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料信息的三个层面和九个要素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binw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史料,提取信息,历史信息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30-05
   在当下的历史教学与考试中,史料的地位日益显要。在解读史料时,历史教师总会谆谆告诫学生,要充分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那么,如何才能充分获取史料信息呢?笔者认为,史料信息是由三個层面和九个要素构成的。三个层面是指显性的信息、隐性的信息和概括的信息。九个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实、观念、意图、内容、形式和价值。时间、地点、人物属于显性的信息,常可于史料中直接获取;事实、观念、意图属于隐性的信息,一般需读者在史料内外钩沉索隐;内容、形式、价值属于综合的信息,往往是在其他要素的基础上概括而成。要充分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可由这三个层面和九个要素入手。
   所有的史料,都是关于特定时间、特点地点和特定人物的材料,没有一则史料涉及所有时间、所有地点和所有人物;如果有,那也只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我们所谈的史料。这一点看似平淡无奇,但却事关重大。往小处说,注意到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特定性,不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往大处说,历史学科的特质就建立在这种特定性的基础上,因为历史学研究对象之一恰好是个别的、特殊的事物。
   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界定了特定历史人物所生活的时空情境。要想理解古人的一言一行,必须将其还原到特定的时空情境中。
   下面试以例言之。
   据统计,武昌起义爆发至1913年,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纸,“全国达五百余家,北京为政治中心,故独占五分之一”。
   民国初年,“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②
   这则材料,往往被解读为辛亥革命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其实,如果注意到这则材料的时间(民国初年)、地点(城镇)和人物(读报者,有文化),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民国初年,部分城镇的部分市民受到了民主共和观念的影响。这种获取信息的办法,就叫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1914年)前月旅行北省某地,作登山游,时予着日本衣……入一小村农家乞饮。农家老视予良久,问曰:子为清国人乎,抑为日本人乎?……予正色对曰:予中华民国人也。农家老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曰:子其革命党乎?予曰:何故?农家老曰:中华民国人,非革命党而何?予拂然作色曰:然则子亦革命党,因子亦为中华民国人也。农家老茫然惶然,连声曰: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1909—1920》①
   这则材料,往往会被用来证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其实,如果注意到这则材料的时间(民国初年)、地点(农村)和人物(老农),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民国初年,部分农村的部分农民对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所知有限。有限材料得出的认识亦有限。
   那么,这两则材料是不是一正一反的关系呢?恐怕不是,因为它们所涉及的地点和人物不同。将这两则材料综合起来,能够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民国初年,辛亥革命对不同地域和不同人群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但我们的解释不应停留于这种表面现象,否则历史研究是没有意义的。研究历史的意义在于:怎样理解这种不均衡呢?此时,时间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材料所述的现象属于思想史的范畴。按照布罗代尔的时间理论,历史时间可区分为地理时间(对应人同周围环境的关系史)、社会时间(对应经济、社会、国家、文明的历史)、个人时间(对应传统的事件史)。②地理时间几乎静止,社会时间变化缓慢,个人时间变化迅疾。思想史不同于事件史和环境史,它应该属于社会时间。也就是说,它的变化相对缓慢。要让一个民族的思想从专制保守整体转向民主共和,短短几年时间显然是不够的。故此,不宜因为民国初年部分人的愚昧无知而对辛亥革命横加指责,因为这是辛亥革命无法完成的任务。相反,我们应该承认,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从君主到民主这个转型之旅的成功开始。
