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窝小黄:那些唱大歌的日子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823285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久以前,有一群侗族小伙子和姑娘在山上耕作,闲时他们坐在一棵大枫树下有说有笑地乘凉,这一来逗乐了山上的百鸟和昆虫,跟着齐鸣欢唱,声音有先有后,有高有低,此起彼落,动听迷人。自此,侗族人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摹仿各种鸟虫的声音学唱,有的学唱高音,有的学唱低音,就这样年复一年,多声部的大歌诞生了。
  更有传说盘古天开之日,有一歌仙挑一担子歌谣飞天而过,正巧来到小黄时,扁担断了,歌谣全都散落到小黄之地,所以小黄人个个天生金嗓子,并且生而能唱,开口成歌……
  
  侗寨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
  
  高僧乡的小黄村在贵州从江县城东北面,离县城20公里,说是叫“小黄村”其实是由小黄、高黄、兴黔三个行政村组成,有近700多户,3000多口人,但全都用“小黄”来命名的。 因为“小黄”叫得响,名气大,那外行听着热闹分不清有多少声部的侗族大歌一开唱,十里八乡都盛不下了,长了翅膀似的唱出了寨,唱出了山,唱出了省,唱出了国。
  这歌声挺大名声挺响的寨子一天中也有安静的时候,四周青山环抱,溪水穿寨缓缓而过,水边是成百栋的吊脚木楼,那些挺立于寨中形如巨杉的鼓楼非常打眼,这种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的侗寨生活,透着难得的恬静和悠远。
  从远处最先望到的是寨子口的风雨桥,风雨桥和鼓楼一样是侗寨的标志,桥身都是以榫相接,不施一钉一铆,仅用木件的直撑、横穿等方式相接,结构密致,桥身封闭,走过的人可以在桥上避风躲雨或是歇脚打尖儿。过了风雨桥就算进了寨子,在风雨桥和成片的吊脚间一边是成片的稻田,牛和人一起在田里忙,一边是条窄路,路边开着些铺子,既卖日用品也卖些游客喜欢的侗家特有的东西作纪念。这会儿寨里的女人多半挑着菜,男人多半赶着牛出出进进,河边有人扎堆儿边说笑边洗衣服,远处的吊脚楼上冒起炊烟,夕阳西下,一天就要结束了。
  寨子里最醒目的是那些鼓楼。通常寨子稍大一点就会有几个鼓楼。侗寨建房有一规矩,一定得绕着鼓楼修建,建房像围着一个中心织一张网,成放射状,从远处看像极了蜘蛛网。鼓楼是侗寨特有的建筑形式,挺拔而威严,在侗民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般,在一座鼓楼附近还会配套地建侗戏楼、风雨楼和鼓楼坪,作为全寨活动的中心,俨然一副侗寨的心脏。每逢大事,寨中人都会聚到这里商议。逢年过节,鼓楼坪也是侗民身着盛装,吹笙踩堂,对歌唱戏的地方,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南侗地区僻处苗岭南麓,溪流遍地,沟壑纵横,流水淙淙。当地侗胞,依山傍水,修建房屋。由于深受山区地形和潮湿气候的影响,几乎都建干栏式的吊脚楼。楼下作猪牛圈,楼上作起居室。南侗地区盛产杉木,民居建筑体积较大,房屋高度很不一般。在树木掩映的侗寨中,面阔五间、高三四层的庞然大物到处都是。
  这里的民居建筑还有一大特点是层层出挑,上大而下小,占天不占地。每层楼上都有挑廊。廊上安装栏杆或栏板。如用栏板,还特意凿一圆形孔洞,供家犬伸头眺望。由于层层出挑,楼檐抛得很远,特别有利保护墙脚,且可利用层层檐口,晾晒衣服和谷物。除利用檐下晾晒谷物外,侗族同胞还在住房附近利用杉杆搭建梯形禾晾,利用杉木修建吊脚粮仓。粮仓也多修建在水上,有利于防火,防盗、防鼠、防潮。
  特别是那些刚织染好的侗家油布,都是一米见宽,十几米长,一挑就上了梁,远远就能望见。山上有一种植物叫蓝靛,他们采集很多蓝靛,放在大木桶里捣烂变成蓝靛汁。将漂在上面的脏东西撇出。这样,经过了若干天的沉淀之后,形成了一桶绿绿的蓝靛水。再加入牛皮,蛋青搅拌。然后将织好的棉布放入桶中浸泡,取出后用大锤锤平,放入蒸锅里蒸,如此反复三次或更多,普通的棉布就变得硬而有质感,并且油亮了起来。最后拿到河里去洗,晒干。这样,油布就做好了。
  
