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北宋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就是理学的兴起,理学作为一种追求万物普遍道理的学问,深深影响了一代士人思维乃至于行为。北宋理学家们将自身纳入万物之中,强调“以物观物”;在探究理的过程中,理学家们强调“自得”,更多地将目光放在自己的内心之上,将心融入自然以感受自然,而这一切体悟的过程,又常常是在自己的庭园之中完成的。本文即通过解读理学家们的诗歌,讨论北宋理学家诗的这些思想文化特点。
关键词 以物观物 自得 自然 庭园山水境界
北宋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就是理学的兴起,理学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将张载、朱熹和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奠基时期、成熟时期和瓦解时期的三个代表,可谓卓识。然而在北宋,与张载同时代的还有邵雍、周敦颐、二程诸人,他们的理论共同构成了北宋理学的基础,回答了“世界何来”“人由何来”“美在何处”等一系列涉及人终极关怀的问题,而他们的诗歌,也同样追求“咸酸之外”的理趣。
邵雍在《击壤集序》中开篇就谈到“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可谓是他的美学宣言,亦是北宋理学的精神内化的体现。理是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而“我”是万物中的一员,则如欲探究理,则不必求诸外物,探究自己的精神即可。《孟子·尽心上》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意为探求自己本心即可达道,汉赵岐注为“反自思其身所施行,能皆实而无虚,则乐莫大焉”豍,但究竟何为“乐”,却是长久以来人们都忽视的问题。北宋理学家将自得与自乐结合起来,其自乐即是指心有所得后的快乐,亦是“反身而诚”过程本身的快乐。
自得同时也是自乐的,因为人们通过自得可以发现其中的“理趣”,以获得上文中所说的那种“以物观物”“神与物游”的乐趣,“须是自求,己能寻见义理,则自有旨趣,自得之则居之安矣”。“以物观物”的状态下,人的心灵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羁绊;而用这种自得的心态来观照客观世界,就会发现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如程颢《秋日偶成》: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静观万物,将心融入天地之中,随着大千世界感悟四时佳兴,不是已经体会到遨游于天地间的至乐了吗?又还有什么必要去孜孜追寻外物呢?人也是万物之一,自己的本心中即有生命的灵机,但人往往贱内而疏外,舍己而效人,此正是庄子所云“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这无疑是无效的。自得的另一重含义是:了解自己,一定比了解万物深刻,换言之,人如果连自己的本心都不了解,很难去了解万物。古人常有从他人之上反观自身的做法,但其终点还是要回到自己身上。程颢是这样阐释“自得”的:“有德者,得天理而用之,既有诸己,所用莫非中理。知巧之士,虽不自得,然才知稍高,亦能窥测见其一二,得而用之,亦能窥测见其一二”豎,“自得”与“得天理而用之”是同一含义,自得的过程,即是不断提高自己人格修养、增加对世界体悟的过程,一旦达到了某一境界,就会发现天地万物,莫不合自己心中之“理”了。
关于自得中的“自”,即是不刻意。所谓“道法自然”,天下至道是自然而然的,如果皓首穷经地非要钻牛角尖,是永远不可能求得理的。自得的过程重在感悟,尤其重在将自己放在自然之中感悟,这颇类佛家的“顿悟说”,邵雍的诗“潇洒松间月,清冷竹外风。此时逢此景,正与此心同”(《燕塘闲坐》),即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候,自己的本心在自然之中得到了印证。怀着这种无目的的心态去审美,就会在不经意间得到合目的之美。理学家们所谓的“自得”,并不是干预自然,让自然都带有我心的色彩,而是将心融入自然,泯于自然之中,只有当自己完全成为自然的一份子时,才会体会到自然的至妙。张载在《合云寺书事三首》中所追求的境界,大抵如是,兹录其二:
“夹屋青松长数围,午见摇影舞僛僛。
幽禽叶度鸣相应,时引残声过别枝。”
“竹间幽径草成围,藜杖穿云翠满衣。
石上坐忘惊觉晚,山前明月伴人归。”
