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SOLO评分,导向作用,评分质量
[中图分类号]C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23-05
2010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第40题,从题目的整体构思、材料的选取、问题的设计等方面,突破了传统历史试题对考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考查不足的瓶颈,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优秀试题。第3问评分参考的设定,更是画龙点睛之笔。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具体内容如下:第40(3)(13分)
第一等(13-11分)
①观点明确;
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
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10-6分)
①观点较明确;
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
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5-0分)
①观点不明确;
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
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考试中心没有提供样板式标准答案,只是提供三个具体的思维层次,就是希望各地在评阅该题时,不要用传统的采分点计分法,而运用SOLO分类计分法。这种评卷方法全称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tructu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计分法。它是按照考生的思维层次,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前结构状态、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及抽象拓展等层次,对考生答题情况进行评分。SOLO分类计分法的优点有三:
SOLO分类计分法优点之一是对考生的思维分层次计分。
例1:“历史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所必然发生的事就像中国共产党必然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一件事情的发展必须要前提,历史事件发生的前提即使历史前提。”(注:这是高考结束后,湖南学生估分时提供的答案,下同)
分析:按照评分参考提供的标准,答题观点不明确,内容与题目要求风马牛不相及,论述不充分,表达不清晰,属于第三等的0分卷。按照SOLO评分标准,这样的答题属于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考生基本上没有理解问题,也就无从解决问题,只是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文字,因此计0分是合理的。
例2:(1)商品经济发达。
(2)机械化程度高,形成雇佣关系。
(3)思想的解放。
(4)民族的独立、新制度的建立。
(5)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
分析:答题没有明确观点,从商品经济、雇佣关系、思想解放、新制度等角度,这样考虑“历史前提”,思路有合理性,但有论无史,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属于第三等的5分卷。
按照SOLO评分标准,这样的答题属于多点结构层次(muhistructural)。考生找到了4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却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没有做到史论结合,缺乏逻辑性,因此该题可计5分。
例3:(1)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必须废除旧奴隶、封建制度,雇佣劳动关系,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形成良好的经济模式。
(2)并且拥有雄厚的农业基础,资金要多,规模大,技术要先进,社会要稳定,思想文化观念要改变。
分析:答题有明确观点;在论证的过程中,包含两个比较清晰的层次,即废除旧制度和所需的新条件,但是无具体史实例证,历史条件列举不充分;有完整的表述,但行文有自相矛盾之处,可记7分。
按照SOLO评分标准,这样的答题属于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al)。考生找到了2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但是内容之间没有形成逻辑关系。该考生的思维仍属于关联结构的低层次。因此计7分,仍属于评分参考中的第二等。
SOLO分类计分法优点之二是能拉开优秀考生与中等水平考生之间的差距。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4:(1)历史前提及历史实物发生变革的社会条件,只有在所需前提皆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改变。
(2)历史前提包括和会存在的三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
(3)就英国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这一转变而言,其历史前提包括:
经济上:生产力发展推动工场手工业到来;新航路开辟推动市场需求扩大;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市场条件。
政治上:早期革命与宗教改革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文化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提供了条件。
(4)其他历史事件的发展皆可以已从这一规律,找出其条件具备时发生的必然性。
(5)总的说来,只要历史前提具备之时,历史事件才能得以发展。
例5:观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理由有四:
(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确立、完善并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等,是这些国家获得原始积累和劳动力。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1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他们积极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而中国在明朝的“海禁”政策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成成熟的资本主义主义制度;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
分析:例4是一位学生在估分时给我提供的答案。按照采分点计分,该答案有明确的观点,计2分;经济方面强调了新航路开辟和圈地运动,政治方面突出了英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宗教改革,文化方面谈到了文艺复兴等观点,计10分;最后还得出结论,可计1分。该题总分可得13分满分。例5是我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的。尽管第5个例子比第4个例子要完整,逻辑上要更严密,但是要用采分点计分法的话,两份答案在总分上没有区别。由于采分点计 分法的局限性,它无法对考生的思维计分,也就无法拉开优秀考生与中等考生之间的差距,对优秀考生而言,它是不公平的。