  唱歌是世世代代的
  
  因为小黄原本就是这块盆地里开出的一朵芳香小花,侗族大歌唱得天下尽知,在小黄人眼里,“歌养心,饭养身”,唱歌和吃饭一样重要。传统的侗族父母对儿子会不会唱歌或女儿是不是常出去对歌非常在意,他们会为孩子们对歌准备酒菜、腾出房间,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用老吴的话来说,对侗人来说,一个小伙子长得帅不帅并不是最重要的,歌唱得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与汉族的谈情说爱不同,侗族的爱情是唱出来的、婚姻也是唱出来的。
  小黄是处 “侗歌窝”,所以不论是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侗族没有文字。从古至今,他们的事、他们的史、他们的情都要通过口传心授保留在了侗歌之中。对侗家来讲,侗族大歌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村里有20多支歌队,1000多人在歌队里唱歌,不在歌队里唱的还有那余下的2000多人,其实就是人人都唱歌了。1000多人男女老少什么样的都有,因为爱唱又唱得好就被编进了歌队,歌队也是五花八门呢,有姑娘队、罗汉(男青年)队,也有娃娃和老年队。他们以唱歌为乐,以唱歌为荣。
  娃娃从呀呀学语起,父母就开始教他们唱歌、教拉牛腿琴、教弹奏琵琶,代代相传,难怪自古以来都管小黄叫侗族大歌的发源地。女童五岁开始穿裙子,也就开始与伙伴一起自由组成歌队了,请公认的唱得好的歌师来教。歌师的教学是无偿奉献,乡亲们将此视为极神圣的职责。歌师对歌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她们除了田间耕作、家务劳动外,整日带着歌队,直到这群女孩子长到十七、八岁出嫁为止。在小黄,没有一个儿童不进歌队的,不论男女,婚前经过十几年的训练,婚后仍然加入歌队,直到年迈唱不动了,也要为寨里的侗族大歌做点别的力所能及的事,再不行,就在自己门里门外地闲哼哼,唱给自己听总行了吧。不少家庭三代人都分别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歌队里,这些歌队在鼓楼里的长凳上都有位置……
  侗家的歌唱活动,除唱“小歌”外都是集体性的,并有一定程度的组织性。在侗家的村寨,都有一些歌队的组织。这些歌队是以鼓楼或房族为单位组成,分男的和女的两类;每队人数由六七个到十几个不等,各人都按照声音情况固定地把声部分成高低两个声部;每队有自己的领唱者一至二人,名为“赛嘎”(歌首)。大歌侗语称“嘎老”,“嘎”是歌,“老”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
  歌手的条件是唱得好,声音好,懂得多。教歌队唱歌的叫“歌师”,任何人只要懂得多的都可做“歌师”,至于歌师的威信如何,要看他在这方面的才能而定。唱歌是以青年人为主,中年人也唱大歌,但少唱小歌。大歌的歌词,有些也可用小歌的调子唱出来。
  “踩歌堂”是一种祭祀仪式,每年一次,也有三年一次的;时间是从农历正月初三起,在“祭祖坛”或鼓楼进行歌唱,由男女领唱者前领,男女分别列队,携手绕圈边歌边走,领唱者穿礼服,形式很隆重,在开始时还要吹芦笙、放铁炮。
  “行歌作乐”是以前侗家日常生活中经常的活动,每每到了晚间,三五个青年带着乐器在房里谈笑歌唱,多数是在姑娘家里,有时也在男的家里,唱得高兴时,往往通宵达旦,天明才散,他们叫做“拜安拉乜”(找姑娘去),作乐叫做“鸟往”,客家称为“坐姑娘”,是男女青年恋爱活动的主要形式。有的地区有一种“赶歌场”的节目。例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在天柱社学的歌唱大会,到会群众就有八九千人之多,是群众娱乐恋爱的大会。
  
  讲究的歌场
  
  简单说来大歌就是侗族多声部歌总称,除了蝉歌和昆虫歌外还有很多种类,如“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儿童大歌”、“戏曲大歌”等。《五月蝉虫唱得好》是一首流行于贵州黎平地区的侗族多声部的蝉歌。侗语为“嘎吉哟”,嘎是歌的意思,“吉哟”是蝉的意思。蝉歌歌词一共才三句,第一句旋律在高声部,第二第三句旋律在低声部,衬字的旋律是大拖腔,唱起来特别明亮,表现了树上蝉虫的鸣叫。
  
