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抗幽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hb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化瘀抗幽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予自拟方化瘀抗幽汤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胃镜,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随访溃疡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72/76)、84.21%(64/76),治疗优良率分别为78.95%(60/76)、55.26%(42/7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6%(4/76)、13.16%(10/76),随访1年复发率分别为13.63%(6/44)、41.67%(1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抗幽方联合西药治疗Hp相关性溃疡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溃疡复发率。
  关键词:化瘀抗幽方;标准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9.009
  中图分类号:R259.7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9-0030-04
  Clinical Study on Huayu Kangyou Formula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for Hp-related Peptic Ulcer Disease PU Qin1, WEI Shu-hai2, WANG Jin-yang3, XU Jian1, SUN Cheng-gang1, WEI Li-bao1, GUO Feng-zhong1 (1.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Tianshui City, Tianshui 741020, 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20, China;3.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2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Huayu Kangyou Formula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for Hp-related peptic ulcer disease;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Methods Totally 15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76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whil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Huayu Kangyou Formula based on the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6 weeks. The clincal symptom scores and gastroscopy were observed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 and relapse of ulcer was followed-up.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4.74% (72/76) and 84.21% (64/76), respectively;the excellent rates were 78.95% (60/76) and 55.26% (42/76), respectively;the incidenc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5.26% (4/76) and 13.16% (10/76), respectively;the relapse rates after 1 year of follow-up visit were 13.63% (6/44) and 41.67% (10/24),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Huayu Kangyou Formula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Hp-relative peptic ulcer disease, reduce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relapse rate.
  Key words:Huayu Kangyou Formula;standard triple therapy;peptic ulcer;Hp
  消化性潰疡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炎症与坏死性病变[1],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密切[2],故对Hp阳性者又称Hp相关性溃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及70%~85%的胃溃疡与Hp感染有关[3]。目前,Hp相关性溃疡的西医治疗临床指南明确,以标准三联或四联疗法为代表,其治疗虽有效,但患者在根除Hp、抑制胃酸后消化性溃疡并非都能愈合,或愈合后在一定时间复发[4]。笔者在标准三联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运用自拟化瘀抗幽方治疗Hp相关性溃疡,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经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及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1月就诊于两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5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男40例,女36例;年龄23~64岁,平均(42.5±18.2)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12年,平均(8.5±2.3)年;胃溃疡33例,十二指肠溃疡43例。对照组男41例,女35例;年龄22~75岁,平均(43.7±14.8)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11年,平均(7.8±1.9)年;胃溃疡35例,十二指肠溃疡41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溃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中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①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隐痛,伴反酸、烧心、嗳气;②经电子胃镜检查提示单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③Hp感染检测阳性;④近6个月内未进行规律治疗。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岁;病程>6个月;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精神疾患或严重的心、肝、肾病变及不接受中医药治疗者;②对中药不耐受者;③合并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及心、脑、肺、肾重要器官基础性疾病,糖尿病患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胃肠病手术史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标准三联疗法,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20 mg/片,批号120814),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连服6周;阿莫西林胶囊(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250 mg/粒,批号120969),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连服2周;克拉霉素胶囊(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0.125 g/粒,批号120601),口服,每次250 mg,每日2次,连服2周。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瘀抗幽汤(甘松9 g,黄连5 g,徐长卿15 g,姜黄10 g,炙甘草9 g,牡蛎30 g,白芍10 g,海螵蛸30 g,地榆炭12 g,五倍子6 g,水半夏12 g,浙贝母10 g,吴茱萸6 g,延胡索12 g,川楝子9 g,香附9 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餐前温服。
  2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过程中不服用其他药物,并嘱患者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畅情志。
  2.2 观察项目
  2.2.1 临床症状积分 参照《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观察治疗前后脘腹胀痛、痞闷、嗳气呃逆、烧心反酸、食少纳呆等症状,分别统计各项症状治疗前后变化,作为观察症状疗效的指标。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4分,重度为6分。
  2.2.2 胃镜变化 治疗前、停药后1周内各进行1次胃镜检查,随访时再做1次胃镜检查。胃镜观察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黏膜白相、颗粒增生、血管透见、胆汁反流征象变化。
  2.2.3 Hp感染检测 采用14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测试,停药4周以上进行复查。
  2.2.4 不良反应 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2.5 复发情况 患者于疗程结束至少12个月后至门诊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复发(包括症状复发或胃镜下溃疡复发)。临床症状积分增加2分及以上,或胃镜检查发现原溃疡痊愈处再发生溃疡者判定为复发。
  2.3 疗效标准
  参照《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治愈:症状全部消失,胃镜下溃疡疤痕愈合或无痕迹愈合,Hp根除;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胃镜下溃疡达愈合期(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Hp根除;有效:症状有所减轻,胃镜下溃疡达愈合过程期(溃疡处于愈合中,其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Hp减少(由+++变为+);无效:症状、内镜检查无好转,Hp检测阳性。优良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2 2组Hp根除率比较及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组Hp根除率为90.79%(69/76),对照组为65.79%(50/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7.89%(44/76)和94.74% (72/76),对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1.58% (24/76)和84.21%(64/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78.95%(60/76),对照组优良率为55.26%(42/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3.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10/76),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4 2组复发率比較
