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应给学生“松绑”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无疑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我认为导致这一薄弱环节的根源是语文老师。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由于理念陈旧,思想不解放,方法落后,一言堂,一人说了算,这无形禁锢了小学生作文的天赋,给学生的心灵无意蒙上了一层害怕作文的阴影。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全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全面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作文,不惧作文,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从多方面给学生“松绑”,尽力营造一种宽松的作文氛围。
  一、从命题上给学生“松绑”,倡导自由表达
  小学生作文,如果没有命题,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如果命题太死板,又会使学生在表达上受到一定限制,受到一定发挥,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更新理念,淡化命题,仅给一个命题范围,倡导学生在表达上自由发挥,扬长避短,把自己心里想写的都写出来,只要有话可写,写出来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就算达到了作文教学的一定目的。长此以往,学生作文之水准一定会上新的台阶。比如写人的作文,老师可只给学生“写人”的命题大范围,引导学生自己拟一个具体的作文题目,自己选择亲自经历过的素材,可以写爸爸、妈妈,也可以写爷爷、奶奶;可以写老师,也可以写同学;可以写佩服的好人,也可以写憎恶的坏人。只要学生能写出具体的事例,写出一个人的特点就行。由于给学生创造了表达的自由空间,学生写出来的人就不会千人一个面孔,也就不会出现“套作”和雷同,这样亦可避免学生作文只会一味地“唱赞歌”而不会“提批评”的弊端。
  二、从体裁上给学生“松绑”,鼓励百花齐放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部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主导思想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对作文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下来,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应用文、读书笔记、日记等。这使得小学作文在文体上得以解放,给学生写作松了绑,使学生能在一种宽松的写作空间自由发挥,百花齐放。作文教学实践证明,一篇作文,文体规定太死,会局限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作文的手脚。如《我们的学校》这篇作文,如果只给定一种文体,要求只能写成“记叙文”,那么,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就会在写作上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也不利于多角度观察事物能力的张扬。如果不受文体约束,学生可不拘一格,百花齐放,选择自己喜欢写的文体,一定会写出得心应手的内容。前不久,我的一次作文教学实践也足以印证“同一文题不受文体限制约束”,学生习作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的教学设想。是啊,同样是就《我们的学校》一文,同学们有的写成“记叙文”,内容有记事的、写人的和绘景的;有的写成“说明文”,具体介绍学校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有的写成“散文式”的(当然这种“文体”小学生并非知晓)“想象文”(即:“我心目中的学校”)。 这样,同一内容的作文,学生可以在文体上“唯我而用”、“唯我熟用”,自由表达,自由发挥,书写自己想写的想抒发的内容,从而也就不会使学生在作文时感到困惑,思维禁锢,也不会感到没东西可写。
  三、从主题构思上给学生“松绑”,激发写作兴趣
  这里所讲的“主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每篇作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写文章首要的就是要构思文章的主题。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在作文教学中辅导学生构思文章主题时,传统的方法是只能让学生按执教者既定的主题构思完成习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导致雷同,甚至千篇一律,没了个性张扬,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如写《我的老师》,为了表达中心,按既定的主题构思,非要让学生写出老师的优秀品质不可,这样未免有些太苛刻了。试想,对于像《我的老师》这样的作文,如果把构思主题的权力留给学生,老师只作大方向的引导而不加限制,学生自然会写自己经历过的感受最深的,不管是赞扬老师还是善意批评老师,都能做到有话可写,写出来的内容都会是实实在在的,言之有理。这样,全班同学写出来的老师,绝不会是一个模型,而是各有差异,各具特色。在如此宽松的习作主题构思训练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一定会被充分激发起来,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一定会越来越高涨。
  当然,给学生作文“松绑”,还有修改方面的问题。作文修改可以变老师封闭式的“独笔”修改为学生开放式的“多笔”修改。这种形式可采取同桌一对一修改,前后桌小组修改,小组修改评议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充当作文的小主人,在修改中学习,在学习中修改,取人之长,相互提高。
  总之,我们的语文老师只要更新理念,更新教法,思想大胆解放,全方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异想天开”的作文环境,在作文的各个环节上“松绑”,让学生在作文天地像小鸟一样自己放飞自己,自由展翅,自由翱翔,作文教学定能彻底走出低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创新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从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多赏识三方面,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精神;兴趣;赏识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培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只要教师积极挖掘,抓住契机,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且能发展思维能力,激活创造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就必须打破陈旧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语文课要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是当前学习创新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精心策划和
期刊
[摘要]自主性学习能力是指一个人主动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是一个人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自主性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课堂的全过程,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  21世纪的教育有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
期刊
[摘要]普通中学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它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人生规划能力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关键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策略就是应对眼前形势和任务的一种明智的高超的方法、方案、方针。策略的要点在于判断识别、斟酌筹划、妥善实施。所谓使用教材策略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指导纲要》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事物过程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持久的知觉活动。培养中学生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字]初中数学;观察力;培养  
期刊
[摘要]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 围绕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模式。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能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更加和谐,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
期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助教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主要方面,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的主阵地。因此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开发利用多媒体助教课件已成为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好课件呢?本文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淡谈如何构思设计数学课件的一些肤浅的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课件设计的核心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
期刊
由于广大教师的大胆探索,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小学语文教法,这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无裨益。但若结合教学实践,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中有的“新教学法”或理论基础薄弱,或忽略了小学生心理特点,或脱离小学生认知实际,反而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误区。本文仅择其中几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作些分析,以期有助于改进。钟情于“激趣”,忽略了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愉快教育是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负担日益加重、陷于苦读而
期刊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要从自身教学情况出发,在立足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各种教学策略,而教学策略的方向是多样性的,只要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就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策略;有效性  作为我们的母语的汉语,无疑是最博大精深的语言之一,然而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却遭遇了重重困难。在实施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大有市场的今天
期刊
1、湖南永顺县首车中心完全小学 2、湖南湘西自治州民族实验小学 (41670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简单应用。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3、培养整理学习用品与生活用品的习惯,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分类的数学美,培养学生分类的意识。  4、通过操作活动、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