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的语义演变及其内在联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w_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理”的语义演变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和谐”是“理”演变历程中的实质和核心。
  关键词: “理”语义演变和谐
  
  一、“理”的语义系统的发展演变
  “理”是由玉、里二字组成的形声字。其最初的语义指的是“雕琢、加工玉石”。《说文解字》释为:“治玉也。从玉,里声。”
  “理”的原始涵义,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不断地被引申发展。“理”有着更加丰富的语义信息。
  治玉时要根据玉石的纹路来琢磨成器,所以“理”又有“玉石的纹路”的意思。《淮南子·览冥训》:“璧袭无理。”
  由于事物都具有其自身的条理,因此,“理”可以由“玉石的纹理”引申出“物质组织之纹理”的意思。《易传·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玉石的纹理”一般都有一定的秩序,故“理”进一步引申为“条理”的意思。《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事物总是在其自身应有的条理秩序内运动变化,因而,理又可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法则。”《管子·四时》:“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
  此后,“理”的内涵更加丰富,逐渐发展,后来延伸到哲学、美学、文学等方面。
  作为哲学范畴的“理”,起源于战国中期。《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这里的所谓“理”是仁、义、理、智,包容了整个伦理道德原则,成为判断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
  佛学认为“理”是心灵与外界和谐统一的内心活动,也是精神超脱的一种境界。《佛德篇序》:“行化在理,理在于心。”佛学所强调的“悟”,是人类自身的生命体验,进一步加强了人类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为修辞范畴的“理”向其他领域发展奠定了基础。
  “理”在美学方面的拓展始于庄子。《庄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将“美”、“理”并论,使哲学范畴的“理”向美学范畴转化。进入美学领域后,“理”的语义指称“审美创造和审美判断的根本原则”。审美是一项融主客观为一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客观事物与审美感官的和谐统一,这就使得作为审美创造和审美判断原则的“理”的语义超越了以往的“有序性”、“合规律”涵义,进而表示各种事物的和谐,其语义也指向了更为广阔的审美领域。“理”开始应用于人物品鉴、文学品评、书画评论和乐论等方面。
  中国古代有比德的传统,玉在古人眼里是美的象征,所以由“玉”衍生出来的“理”关乎人的性情和品质。于是,“理”便作为鉴别人物的才性和品质的重要标准而存在。刘邵《人物志·九征》谈道:“性情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谁能究之哉﹗”用于人物品藻的“理”,其语义指向了更深层次的人物的内在情志和本质性的东西。
  文学反映生活,从自然景物到社会人事,皆各有其象其理,作者因物感言会意,故论文言“理”是必然的事。文学语境中,“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作为审美感觉存在的理。王通《中说·王道》:“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二是作为审美认知存在的理。清代刘熙载《艺概·文概》:“长于理则言有物,长于法则言有序。”
  中国的绘画与书法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线条艺术,都讲究各线条之间的和谐统一,因此,具有“有序”、“和谐”涵义的“理”也广泛应用于画论和书论中。书画之“理”,仍是以“理”的“有序”、“和谐”作为其基本内涵,不过,不是仅仅通过视觉感知,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创作主体内在的主观体验,是线条流动展现出的内在生命的和谐节奏美。
  画论之“理”,是画家的主体感受和外部客体有机结合的表现,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是天地万物和谐共处体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理”也是品评书法艺术优劣高下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融主客观为一体的和谐、美好的体验,是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张怀瓘《书议》:“理不可尽之于词,妙不可穷之于笔。”
  音乐属听觉艺术,它要求曲调的节奏、韵律要如玉石的文理那样和谐有序,故乐论也讲“理”。《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也者,终条理也。”这里的“理”是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可以通过听觉感知,并在心理上唤起的对音乐旋律内在的生命律动的审美感受。“和谐”仍是其最本质的内涵。
  综上所述,“理”由“治玉”这一含有“使和谐”、“使有序”的动作到成为以和谐为其内涵的哲学、文学、美学范畴,并广泛运用于人物品鉴、书画评论、诗文品评等各个审美领域,成为表达客观事物与创作主体内在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标准,其间存在着语义关联,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逐步丰富、逐步发展起来的。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归纳为:
  “治玉/玉石的纹理”→哲学领域的“秩序、规律”→艺术领域融主客为一体的和谐体验和审美感受。
  二、玉石加工之“理”与艺术之“理”的语义关联
