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RDSS入站设备时延精化方法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斗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adio determination satellite service,RDSS)是我国自主研发、独具特色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定位、授时、通信、位置报告等服务。受星上及地面设备时延老化和硬件更换等影响,RDSS各类型设备时延均存在长期漂移的问题,如果不标校,RDSS定位精度和服务性能存在下降的风险。目前地面设备时延标校方法是设备下线送至设备检定场重新进行时延测定,标定繁琐而且耗时长。因此简单、高效的RDSS时延系统差标校成为北斗全球系统研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利用入站链路
其他文献
高精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PWV)信息对于极端天气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单一水汽探测技术获取的PWV因其系统设计的局限性存在精度差、时空分辨率低等缺陷。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PWV混合模型,简称GSP (GPT2w+Spherical harmonic function+Polynomial fitting)模型。该
期刊
冰川表面流速是反应冰川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能够为冰川物质平衡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利用2016年的13景Sentinel-1A影像和SAR偏移量追踪法测定岗纳楼冰川表面流速场,并根据地表温度是否大于0℃将其分为冰封期(10月-次年3月)和消融期(4月-9月)。其中冰封期流速场较为稳定,中轴流速快于两侧,边界流速趋于0 m·a~(-1);消融期流速场冰舌中下部与冰舌上部差异明显,冰川表面流速具有“分区”
期刊
本文从船舶蒸汽动力装置和海洋热能转换装置两个方面介绍了船海用蒸汽动力装置构形优化理论研究进展.首先回顾了包括蒸发器、过热器、经济器、锅炉整体和冷凝器在内的船舶蒸汽动力装置主要换热部件模型和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双压透平和整体系统在内的海洋热能转换装置主要换热和能量转换部件和系统模型,然后介绍了基于熵产生最小化理论、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理论和构形理论等现代热学理论的两种装置主要部件的构形优化和海洋热能
期刊
随着精准林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取高精度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多,对林地表面积计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林地表面积高精度高效率的计算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矢量提取和动态分割的新算法:首先对地块所覆盖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栅格进行线段构造,通过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两次相交运算,准确获取地块边界和内部对应的栅格集合;其次利用双三次样条插值对栅格进行动态分割以求取其
期刊
了解土壤胞外酶活性和酶计量的变化对于评估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微生物的营养限制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微生物的营养限制状况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武夷山不同海拔(1200~2000 m)黄山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基本性质、微生物生物量以及与碳(C)、氮(N)、磷(P)循环相关的酶活性。通过分析土壤酶计量比、矢量长度(VL)和矢量角度(VA),探
期刊
沂沭断裂带作为中国大陆东部最主要的活动断层之一,其运动状态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利用断裂带附近地区44个GNSS基准站2011-2018连续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获取了该区域的垂直形变速率场剖面特征和速率梯度场,结果表明:沂沭断裂带整体呈沉降趋势,速率为3.0mm/a,断层两侧相对沉降具有明显差异,呈东升西降状态,水平约为2.0mm/a;断裂带北段东西两侧沉降速率明显大于南段,差异约为4
期刊
三峡贯通一直是长江演化研究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古分水岭位置长期备受争议。本研究基于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以长江三峡万州-宜昌河段及其17个子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形分析、χ分析等方法,计算和分析了该地区的地形起伏、河道陡峭指数、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和河流裂点等参数,综合讨论了三峡地区水系特征及古分水岭位置。χ-plot、面积高程积分结果表明三峡地区的河流基本处于非均衡状态,大
期刊
针对混凝土拱坝单测点变形监控模型难以合理表征拱坝空间变形场协同响应特性以及传统回归方法诠释环境量与大坝变形间的复杂函数关系具有明显局限性问题,提出了融合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的混凝土拱坝多测点变形监控混合模型。文中基于单测点变形监控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引入空间坐标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水压分量,进而借助PSO-SVM良好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对环境量与大坝变形序列进行建模和预测,从而构建
期刊
作为二阶点模式分析方法,Ripleys K函数(简称K函数)以距离为自变量探测不同尺度下点事件的分布模式及演变规律,在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点规模的增加,估计与模拟阶段点对距离遍历计算时间开销激增,严重制约了K函数的应用,算法流程优化与并行加速成为应对海量点数据下K函数性能瓶颈及可计算性问题的关键技术手段。针对默认数据分区未考虑点事件空间邻近性导致跨节点通讯成本高
期刊
采用2018年-2019年欧空局Sentinel-1免费数据获取陕西省全域垂直形变面状信息,并与GNSS、水准的点、线垂直形变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InSAR数据反映局部形变的有效性。垂直形变监测结果表明:陕北榆林、神木地区由于地下资源开采诱发的地表沉陷分布广泛、特征明显,地表沉陷速度达60mm/a;煤炭产区长武、彬县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开采沉陷灾害,沉降速度达30mm/a;西安、渭南等关中平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