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冷料直投热再生工艺在沥青下面层中的应用

来源 :交通节能与环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118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淮北S101路面施工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一种RAP冷料直投工艺,将周边养护项目产生的沥青面层铣刨料在常规拌和站中进行热再生应用,并通过4因素2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对RAP冷料直投后的混合料进行拌和均匀性分析和研究,同时对该工艺下的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进行试验检测,形成了一套在常规拌和站中进行RAP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的热再生生产工艺。同时对RAP冷料直投添加系统进行介绍。
其他文献
隧道照明系统对驾驶员的行车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照明灯具出现损坏甚至失效,将对行车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本文对隧道照明系统灯具的不同失效形式作出相关研究,采用照明分析软件DIALux对隧道内单灯具、双灯具以及多灯具失效等不同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相关照明参数指标如路面平均照度、路面平均亮度、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和路面亮度纵向均匀度等定量研究灯具的失效对照明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出,单灯失效时对照明质量影响很小,各参数指标均满足规范规定及照明需求,双灯失效时对照明质量有较大程度的影响,不同工况的同一
公共交通运输是带动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城市经济具有重大支撑作用。本文提出一种自助式微型公共汽车系统,作为一种灵活、便捷、高效的全新公共交通运输方式,该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将新材料、高效储能、卫星定位、5G、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于一体,具有完善的车辆维护、调度、运营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该系统对环境的直接污染为零,占地面积仅为普通私家车的65.70%,随着自助公汽的发展,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将进一步降低,必将为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平衡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日益完善与发展,我国公路交通的布局逐渐形成了以城市为节点,以公路为网线而逐个连接起来的网状式公路交通系统。随着信息化与人口素质等的发展,我国对于城镇智能化的需求日趋明显,因而对于智慧交通的需求也愈发明显。本文通过总结世界道路的发展简史并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城镇智能化的提出,科学性地预测出了未来智慧公路的服务走向,并给出了有关未来智慧公路服务模式的合理的发展建议。分析表明,未来的公路交通将智慧性融合人、车、路三方,最终实现智慧一体化的高效率公路交通系统。
该文通过某10000 m3、4500 m3和13800 m3等多型耙吸挖泥船,对比分析不同泥泵驱动模式及不同舱室布置的耙吸挖泥船典型淡水冷却设备分布、流量分布及其冷却系统配置情况,总结出影响耙吸挖泥船冷却系统设计的多个要素,包括泥舱型式、泥泵驱动方式,泥泵舱布置等,并针对性地给出耙吸挖泥船冷却系统的设计思路流程,对今后该类型船舶的冷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近年来,涉及淡水生态环境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事件急剧增多,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数量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针对淡水环境污染事故高发、相应的环境损害评估工作与技术体
文章阐述了高液限岩土特性及重锤补夯作用原理,基于工程案例,从夯数设置、机具选择、施夯遍数、施工操作要点以及施夯环保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梳理高陡高液高填限路面工程施
圆筒型特殊结构的非常规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辐射发散状骨材数量众多,骨材定位建模过程繁琐,且耗时费力,为便于快速建立圆筒型FPSO模型,减少建模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保证骨材之间的关联性,提高建模效率。文章基于CATIA的3D EXPERIENCE平台,提出一种灵活运用工程模板技巧,建立圆筒FPSO模型的快速建模方法,并将其与基于CATIA的直接旋转SSY法,以及FEMAP、NAPA Designer通用软件建模法对比。结果表明:首先,基于CATIA的快速建模法,建立局部母体工程模板,可解决辐射
目前广泛采用的汽车生产企业车均CO2排放量评价方法没有区分车辆类型及其整备质量大小,故其难以准确评价不同类型及其整备质量车辆的CO2排放。为了提高评价汽车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CO2排放水平的准确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评价参数—单位能耗CO2排放因子,以弥补车均CO2排放量评价方法的不足。结果表明:单位能耗CO2排放因子可由汽车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和其产生的CO2
由于粉煤灰地层本身工程性质较差,隧道开挖时不同工序及支护方式的变化也极易影响掌子面的稳定及支护结构的安全.本文结合盐坪坝隧道埋深浅、跨度大、穿越不良地层粉煤灰地层
公路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在青藏高原高寒高海拔生态脆弱区域十分显著。本研究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边坡开展实地径流小区试验,针对应用于青藏高原公路路堤土质边坡的满铺、条铺、散铺三种草皮铺植形式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集中冲刷流量下,草皮铺植的小区产流时间相对于裸坡均有一定时间的延长,延长幅度介于30%~120%,且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大,这种延长幅度呈减小趋势。随着冲刷流量的上升不同草皮铺植形式下的减流减沙效益均出现下降现象,平均减沙效益从37.67%下降到10.20%,平均减流效益从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