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而对生活中所需问题的研究探讨也将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的理论是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中一个本质维度,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是科学的需要观和方法论,为深入解读我国社会现实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围绕人的需要,对其理论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展开分析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在当代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需要;人的需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2-0047-02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应用型高校智慧校园服务模式与平台的建构探究”(Y202043106)。
  人的需要,是一个普遍而永恒存在的话题。马克思批判继承前人相关思想,审视社会现实而形成了自己的人的需要理论。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为马克思人学理论体系提供了一定基础,也为分析考察全部历史活动以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逻辑起点。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探讨在逐步深化,而从社会实际出发,在深入思考人的需要问题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已成为当代一大重要社会课题。
  一、人的需要理论的内涵
  (一)人的需要的界定
  姆弗洛姆探讨人的需要时,指出人作为生命有机体的形式之一,具备着有机体的一切共性需要,同时还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特殊需要即精神需要,指出人在满足了动物性需要后,又会有自我意识及理性等催生的心理上的需要。[1]马斯洛则指出:“人是超越的动物,不断地超越自己、发展自己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2]人作为有机体的特殊性和最高形式,为了获取所需的物质,必须进行生产活动,从而把自己的需要与自然界其他被赋予生命的有机体区分开来。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需要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起来。人的需要,体现了人对周围环境的依赖与渴求,是无限发展且丰富多彩的。
  (二)人的需要的层次分类
  关于人的需要的层次,马斯洛创建了一个关于各种需要的金字塔,它们按照不同层级组织于一个体系中。[3]以马斯洛为代表的研究者对人的需要作了不同分类,对人的需要进行分类的角度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却并不冲突,可以采用辩证的方法宏观系统地作以考察,将人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去做探讨研究。
  (三)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人要满足需要,可以通过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来得以实现。而动物则更多是在生理需要驱动下进行生命活动,不然就有可能会被淘汰或者走向绝境,这正是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所使然。人的需要明显区别于动物的需要,其具有特殊性以及辩证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人的需要总是表现为某个人的某种具体需要,不同个体在需要上存在各自差异,但是由于任何个体都是社会中的人,都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与关系中的个人,故人的需要又必然带有着共性。第二,人类的需要不同于那种不切实际、超出现实的想象力,它是在接触外部现实和自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由自身的缺乏所引起的一种需求,它总是指向未来,对人类行为具有关键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必须明确的是所有个人的需要不得超过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趋势水平和特殊的历史时间标准,但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动性,人们将在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中继续创造新的需求,并将在享受和发展趋势的层次上追求更大需求。
  二、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内容
  (一)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解读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两个层次。一种是所有人共享的一般物质;另一种是由于个人或階级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而一个人的实际本质与一个人的自身需求紧密相关。因为人都是根据自身需要去积极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与社会联系,以实现自己的存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由此,马克思指出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马克思以无产者为例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的地位及其基本需要都得不到满足的实际情况,使其具有反抗资本主义显示的革命本质。马克思还特别强调人的需要与社会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人在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进程中形成起一种联系,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联系是伴随利己主义者个人需要发展的趋势规律和必要条件而形成发生的。[4]由此不难发现,社会发展是实现人的需要的具体方法与手段,而人的需要则是最根本的动力。
  (二)马克思人的需要的结构层次
  人的需要结构方面,马克思大体将其划分为三种需要。其一自然需要,这是人的基础性需要。其二社会需要方面,马克思有许多阐述,而对由商品交换引发的需要则进行了最充分的解释,他指出,人类为满足需要不断生产并扩大生产,随之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而只有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社会需要才成为了主要需要。其三为精神需要,它更能揭示出人的本质,区分出人与动物本质的差别。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体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处于较低层次的生存需要,是人的必要需求,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存和延续生命的基本需求,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生产物质资料以满足生存需要。[5]不过这是处于低级层次的需要,如果驻留于此,那么人就与动物的水平无异。人之所以为人,一定程度上就在于除了生存需要外,其还有着享受方面的需要以及发展方面的需要,具体包括服务、劳动、追求崇高等等需要。
  (三)马克思人的需要的价值旨归
  1.人的需要异化分析
  马克思指出,人最根源的需要是劳动,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致使劳动目的与手段相互颠倒,还使得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互分离,人的需要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异化。马克思指出,工人被当成劳作的动物[6],事实上沦为了资本家们获取利润的赚钱机器,满足生存的需要变成了工人仅存的需要,这导致他们的需要就与动物的本能需要基本上趋同了,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丧失了人的发展的需要。不难发现,劳动异化带来了人的需要的异化的产生,从而导致了人类的需要的单面和畸形取向,这致使工人变得无异于动物,也使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就变成了钱财的奴隶,除此之外,需要变成了一种支配及控制别人的力量,存在着较大利己性,使得一切需要都要围绕着“利润”而产生和满足。故而必须对需要异化进行扬弃,使每个人走向全面发展道路。   2.人的需要最终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总是在不断满足多种需要的进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具体来看,首先人要满足生存需要,必须提升自身劳动技能,而随之新需要也会不断涌现出来,这就需要进一步不断提升新的各种技能。可见需要的满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同时又为满足需要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力量。再者,人的需要也在推动社会关系持续发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个体能力存在限制,加上外界条件的限制,人在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总是需要结成一定生产关系,由此带动起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最后,在个性发展方面,需要的满足也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其为更好实现人“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综上,贯通于人类各方面的需要的满足,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指向作用。
  三、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背景下,立足于人的需要这一根源并结合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进行科学探索,对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着重要价值。当前,深入探讨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是现实所需。概括来说,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消费价值观驱动下人的占有欲望将无限度膨胀,在消费社会中,制造商们会竭尽全力制造出消费者。为此人类会大规模扩大生产,而人们在消费价值观引领下更多的其实是逐取服务或享受所包含着的附加符号,而这势必会带来诸多资源浪费现象。再有,日益膨胀的消费观还会致使部分人采取不良行为,例如消费野生动物等本不该消费的物品,这类行为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将是巨大的。树立正确需要导向来进行生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当代社会,坚持以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为指导,组织调节社会生产,把控好需要与生产的平衡点,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二)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马克思指出,需要是生产的前提与动力。[7]人们应协调好生产与需要这两者的相互关系,形成起“需要——生产——新的需要——更先进的生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逐渐递进的良性发展过程。在新时代,我国人民的需要已全面升级,需要层级和水平发生转变。“物质文化需要”同我国人民全方位及多层次的需要已不相符合,“美好生活需要”则较全面概括了当前人民的需要,并充分反映了人民需要的丰富性与立体化。科学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關键就在于对“需要”进行准确理解,而把握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对于推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为思想指导,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衡量标尺和努力方向,结合实际不断加强环境、安全、民主、法治等方面建设,才能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筑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凯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1.