按照SOLO评分标准,以上两种答案都属于抽象拓展层次(extended abstract),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从理论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但例4只列举国外史实,没有列举中国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实,同时逻辑不严密,论述较充分,因此该答案尽管属于第一等,但只能计11分。而例5按照评分参考,可计满分13分。湖南省10-13分段的考生只占抽样的1.4%,满分只有5人,说明湖南省考生的思维水平还有待全面提高。
SOLO分类计分法优点之三是彻底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模式,引领历史教学进行深度改革。
历史学科侧重知识考查,导致应试教学的“背多分”的特点,历史课程屡次成为应试教育的典型。面对成也分数,败也分数的现象,历史教师感到极度无奈。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业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分数怎样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且通过什么方法去评定。
在传统的考试中,教师评判主观性试题,一般采用“采分点记分法”。采点记分促使教师教历史以传授基本知识为核心,学生学历史以死记硬背为基本方法,它顺应了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运用“题海”战术,反复强调知识点,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素质,反而加剧和强化了应试教育。没有参考答案,采点计分就没有存在的可能。评分参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从根本上否定了“背多分”这种接受性、灌输性的学习方式。
2010年新高考刚结束后,考生一如既往地反映考题“超纲”,部分教师也抨击评分参考使他们无所适从。其实,这些观点严重误解甚至扭曲了对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认识。新课程从来就没有将教材神话,它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强调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形成学科思维能力,运用史学方法解决历史问题。教材是学生获得这种学科能力的辅助。新高考命题依据的是课程目标的要求,考查的是学生是否具备了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教材所列举的史实只是命题的背景。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以明确无误的方式向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学习历史课程时,要以教材中的材料为依托,指导学生在理解中真正领悟历史,在探究中反思历史。新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对只知道死记硬背的考生而言,基本没有出路:对只知道教教材的教师而言,他的学生基本没有得高分的可能。
2010年全国新课程高考第40题,尽管起到很好的指向标的作用,但有些深层次问题,还是值得思考。
考试中心没有提供具体的参考答案,那么采点计分就缺乏依据。怎样根据评分参考制定地方的评卷标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涉及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向,要求我们对它的制定进行深入的讨论。8月初,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高考研究中心座谈会上,大家对于评分参考制定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有些教授认为,SOLO计分法是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中学教师对此还很陌生;要运用这种方式,就必须对评卷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要求每位教师在评卷过程中熟练地掌握这种评分的思维层次,然后按考生的思维层次给分。在短期内完成这样的培训,不太现实。更棘手的问题是,该题既然是开放性试题,就允许考生从不同角度解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钱永生教授在研究恩格斯这句话后,提出了一个答题思路,具体为:
恩格斯认为,虽然资本主义的某些要素早已经产生,但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情况下,资本主义萌芽才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的这个论断揭示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阶段性和独特性。
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它很早就存在于欧洲和古代中国。在16世纪,中国和西欧都出现了大量的使用雇佣劳动力的工场,尤其是纺织行业。但是,只有西欧才具备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比如建立在契约和私有法权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商业体系、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货币资本的积累以及广大的外部市场。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而在中国,虽然明清时代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大量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但并未具备西欧那样的历史条件,因此没有也不可能独立地由自身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长沙市一中的瞿建湘老师认为,答题方向可以从经济及制度层面深入探究,他提供了一个答题的大致思路:
恩格斯所说正确。具备制度、市场、科技、劳力、资本、资源等相关要素,是资本主义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历史前提,中外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明清这些历史前提多不具备:封建专制日益强化,缺乏民主;自然经济束缚了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力;“海禁”抑制了海外市场;“重本抑末”的思想与政策使工商业资金流向土地;自然经济与文化专制,抑制了科技创新。这导致明清长期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
近代英国具备了这些前提,从而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发展;殖民扩张带来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牛顿力学体系开创了科学时代;农业发展与权利保障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海外贸易、黑奴贸易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还有高校教师认为,市场、科技、劳力、资本等要素应作为答题要点,来自一线的中学教师强烈主张,从人教版或岳麓版等教材上罗列出来的知识点也应给分。其实,把该问题放到整个试题中分析,答题思路会更加清晰。第40题第(1)问明代江南工业的特点,主要是说明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第(2)问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及特征,同时材料中也充分说明了英国在工业革命前也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工厂”。第(3)问对恩格斯“历史前提”的认识,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其潜台词包括:为什么英国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只能缓慢发展?
