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学前教育已经逐渐被大众所认知并认可,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学前教育。在这一时期中,幼儿处于智力发育阶段,大部分幼儿园都以幼儿的“说”和“画”为主要教育形式,但是在目前教学中依然存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缺失、思维局限以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探究“说画”教学策略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幼儿;说画;策略
一、目前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学中“说”的缺失
在学前教育中,由于其接受能力有限,大部分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绘画为主,在这两种教学方式下,许多教师由于自身经验能力有限,依然持有较落后的教学观念,认为幼儿在学校中只要玩得开心,不出教学事故就是办学宗旨。这种错误观念导致幼儿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绘画能力的教学,依然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来规范幼儿行为。
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贯穿课堂始终的目标,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将孩子的热情挡在门外。我曾见过一个课例:教师在课堂上给孩子发下白纸,公布了今天要画的主题是动物,开展讨论环节,幼儿开始兴高采烈地和同伴讨论今天要画什么动物,然而才过去1分钟,教师却强制中止孩子的讨论,开始规定画狮子、老虎。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画展示在黑板上,孩子们换一种颜色涂时,教师立刻指导孩子用展示图片中的颜色。最终,教师选出与展示图片最相似的几幅图片作为优秀作品,让本来生动的一堂绘画课变成了临摹课。
(二)幼儿教学中“画”的限制
在学前教育绘画中,教师不但压制幼儿的语言表达,更严重的是压制幼儿的天性,限制想象力。在教学中,很多孩子会有奇奇怪怪的想法,比如鱼儿为什么不能在天上飞,动物怎么都是四条腿,在教师思维中,这些想法是荒谬的,和大人认知的世界是相悖的、错误的。教师习惯用自己的思维定式限制幼儿,如画画的纸只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画画时要将整张纸都涂为五颜六色才能称为漂亮、自行车的车轮只能是圆形、树叶的颜色都是绿色……
这些思维虽然在大人眼中是正常的,却无形中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孩子们的翅膀,而在学前教育阶段,很多教师却认识不到这一点,在绘画上用大人世界的枷锁禁锢了孩子的想象。
(三)幼儿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表现基本由教师“一锤定音”,很多家长只听取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但从客观角度来说,教师看到的只是一方面,许多孩子在教师面前表现较为羞涩,但在同学之间却表现得极为开朗,教师对幼儿的评价难免带有个人色彩。在学前教育中,评价主体只有教师的问题存在已久,这不仅会让家长忽视幼儿的优点,也不能引导孩子对自身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幼儿绘画教学中“说画”教学策略
(一)学会倾听幼儿
要解决在学前教育中的问题,教师要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在日常绘画教学中留有足够时间去倾听幼儿的想法。前例中的课堂中,教师要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幼儿画动物,首先教师应该问问大家:“小朋友们,你们上一次去动物园见到了哪些动物呢?”就此问题开展讨论以及展示环节,让幼儿表达,说出自己见过哪些动物,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动物,教师这时继续发问:“那么在你眼中,这种动物长什么样子呢?”引导孩子对动物的具体特征进行描述,如果教师发现孩子说出了一些不同于常理的特征,不应急着否定,应该继续问问幼儿:“为什么在你眼中它应该是这样的呢?”有时幼儿的理由能说服教师。在课堂过程中,教师要淡化自己角色意识,从幼儿角度出发,用幼儿的语气与其交流,这样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展幼儿思维
在“说画”教学中,教师最应當重视幼儿的想象能力,如果学前教育出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模范儿童,那么学前教育也就失去了本有的色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转化固有思维,培养幼儿的绘画主动性,萌发幼儿的想象力。如前面提到的自行车车轮,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方形轮子展示在黑板上,并启发学生思考:“孩子们,想一想,方形轮子能在路上前进吗?”鼓励幼儿思考和想象,最后向学生展示在特定路上方形轮子是可以前进的。再如树叶的颜色,树叶只有大家画中的绿色吗?还有红色的枫叶、橘黄色的银杏叶子、紫色的紫苏叶……
世界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重要的是教师能够看到这些颜色,能用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拓展绘画学习中的思维。
(三)“说画”同行
在“说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具引导孩子先进行说、再进行画,如教学生装饰时,可以用白纸做出立体花瓶,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对这个空白花瓶进行装饰;教幼儿画动态动物可以引导幼儿制作一个活动的动物,形态可以是躺着、坐着、趴着……
