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开出版社所需要多少资金,钱都会花到哪里?为什么总是缺现金?100万元新台币资本可能一下子就用完,就算有1000万也可能多撑不了多久,然后你就面临必须向银行贷款,或者向股东要求增资的麻烦。
在你向金主交代钱花到哪里去之前,你自己当然应该先搞清楚创业资本是怎么不见的。你努力要求会计弄出完整的财务报表来,可是左看右看,就是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单看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很棒,公司每年都赚钱,股东权益一年比一年高。可是股利呢?有现金可分吗?没有。不但没有,反而还要向股东说公司缺现金,需要增资。报表不是说公司赚钱吗?怎么会钱不够?
稍微内行一点的人就会知道,第一个要追查的地方,一定是库存(账)。公司虽然账上赚钱,但如果库存也同步增加,套一句业内术语,钱都赚到仓库里了。
库存的书如果卖掉,公司就会有现金进账,但库存为何会增加,不就是因为卖不掉吗?库存卖不掉,现金进不来,资金当然就卡住了。库存在财务报表里属于资产项,库存增加等于资产增加,因此也等于股东权益增加。所以只看财务报表说本公司赚钱,是很危险的。(大部分创业期的出版社,库存一定会增加,你也一定需要够多的库存,才有办法应付经销商对你下的订单。所以库存并非越少越好,而是你得在多和少之间取得平衡。)
因此库存是出版社的第一个钱坑。第二个钱坑则是在制品。这个会计术语指的是正在制作中,尚未变成书的成本支出。
出版社是文化事业,从某个角度看,是个高尚的行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个前工业革命的行业。这一行的人都是文化人,都有才情,都有个性,也都不能忍受拘束、包袱、限制。因此写作进度、交稿期限,那是说不得、测不准的。(这当然是笼统的说法,事实上许多有成就的作家,爬格子就像修行一样,自律非常严谨,所有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绝大多数其实是不敬业的家伙。)
只要出版社开得够久,编辑部就会累积在制品。有些是正常作业所需(每本书都会有制作期嘛),有些是不可抗力因素(人生总不免有各种意外嘛),有些则是太外行,以为既然是文化事业,就应该率性、自然,不能用进度管理来要求。
一旦在制品累积越来越多,成书迟迟无法完成,你的公司就麻烦了。资金陷在在制品中,甚至比陷在库存书上还糟。库存卖不掉,多少还有一点机会,看看能否用清仓的方式消化,在制品则几乎没有清仓的可能。
在制品如果不正常地增加,意思就是你有许多书始终停留在制作中。大部分延迟,你也许可以追踪到一个外部因素,作者、译者、摄影、绘图、外编、审稿老师等。但如果每本书都是外部因素拖累,你就要小心,恐怕是内部编辑力出了问题,才会招来那么多外部因素使出版进度失控。
以上两个钱坑大概对任何产业都适用,但出版业还有第三个钱坑,其他行业则比较少见。
出版社出书,差不多都有作者,只要有作者,你就得签约,签约的同时(或出书时)你都得先付一笔钱,这就是预付版税,我们的第三个钱坑。
有时候你连作者的一个字都还没看到,就已经估算那本书会卖几本,早早把版税都付掉了。至于书什么时候会写完?什么时候可以付印?上市以后可否卖到预付版税已经付掉的册数?付钱的时候是没有人知道的。
换句话说,前面两个钱坑,每一个都会连带影响后面这个。只要书做不出来、卖不出去,资金就不只陷在在制品、库存,也会陷在预付版税里。
以上三个钱坑,加上第四个通称为生财设备的钱坑,合称出版社的“四大资产”──怎么钱坑又变资产了?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说法。从会计科目来说,那四样东西都是你一毛不差花钱买进来的财产,你的公司有多少价值,四大资产是其中的核心。但从营运的角度看,每一笔资产都是从你的期初资本变成的,资金变成资产以后,什么时候会再变成现金,不容易预期,所以称之为钱坑也是实至名归。
你的会计如果没有上述“四大资产”的概念,做出来的财务报表一定让你一头雾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所以想开出版社一定得要注意以下这条出版社的“钱坑原理”:本期损益-四大资产的增加=现金贡献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今年你赚100万,但你的四大资产增加了150万,这样你期末持有的现金,就会(因为一个负的现金贡献)少掉50万。现金贡献如果一负到底,累积超过你的期初资本,就是你开始掉头发的时候了。
这个原理是苏拾平用来衡量出版社经营绩效的工具,可说是一个资深出版人结合理论与实务,苦心酝酿的智慧结晶,无论对出版业的经营者、投资者、从业人员,以及产业本身的体质,都有重大价值。
这个工具对我们远远不只是个指标,它是编辑能力与营销绩效的考察工具(不只考察别人,也可以考察自己),也是穿透表象、理解出版行业运作本质的超音波透视仪。
在你向金主交代钱花到哪里去之前,你自己当然应该先搞清楚创业资本是怎么不见的。你努力要求会计弄出完整的财务报表来,可是左看右看,就是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单看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很棒,公司每年都赚钱,股东权益一年比一年高。可是股利呢?有现金可分吗?没有。不但没有,反而还要向股东说公司缺现金,需要增资。报表不是说公司赚钱吗?怎么会钱不够?
