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成功在尝试:邱学华“尝试教育人生”的启示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界,有一位从小学教师成长起来的教育名家,他就是尝试教学法的创始人邱学华老师。最初,在我还是一名师范生的时候,就从书本上学习了尝试教学法,当时就觉得尝试教学法简单易操作,便于新手教师掌握。真正见到邱学华老师,那是在我工作十年之后了。2012年,我所在的学校——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聘请邱学华老师担任名誉校长,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当时,我担任学校的副校长,负责和邱学华老师联系工作。因此,我有幸与邱学华老师结缘,有幸与尝试教学结缘,后来我还很荣幸地成为邱学华老师的徒弟。后来十年里,我听了邱老师很多报告,跟着邱老师做了一些研究,和邱老师有过很多次深入的交流,尤其是此次有幸和邱老师做了访谈,让我对邱老师的教育生涯和尝试教学的精神实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故撰此文,以期与读者朋友分享“尝试”智慧。
  一、尝试教学的精神实质
  邱学华老师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尝试教学”,到80年代正式启动“尝试教学法”的实验研究。历经4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创立了尝试教学法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并逐步形成了尝试教育思想,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尝试教学实验学校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地区,并已传至国外。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尝试教育学术年会,已坚持举办了20届。据不完全统计,运用尝试教学法的教师近百万,受教学生三千余万。因而,尝试教学法的实验被美国著名智能研究专家瓦格纳教授誉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实验之一”。更可贵的是,2014年“尝试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与推广应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什么尝试教学法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呢?在我看来,是因为尝试教学既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实用的教学方法,兼具了“战略”与“战术”的双重意义。
  (一)尝试是一种精神
  古今中外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无不是从尝试开始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来做电灯泡的灯丝,试用了1600多种材料做实验,最后取得了成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句名言“摸着石头过河”,就是鼓励大家勇于尝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他提出的“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等创举都是震惊世界的成功尝试。无数事实证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要取得成功往往离不开尝试。所以,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当然,尝试并不一定会成功,有时候需要冒险。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不尝试,成功的可能性一定为零;如果试一试,就有成功的可能。所谓一切皆有可能,关键在于你是否敢去尝试。
  做到做不到,试试就知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尝试,更要放手让学生尝试,指导学生尝试。久而久之,学生将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成功的经历中,潜移默化地养成面对不懂的问题敢于试一试的习惯,养成攻坚克难、坚持到底的习惯;同时也会逐步摒弃唯书唯上的习惯,摒弃依赖他人的习惯,摒弃胆小怕事的习惯。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受用一生的不可估量的精神,这就是尝试的精神、探索的精神、创新的精神。
  尝试教学的灵魂在于“尝试”。也许有时学生的自主尝试的确会让学生绕了弯路,浪费了时间。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战略的眼光:当时好像绕了弯路,实际上是为了避免以后走更多的弯路;当时好像是放慢了脚步,实际上是为了以后走得更快。试想一下,这何尝不是一种睿智呢?教育是一种唤醒。如果我们能唤醒学生的探究兴趣,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唤醒学生的无限潜能,学生就一定能自主尝试,并在尝试中取得成功。正所谓“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
  (二)尝试是一种教学方法
  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在40多年的实验研究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独具风格、自成一派的教学法体系。其精神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
  尝试是学习的基本形式,真正意義上的学习是尝试。尝试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再让学生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学课本,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教材中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活动有鲜明的特点,归纳起来就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这其实就是“先学后教”。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虽然只是前后顺序调换了一下,可这是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是从传统教育观向现代教育观的转变。前者强调的是教师主宰,是接受式教学;后者强调的是学生主体,是尝试性学习,也是自主性学习。一前一后,谁前谁后,不是简单的顺序问题,而是尝试教学法的关键所在。
  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三个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从“以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为中心”,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为了便于教师更好地应用尝试教学法,邱学华构建了基本教学模式,分三个阶段、七个步骤。这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也是一个有序可控的教学系统。但是,教学情况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生搬硬套一种模式是不科学的。邱学华老师在观察、总结教师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从基本模式中派生出多种变式,称之为“灵活模式”(如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超前式等);也可以同其他教学模式相整合,称之为“整合模式”(如目标尝试教学法、情境尝试教学法、分层尝试教学法等)。
