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33例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0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6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西咪替丁,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8%),P<0.05;观察组患儿止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明显,具有临床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西咪替丁;蒙脱石散;轮状病毒肠炎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72-02
  儿童胃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各类细菌、病毒易在胃肠道中繁殖。轮状病毒肠炎的多发人群为婴幼儿,常在秋冬季节发病,给患儿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为进一步评估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散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6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6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6个月-3岁,。病程13h-50h,且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对轮状病毒肠炎的相关诊疗标准[1],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症状。两组患儿粪便形态均为黄绿色稀便或蛋花汤样,排便次数为>5次/d,部分患儿出现恶习呕吐、四肢无力症状。根据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两组患儿临床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1。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针对两组患儿不同程度症状表现,根据脱水程度适当进行补液治疗,维持患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两组患儿均口服蒙脱石散(生产厂家: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国药准字:H20093375),服用方法为温水调服。其中<1岁者,1袋/d,分三次口服;1-2岁者,半袋/次,3次/d;>2岁者,每次口服2/3袋,3次/d;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西咪替丁(生产厂家: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国药准字:H23022968)静脉滴注,10mg/(kg*d)加入5%葡萄糖中,1次/d。
  1.3指标观察
  两组患儿均进行3-5d的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止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其中,治疗效果依据全国腹泻防治学术制定的相关标准:①显效:粪便性状、排便次数均恢复正常,全身不良症状消失;②有效:粪便性状、排便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缓解;③无效:排便次数无减少,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 18.0统计软件中,数据均采用%表示,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時,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2.2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止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3。
  3.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该种病毒属于双链RNA型病毒。轮状病毒进入到人体内部后,是否发生感染取决于病毒的数量和机体免疫力,婴幼儿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全, 轮状病毒容易在胃肠道中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进而引发肠炎。轮状病毒肠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腹痛、脱水,同时可伴随体内电解质紊乱现象。权威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很多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药物存在副作用,可能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选择治疗药物方面存在诸多限制[2]。
  蒙脱石散属于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够对轮状病毒复制和传播产生抑制效果也,同时补充患儿肠道内部缺失的厌氧菌,进而对菌群失调现象进行纠正。而西咪替丁属于H2受体拮抗剂,具有高效性和可选择性,能够明显抑制组胺、胰岛素及食物刺激而引发的胃酸分泌过多,因此可有效减轻肠道黏膜炎症性水肿,并促进患儿小肠黏膜绒毛的修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33例患儿应用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蒙脱石散,同时快速缓解患儿不良症状,且用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3]。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中,可发挥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妮芝.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12(19):54-55.
  [2]杨淑瑛,刘玉洁.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2,22(35):334-335.
  [3]同建霞,余景建,叶晓霓.蒙脱石散、利巴韦林、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1(18):41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门诊无痛人流的安全性效果和。方法:300例门诊例无痛人流患者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瑞芬太尼0.75 μg/kg,观察患者满意度及疗效。结果:本组300例患者297例满意,满意度99%;以上患者均顺利完成人流,手术成功率100%,其中有2例出现肢体恶心症状,对症用药后症状消失。无呼吸抑制、肢体活动障碍、呛咳、挣扎、皱眉、低血压等现象。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应用于
期刊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本院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根据患者在发病后,患者脑出血的部位、出血后有无破入脑室系统进行分组,并根据这多项因素了解其对于患者的死亡率与预后的影响。结果:⑴患者脑出血的部位主要包括基底节区出血未破入脑室系统,基底节区出血并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144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终止妊娠的患者组经米非司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组经米非司酮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83.33%,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组经米非司酮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86.2%,紧急避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29-02  近年来,四肢骨折病人临床上日趋增多,骨科材料也日趋更新,手术病人逐年增加。而术后骨不连病人仍然时有发生。给部分患者造成经济负担,给医务人员造成精神压力。以前牢固的固定和植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骨不连疗效已有报道[1]。现将我2000年12月至2014年12月32例骨折术后骨不连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骶管阻滞较鞍麻用于肛周手术的临床优势。方法:选择104例择期行肛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骶管阻滞组(I组)和鞍麻组(II组)。每组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15min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术后头痛、腰背痛的发生率。结果:I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15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和病例数均小于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胎盘植入的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将收治的22例子宮出血已得到控制的胎盘植入者,对他们实施产后d1单次肌内注射氨甲碟呤50mg/m2,保守治疗胎盘植入,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血β-HCG变化,经B超了解宫内情况,对患者随访月经。结果:经过治疗后手术切口全部甲级愈合,22例均痊愈。无一例合并晚期产后出血,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没出现,患者经过用药1周后血β-HCG下降至术切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治疗的寒冷性荨麻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治疗组患者的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以及总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痊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疗法在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计150例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在我院就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组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血液灌流进行临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β2微球蛋白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相比,观察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将其他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统计身体指标,并且根据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半年的治疗结束后,左心室舒张指数平均值为56.1±5.1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PPH与外剥内扎术在混合痔治疗中的疗效及选择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A)与治疗组(B)各100例,A组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B组患者采用PPH,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复发等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出血情况、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