一个省几十万份文科考生的答卷,如果按照每个答题角度、分思维层次判卷,操作难度相当大,很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评卷工作。同时,从技术层面来讲,如果把整个题目从思维层次分类,还会出现网上评卷误差超过规定值,造成大量的三评卷和仲裁卷,从而延缓评卷的进度,甚至影响高考评卷质量。
高考研究中心成员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一致同意把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重新排列组合,将评分参考分观点、论述内容、整体评价等三部分,从论述与思维层次两个方面计分,将评分细则具体调整为:
第一部分为观点分(满分2分)。
观点不明确或没有表达观点的计0分;观点较明确的计1分;观点明确的计2分。观点计分不受答题位置的影响,无论是放在开头、结尾或中间都按要求计分。
第二部分为论述内容分(满分8分)。
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论证观点计0分;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只列举外国或中国史实,每个观点计2分,满分计6分;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的,每个观点计2分,满分计8分。无论从什么角度答题,只要符合题意,能做到史论结合就可按照观点计分。特别注意的是,考生有论无史,或有史无论时,评卷者减半计分。
第三部分为整体评价分(满分3分)。
它要求评卷教师对考生的答卷从论述、表达、逻辑三个方面整体上把握。论述不充分,表达不清晰计0分;论述欠充分,表达欠清晰计1分;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计2分;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计3分。
高考研究中心的老师认为,这种评分参考既没有违背考试中心的基本意图,又符合湖南省的省情,确保了评卷的质量,对以后中学历史教学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参加了评卷工作的教师反映,2010年湖南省制定的评分参考与讨论的结果大体一致。
开放性试题的分值以多少为宜,也要有个度。一般而言,52分的非选择题,开放性试题控制在15-20分范围比较适宜。我们在强调开放性试题优点时,也不能矫枉过正,全盘否认传统的命题方式。历史无论怎样改革,历史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不能丢!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就是历史史实。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基础讲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新课程新理念背景下的认知观同样强调基础,只是要求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战场,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教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及创新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要更精准,指向性应更明确。如第(3)问,可以加限制词: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论述“历史前提”;或从经济及政治制度的角度论述“历史前提”。这样便于各地在评分参考的指导下,制定操作性更强的评分参考。考生答题方向大致统一,在评卷过程中就能更好地推行SOLO计分法,使评卷工作更合理、更科学、更有章可循。
[责任编辑:任世江]
[中图分类号]C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23-05
2010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第40题,从题目的整体构思、材料的选取、问题的设计等方面,突破了传统历史试题对考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考查不足的瓶颈,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优秀试题。第3问评分参考的设定,更是画龙点睛之笔。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具体内容如下:第40(3)(13分)
第一等(13-11分)
①观点明确;
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
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10-6分)
①观点较明确;
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
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5-0分)
①观点不明确;
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
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考试中心没有提供样板式标准答案,只是提供三个具体的思维层次,就是希望各地在评阅该题时,不要用传统的采分点计分法,而运用SOLO分类计分法。这种评卷方法全称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tructu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计分法。它是按照考生的思维层次,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前结构状态、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及抽象拓展等层次,对考生答题情况进行评分。SOLO分类计分法的优点有三:
SOLO分类计分法优点之一是对考生的思维分层次计分。
例1:“历史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所必然发生的事就像中国共产党必然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一件事情的发展必须要前提,历史事件发生的前提即使历史前提。”(注:这是高考结束后,湖南学生估分时提供的答案,下同)
分析:按照评分参考提供的标准,答题观点不明确,内容与题目要求风马牛不相及,论述不充分,表达不清晰,属于第三等的0分卷。按照SOLO评分标准,这样的答题属于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考生基本上没有理解问题,也就无从解决问题,只是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文字,因此计0分是合理的。
例2:(1)商品经济发达。
(2)机械化程度高,形成雇佣关系。
(3)思想的解放。
(4)民族的独立、新制度的建立。
(5)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
分析:答题没有明确观点,从商品经济、雇佣关系、思想解放、新制度等角度,这样考虑“历史前提”,思路有合理性,但有论无史,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属于第三等的5分卷。
按照SOLO评分标准,这样的答题属于多点结构层次(muhistructural)。考生找到了4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却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没有做到史论结合,缺乏逻辑性,因此该题可计5分。
例3:(1)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必须废除旧奴隶、封建制度,雇佣劳动关系,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形成良好的经济模式。