  在此基础上,尝试教学法还强调五个操作要点,即一个观点(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两个抓(一抓尝试自学,二抓练习达标)、三个看(一看参与面,二看练习面,三看开口面)、四个当堂(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五个一定要(一定要看书、一定要讨论、一定要让学生提问、一定要保证练习时间、一定要达标检测),以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尝试教学法的实施要领。
  一堂好课往往是“一法为主、多法配合”。尝试教学在坚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吸纳其他教育理念,灵活应用,不拘一格,最终达到“无模胜有模”的境界。   (三)嘗试是一种教育思想
  尝试,尝试,再尝试。尝试教学研究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在邱学华老师的持续努力下,尝试教学法从小学数学延伸到了小学语文等其他学科,发展到中学、大学,又发展到幼教和特教。尝试教学法已不是一种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法,而成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尝试教学理论。随着“大尝试”的提出,尝试教学理论又跳出了课堂。处处能尝试,事事能尝试,尝试成为一种指导教育工作的思想,拓展到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尝试教育,归根到底就是要以尝试为抓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索,着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尝试教育有两句流行语“请不要告诉我,让我试一试”,“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它既揭示了尝试教育思想的实质,也阐明了尝试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但是,在尝试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放任不管,任由学生盲目尝试,而是要努力激发尝试兴趣、突出尝试问题、创设尝试氛围、重视尝试过程、强调尝试合作、活用尝试模式、评价尝试结果,并积极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等,引导学生从尝试走向成功。
  二、名家成长的启示
  邱学华老师从一名小学教师成长为一名教育名家,充满了神奇色彩。无论是他的成长历程,还是他的研究成果,都能给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很多启发。
  (一)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
  邱学华老师16岁开始做小学教师,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深造,并因学习期间的出色表现留校任教。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邱老师还做过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教科所研究员,其中虽几经波折,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坚持尝试教学法的研究工作,让尝试教学法得到不断发展,并日臻完美。今年,邱老师86岁了,他还坚守在尝试教育研究与推广的第一线。是什么原因能让邱老师历经千辛万苦却不退缩、不放弃呢?又是什么原因让邱老师退而不休、孜孜以求、默默奉献呢?
  在访谈中,邱老师常常谈及他对国家培养的感恩之心、对国家发展的自豪之情、对学生的真挚关爱、对教育发展的迫切希望,令我动容、心生敬意;也让我明白他之所以能始终坚持在尝试教学的研究之路上,主要是源自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理想教学方法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尝试能成功”的教育信念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迫切心情。我想这些就是一位教育家的教育情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当学习邱老师身上的这种教育情怀,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努力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即便遭遇困难也仍能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二)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第一流的教育家“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在我看来,邱学华老师就是这样的。邱老师在做小学教师的时候就在思考“老师教得辛苦,为什么得不到好的效果”。后来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他发现问题的根子出在“先讲后练、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主动不起来。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决定对这个根本性问题“开刀”,反其道而行之:把“先讲后练、先教后学”改成“先练后讲、先学后教”,“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教师再讲解”。这种“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就是尝试教学法的雏形。而后,邱老师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不断发展完善尝试教学法,逐步形成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育思想。
  千百年来,“先讲后练、先教后学”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不可撼动的。试想,当时邱老师提出“先练后讲、先学后教”,那是多么大的勇气和胆识,应该说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哪怕是在遭遇质疑时,邱老师也没有动摇。他顶住压力,以事实说话,以实验数据说话,潜心探索改革方向,认真总结研究成果。邱老师身上这种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着实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我们勇于直面现实中的真实问题,认真思考和学习,大胆尝试和创新,努力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突破。
  (三)求真务实的科研之道
  综观教育史,大凡为人类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诸如我国的陶行知、陈鹤琴等,国外的布鲁纳、苏霍姆林斯基等,他们都是通过实验和尝试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尝试教学的研究之路就是一个“实践——理论——实验——理论……”的科研之道。作为一名教师,邱老师没有忘记理论研究;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邱老师也没有丢掉教学实践。即使是在指导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邱老师也不仅是理论指导,更是亲自实践,做给大家看。他给全体教师上示范课,既上了初中数学课“平面直角坐标系”,还上过初中语文课“济南的冬天”,以实践阐释理论。他还带领教师做调查、做实验,以数据支撑理论。正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尝试教学研究常做常新,不断壮大。我想这也是尝试教育思想能够产生巨大影响、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上,不仅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做”的过程,更要能“将做的说出来”“将说的写出来”,提炼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形成特色鲜明又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在这方面,邱学华老师也是佼佼者,他笔耕不辍,编著300余本著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0余篇,让尝试教育思想广为流传。