  大歌的演唱场合是很讲究的,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称为“鼓楼大歌”。
  他们的乐器,主要是芦笙和说不出名的琴。小黄村歌的内容丰富无比,除一般的山歌情歌外,歌里包含了做人,为事,道德,家规,寨规等等教人向好的行为准则。小黄人打会说话开始学唱歌,所有人生的种种美德、行为规范、待人接物之礼仪全在歌里,从小随歌声唱进他们的耳朵和心里,长而久之就成为他们的生活准则了。所以小黄人诚实,朴素,勤劳,好客,乐观,少有伤风败俗的事情发生,更少有偷盗拐骗,极好的风气全归功于好的道德风范,就来自大歌的耳濡目染。
  儿童歌场由寨里有名气的歌师口传声教,虽不是天天进行,但时常会集中授学,当然父母也教子女。童声美妙、天真稚气、音色晶亮、清脆悦耳,极富穿透力。一人领头,众人和合,唱出的三声四声部韵律美妙如天音,尤若仙歌漂渺,宛转耳际,沁入心脾,十分动听。
  青年罗汉(未婚男子)如果不会唱歌,是很难找到生命中另一半的,因为他们的恋爱全是在歌场里唱得的。青年歌场就是这样一个场所,他们围座火塘,对歌说笑打情骂俏,彼此认识赏识,日而久之,成为情人,托付终生后,即使女方父母反对,女儿也会配合情郎完成抢婚计划,因为这里还有抢婚的习俗,所以,一旦恋爱,终将结为夫妻,极少不成眷属的。除了抢婚,小黄还有一个同样有趣特别的风俗,那就是结婚。如果有人对你说我今年结婚,那么,结婚的日子肯定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因为小黄侗族的风俗习惯里(或许寨规就是这样定的吧)每年只有这一天能结婚,其它的日子都不行,错过今年的良晨吉日,就得等到来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了。因此,每年的结婚日,寨子里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芦笙嘹亮,炮竹声声,歌声缭绕,假如你恰好到此旅行,好客的小黄人肯定不会放过你的,不醉倒才怪呢。
  中年人的歌堂也很是有趣,一般来这里聚会的都是父母辈人,歌对他们来说早已朗朗上口了,更多的是唱那些熟悉的歌谣,当然也跟歌师学唱新歌。她们手拿针线活,或是勾鞋,或是做衣,或是缝补,一人唱起众人和,一曲结束,一歌再起,没完没了,无止无终,直唱到夜澜人静,直唱到月落星稀。老年人也有她们自已的天地,和中年人的场景差不多,韵律和音调也相同,就是她们的年龄更大些,亦属于一天辛苦后的自我娱乐。
  小黄的夜晚很安静,漆黑一片,只有窗户闪现着昏黄灯影,不注意的话还以为她们早已入得梦乡了,其实,只要走近那些亮着灯光的窗前,就能隐约听见里面的歌声。今时今日的小黄开通了公路,带来了货物交流,也带来了游客,外来的生活方式。小黄人有了电视,买了摩托,用上了手机,穿上了西服……,那日出而作日没而歌的恬静的山寨生活还能过多久呢?
  在鼓楼里唱歌一般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平常就是唱给游客听。小黄自己的歌更多的不是在鼓楼里唱的,而是在家里围着火盆做着针线纳着鞋子随口随意随心而唱的,那才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之歌,所以是生活歌场。小黄侗寨700来户人家,相对固定的家庭歌场就有58个,歌场没特别指定,一般在比较宽敞的家里就行,每天一帮好友聚集这里围火对歌笑闹。58个歌场又分为儿童歌场、青年歌场、中年和老年歌场。儿童歌场一般为歌师教导,因为第二天小孩要上学,每天很早就结束了,其它歌场都是晚上十点之后开始的,直唱到深夜一二点才散去。
  小黄的劳作歇息生活极有规律,他们一般早上九点后才起床吃饭下地干活,二点后吃中午饭,晚餐通常在夜里九、十点或更晚些。白天的工作主要是下地干活,活计极辛苦,耕田、种地、插秧、收割,全是脸朝黄土背朝天手工作业的。田头田尾活计之外,织布、染色、锤布、裁剪、制衣、绣花也都是自己一手一脚做成的,也就是说,只要是自己能生产制作就不会到街上去买,世代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所以,小黄的白天很是忙碌,忙碌得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等到一天的工作都停下了,夜早就黑得不见五指了。这时歌声悄然响起,她们的娱乐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在台湾偶像剧盛行大陆的当下,“学长”一词对于大陆年轻人而言并不陌生,甚至有些学生还活学活用了起来,但是在大陆,往往只得学长之“形”而未得其“神”。    “防火防盗防师兄”,是大陆大学校园里的一句玩笑话,而在台湾,“防火防盗防学长”却甚有切实执行的必要。2010年5月,台湾一所中等学校传出丑闻,上年该校发生多起学长暴力性侵学弟学妹事件,6人受害,因为该校有很重的“学长制”,学弟学妹无力自救,人人自
期刊