   史料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其中蕴含有可供钩沉的事实,可助后人重构历史。同样值得警醒的是,史料所述的事实,不可能是全部的事实。由于作者的立场、角度、价值观、获取信息渠道的影响,甚至是由于篇幅所限,史料所呈现的往往只是事实的某个侧面。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错误。此外,史料所记述的事实并非都是直白的,它往往是扭曲的,甚至是颠倒的、荒诞的,需用矫正镜方可看个明白。
   下面试以例言之。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史记·周本纪》③
   这段史料看似荒诞不经,毫无事实可言,但是,它却以神话的形式折射出周族最早的社会形态——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化。除了周族始祖弃外,商族始祖契也是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生的(简狄食鸟卵而孕)。两人的共同点是:其一,知道母亲的名字;其二,出生方式很神奇。按照《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弃虽不知父亲的名字,但是,自弃之后,周族的父子传承关系一目了然;相反,母亲的名字倒是阙而不录。显然,弃出生时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自弃开始,周族进入父系氏族。那么,出生的神话该怎样解释呢?弃作为父系氏族的开创者,不知父亲的名字,但总要对其出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神话就应运而生,不仅说明了其出生,还赋予了神圣化的色彩。其实,不独中国如此,世界许多民族都经历过这个阶段。美国学者摩尔根考察了希腊上古时期的氏族,发现“他们保留了氏族始祖的母亲的名字,并认为始祖是由他的母亲同某位神祇交合诞生的”。④
   史料不同于自然物,它们都是人工制品,不可避免地掺杂着制作者的观念。尤其是文献材料和图像材料,或多或少、或直或曲、或显或隐地存在着作者的观念。即使材料所述纯粹为事实,但在字里行间,事实的取舍与组织方式仍在顽强地表达着作者的观念。    下面试以例言之。
   及(后稷)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
   ——《史记·周本纪》
   这段材料,几乎纯为事实的描述,但纵然如此,字里行间也隐藏着史料编纂者①的观念。周族列祖列宗,自后稷至古公亶父,凡十三人。除了后稷、公刘和古公亶父,其余十人唯有“立”和“卒”,几乎没有其他记述。后稷、公刘和古公亶父流传下来的事迹很多,详加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务耕种”。而其余十人,“去稷不务”“奔戎狄之间”,带领族人过着居无定处的游荡生活。
   为什么史料作者对务耕种者不惜笔墨,而对其他人惜墨如金呢?其实,这反映的是史料编纂者关于文明与野蛮的观念:农耕的定居生活是文明,渔猎的游荡生活是野蛮。带领周族走向文明的祖宗自然要大书特书,而险使周族走向“邪路”的祖宗自然要为尊者讳。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将史料分为有意证据和无意证据。②所谓无意证据,即作者无意而为之。如家庭账册,是家庭主妇记录给自己看的,不是为了影响当时人或后世历史学家。有意证据则相反,作者故意而为之,或者欲以自己的观念影响当时人,或者想为后世留下自己的最佳形象。绝大部分的文献材料和图像材料都属于有意证据,最典型的有意证据是演讲、漫画、宣传画等。在理解有意证据时,不能不详加考辨,否则就会在无意识中成为其意图的俘虏。下面试以例言之。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1937年7月20日)③
   这则材料流传很广,尤其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被后人视为抗战名言。在很多人看来,这是蒋介石所做的抗战总动员。其实不然。
   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庐山面向国内党政人士、著名学者和社会名流发表讲话,此即著名的“庐山谈话”。7月20日,该讲话稿经过精心修改,发表于各大报纸。既然是公开发表,那就是想传达某种意图。因此,问题关键在于,蒋介石的预期读者是谁?如果是中国民众,那当然就是在做抗战总动员。但是,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呢?在发表庐山谈话的同一天,蒋介石在日记里记载:
   倭寇使用不战而屈之惯技,暴露无余。我必以战而不屈之决心待之,或可制彼凶暴,消弭战祸乎?
