行监督的权力,是国家权力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正确实施的保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卓越成就与全球反贫困领域存在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中国反贫困经验总结为五个“靠的是”和七个“坚持”.这一崭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反贫困实践相结合开出的理论之花,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在科学性、实践性等方面存在鲜明差异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的压力之下,中国开启了变革的进程.然而在救国道路的探索中,中国人陷入了困惑之中,“中国向何处去”成了时代之问.当此之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指引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引领中国的百年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并论证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提出了“小康”的发展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在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
深刻理解、深入贯彻“两个确立”,统一战线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就有了主骨心、定盘星、指路明灯.文章分析了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基本情况,组织化工作及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两个确立”引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的对策建议.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法定类型外的创作物时,考虑到《伯尔尼公约》规定的成员国同等待遇的规定以及著作权的绝对权性质,法院认定新类型作品应采取谨慎态度.首先应审查该创作物是否能够成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客体,而后以作品构成四要件进行认定.其中,独创性标准应着重考察创作结果并采取独创性有无标准.对于智力成果的认定,则应强调人为参与性和体现作者独特的个性.为避免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在范围上失去确定性,以及国际保护不对等问题,对于著作权法尚未列明的创作物,法官不宜在司法裁判实践中直接创设新类型的作品,可将其暂时归入“其他作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的实践逻辑,即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如何坚持党的领导的重大问题.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百年来中华民族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新征程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政
《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思想,在新语境中以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引领民族文化发生着角色转变:由民族的走向世界的,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在后疫情时代,宏观层面的文化政策、精神层面的文艺成果和物质层面的文化产品,所指向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发展,其理论脉络的走向为:一是在价值阐释上,重申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价值,顺应文化全球化的思潮,构建文化层面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在精神层面上,通过民族文艺的内省,激活文化的民族性功能,进而向文化的世界性靠拢;三是在物质层面上,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民族文化的经济效益转化
中华“和”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各个历史时期及各家学术派别中,积淀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蕴含着丰富的中华“和”文化基因,是“和”文化中协和共生思想的传承,联合圆融思想的延展,多元调和理念的浸润,贵和尚中传统的承继,和而不同思想的凝练,以及万物应合观念的运用.纵观统一战线的各个维度无不蕴含着中华“和”文化的智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