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后伴有不同程度抑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心理疏导、膳食干预等,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干预;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7-0106-01
Abstract:
Keywords:
脑卒中是发病率较高、较严重的老年疾病之一,脑卒中后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成为老年人脑卒中后重要的心理疾病,阻碍了患者脑功能的康复,同时,也增加了疾病复发风险,提高了疾病死亡率[1]。笔者对辖区内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后伴有不同程度抑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均符合我国脑血管各类疾病的诊断与分型标准[2],并通过磁共振或头颅CT扫描得到明确诊断;抑郁症测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版[3],HAMD评分在7~24分之间;患者沟通无障碍,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了解并自愿参加。排除:伴有其他严重组织脏器性疾病者,伴有脑功能严重损伤者,有精神疾病史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4~76岁,平均(63.2±11.7)岁;病程27~36d,平均(31.5±4.2)d;缺血性脑卒中42例,出血性脑卒中8例。
1.2干预方法①建立护理档案。患者在急性发作治疗出院后,建立社区护理档案,记录每次护理的时间、内容、护理人员等,以确保每次护理能落到实处。②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及家人按时、按量服用脑卒中康复药物,对服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要耐心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等,介绍疾病康复较好的患者与其交流,以提高其治疗信心。③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引导患者诉说内心的想法、疑虑、苦闷,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想法、苦闷、烦恼进行一一疏导、换角度想问题,并教会患者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如做深呼吸、听乐曲、散步等,鼓励患者多走进自然、多与人交往,多学习些兴趣爱好,以丰富生活,转移缓解不良情绪。④膳食干预。与患者及家人一起制定科学食谱,并督促患者及家入按照食谱准时、按量饮食。同时,要指导患者及家人控制每天盐、油的摄入量。⑤合理运动。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活动计划,如慢走、拍球、简易活动操等,避免做负重、剧烈运动。活动计划根据患者的疾病康复程度调节活动量与活动强度。干预方式为上门与患者面对面的进行,每星期一次,每次护理时间为45~60min,持续2个月。
1.3评估方法采用HAMD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3]、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分别对患者干预前、干预后情绪状况进行测评。HAMD、SDS、SAS三项评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比干预护理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患者不仅仅在躯体上承受着疾病的痛苦,心理上还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导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普遍不理想,多数存在焦虑、抑郁症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笔者对在家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重视患者情绪、饮食、服药等贴心护理,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及家庭的心理压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海东,李峰,马翊闳.脑卒后抑郁的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1):63-64.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12(6):379.
[3]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23-130.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干预;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7-0106-01
Abstract:
Keywords:
脑卒中是发病率较高、较严重的老年疾病之一,脑卒中后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成为老年人脑卒中后重要的心理疾病,阻碍了患者脑功能的康复,同时,也增加了疾病复发风险,提高了疾病死亡率[1]。笔者对辖区内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后伴有不同程度抑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均符合我国脑血管各类疾病的诊断与分型标准[2],并通过磁共振或头颅CT扫描得到明确诊断;抑郁症测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版[3],HAMD评分在7~24分之间;患者沟通无障碍,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了解并自愿参加。排除:伴有其他严重组织脏器性疾病者,伴有脑功能严重损伤者,有精神疾病史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4~76岁,平均(63.2±11.7)岁;病程27~36d,平均(31.5±4.2)d;缺血性脑卒中42例,出血性脑卒中8例。
1.2干预方法①建立护理档案。患者在急性发作治疗出院后,建立社区护理档案,记录每次护理的时间、内容、护理人员等,以确保每次护理能落到实处。②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及家人按时、按量服用脑卒中康复药物,对服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要耐心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等,介绍疾病康复较好的患者与其交流,以提高其治疗信心。③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引导患者诉说内心的想法、疑虑、苦闷,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想法、苦闷、烦恼进行一一疏导、换角度想问题,并教会患者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如做深呼吸、听乐曲、散步等,鼓励患者多走进自然、多与人交往,多学习些兴趣爱好,以丰富生活,转移缓解不良情绪。④膳食干预。与患者及家人一起制定科学食谱,并督促患者及家入按照食谱准时、按量饮食。同时,要指导患者及家人控制每天盐、油的摄入量。⑤合理运动。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活动计划,如慢走、拍球、简易活动操等,避免做负重、剧烈运动。活动计划根据患者的疾病康复程度调节活动量与活动强度。干预方式为上门与患者面对面的进行,每星期一次,每次护理时间为45~60min,持续2个月。
1.3评估方法采用HAMD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3]、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分别对患者干预前、干预后情绪状况进行测评。HAMD、SDS、SAS三项评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比干预护理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患者不仅仅在躯体上承受着疾病的痛苦,心理上还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导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普遍不理想,多数存在焦虑、抑郁症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笔者对在家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重视患者情绪、饮食、服药等贴心护理,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及家庭的心理压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海东,李峰,马翊闳.脑卒后抑郁的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1):63-64.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12(6):379.
[3]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