  (一)“理”从最初的动词“治玉”到成为哲学、文学、美学范畴,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知和审美能力的增强,而且显示了“理”的范畴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理”的涵义既复杂又丰富,它能广泛吸收各个时期经实践而概括为时代的精华以及范畴的成果,而转化为理自身的意蕴。“理”的语义演变是一个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
  “理”字最早见于《诗经》:“此基乃理,爰众爰有。”“乃疆乃理,乃宣乃亩。”此处的“理”是治理土地的意思,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事物以有序性的行为。它仍是在其原始的意义上使用,没有偏离最初的表示动作行为的语义特征。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理”进行了不同的阐释,“理”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理”进而成为了哲学、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汉以后政治秩序普遍被看作是道德秩序的延伸,“理”也就被赋予道德含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品鉴蔚为成风,“理”被用来品藻人物。自此,中国古人对“理”所承载的“有序”、“美好”的语义特征有了更加自觉的认识。
  隋唐时,佛学盛行,佛学把“理”看成是“佛性”,“佛因”,强调“理”重在自我的体悟和参禅,为“理”的意蕴融入了浓厚的主观色彩,也加强了人自身体悟的自觉性,为“理”的范畴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宋代,理学高度繁荣,是那个时代的大合唱的主唱者。在理学的影响下,文学、美学层面的“理”成为那个大合唱的一个声部。宋诗以其特有的“理趣”扬名于中国文坛;书法创作以其高超的线条艺术不露痕迹地将“理”和“趣”融为一体;园林创作以其小小的空间为世人展现了宇宙万物的无穷之“理”。
  宋以后,“理”的范畴也是在吸收了时代文化后继续深化,“理”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理”的语义演变是一个不断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体现了各个阶段的时代特征;“理”的语义演变历程也是中国古人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不断发现规律、探索规律的过程,是人类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二)不论是工艺美术还是音乐、绘画、书法、文学,都需要遵从一定的规律,贯穿“理”语义发展过程的和谐精神,注定了“理”具有和谐、有序的基本特征。
  工艺美术领域的雕琢、加工玉石,需要按照玉石的纹理来进行精心的创作,而玉石的纹理是有其自身的秩序的,雕琢玉石要依据玉石的纹理,遵从客观事物的规律。这是一种主客体一致的伟大工程,还要融入作者自身的主观感受,按照创作者所认为的美感进行创作,这就要求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和谐。
  音乐是乐曲借助乐器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演奏,使乐音有强弱、高低、急缓的节奏变化,以此来表达人类对人生、宇宙万物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听觉艺术。中国古人一直将“乐为天地之和”视为音乐的起源和本性。《吕氏春秋·大乐》:“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荀子·乐论》:“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也者。”音乐这种艺术是古人借用音符表达自己对人生之奥妙、万物之和谐的领悟。人和乐器合一,感情与乐音一起流淌,是音乐的本质和核心。
  绘画、书法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涂鸦,同样需要措置搭配,强调笔墨是中国书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作品就是要求平面布局中的点、线、色等和谐统一,笔墨的浓淡枯润要适当,要给人予美好的视觉感受。绘画、书法不仅讲究线条的空间分布,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人与自然、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
  文学也是一种艺术创造,文学创作者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文学体验,将符合审美标准的创作形象和思路诉诸笔端。文学创作过程中十分强调措辞的分寸,注重音韵的和谐,讲究表达的含蓄委婉,也是一种物我合一的艺术创作。
  “理”的美学观念植根于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农耕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的态度。中国古人认为,人和大自然不是对立、分离的,而是和谐统一的。因此,都将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自己理论的重要支柱,将身心与宇宙的冥合视为人生的极致,将和谐视为美的最高标准。
  (三)“理”语义系统的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语言中的映照,是中国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的折射。
  纵观“理”语义演变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理”的语义分为三种类型(如下表),这三种类型的“理”无一不是天人合一的观念的写照。“天”在汉民族的印象中是至高无上、神圣的,天主宰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于是崇天敬神成了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九霄之上有玉皇大帝的宫阙“紫微垣”,那里等级森严,从上至下各司其职,到处都是一派和谐有序的景象。古人认为既然天庭有天的规律,那么自然界应该有自己的规律,人类世界也应该有人的职分。
  