在陈炯明的努力下,漳州成了全国的首善之区,闽南26县成为“模范小中国”,被时人誉为“闽南的苏俄”。    陈炯明与孙中山,敌乎友乎?  胡适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课本里的陈炯明,是以一个乱臣贼子的面目出现的:一个军阀、一个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背叛者、一个炮轰总统府的刽子手……,他的所谓贡献,却总是被一笔草草带过。  不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近一百年过去,随着史料的发现,陈炯
期刊
聚族而居  为了寻找聚族而居的现代样板,我们踏访了闽南与闽西的多处古厝大宅与土楼。这些昔日风光的古堡大宅,大部分现状相似,儿孙谋求更好的生活与居住环境,纷纷迁出。大宅里日渐冷清,生活其间的最后一代人,都已年迈,古厝已全无朝气。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的理想,也有必要的现实需要,在听天由命的时代,无论对抗人世动荡,还是自然压迫,都使聚居抵御外力干扰甚至逼迫成为必然的需求,而血缘是最容易的联结。于
期刊
在全国城市中,这个九月,喜乐莫过于厦门。  本来中秋节是一年乡愁别绪的决堤期,厦门独独不悲不怜,祖上有趣,发明了中秋博饼游戏,既然怀念,不如相见,一副骰子把大家圈在一起,圈亲戚,圈朋友,圈同学,圈同事,圈客户,圈原本不相识的人……。大家围聚一张桌子,一边寒暄着往往久未谋面的情分,一边手上忙活掷骰子,讨当年的彩头和喜气,叮当作响中沸腾着欢声笑语。一年年传承下来,博饼愈演愈烈,类似微博@的能量,除了圈
期刊
十二 星座每月星程大揭秘!  本月首先需留意的重要天象是,从上个月26号土星开始在天秤座逆行,并且将持续到年中的6月。在土星刚开始逆行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会特别感受到来自某方面的重大压力和责任,因此坦率地说这个月并不适合开展新的计划,即使是旅行也不容易让人感到轻松。不过,换种角度看,旅行或可成为一个减压的好办法。  受土逆影响,天秤及其对宫的白羊座,以及和土星呈四方格局的巨蟹、摩羯,会发现本月有一些
期刊
进入年度好书评选季    《巨流河》   齐邦媛 | 尔雅出版社出版  港台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好书评选主要有《中国时报》的“开卷好书奖”,金石堂书店的“最具影响力的书”和《亚洲周刊》的“十大好书”。现在,前两项评选均已出炉。  而大陆也有多家媒体已经评选出年度好书,已知的有《晶报》、《深圳商报》、《中华读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市快报》、《新周刊》、《新京报》、新浪网等。  从
期刊
只有活着的人,活着的传统  才令历史文物建筑甚至法定古迹变得有意义有活力  香港大部分仍有人居住生活的围村  就正正是“活”的历史博物馆  这些围村的历史  往往可上溯至明清甚至宋元年间  历尽数百年改朝换代斗转星移  这里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  都存留着岁月的痕迹和味道    位于香港粉岭的粉岭围,立村至今已近八百年历史,其彭姓家族是香港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现有海内外人口近万,其宗亲会遍布英国、荷兰
期刊
勤于旅行的人,选套合适的随身装备并不难,但选个称心好用的相机可不容易。无论是专业野外摄影师,还是一般驴友,只要摸清你旅途中要拍的主要题材,将摄影器材模块化,还是很简单的。    平原版“长枪组合”    穷玩法:  尼康D7000+AF VR 80-400mm f/4.5-5.6D ED  闹呐,这也叫穷    富玩法:  佳能1D Mark IV+EF 400mm f/2.8L IS USM  
期刊
得益于加勒比海、印度洋和波利尼西亚岛屿的灵感,英国Yacht Island Design公司设计了一款豪华游艇,名为“Tropical Island Paradise”,意即热带岛屿天堂,上面有“火山”和瀑布。Yacht Island Design公司的工作室总监说,这艘船在保留现代游艇设计风格的同时,“给人以海浪拍击热带火山岛的印象”。  从设计图上可以看到,这艘游艇的外观确实让人称奇。甲板后部
期刊
入秋后,尽管仍然有些燥热,外出旅行却少不了一件外套来应对突变的天气,怎样穿得舒适实用又不失型格才是关键。颜色鲜艳的针织衫无疑是秋冬最大亮点,各种大红、明黄、橘色纷纷成为设计师们热衷的色调,搭配牛仔裤或休闲裤都不失时髦风范,质料上棉质或柔软的cashmere都是首选;另外,轻薄的夹克也是百搭的必备,不仅能营造出年轻的活力气质,即便是搭配正装也能凸显绅士味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