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K元素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影响

来源 :农业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N、P、K元素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NaNO3、NaH2PO4、KC1对炭疽叶枯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提供的不同浓度的N、P、K元素对病菌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①5 g/L的N元素处理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29.49%.②1 g/L的P元素处理对病菌有轻微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56%.③37 g/LL的K元素处理对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13%.④5 g/L的K元素处理对病菌的促进作用最高.⑤5 g/L的N+1 g/L的P和5 g/L的N+37 g/L的K组合对病菌抑制效果较好.整体数据来看,3种元素不同浓度处理对炭疽叶枯病菌的影响效果差异大,N整体抑制效果明显大于P、K的抑制效果,N+P和N+K的组合抑制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土壤酸化改良集成技术是施用生石灰和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为主要内容的集成技术措施.花生作为文登区重要的经济作物,花生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在6.0~6.5,而全区部分耕地土壤严重酸化(pH平均值仅为5.52),已严重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也出现下降的现象.应用土壤酸化改良集成技术,可以缓解土壤酸化,使土壤pH恢复到花生生长发育适宜的范围;又可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促进根瘤繁育能力,提高根瘤固氮能力;增产提质作用显著.
设施大棚内栽植油桃可解决北方冬季果品单一的问题,同时在大棚内推广油桃加鸡的复合经营模式,可以进一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结合北方地区当地实际,对设施大棚油桃复合经营模式的技术要点进行简单总结,并分析其经济效益.为北方地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借鉴.
以华南地区某典型香料厂地块为例,开展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识别目标地块可能存在的遗留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确定目标地块土壤及地下水中主要的污染物种类、污染水平和分布的范围与深度;通过健康风险评估,确定基于未来规划用途下的地块环境风险水平,为目标地块转变用地性质提供规划依据,确保该区域内人群在可接受的健康风险安全水平之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老百姓“住得安心”理念.
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大背景下,干旱事件频繁发生,给生态、环境、水资源、农业,甚至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农业干旱的发生是一个长期、连续且复杂的过程,是大气、土壤以及农作物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发挥多源遥感数据的优势,以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为目的,综合考虑了大气(降水)、土壤(土壤水分、地表温度)和作物(植被指数、蒸散量和叶绿素荧光)等表征农业干旱的监测信息。选取VCI、TCI、PCI、SMCI、ET
对禽畜粪污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满足了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当前我国畜禽粪污处理现状,对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用到的技术进行探讨,指出在各种处理技术的应用中都要做到对环境的保护,同时通过发酵技术将粪污进行科学利用.
利用黄土高原地区5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集,基于Arc GIS平台及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研究了199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在过去20a土地利用面积增加的有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实施以来,耕地面积下降幅度大,土地利用变化显著,通过对近20a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期为当地科学开展生态治理提供决策参
榆绿毛萤叶甲Pyrrhalta aenescens(Fairmaire)是城市园林的主要害虫之一,寄主为榆树.本研究对榆绿毛萤叶甲生活习性进行研究,掌握其发生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榆绿毛萤叶甲在长春地区1a发生2代,且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以成虫越冬;榆绿毛萤叶甲在成虫和幼虫均食叶为害,老熟幼虫化蛹可分泌粘液危害寄主;实验室卵的孵化率在84.2%以上,成虫的羽化率为92.3%,8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
农村社区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带头人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实现农村现代化,增进民生福祉的重任,其协同治理能力的高低对治理成效具有深刻影响.现阶段,农村社区干部在协同治理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困境.为此,以J社区为研究场域,以J社区干部为研究对象,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总结其协同治理主体与成效,通过访谈法了解社区干部协同治理现状以及群众满意度,根据访谈结果分析J社区干部协同治理困境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社区干部协同治理策略,谱写新时代农村社区干部协同治理能力新蓝图.
为研究松嫩沙地植被生长特征,本文以1982—2018年AVHRR GIMMS NDVI、MODIS NDVI数据集为基础,利用CASA模型、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近37a松嫩沙地NPP时空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2—2018年松嫩沙地生长季植被年平均NPP值在217.65~356.61gC?m-2?a-1波动,呈增加趋势,具有明显季节性,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并产生一定幅度回落,春季相对较低;松嫩沙地近37a植被NPP介于53.26~130.07gC?m-2?a-1,多年平均值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