  
  
  
  
  
  
  中国古代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型社会。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在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与养育着他们的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接触最多的是自己脚下的那片土地。在日复一日的劳动、生活中,他们不仅摸索出了一套增产增收的劳作方式,而且在劳动中自觉地产生了审美观念。他们懂得了把土地分为一垄一垄,于是也便有了土地空间布局的井然有序。井田之“理”是中国农耕文化在物质文化中留下的关注客体和谐的文化信息。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注重体悟。外在世界的有序给人予爽朗的感觉。人们在生活中自觉地借鉴这种经验去发现自然的有序、整齐,感受自然的和谐美好,进而不断地去改变社会,完善社会,以期建立一个如古代神话中所传说的人间天朝。
  理性精神的滥觞,促使人们将天地之和视为美的朦胧理想,将人与天和谐统一、物我合一作为审美的最高理想。社会要和谐就必须有一系列的礼义秩序,人际关系要和谐就必须有一套品藻人物的标准,审美对象要和谐就必须具有能使感官产生美的感受的外观形式,艺术活动要和谐就必须使审美主体与客体要合为一体。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面镜子,并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词汇的内涵也逐渐丰富。“理”语义的发展演变是人们在已有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习俗和道德标准去展开联想,并加入了一些富有时代内涵的结果。“理”凝固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语词中的折射。
  三、结语
  “理”由工艺美术领域的“加工玉石”这一动作行为到成为哲学、美学、文学的一个重要修辞范畴。这是一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理”依据各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维结构,来改变自身的形式和内容。“理”的语义演变,是一种运动的、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是中国古人的人生经验和审美心理在时代背景下的映射。“和谐”是“理”演变历程中的实质和核心。和谐精神规定了各个领域的“理”都要注重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外延和内涵相协调、相一致。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著.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战国]庄周著.张耿光译注.庄子全译[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3][三国]刘邵.人物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4][战国]庄周著.张耿光译注.庄子全译[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5]刘熙载著.徐中玉,萧华荣校点.刘熙载论艺六种[M].成都:巴蜀书社,1990.
  [6][唐]张彦远著.范祥雍点注.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7]刘诗.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管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8]荀况著.牟瑞平译注.荀子[Z].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笔者认为,民生保障应当是衡量一国制度优劣与治理体系效能最直接、也最重要
期刊
党的领导同党的建设是分不开的。党的建设是我们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一大法宝。忽视或者放松党的建设,必然会削弱党的领导,给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松嫩平原,这里水草丰盛,资源丰富,是北国鹤乡的一颗明珠。但是,历史赋予她的是贫穷和荒芜,是全省最穷的贫困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发生了
作者以在泰国的汉语教学实践为基础,以一个普通的泰国学校为出发点,介绍了普通的泰国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并尝试分析现状,揭示一些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今天我和大家一样,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纪念我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福建党、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邓子恢同志。邓老离开我们已十四年了,但他 Today, like every
本文结合现代科学及宇宙学理论,提出一个"气场"的假想,并将此假想运用于《红楼梦》文本内容的阐释和解读,从而拉开以新的视角审视《红楼梦》人物关系的序幕。
一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教学观、教材观。新课程教材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课程内容及教材编排方式的更新上,都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要求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新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了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教学现实,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新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我以北师大版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下面简称“新教材”)的部分内容为例,谈谈使用新教材的方法。  一、把握好新知识点,恰当地使用新教材  教科书是我们进
《新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胡晓义著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出版)rn由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著述的《新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
期刊
原位分析和在线检测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的一大优势,但是,在野外环境中,人们无法对样品进行统一预处理,面对各种形态的待测样品如何保证LIBS的检测精度是函待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