再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这样幼儿画出的动物也会更加活灵活现,能帮助幼儿在绘画方面快速建立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将幼儿的画变成“现实”,例如在教幼儿画鱼儿时,教师经常会看到孩子们画出的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鱼儿,要鼓励幼儿表达想法:“你为什么认为鱼儿是这样的呢?”同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大家能把自己画中的鱼儿变成真的吗?”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彩色手工纸将其画中的鱼儿化身为“能动的鱼儿”,这样的教学过程更加富有趣味性,不仅保护了幼儿的表达欲望、认可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令幼儿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
(四)幼儿评价多元化
没有两片树叶完全相同,也没有两个幼儿完全一样,所以教师要用多元化的评价系统颠覆原有的单一评价系统。
陶行知先生曾说,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本方法是“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评价环节,教师应采用幼儿自评、互评的方式,同时注意为幼儿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幼儿有话说、敢说话,同伴之间能够互相看到彼此的优点,同时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从领导者转化为倾听者,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与孩子们做朋友,在与幼儿建立良好情感的基础上给予应有的指导。
三、结语
在学前教育中,“说”和“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就像人类的左右脑,分别管理不同区域,二者缺一不可。绘画就像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具象化表现,教师只有捧着真诚的心灵,用心领悟,才能逐渐将“说画”贯彻在教学中,逐步提升幼儿的课堂情感体验。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幼儿园‘说画’项目开发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2/26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陆娟.趣味绘画,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关于幼儿趣味绘画教学策略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5).
[2]袁静. 倾听孩子说“画”[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3.
(责编
关键词:幼儿;说画;策略
一、目前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学中“说”的缺失
在学前教育中,由于其接受能力有限,大部分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绘画为主,在这两种教学方式下,许多教师由于自身经验能力有限,依然持有较落后的教学观念,认为幼儿在学校中只要玩得开心,不出教学事故就是办学宗旨。这种错误观念导致幼儿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绘画能力的教学,依然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来规范幼儿行为。
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贯穿课堂始终的目标,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将孩子的热情挡在门外。我曾见过一个课例:教师在课堂上给孩子发下白纸,公布了今天要画的主题是动物,开展讨论环节,幼儿开始兴高采烈地和同伴讨论今天要画什么动物,然而才过去1分钟,教师却强制中止孩子的讨论,开始规定画狮子、老虎。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画展示在黑板上,孩子们换一种颜色涂时,教师立刻指导孩子用展示图片中的颜色。最终,教师选出与展示图片最相似的几幅图片作为优秀作品,让本来生动的一堂绘画课变成了临摹课。
(二)幼儿教学中“画”的限制
在学前教育绘画中,教师不但压制幼儿的语言表达,更严重的是压制幼儿的天性,限制想象力。在教学中,很多孩子会有奇奇怪怪的想法,比如鱼儿为什么不能在天上飞,动物怎么都是四条腿,在教师思维中,这些想法是荒谬的,和大人认知的世界是相悖的、错误的。教师习惯用自己的思维定式限制幼儿,如画画的纸只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画画时要将整张纸都涂为五颜六色才能称为漂亮、自行车的车轮只能是圆形、树叶的颜色都是绿色……
这些思维虽然在大人眼中是正常的,却无形中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孩子们的翅膀,而在学前教育阶段,很多教师却认识不到这一点,在绘画上用大人世界的枷锁禁锢了孩子的想象。
(三)幼儿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表现基本由教师“一锤定音”,很多家长只听取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但从客观角度来说,教师看到的只是一方面,许多孩子在教师面前表现较为羞涩,但在同学之间却表现得极为开朗,教师对幼儿的评价难免带有个人色彩。在学前教育中,评价主体只有教师的问题存在已久,这不仅会让家长忽视幼儿的优点,也不能引导孩子对自身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幼儿绘画教学中“说画”教学策略