稍微内行一点的人就会知道,第一个要追查的地方,一定是库存(账)。公司虽然账上赚钱,但如果库存也同步增加,套一句业内术语,钱都赚到仓库里了。
库存的书如果卖掉,公司就会有现金进账,但库存为何会增加,不就是因为卖不掉吗?库存卖不掉,现金进不来,资金当然就卡住了。库存在财务报表里属于资产项,库存增加等于资产增加,因此也等于股东权益增加。所以只看财务报表说本公司赚钱,是很危险的。(大部分创业期的出版社,库存一定会增加,你也一定需要够多的库存,才有办法应付经销商对你下的订单。所以库存并非越少越好,而是你得在多和少之间取得平衡。)
因此库存是出版社的第一个钱坑。第二个钱坑则是在制品。这个会计术语指的是正在制作中,尚未变成书的成本支出。
出版社是文化事业,从某个角度看,是个高尚的行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个前工业革命的行业。这一行的人都是文化人,都有才情,都有个性,也都不能忍受拘束、包袱、限制。因此写作进度、交稿期限,那是说不得、测不准的。(这当然是笼统的说法,事实上许多有成就的作家,爬格子就像修行一样,自律非常严谨,所有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绝大多数其实是不敬业的家伙。)
只要出版社开得够久,编辑部就会累积在制品。有些是正常作业所需(每本书都会有制作期嘛),有些是不可抗力因素(人生总不免有各种意外嘛),有些则是太外行,以为既然是文化事业,就应该率性、自然,不能用进度管理来要求。
一旦在制品累积越来越多,成书迟迟无法完成,你的公司就麻烦了。资金陷在在制品中,甚至比陷在库存书上还糟。库存卖不掉,多少还有一点机会,看看能否用清仓的方式消化,在制品则几乎没有清仓的可能。
在制品如果不正常地增加,意思就是你有许多书始终停留在制作中。大部分延迟,你也许可以追踪到一个外部因素,作者、译者、摄影、绘图、外编、审稿老师等。但如果每本书都是外部因素拖累,你就要小心,恐怕是内部编辑力出了问题,才会招来那么多外部因素使出版进度失控。
以上两个钱坑大概对任何产业都适用,但出版业还有第三个钱坑,其他行业则比较少见。
出版社出书,差不多都有作者,只要有作者,你就得签约,签约的同时(或出书时)你都得先付一笔钱,这就是预付版税,我们的第三个钱坑。
有时候你连作者的一个字都还没看到,就已经估算那本书会卖几本,早早把版税都付掉了。至于书什么时候会写完?什么时候可以付印?上市以后可否卖到预付版税已经付掉的册数?付钱的时候是没有人知道的。
换句话说,前面两个钱坑,每一个都会连带影响后面这个。只要书做不出来、卖不出去,资金就不只陷在在制品、库存,也会陷在预付版税里。
以上三个钱坑,加上第四个通称为生财设备的钱坑,合称出版社的“四大资产”──怎么钱坑又变资产了?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说法。从会计科目来说,那四样东西都是你一毛不差花钱买进来的财产,你的公司有多少价值,四大资产是其中的核心。但从营运的角度看,每一笔资产都是从你的期初资本变成的,资金变成资产以后,什么时候会再变成现金,不容易预期,所以称之为钱坑也是实至名归。
你的会计如果没有上述“四大资产”的概念,做出来的财务报表一定让你一头雾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所以想开出版社一定得要注意以下这条出版社的“钱坑原理”:本期损益-四大资产的增加=现金贡献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今年你赚100万,但你的四大资产增加了150万,这样你期末持有的现金,就会(因为一个负的现金贡献)少掉50万。现金贡献如果一负到底,累积超过你的期初资本,就是你开始掉头发的时候了。
这个原理是苏拾平用来衡量出版社经营绩效的工具,可说是一个资深出版人结合理论与实务,苦心酝酿的智慧结晶,无论对出版业的经营者、投资者、从业人员,以及产业本身的体质,都有重大价值。
这个工具对我们远远不只是个指标,它是编辑能力与营销绩效的考察工具(不只考察别人,也可以考察自己),也是穿透表象、理解出版行业运作本质的超音波透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