  (张伟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执行校长,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是治疗B细胞血液肿瘤的新兴免疫疗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随着其使用的增加,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生率也相应升高,迫切需要对其精确机制和治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文章总结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机制、临床表现、分级系统、治疗以及管理策略。
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对于哮喘常规治疗方案反应不佳,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来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可诱导气道中性粒细胞性炎症、杯状细胞增生、黏液高分泌、肌纤维母细胞分化和气道平滑肌增生肥大,在该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总结分析Th17/IL-17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气道炎症、激素抵抗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以进一步认识Th17/IL-17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以其为靶点治疗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可行性及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缓解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1例多发性骨髓瘤缓解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经过常规化疗后效果良好,且多发性骨髓瘤也处于持续缓解状态。结论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缓解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标准化疗及大剂量阿糖胞苷交替化疗能获得持续缓解,且耐受性好。
目的:研究小GTP结合蛋白(Rho)/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大鼠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中的作用,为OSAHS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变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OSAHS组、卒中组、OSAHS后卒中组和Rho抑制剂组(C3转移酶5μg·kg-1·d-1腹腔注射),每组10只。采用慢性间歇性低氧建立OSAHS模型,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急性脑卒中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建模后的
目的分析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NS)及眼球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侵犯CNS及眼球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第1个疗程化疗后出现CNS侵犯,腰椎穿刺治疗后病情好转。改为R2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出现眼球侵犯,改为R2-HyperCVAD/A方案化疗,但病情出现进展,直至完全失明。给予伊布替尼治疗,CNS
套细胞淋巴瘤是具有独特生物学、病理和临床特征的B细胞恶性肿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5%~10%,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即为晚期。套细胞淋巴瘤具有侵袭性淋巴瘤的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难治愈性特征,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大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新药研究的进展,患者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钾离子(K+)紊乱最严重的危害是诱发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呼吸肌麻痹。围手术期患者K+摄入异常、排出异常、跨细胞分布异常以及机体内K+与其他离子的相互作用异常时,均可导致K+稳态失衡。某些基础疾病、遗传疾病和临床用药也会影响患者K+稳态。K+紊乱在围手术期的高发生率以及其与非心脏手术严重意外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加强高危患者K
目的:探讨车前子提取物(SPE)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SPE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建立膜性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低、中和高剂量SPE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剂量为1.5、3.0和4.5 mg·kg-1 SPE,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白蛋白(ALB)水平,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肾
目的:观察鹿茸多肽(VAP)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KELCH状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I组、吡拉西坦组、低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每组10只,其中吡拉西坦组灌胃500 mg·kg-1吡拉西坦,低剂量VAP组大鼠灌胃200 mg·kg-1VAP,高剂
目的研究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抑制剂t-AUCB干预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小鼠梗死心肌边缘区Ⅷ因子生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冲洗小鼠四肢长骨骨髓,离心,分离,培养获取EPCs;不同浓度t-AUCB及t-AUCB+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阻断剂GW9662干预EPCs;开胸,分离心包,结扎小鼠左前降支近端,心电图检查明确心肌梗死;1 h后尾静脉注射200μL预先干预的EPCs,注射后1、3、7、14、28 d测定梗死心肌边缘区Ⅷ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注射后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及t-AU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