(2)并且拥有雄厚的农业基础,资金要多,规模大,技术要先进,社会要稳定,思想文化观念要改变。
分析:答题有明确观点;在论证的过程中,包含两个比较清晰的层次,即废除旧制度和所需的新条件,但是无具体史实例证,历史条件列举不充分;有完整的表述,但行文有自相矛盾之处,可记7分。
按照SOLO评分标准,这样的答题属于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al)。考生找到了2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但是内容之间没有形成逻辑关系。该考生的思维仍属于关联结构的低层次。因此计7分,仍属于评分参考中的第二等。
SOLO分类计分法优点之二是能拉开优秀考生与中等水平考生之间的差距。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4:(1)历史前提及历史实物发生变革的社会条件,只有在所需前提皆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改变。
(2)历史前提包括和会存在的三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
(3)就英国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这一转变而言,其历史前提包括:
经济上:生产力发展推动工场手工业到来;新航路开辟推动市场需求扩大;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市场条件。
政治上:早期革命与宗教改革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文化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提供了条件。
(4)其他历史事件的发展皆可以已从这一规律,找出其条件具备时发生的必然性。
(5)总的说来,只要历史前提具备之时,历史事件才能得以发展。
例5:观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理由有四:
(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确立、完善并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等,是这些国家获得原始积累和劳动力。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1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他们积极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而中国在明朝的“海禁”政策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成成熟的资本主义主义制度;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
分析:例4是一位学生在估分时给我提供的答案。按照采分点计分,该答案有明确的观点,计2分;经济方面强调了新航路开辟和圈地运动,政治方面突出了英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宗教改革,文化方面谈到了文艺复兴等观点,计10分;最后还得出结论,可计1分。该题总分可得13分满分。例5是我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的。尽管第5个例子比第4个例子要完整,逻辑上要更严密,但是要用采分点计分法的话,两份答案在总分上没有区别。由于采分点计 分法的局限性,它无法对考生的思维计分,也就无法拉开优秀考生与中等考生之间的差距,对优秀考生而言,它是不公平的。
按照SOLO评分标准,以上两种答案都属于抽象拓展层次(extended abstract),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从理论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但例4只列举国外史实,没有列举中国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实,同时逻辑不严密,论述较充分,因此该答案尽管属于第一等,但只能计11分。而例5按照评分参考,可计满分13分。湖南省10-13分段的考生只占抽样的1.4%,满分只有5人,说明湖南省考生的思维水平还有待全面提高。
SOLO分类计分法优点之三是彻底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模式,引领历史教学进行深度改革。
历史学科侧重知识考查,导致应试教学的“背多分”的特点,历史课程屡次成为应试教育的典型。面对成也分数,败也分数的现象,历史教师感到极度无奈。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业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分数怎样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且通过什么方法去评定。
在传统的考试中,教师评判主观性试题,一般采用“采分点记分法”。采点记分促使教师教历史以传授基本知识为核心,学生学历史以死记硬背为基本方法,它顺应了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运用“题海”战术,反复强调知识点,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素质,反而加剧和强化了应试教育。没有参考答案,采点计分就没有存在的可能。评分参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从根本上否定了“背多分”这种接受性、灌输性的学习方式。
2010年新高考刚结束后,考生一如既往地反映考题“超纲”,部分教师也抨击评分参考使他们无所适从。其实,这些观点严重误解甚至扭曲了对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认识。新课程从来就没有将教材神话,它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强调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形成学科思维能力,运用史学方法解决历史问题。教材是学生获得这种学科能力的辅助。新高考命题依据的是课程目标的要求,考查的是学生是否具备了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教材所列举的史实只是命题的背景。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以明确无误的方式向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学习历史课程时,要以教材中的材料为依托,指导学生在理解中真正领悟历史,在探究中反思历史。新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对只知道死记硬背的考生而言,基本没有出路:对只知道教教材的教师而言,他的学生基本没有得高分的可能。
2010年全国新课程高考第40题,尽管起到很好的指向标的作用,但有些深层次问题,还是值得思考。
考试中心没有提供具体的参考答案,那么采点计分就缺乏依据。怎样根据评分参考制定地方的评卷标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涉及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向,要求我们对它的制定进行深入的讨论。8月初,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高考研究中心座谈会上,大家对于评分参考制定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有些教授认为,SOLO计分法是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中学教师对此还很陌生;要运用这种方式,就必须对评卷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要求每位教师在评卷过程中熟练地掌握这种评分的思维层次,然后按考生的思维层次给分。在短期内完成这样的培训,不太现实。更棘手的问题是,该题既然是开放性试题,就允许考生从不同角度解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钱永生教授在研究恩格斯这句话后,提出了一个答题思路,具体为:
