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配戴后眼正相对调节力增强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青少年近视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调节力的变化,探讨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机制。

方法

回顾性研究。对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及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近视组110例,正视眼组43例,青少年近视角膜塑形镜配戴组48例,应用综合验光仪检测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力和隐斜度。对配戴组与同年龄段未配戴组正负相对调节进行比较,并对配戴组中19例验配前、后的相对调节力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角膜塑形镜组配戴3个月后正相对调节力PRA(-4.32±1.59)D,明显高于同年龄段未配戴组PRA(-2.27±1.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负相对调节力(N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组中19例验配前正相对调节力PRA(-2.49±1.05)D,配戴后PRA(-4.22±1.67)D,正相对调节力比配前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近视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正相对调节力增强,即调节储备增强,正相对调节力增强是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视网膜血管增生样瘤的临床表现特征,探讨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样瘤患者21例(22只眼),根据B超检查结果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针对性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21例患者在分别接受相应玻璃体腔注抗VEGF、放射敷贴、视网膜冷冻、激光光凝、玻璃体手术切除治疗后,患者的眼底渗出减少,肿瘤缩
目的观察后部肌间缝线加强的上直肌完全转位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斜视的术中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内直肌后徙联合后部肌间缝线加强的上直肌移植术矫正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所致内斜视21例21只眼,对术前、术中及术后6个月眼位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21例行内直肌后徙联合后部肌间缝线加强的上直肌移植术矫正术,术中观察上直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对难治性糖尿病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6年2月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16例难治性的糖尿病性角膜溃疡患者,经过角膜刮片及微生物培养排除感染,强化控制血糖后所有患者采取羊膜移植术,根据溃疡深度采取单层或多层羊膜移植,观察术后角膜溃疡愈合情况。随访期4~16个月。结果1例患者经两次羊膜移植后及其余15例患者一次羊膜移植后角膜溃疡均于术后2周~2个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及术后早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厚度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年龄、术前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及激光光斑数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观察行LASIK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51例(102只眼)术前及术后1天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ASIK术后1天RNFL平均
正常角膜无血管组织,以维持角膜的透明性。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是角膜化学损伤、角膜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导致的一个难治性眼表并发症。角膜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平行生长,已证实新生淋巴管是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眼表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形成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在角膜新生血管、新生淋巴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也成为治疗的主要靶点,现就目前发现的细胞因子在角膜新生血管、新生淋巴管发生以
期刊
期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因素。白色脂肪分泌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APN)能够调节糖脂代谢。近来的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缺乏APN可能会导致DR发生与发展,因此促进内源性APN增多可以保护视网膜血管。在这篇综述中,总结了近期脂联素与DR的相关性以及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DR的关系。在这一领域进一步的探讨,以期获得预防及治疗DR新的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一年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视野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对列研究。选取APACG患者30例(首次急性发作眼为观察组,临床前期眼为对照组)。在眼压正常后24小时内、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析眼压、RNFL厚度及视野。结果观察组平均RNFL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在24小时内和1周时增厚(P<0.0010),其余时间变薄,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研究知觉性优势眼与近视性屈光参差(interocular refractive error difference,IRED)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收入361例近视患者,将其分为非屈光参差组(IRED≤1D,177例)与屈光参差组(IRED>1D,184例)。通过计算机辅助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测试知觉性优势眼。结果非屈光参差组与屈光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