  [2]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许金声,刘锋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50.
  [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85.
  [5]陈学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人的生活取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8.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29.
  作者简介:
  王淑芳,女,浙江上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周伟,通讯作者,男,河南固始人,绍兴文理学院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其他文献
【摘要】 建安之初,“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之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曹丕与曹植也多有此类诗作。时移世易,子建之诗着凄婉之调,子桓之诗则增悲凉之气。艺术特征上,二人之诗都具有抒情性与现实关怀,模拟乐府并突破创新。他们的诗歌也各具特色:曹丕抒情,婉约细腻,多以女子口吻代人言情,曹植抒情,笔力遒劲,或豪情万丈,或不平而鸣;丕诗简明流畅,植诗辞采华茂;丕诗形式多样,植诗句势非常。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善是什么?这一直是伦理学界讨论的重点,从古至今,众说纷纭。孟子提出的“可欲之谓善”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不同思路。孟子以“人无有不善”人性论为基础,在回答“性”“命”之分时提出“可欲之谓善”,不断扩充“可欲”的内容,即“四心”“四德”“四端”,并且认为可通过向善、为善、致善方式不断维护和提高自身的善。明晰“可欲之谓善”内在含义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孟子性善论和性命论,还有助于为当代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 秦方博士的《女界之兴起》是近年来首部关于晚清天津女学的研究著作。该书从妇女史、城市史等角度切入,综合运用概念史、图像史、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及专题式的叙述方式,对晚清天津女学及女性新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另外,在国族等现代性的话语体系下,作者运用充足多样的报刊资料,完成了对“女界”一词的概念辨析和意义阐释,揭示出此时期新女性形象既文明又保守的摇摆特征。该书的问世,不仅丰富了妇女史、教育史的研
期刊
【摘要】 作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乡村文化建设是提升地区文化底蕴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胶东剪纸孕育于胶东大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将其融入乡村社区的公共艺术建设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胶东剪纸的艺术特点梳理分析,及其介入乡村社区公共艺术的价值,探讨了胶东剪纸介入乡村社区公共艺术的实施路径,从而赋予乡村社区新的活力,以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胶东剪纸;乡村社区公共艺术;实施路径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文学评论家小田切秀雄在战争时期逃避“征兵检查”这一战争体验为考察线索,结合小田切秀雄在战前-战时的文学批评、言行与社会活动的实证性研究,通过剖析学生时代的小田切秀雄历经“征兵检查”后体味到逼仄的生存空间,《万叶的传统》中所传达出外部环境之于内部感受性的压制,以及被疏散至乡下,并借此生发出纠葛、复杂的心态。这一战争体验因具有批判非合理性精神主义倾向而呈现为小田切秀雄的战争认识及反思。
期刊
【摘要】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海洋国家的战略重点。面对全球性的蓝色浪潮,沿海港口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今,港口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的竞争,港口的品牌与文化才能让港口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宁波是一个因港而生的城市,拥有历史丰厚的港口发展史,故港口文化是宁波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政府抓住自身港口优势,大力发展当地港口文化,通过加强宁波港品牌建设与宣传力度,积极举办港口
期刊
【摘要】 二十世纪初,因科举制度停废,全国各地掀起创办新学的潮流。其中,女子学校则是不可忽视的教育改革新事物。奉天省创办女子师范尤显地位突出,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奉天女子师范兴起条件和发展过程两个方面论述这一时期奉天地区的女子師范教育。其创建背景和教育思想对今天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清末民初;奉天地区;女子师范教育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平台逐步进入快速成长期,新媒体记录影像与传播在社会文化与社会价值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1年是我国完成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转变的重要衔接期。东北地区是乡村振兴的重镇,同时也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核心。因其独特的地域发展需要,第一书记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前沿力量。本文立足于当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乡村振兴的交叉背景,以现有关于第一书记的
期刊
【摘要】 人与环境、人与教育、环境与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又统一于实践。其中,教育一直贯穿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它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不同时代下的社会环境不同,其中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那么在新时代下,人们如何在教育中认识自己从而改造自己?带着这样的疑问,再读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重新解读环境、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三者关系以新的历史背景及新的角度重新定位,以
期刊
【摘要】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瑰宝,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既有厚重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有深刻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冀赣豫黔滇五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民俗,广宗柳编、萍乡花果、洛阳三彩、贵州花灯戏、西双版纳泼水节这五种特点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这五种民俗文化的特点与艺术价值,探索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寻求使之更好传承发展的策略,希望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质的民俗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