在空无一人的山中,远离尘世,用一颗绝对澄澈的心,来体味自然中的至道,不觉化身其间,当偶然“惊觉”时,世界也似乎变得明朗起来。这种“自得”的过程中,人的心灵会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无待于外物,彰显出人内心的自足性。虽然此时的理学家还没有发展到陆九渊所谓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那种绝对唯心的境界,但已经注意到了从自己的本心出发来穷得天地间的至理。
值得注意的是,程颢在《秋日偶成》中体悟到的那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境界,并不是在大山大河之中,而是在自己的庭园之间。相对于庭园山水来说,天地是无穷大的,但在北宋理学家的眼中,恢廓宇宙与方寸斗室,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小大之辩”在中国古已有之,庄子有“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庄子·杂篇·则阳》)的典故,佛家有“纳须弥于芥子”之说。而北宋理学家一反唐人那种游历天下的行为,在自己的庭园中去寻求天地间的至理。由于北宋朝廷对于士大夫待遇十分优厚,文人基本上都有余财来构筑自己的庭园,而他们眼中的庭园,也不再是仅仅提供休憩的处所,而是人精神的归宿和寄托。
当然,北宋理学家们的诗歌本身来看,他们能选用的词极为贫乏,局限在“道”“意”这些形而上的概念,以及“园”“竹”“花”“窗”这些庭园中常见事物之中。在表现抽象的“意”和“理”时,语言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历来有“言意之辨”之说,理学家们所想要表达的感受,是很难在诗中用文字传达出来的。无论如何,意象的贫乏和意境的重复,必然会降低诗歌的艺术价值,这也是长久以来他们的诗歌不被人所重视的原因。而今日我们再去欣赏他们的诗歌时,更应该用一种体悟的态度去感受,而非是对其艺术手法锱铢必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出其中流动的奥妙,和深蕴的自然的生命力。
注释:
豍十三经注疏·孟子注[M].汉赵岐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豎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先生语二上.四库全书·子部二.卷九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M].
参考文献:
[1]纪昀等编纂.四库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馆藏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关键词 以物观物 自得 自然 庭园山水境界
北宋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就是理学的兴起,理学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将张载、朱熹和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奠基时期、成熟时期和瓦解时期的三个代表,可谓卓识。然而在北宋,与张载同时代的还有邵雍、周敦颐、二程诸人,他们的理论共同构成了北宋理学的基础,回答了“世界何来”“人由何来”“美在何处”等一系列涉及人终极关怀的问题,而他们的诗歌,也同样追求“咸酸之外”的理趣。
邵雍在《击壤集序》中开篇就谈到“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可谓是他的美学宣言,亦是北宋理学的精神内化的体现。理是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而“我”是万物中的一员,则如欲探究理,则不必求诸外物,探究自己的精神即可。《孟子·尽心上》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意为探求自己本心即可达道,汉赵岐注为“反自思其身所施行,能皆实而无虚,则乐莫大焉”豍,但究竟何为“乐”,却是长久以来人们都忽视的问题。北宋理学家将自得与自乐结合起来,其自乐即是指心有所得后的快乐,亦是“反身而诚”过程本身的快乐。