   ……
   告国民书发表后之影响,是否因此引起战争?决不致此。我表示决心之文书,似已到时间。此中关键,非常心所能知也。人以为危,而我以为安。更应使倭寇明知我最后立场乃可戢其野心也。①
   1937年7月21日,也就是各大报纸发表庐山谈话的次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
   倭寇虚实与和战真相,可于今日表现。如过今日尚无最后通牒或坚强动作,则我国精神战胜者十之八,而形式胜利尚在其次。②
   由此可见,《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是蒋介石对日本发动的一场“精神战”,其真实意图在于展示“战而不屈之决心”,希望日本知难而退,争取最好的结果——避免战争。
   史料的内容由时间、地点、人物、事实、观念、意图等要素概括而成,常以“这是一则关于什么的材料”的样式来呈现。比如,上文所述的《史记·周本纪》,综合其时间、地点、人物、事实、观念、意图等要素,我们可以推断,这是一则关于周族起源、世系和早期发展的材料,它反映了周族的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史料的形式是指材料属于一手材料还是二手材料,有意证据还是无意证据,文献资料、图像资料、实物资料还是口碑资料等。再具体一点,史料的形式还包括漫画、宣传画、新闻报道、演讲、日记、碑刻、铭文、墓志铭、家谱、奏章、档案、遗迹遗址、家庭账册、雕塑、地图、照片、绘画、民谣、民间传说、标语,乃至音频和视频等。
   之所以深究史料的形式,是因为史料的形式关系到史料的可信度以及解读方法。比如,一手材料虽然不能视为当然可信,但它们无疑蕴含着更多的来自历史现场的气息,甚至包含有一些无意证据,让人收获意外之喜;二手材料经过后人遵循一定的准则进行了加工、转写、缩写,甚至改写,因此使用之前最好要核对原文,以免出现讹误。
   文献材料重在养成对文字的敏锐性,从字里行间发现历史的隐秘信息;图像材料则要格外注意其外在形象和象征符号,因为它们往往是打开时代精神面貌和作者观念的钥匙;报纸材料不仅要注意报道的内容,更要注意报社的一贯立场;日记材料要区分私密日记还是写给别人看的日记;民间传说的内容虽然不尽可信,但却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的心态;照片材料不仅要注意照片中的人,更要想到照片外还有一个人(即摄影者)。
   下面试以例言之。
   这幅漫画常被用于解释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法国农民深受特权等级的压迫,具有反抗性。这种解释自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认真推敲的话,也会发现不少问题。
   首先,法国大革命不是从农民阶层兴起的,主要表现形式也不是农民斗争,而是城市暴动。
   其次,法国农民受压迫的程度在整个欧洲来讲并不是最严重的,俄罗斯农奴的命运比法国农民的命运更悲惨,但他们却安之若素,因此,受压迫的程度与反抗的强度并不必然成正比。这种解读,潜意识中是把漫画当作了一种客观现实,而忽略了漫画是一种主观现实。    其实,漫画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忠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而在于它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心态与普遍观念。亦即,要将漫画放在心态史的角度去解读。这幅漫画的作者已不可考,但可以合理推测,他(她)应该不是农民阶级,而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或者有觉悟的特权等级(法国大革命中有不少贵族反叛了自己所处的阶级)。故此,这幅漫画体现的是,当时法国已经有人认识到等级制度的不合理,法国启蒙运动已经结出硕果。一个制度不合理,如果没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如当时的沙俄),这个制度将继续存在下去;而当有人认识到这个制度的不合理并大声疾呼,这个制度离瓦解之日势将不远。
   史料的价值可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从宏观层面来讲,史料的价值在于它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没有史料,历史研究也就无从谈起。从微观层面来讲,史料的价值取决于问题,这也是本文所讲的史料价值。史料的价值建立在时间、地点、人物、事实、观念、意图、内容、形式等要素的基础上,但是,史料自身并没有价值。当它被用来回答问题时,时间、地点、人物、事实、观念、意图、内容、形式等要素就活起来了,史料的价值因此得以凸现。故此,史料的价值取决于它与问题之间的关联。问题提对了,史料就有价值;问题提错了,史料就没有价值。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①如果用伪材料来回答其伪托的时代及作者的思想,这将导致南辕北辙之谬误;但如果用伪材料来回答作伪时代及作者的思想,那么该材料将极富价值。再如神话和传说,看似荒诞,但只要问对了问题,它也有很大的价值。正如上文中的《史记·周本纪》,如果我们能提出问题:“为什么弃知道母亲的名字,而不知道父亲的名字?”“为什么弃之后的父子传承关系一目了然?”“为什么周族列祖列宗的事迹有详有略?其标准是什么?”史料就会向我们揭开诸多史实神秘的面纱。
  
   当然,并非所有的史料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实、觀念、意图、内容、形式、价值等三个层面九个要素的信息,如无意证据就不包含意图。但这三个层面九个要素,作为获取有效信息的分析框架,是基本合用的。至于获取方式,有直接提取,有合理推测,有核实查证,甚至有综合判断,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作者简介】张汉林,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教师教育。
   邓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史料实证,人文关怀,康熙帝,《御制耕织图》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41-06   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备受重视,但是日常的课堂中,史料要么多余成为摆设,要么空缺导致证据不足,或者仅有“求证”形式而缺失求证的本质。教师没有从背景和当时环境对史料进行筛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渐次进行剖析、论证,缺失了应有的人文