  治疗组痊愈的44例患者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3.63%;对照组痊愈的24例患者中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41.67%。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表明,Hp感染后会分泌大量尿素酶,在胃中生成氨,改变胃的生理条件,使胃黏膜的疏水性下降,直接破坏上皮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发胃黏膜局部炎症反应,破坏胃肠黏膜物理保护屏障[5];而且Hp感染会造成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分泌紊乱,引起在胃酸高分泌状态下黏膜上的D细胞密度降低,分泌生长抑素水平降低,胃泌素相对增加,最终导致胃壁细胞分泌胃酸能力增强,胃酸过高,胃黏膜较易发生损伤[6]。围绕这一机制,Hp相关性溃疡的西药治疗方案已经标准化,主要以抑制胃酸分泌剂抑制胃酸,联合应用抗生素以根除Hp。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异质性疾病[7]。除Hp感染外,还有心理、精神、急性应激等心身因素,药物对胃黏膜的损害也早已被公认。近年也有研究认为,消化性溃疡是内源性缩血管因子与扩血管因子失衡,消化道黏膜微循环调节障碍,消化道黏膜血流减少所致[8]。因此,临床中根除Hp的三联疗法虽然使溃疡愈合率达到95%以上,但复发率仍然较高,且根除失败率越来越高[9]。
  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吞酸”等范畴,多与情志失调、劳倦体虚、暴饮暴食、痰湿蕴结、气滞瘀阻有关。本病病位在胃脘,可累及肝脾,初起在气,久病入血,寒热错杂,虚实交综乃本病特点。脾胃虚寒证与肝胃不和证是本病的临床常见证型,此外,胃气郁滞证、胃阴不足证、脾胃湿热证也较为多见[10]。然而,本病无论何种证型都有胃络瘀阻贯穿疾病始终,以致内疡形成。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指出“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本研究所用化瘀抗幽方以运脾行气、化瘀通络为治法。方中甘松功能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现代研究表明,甘松能有效预防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生,并且有较好的促胃肠动力功能,其挥发油对胃黏膜也具有保护作用[11];黄连可泻中焦之火,既可清降胃火,又能防肝火犯胃;甘草与白芍相配,酸甘化阴以生津液,柔肝缓急而止痛;海螵蛸收敛、制酸、止痛,为治疗消化性溃疡之要药;地榆炭功善止血,可有效防止溃疡处出血。综观全方,在运脾行气、化瘀通络以治本的基础上,加以行气止痛、制酸和中以治标,使脾胃气血通畅,升降有序,脏腑调畅,邪不可干,从而对各证型消化性溃疡发挥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化瘀抗幽方,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溃疡治疗优良率(P<0.05),且与单纯三联疗法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从远期效果来看,中西药联用能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P<0.05),提示化瘀抗幽方具有标本兼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黄山)[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7):447-450.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識意见(2011·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33-737.
其他文献
关键词:名医经验;尉中民;当归芍药散;妇科病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8.031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8-0108-02  尉中民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四大经典”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匮要略》课程首席教授,从医40余年,擅治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代谢综合征患者中西北燥证危险因素。方法 在新疆喀什、哈密、乌鲁木齐地区共收集32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共筛选15类变量,计算OR值和95%CI,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习惯嗜食肥甘,饮食偏嗜喜辣、喜咸,及吸烟史、高血压是西北燥证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0.387、0.071、0.033、2.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张简斋;金陵医派;妇科病;治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8.033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8-0111-02  张简斋(1880-1950年),字师勤,祖籍安徽桐城,出身中医世家,三代业医,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金陵医家,为当时首都南京“首席名医”,金陵医学流派的奠基人。
期刊
摘要:目的 筛选金樱子提取工艺。方法 以金樱子总皂苷、总酚酸含量为评价指标,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Design-Expert8.0.5软件分析试验数据,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筛选金樱子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筛选出金樱子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2.79%,料液比13.12∶1,提取时间137.93 min,提取次数1.85次,考虑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地黄主要有效成分梓醇对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兔窦房结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β-微管蛋白(β-tubulin)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机制。方法 取新生乳兔窦房结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梓醇高、中、低剂量组。以缺氧缺糖模拟缺血、恢复氧和糖的供应模拟再灌注造成窦房结细胞损伤模型。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培养基,梓醇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终浓度为100、20、10 μg/mL药物,应
期刊
摘要:目的 分别建立秦皮提取物总香豆素和4种主要香豆素成分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UV,以秦皮甲素为对照品,在334 nm测定秦皮提取物总香豆素的含量;采用HPLC,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334 nm测定秦皮提取物中秦皮甲素、秦皮苷、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银翘散对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寒冷刺激致小鼠上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采用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 (H1N1)通过鼻腔接种方式感染模型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利巴韦林)组及银翘散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小鼠死亡率、生命延长率、平均存活时间及肺指数。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期刊
摘要:中医证候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是现今继承发展中医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广泛应用,探索中医证候分类识别研究的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多元统计学方法在中医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现状予以分析,总结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在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证候分类识别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摘要:微囊技术是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作为载体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但在制药领域的研究尚待重视,特别是在中药给药系统研究方向,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微囊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进展,探讨开展中药微囊制剂研究的战略意义,为中药新剂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微囊;中药制剂;研究进展;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8.04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精简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APJ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补阳还五精简方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分别于给药第3、7日Western blot、RT-PCR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APJ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 补阳还五精简方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各时间点APJ蛋白和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