自得同时也是自乐的,因为人们通过自得可以发现其中的“理趣”,以获得上文中所说的那种“以物观物”“神与物游”的乐趣,“须是自求,己能寻见义理,则自有旨趣,自得之则居之安矣”。“以物观物”的状态下,人的心灵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羁绊;而用这种自得的心态来观照客观世界,就会发现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如程颢《秋日偶成》: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静观万物,将心融入天地之中,随着大千世界感悟四时佳兴,不是已经体会到遨游于天地间的至乐了吗?又还有什么必要去孜孜追寻外物呢?人也是万物之一,自己的本心中即有生命的灵机,但人往往贱内而疏外,舍己而效人,此正是庄子所云“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这无疑是无效的。自得的另一重含义是:了解自己,一定比了解万物深刻,换言之,人如果连自己的本心都不了解,很难去了解万物。古人常有从他人之上反观自身的做法,但其终点还是要回到自己身上。程颢是这样阐释“自得”的:“有德者,得天理而用之,既有诸己,所用莫非中理。知巧之士,虽不自得,然才知稍高,亦能窥测见其一二,得而用之,亦能窥测见其一二”豎,“自得”与“得天理而用之”是同一含义,自得的过程,即是不断提高自己人格修养、增加对世界体悟的过程,一旦达到了某一境界,就会发现天地万物,莫不合自己心中之“理”了。
关于自得中的“自”,即是不刻意。所谓“道法自然”,天下至道是自然而然的,如果皓首穷经地非要钻牛角尖,是永远不可能求得理的。自得的过程重在感悟,尤其重在将自己放在自然之中感悟,这颇类佛家的“顿悟说”,邵雍的诗“潇洒松间月,清冷竹外风。此时逢此景,正与此心同”(《燕塘闲坐》),即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候,自己的本心在自然之中得到了印证。怀着这种无目的的心态去审美,就会在不经意间得到合目的之美。理学家们所谓的“自得”,并不是干预自然,让自然都带有我心的色彩,而是将心融入自然,泯于自然之中,只有当自己完全成为自然的一份子时,才会体会到自然的至妙。张载在《合云寺书事三首》中所追求的境界,大抵如是,兹录其二:
“夹屋青松长数围,午见摇影舞僛僛。
幽禽叶度鸣相应,时引残声过别枝。”
“竹间幽径草成围,藜杖穿云翠满衣。
石上坐忘惊觉晚,山前明月伴人归。”
在空无一人的山中,远离尘世,用一颗绝对澄澈的心,来体味自然中的至道,不觉化身其间,当偶然“惊觉”时,世界也似乎变得明朗起来。这种“自得”的过程中,人的心灵会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无待于外物,彰显出人内心的自足性。虽然此时的理学家还没有发展到陆九渊所谓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那种绝对唯心的境界,但已经注意到了从自己的本心出发来穷得天地间的至理。
值得注意的是,程颢在《秋日偶成》中体悟到的那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境界,并不是在大山大河之中,而是在自己的庭园之间。相对于庭园山水来说,天地是无穷大的,但在北宋理学家的眼中,恢廓宇宙与方寸斗室,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小大之辩”在中国古已有之,庄子有“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庄子·杂篇·则阳》)的典故,佛家有“纳须弥于芥子”之说。而北宋理学家一反唐人那种游历天下的行为,在自己的庭园中去寻求天地间的至理。由于北宋朝廷对于士大夫待遇十分优厚,文人基本上都有余财来构筑自己的庭园,而他们眼中的庭园,也不再是仅仅提供休憩的处所,而是人精神的归宿和寄托。
当然,北宋理学家们的诗歌本身来看,他们能选用的词极为贫乏,局限在“道”“意”这些形而上的概念,以及“园”“竹”“花”“窗”这些庭园中常见事物之中。在表现抽象的“意”和“理”时,语言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历来有“言意之辨”之说,理学家们所想要表达的感受,是很难在诗中用文字传达出来的。无论如何,意象的贫乏和意境的重复,必然会降低诗歌的艺术价值,这也是长久以来他们的诗歌不被人所重视的原因。而今日我们再去欣赏他们的诗歌时,更应该用一种体悟的态度去感受,而非是对其艺术手法锱铢必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出其中流动的奥妙,和深蕴的自然的生命力。
注释:
豍十三经注疏·孟子注[M].汉赵岐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豎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先生语二上.四库全书·子部二.卷九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M].
参考文献:
[1]纪昀等编纂.四库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馆藏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