关键词 19世纪前期英国,多元化,传统托利主义,自由托利主义,激进托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19-05   伯克在《法国革命论》中流露出来的保守主义,并非托利党公认的政治信条或纲领。19世纪前期,托利党不但缺少单一的思想体系,且划分为不同的流派,在组织和理论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四种托利主义派别。 
关键词高考,长时段,大时代,主题命题,命题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15-0014-05  笔者研读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历史题发现,试题仍以稳为主,稳中有变。往年高考命题多以某个具体的时间点所对应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标准,今年走向了以长时段与大时代所对应的主题式史实为依托,让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在长时段大时代的主题式命题中更加完整。这样既服务了高
关键词 史事,史法,史识,美国日本,崛起道路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9-0021-08   2020年3月9日,笔者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上了一节课,主题是“史料的研读与解释——兼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的崛起道路选择”,主要依托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崛起过程中的典型史料,从史料的研读和解释两个角度展开,期冀涵养文科生的
关键词:题立意,制宪会议,美国宪法,国情民情  “一课一灵魂”和“用思想引领课堂”是教研专家们的深度思考,而对于广大普通中学教师而言,以教学立意来引领课堂教学,应该更具有可操作性,下面以人教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为例来谈谈笔者的做法。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主要介绍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为在政治上取得支配地位,通过一系列手段,在英、美
清末民初政体具有平稳转型特征的缘由有二:其一是長期以来海峡两岸学术界对孙中山十次起义的评价颇有拔高之嫌。学术界缺乏理性分析,占据主流的是对孙中山十次起义的拔高立场,此中缘由,既有正统论下的自然生成,也有道德判断而非价值判断的驱动。事实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武装斗争未在清王朝灭亡的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二是袁世凯在辛亥出山后对革命党行和平手法,并逼清退位,乃是其决绝的去清之心所致,绝非偶然。在今天看来
[关键词]科学史,人物,故事  一、设计思路  科学史向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冷门。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学术研究专业化的趋向。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涉及科学家的内容该如何处理呢?2013年,朱可老师在《历史教学》上发表的文章给人很大启发。朱老师认为,在处理一节课时,中学历史老师要发挥自身学科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引导学生对科学人物进行历史思考。不过,在教学实践中,究竟该如何实现呢?一种思路是设计为问题
关键词史论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育,历史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1-0023-06   史论结合作为我国传统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追求,长期以来受到历史研究领域的关注和重视,①成为“贯穿我国40多年来史学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②同时,作为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历史教育的基本途径,它也受到历史教育界的高度认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011年12月,云霄县中学教研室在将军山学校举办了一场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比赛,我有幸成为评委并全程参与了整个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所有参赛老师都根据指定的内容——七年级(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一课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师以不同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讲解,但因为三国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讲授中都存在一个通病——把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历史僵硬化、复杂化:要么照本宣科、机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历史思维,历史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5—0022—04  光阴荏苒,天津市自2005年开始的课程改革第一阶段已基本完成。作为一线教师,几年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围绕提高课堂实效性进行了实践探索。期间,我做过一次问卷调查:92%的学生表示喜欢历史,但只有34%的学生认为历史课重要或比较重要。为什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