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年前,他历尽千辛万苦走完了漫漫长征路。70年后的今天,年已91岁高龄的他回到长征出发地----江西赣南,再次踏上二万五千里的征途,成为全国重走长征路中年龄最大的人。2005年11月下旬,笔者在老人从兴国县出发前夕采访了他。
永刻在心长征是我最重要的经历
这位老人名叫刘国保,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社富乡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里。兴国,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烈士县,在革命战争时期,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余人参军参战,为革命捐躯的烈士达23179名。在1932年,只有18岁的刘国保也在家乡参加了红军。
1934年10月,红军从赣南出发开始长征,刘老跟随红军主力离开了家乡。如今,老人年岁已高,记忆力不大好了,但在长征途中所发生的故事,至今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长征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经历,我永远铭记在心中,我也为自己参加长征而骄傲。”在漫长而艰苦的长征途中,刘老参加了强渡湘江、四渡赤水等一个又一个战役。在攻打遵义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子弹打伤,因为行走困难,部队要把他隐藏在当时支持红军的老百姓家中疗伤。但是,刘老不同意。他说,即使是死在长征途中,也不离开部队。于是,他砍了根树枝作拐杖,在战友们的帮助下,拖着伤腿走在长征路上。
“雪皑皑,野茫茫。高源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这是兴国籍上将肖华在《长征组歌》中所描述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景象。这些刘老都经历过了。然而,老人对于自己的革命功业却看得平淡,他说:“比起那些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战友,我幸运多了,幸福多了。”
惊人壮举 老红军要再走长征路
1995年,早已离休在家颐养天年的刘国保作为老红军代表,参加了全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一个念头悄悄在他心里萌发:要在有生之年再走一回长征路。
刘老把重走长征路的时间安排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为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精心准备。老人亲自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因为他曾在张爱萍将军身边工作过,所以,首先找到了张爱萍将军。当将军得知老人的想法后,欣然在红旗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写上了“红军万岁”四个字。如今,已有百余名老将军、老红军在这面鲜艳的红旗上签下了名字。
刘老还准备了一份非常有意义的纪念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封。在长征时,刘老跟随的是毛泽东主席带领的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这次,他正是按红一方面军所走的路线为自己设定行程。因为老人是个集邮爱好者,他特地制作了这套纪念封:正面是红一方面军所走过的线路图,背景是白雪皑皑的雪山、雄伟的延安宝塔。在辽宁省邮政部门和当地集邮协会的支持下,这套纪念封发行了1500枚。老人要带着纪念封再次走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每走个地方就留下一个邮戳作纪念。
此外,刘老为了能圆满完成自己制定的行程,他坚持锻炼,把身子骨养好。同时,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筹措所需的路费。毕竟,刘老年岁已高,不可能徒步再次走完长征路,为此家里人为他借了一辆车,助他多数路程能以车代步。
红军爷爷祝您一路顺风
2005年10月16日,刘老要再创奇迹重走长征路。日子一天天近了,老人的心情无法平静。陪同老人重走长征路的女婿赵育航告诉我们,那段时间,老人可是天天念着叨着盼着这一天,早日圆自己在心里藏了整整十年的梦想。
可是,辽宁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考虑到刘老已是90多岁的高龄,怎么也不让他去冒这个险,行程不得不延期。等到11月下旬,有关部门在老人的再三恳求下终于同意了。几天后,他就急不可待地从沈阳回到赣南,来到了兴国。家乡的父老乡亲得知后,无不为刘老的壮举所感动,纷纷到宾馆看望老人。在这块熟悉的红土地上,看着一张张热情而又陌生的面孔,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老人的双眼。在兴国县烈士陵园,刘老抚摸着刻在烈士碑上战友们的姓名,心情更是难以平静。老人说,他忘不了这些牺牲的战友,也忘不了失散在长征途中的战友,一定要找到他们,聊聊天,聊聊那段峥嵘岁月。
11月21日,刘老从兴国出发了,开始了二至三个月的重走长征路的行动。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路伴随着刘老,老人要让倒在和失散在长征途中的战友看看红旗上的签名,让昔日的战友知道还有许许多多人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他们。刘老离开时,许多群众自发地来欢送老人,那些在兴国定居的老红军也在亲人的搀扶下赶来了,因为刘老的心愿也是他们的心愿。中央电视台《红土地的记忆》摄制组正巧在兴国制作节目,刘老的不凡之举引起了他们的关注,摄制组立即改变计划跟随刘老踏上长征路,跟踪拍摄刘老的行动。看着刘老的车渐行渐远,我们默默地祝福着----
红军爷爷,祝您一路顺风!一路平安!
