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食品质量安全是国家最基础的民生保障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化,部分市场参与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了食品质量安全,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对国民身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并注重加强食品全面质量管理。本文探讨了当前食品质量安全发展基本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引言: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更关注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到瘦肉精,类似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性,并同时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只有充分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的当前现状,研究制定合理化的全面质量管理对策,才能够进一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促进我国食品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
1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1.1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当前,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均缺乏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甚至认为,只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能够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要求即可,甚至有的企业食品生产经营手续不健全,更不用说在原材料进货渠道、生产化学、添加剂等方面严控质量安全,最终没能将食品质量安全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
1.2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随着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多发,社会各界都对食品安全提高了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例如,早期出现的“苏丹红”,其已被西方许多国家禁用,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引起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最终导致了“苏丹红”这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发酵,教训惨痛[2]。另外,由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缺失,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行制定标准,其中不乏与国家规定相悖的地方,造成许多“三无”食品流入市场,直接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1.3食品原料生产加工技术落后
对于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而言,如何最大程度上利用先进食品原料生产加工技术一直是难以破解的难题之一。在生产活动中,更多的企业利用相对原始、粗放的生产加工技术,势必难以保障食品原料安全。由于许多生产加工企业的前身是农业种植合作社,不具备应用先进生产工艺的先天性条件,原料处理技术落后,普遍存在着农药残留检测与处理不够、对寄生虫的杀灭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难以避免由原料加工不到位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1.4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缺位
科学、有效、及时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对于保证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这也是我国社会明显存在的薄弱环节。由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缺位,加上食品行业恶性竞争加剧,间接导致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3]。就政府层面而言,在对市场食品抽样检测过程中,缺乏全面性、严谨性,即便检测出了质量安全问题,也往往大而化小、小而化了,未对食品安全形成真正有效的监管。
2加强食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2.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由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存在短板,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以后,处理过程无据可依,不能够找到最为合适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进而规范食品安全行为。因此,我们应该立足实际,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其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调整。可参考欧美先进国家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消化吸收,制定符合国情的体系标准,从而为提高食品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效奠定基础。[4]
2.2注重食品生产加工工艺的创新
食品从原材料到流向市场,生产加工环节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在这个环节中,每项工艺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比如筛选、消毒、干燥、处理、包装等,只有保证了每个环节的质量,才能保障最终的食品安全性。因此,作为食品加工生产行业的参与者,有必要在生产加工工艺方面进行创新,提升生产流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掌握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加工技术,同时也可在食品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3全面加强食品生产监管
实行最为严格的监管和管控,对于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优化全面质量管理效果至关重要。要做好食品生产监管,就要严格按要求建立食品生产质量档案,做到食品生产可追溯,万一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找到原因,并纠正改进。生产管理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要做好质量控制工艺过程资料收集,并安排专人负责。要对生产样品进行严格检验,并对批量产品进行认真抽检,严防质量不达标的产品流入市场,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合格率。
2.4严查食品安全事件。
市场是检验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安全可靠的食品才能够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而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一定会被市场剔除。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以后,要进行严查,执行最为严格的处罚标准,杜绝事件处理蜻蜓点水。事件处理的全过程以及最终处理结果,都要通过特定方式向社会公开,既向消费者、向社会有交代,又能够对其他潜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震慑。[5]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备受社会关注,要做好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掌握其多方面现状是前提条件,从而从多个角度优化食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整体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食品质量安全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大力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国家、社会、企业、消费者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国家监管、社会检验、企业自律、消费者监督,相互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食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最终效果,确保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刘华楠.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29-30
[2]卿树涛.消费者支付意愿与安全食品供给[D].西南:西南財经大学,2018. 76-90
[3]王彩霞.地方政府扰动下的中国食品安全规制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 141-144.
[4]吴林海,王建华,朱淀等.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304-307.
[5]孙炳新,孟实,冯叙桥,李娜,徐方旭.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对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39(2):146-149.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引言: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更关注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到瘦肉精,类似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性,并同时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只有充分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的当前现状,研究制定合理化的全面质量管理对策,才能够进一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促进我国食品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
1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1.1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当前,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均缺乏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甚至认为,只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能够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要求即可,甚至有的企业食品生产经营手续不健全,更不用说在原材料进货渠道、生产化学、添加剂等方面严控质量安全,最终没能将食品质量安全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
1.2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随着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多发,社会各界都对食品安全提高了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例如,早期出现的“苏丹红”,其已被西方许多国家禁用,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引起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最终导致了“苏丹红”这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发酵,教训惨痛[2]。另外,由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缺失,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行制定标准,其中不乏与国家规定相悖的地方,造成许多“三无”食品流入市场,直接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1.3食品原料生产加工技术落后
对于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而言,如何最大程度上利用先进食品原料生产加工技术一直是难以破解的难题之一。在生产活动中,更多的企业利用相对原始、粗放的生产加工技术,势必难以保障食品原料安全。由于许多生产加工企业的前身是农业种植合作社,不具备应用先进生产工艺的先天性条件,原料处理技术落后,普遍存在着农药残留检测与处理不够、对寄生虫的杀灭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难以避免由原料加工不到位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1.4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缺位
科学、有效、及时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对于保证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这也是我国社会明显存在的薄弱环节。由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缺位,加上食品行业恶性竞争加剧,间接导致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3]。就政府层面而言,在对市场食品抽样检测过程中,缺乏全面性、严谨性,即便检测出了质量安全问题,也往往大而化小、小而化了,未对食品安全形成真正有效的监管。
2加强食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2.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由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存在短板,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以后,处理过程无据可依,不能够找到最为合适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进而规范食品安全行为。因此,我们应该立足实际,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其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调整。可参考欧美先进国家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消化吸收,制定符合国情的体系标准,从而为提高食品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效奠定基础。[4]
2.2注重食品生产加工工艺的创新
食品从原材料到流向市场,生产加工环节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在这个环节中,每项工艺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比如筛选、消毒、干燥、处理、包装等,只有保证了每个环节的质量,才能保障最终的食品安全性。因此,作为食品加工生产行业的参与者,有必要在生产加工工艺方面进行创新,提升生产流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掌握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加工技术,同时也可在食品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3全面加强食品生产监管
实行最为严格的监管和管控,对于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优化全面质量管理效果至关重要。要做好食品生产监管,就要严格按要求建立食品生产质量档案,做到食品生产可追溯,万一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找到原因,并纠正改进。生产管理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要做好质量控制工艺过程资料收集,并安排专人负责。要对生产样品进行严格检验,并对批量产品进行认真抽检,严防质量不达标的产品流入市场,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合格率。
2.4严查食品安全事件。
市场是检验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安全可靠的食品才能够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而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一定会被市场剔除。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以后,要进行严查,执行最为严格的处罚标准,杜绝事件处理蜻蜓点水。事件处理的全过程以及最终处理结果,都要通过特定方式向社会公开,既向消费者、向社会有交代,又能够对其他潜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震慑。[5]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备受社会关注,要做好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掌握其多方面现状是前提条件,从而从多个角度优化食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整体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食品质量安全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大力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国家、社会、企业、消费者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国家监管、社会检验、企业自律、消费者监督,相互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食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最终效果,确保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刘华楠.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29-30
[2]卿树涛.消费者支付意愿与安全食品供给[D].西南:西南財经大学,2018. 76-90
[3]王彩霞.地方政府扰动下的中国食品安全规制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 141-144.
[4]吴林海,王建华,朱淀等.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304-307.
[5]孙炳新,孟实,冯叙桥,李娜,徐方旭.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对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39(2):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