恩格斯认为,虽然资本主义的某些要素早已经产生,但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情况下,资本主义萌芽才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的这个论断揭示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阶段性和独特性。
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它很早就存在于欧洲和古代中国。在16世纪,中国和西欧都出现了大量的使用雇佣劳动力的工场,尤其是纺织行业。但是,只有西欧才具备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比如建立在契约和私有法权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商业体系、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货币资本的积累以及广大的外部市场。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而在中国,虽然明清时代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大量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但并未具备西欧那样的历史条件,因此没有也不可能独立地由自身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长沙市一中的瞿建湘老师认为,答题方向可以从经济及制度层面深入探究,他提供了一个答题的大致思路:
恩格斯所说正确。具备制度、市场、科技、劳力、资本、资源等相关要素,是资本主义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历史前提,中外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明清这些历史前提多不具备:封建专制日益强化,缺乏民主;自然经济束缚了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力;“海禁”抑制了海外市场;“重本抑末”的思想与政策使工商业资金流向土地;自然经济与文化专制,抑制了科技创新。这导致明清长期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
近代英国具备了这些前提,从而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发展;殖民扩张带来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牛顿力学体系开创了科学时代;农业发展与权利保障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海外贸易、黑奴贸易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还有高校教师认为,市场、科技、劳力、资本等要素应作为答题要点,来自一线的中学教师强烈主张,从人教版或岳麓版等教材上罗列出来的知识点也应给分。其实,把该问题放到整个试题中分析,答题思路会更加清晰。第40题第(1)问明代江南工业的特点,主要是说明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第(2)问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及特征,同时材料中也充分说明了英国在工业革命前也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工厂”。第(3)问对恩格斯“历史前提”的认识,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其潜台词包括:为什么英国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只能缓慢发展?
一个省几十万份文科考生的答卷,如果按照每个答题角度、分思维层次判卷,操作难度相当大,很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评卷工作。同时,从技术层面来讲,如果把整个题目从思维层次分类,还会出现网上评卷误差超过规定值,造成大量的三评卷和仲裁卷,从而延缓评卷的进度,甚至影响高考评卷质量。
高考研究中心成员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一致同意把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重新排列组合,将评分参考分观点、论述内容、整体评价等三部分,从论述与思维层次两个方面计分,将评分细则具体调整为:
第一部分为观点分(满分2分)。
观点不明确或没有表达观点的计0分;观点较明确的计1分;观点明确的计2分。观点计分不受答题位置的影响,无论是放在开头、结尾或中间都按要求计分。
第二部分为论述内容分(满分8分)。
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论证观点计0分;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只列举外国或中国史实,每个观点计2分,满分计6分;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的,每个观点计2分,满分计8分。无论从什么角度答题,只要符合题意,能做到史论结合就可按照观点计分。特别注意的是,考生有论无史,或有史无论时,评卷者减半计分。
第三部分为整体评价分(满分3分)。
它要求评卷教师对考生的答卷从论述、表达、逻辑三个方面整体上把握。论述不充分,表达不清晰计0分;论述欠充分,表达欠清晰计1分;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计2分;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计3分。
高考研究中心的老师认为,这种评分参考既没有违背考试中心的基本意图,又符合湖南省的省情,确保了评卷的质量,对以后中学历史教学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参加了评卷工作的教师反映,2010年湖南省制定的评分参考与讨论的结果大体一致。
开放性试题的分值以多少为宜,也要有个度。一般而言,52分的非选择题,开放性试题控制在15-20分范围比较适宜。我们在强调开放性试题优点时,也不能矫枉过正,全盘否认传统的命题方式。历史无论怎样改革,历史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不能丢!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就是历史史实。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基础讲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新课程新理念背景下的认知观同样强调基础,只是要求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战场,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教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及创新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要更精准,指向性应更明确。如第(3)问,可以加限制词: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论述“历史前提”;或从经济及政治制度的角度论述“历史前提”。这样便于各地在评分参考的指导下,制定操作性更强的评分参考。考生答题方向大致统一,在评卷过程中就能更好地推行SOLO计分法,使评卷工作更合理、更科学、更有章可循。
[责任编辑: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