永刻在心长征是我最重要的经历
这位老人名叫刘国保,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社富乡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里。兴国,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烈士县,在革命战争时期,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余人参军参战,为革命捐躯的烈士达23179名。在1932年,只有18岁的刘国保也在家乡参加了红军。
1934年10月,红军从赣南出发开始长征,刘老跟随红军主力离开了家乡。如今,老人年岁已高,记忆力不大好了,但在长征途中所发生的故事,至今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长征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经历,我永远铭记在心中,我也为自己参加长征而骄傲。”在漫长而艰苦的长征途中,刘老参加了强渡湘江、四渡赤水等一个又一个战役。在攻打遵义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子弹打伤,因为行走困难,部队要把他隐藏在当时支持红军的老百姓家中疗伤。但是,刘老不同意。他说,即使是死在长征途中,也不离开部队。于是,他砍了根树枝作拐杖,在战友们的帮助下,拖着伤腿走在长征路上。
“雪皑皑,野茫茫。高源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这是兴国籍上将肖华在《长征组歌》中所描述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景象。这些刘老都经历过了。然而,老人对于自己的革命功业却看得平淡,他说:“比起那些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战友,我幸运多了,幸福多了。”
惊人壮举 老红军要再走长征路
1995年,早已离休在家颐养天年的刘国保作为老红军代表,参加了全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一个念头悄悄在他心里萌发:要在有生之年再走一回长征路。
刘老把重走长征路的时间安排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为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精心准备。老人亲自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因为他曾在张爱萍将军身边工作过,所以,首先找到了张爱萍将军。当将军得知老人的想法后,欣然在红旗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写上了“红军万岁”四个字。如今,已有百余名老将军、老红军在这面鲜艳的红旗上签下了名字。
刘老还准备了一份非常有意义的纪念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封。在长征时,刘老跟随的是毛泽东主席带领的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这次,他正是按红一方面军所走的路线为自己设定行程。因为老人是个集邮爱好者,他特地制作了这套纪念封:正面是红一方面军所走过的线路图,背景是白雪皑皑的雪山、雄伟的延安宝塔。在辽宁省邮政部门和当地集邮协会的支持下,这套纪念封发行了1500枚。老人要带着纪念封再次走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每走个地方就留下一个邮戳作纪念。
此外,刘老为了能圆满完成自己制定的行程,他坚持锻炼,把身子骨养好。同时,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筹措所需的路费。毕竟,刘老年岁已高,不可能徒步再次走完长征路,为此家里人为他借了一辆车,助他多数路程能以车代步。
红军爷爷祝您一路顺风
2005年10月16日,刘老要再创奇迹重走长征路。日子一天天近了,老人的心情无法平静。陪同老人重走长征路的女婿赵育航告诉我们,那段时间,老人可是天天念着叨着盼着这一天,早日圆自己在心里藏了整整十年的梦想。
可是,辽宁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考虑到刘老已是90多岁的高龄,怎么也不让他去冒这个险,行程不得不延期。等到11月下旬,有关部门在老人的再三恳求下终于同意了。几天后,他就急不可待地从沈阳回到赣南,来到了兴国。家乡的父老乡亲得知后,无不为刘老的壮举所感动,纷纷到宾馆看望老人。在这块熟悉的红土地上,看着一张张热情而又陌生的面孔,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老人的双眼。在兴国县烈士陵园,刘老抚摸着刻在烈士碑上战友们的姓名,心情更是难以平静。老人说,他忘不了这些牺牲的战友,也忘不了失散在长征途中的战友,一定要找到他们,聊聊天,聊聊那段峥嵘岁月。
11月21日,刘老从兴国出发了,开始了二至三个月的重走长征路的行动。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路伴随着刘老,老人要让倒在和失散在长征途中的战友看看红旗上的签名,让昔日的战友知道还有许许多多人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他们。刘老离开时,许多群众自发地来欢送老人,那些在兴国定居的老红军也在亲人的搀扶下赶来了,因为刘老的心愿也是他们的心愿。中央电视台《红土地的记忆》摄制组正巧在兴国制作节目,刘老的不凡之举引起了他们的关注,摄制组立即改变计划跟随刘老踏上长征路,跟踪拍摄刘老的行动。看着刘老的车渐行渐远,我们默默地祝福着----
红军爷爷,祝您一路顺风!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