(一)学会倾听幼儿
要解决在学前教育中的问题,教师要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在日常绘画教学中留有足够时间去倾听幼儿的想法。前例中的课堂中,教师要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幼儿画动物,首先教师应该问问大家:“小朋友们,你们上一次去动物园见到了哪些动物呢?”就此问题开展讨论以及展示环节,让幼儿表达,说出自己见过哪些动物,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动物,教师这时继续发问:“那么在你眼中,这种动物长什么样子呢?”引导孩子对动物的具体特征进行描述,如果教师发现孩子说出了一些不同于常理的特征,不应急着否定,应该继续问问幼儿:“为什么在你眼中它应该是这样的呢?”有时幼儿的理由能说服教师。在课堂过程中,教师要淡化自己角色意识,从幼儿角度出发,用幼儿的语气与其交流,这样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展幼儿思维
在“说画”教学中,教师最应當重视幼儿的想象能力,如果学前教育出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模范儿童,那么学前教育也就失去了本有的色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转化固有思维,培养幼儿的绘画主动性,萌发幼儿的想象力。如前面提到的自行车车轮,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方形轮子展示在黑板上,并启发学生思考:“孩子们,想一想,方形轮子能在路上前进吗?”鼓励幼儿思考和想象,最后向学生展示在特定路上方形轮子是可以前进的。再如树叶的颜色,树叶只有大家画中的绿色吗?还有红色的枫叶、橘黄色的银杏叶子、紫色的紫苏叶……
世界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重要的是教师能够看到这些颜色,能用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拓展绘画学习中的思维。
(三)“说画”同行
在“说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具引导孩子先进行说、再进行画,如教学生装饰时,可以用白纸做出立体花瓶,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对这个空白花瓶进行装饰;教幼儿画动态动物可以引导幼儿制作一个活动的动物,形态可以是躺着、坐着、趴着……
再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这样幼儿画出的动物也会更加活灵活现,能帮助幼儿在绘画方面快速建立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将幼儿的画变成“现实”,例如在教幼儿画鱼儿时,教师经常会看到孩子们画出的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鱼儿,要鼓励幼儿表达想法:“你为什么认为鱼儿是这样的呢?”同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大家能把自己画中的鱼儿变成真的吗?”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彩色手工纸将其画中的鱼儿化身为“能动的鱼儿”,这样的教学过程更加富有趣味性,不仅保护了幼儿的表达欲望、认可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令幼儿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
(四)幼儿评价多元化
没有两片树叶完全相同,也没有两个幼儿完全一样,所以教师要用多元化的评价系统颠覆原有的单一评价系统。
陶行知先生曾说,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本方法是“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评价环节,教师应采用幼儿自评、互评的方式,同时注意为幼儿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幼儿有话说、敢说话,同伴之间能够互相看到彼此的优点,同时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从领导者转化为倾听者,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与孩子们做朋友,在与幼儿建立良好情感的基础上给予应有的指导。
三、结语
在学前教育中,“说”和“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就像人类的左右脑,分别管理不同区域,二者缺一不可。绘画就像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具象化表现,教师只有捧着真诚的心灵,用心领悟,才能逐渐将“说画”贯彻在教学中,逐步提升幼儿的课堂情感体验。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幼儿园‘说画’项目开发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2/26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陆娟.趣味绘画,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关于幼儿趣味绘画教学策略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5).
[2]袁静. 倾听孩子说“画”[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3.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