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区是一种公共环境,小区的命名不是一件小事,是很重要的,就像生活在一个国家、生活在一个城市,最后生活在一个小区,是整个环境的一个部分,是整体文化环境的一个部分。所以住宅小区的命名与城市文化建设同样非常重要。
关键词:住宅小区;命名;城市文化建设
一、住宅小区命名现象分析
(一)住宅小区命名存在的偏差
在住宅区的命名中,按规定不得使用“国际”、“世界”、“中华”、“中国”等词语,确需使用的,应得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但是,多年来小区命名往往先入为主,大家都叫习惯了。到地名办备案审查时,却发现有的字眼是相似、相近的,有的是禁用的,而正规出版的地图上又不能标注非标准地名,所以在地图上某某国际小区,只标注成某某小区。
一幢楼敢叫广场,什么叫广场?标准的解释是指城市中供市民休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场地。如果你看见一幢楼也打出醒目的标志叫广场,会是什么感觉?广场一词可以借用在具有配套公共场地的建筑物(群)上,但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在中等城市中,建筑物占地面积应在1万平方米或建筑面积在6万平方米以上;二是具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整块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三是在通名前应冠以功能性词语,如“××商务广场”、“××娱乐广场”、“××假日广场”等。这种单幢建筑,规范的命名应为公寓。
在建筑物(群)住宅区命名中,像滥用“广场”一样,有夸大之嫌的,还有像“中心”、“城”等。随便盖幢楼就叫中心,一个很小的小区就叫城,不仅夸大,而且有误导之嫌。命名“中心”必须是一个区域中居主导地位且最具规模的建筑物(群),“城”则是指封闭式或是半封闭式的大型商贸建筑物(群)。像未来城用来命名住宅小区,就有些牛头不对马嘴。试想,一名外地游客在地图上看到这样的地名,是不是会产生去逛街购物的念头?
(二)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过去建筑物、住宅小区的命名前置审批不到位,到地名审批环节时早已“生米做成熟饭”。在一些开发商头脑中,也没有项目命名要审批的概念,名称往往取得大气、动听,地名规范、标准的要求却被忽视了。
有的开发商为了提升项目形象,增加知名度,吸引更多购房者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楼盘热衷起洋名。像爱丁堡、圣乔维斯、安纳溪。甚至一个洋名,几个城市都在用。
(三)城市文化的衰落
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各个城市都在拼命大干快上。只是一味的建造。很多的“豆腐渣”工程,我们屡见不鲜。开发商建造出来就要想各种办法,让人们购买。首先就是小区的命名上,取各种洋名。
小区命名反映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中国的时代是需要彰显民族身份的时代,是需要找到自我的时代。大到国家的河流、山川的命名、城市的命名,小到社区的命名,甚至个人的命名,实际上都是彰显当代人的身份,我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实际上都反映在我们的名字上。所以说,名字是大事。很多人都有这种心理。如果想显得自己有品位,并不是自己冒充美国人、欧洲人或者其他西方人,而应该表达自己真实的自我,重新跟土地、跟历史、跟真实的自我建立起联系,把名字当作身份证,当作这块地的身份证,以及当成生活环境、生活方向的身份证。
二、城市文化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避免住宅小区名称的不规范问题
项目建设单位,在拟命名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名副其实,比如一幢楼或两三幢楼,达不到小区规模的,可以叫楼、居、府、舍等;绿地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不能叫花园,可以根据实际叫苑、园、庄、阁等;二是要通盘考虑城市现有地名、项目名称,同一城市、镇内的道路、住宅小区(楼)、建筑物名称,不得重名,并避免使用近似、易混淆的名称。避免相同或相似易混淆的叫法,更不能“国际”、“世界”、“中心”等满天飞。
对过去已约定俗成,使用广泛的相同相似地名,市地名办通过地名普查、门牌重新统一编制等方式,予以规范化处理。对于新报审批、备案的相同相似地名,则建议建设单位重新修改,以避免重名或近似地名的出现。
(二)房地产企业应注重城市文化体系建设
文化是无形的,但它又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文化力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途径,是房地产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之泉和智慧之源。因此,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活力与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必然要求房地产企业从其自身发展历史中提炼文化的积淀,很好的预测房地产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好的打造卓越的房地产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企业从源头把自己的文化提高上去,才能更好的注重城市文化。
(三)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调控
出台地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住宅小区(楼)、公开销售的建筑物以及其他需要命名的大型建筑物名称,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报设区的市、县(市)民政部门审批。建设单位申请发布涉及住宅小区(楼)、建筑物地名的广告,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地产权属证书以及门(楼)牌的,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出示地名批准文件。
三、结语
住宅小区命名与城市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住宅小区的名字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合理的命名能够提升城市文化的底蕴。所以我们在最开始的住宅小区命名上多下些功夫,使其更规范合理。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M].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9.
[2] 徐朝晖.小区命名再不能想叫啥就叫啥[N].金华日报, 2013-03-20(10).
[3] 赵力平.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关键词:住宅小区;命名;城市文化建设
一、住宅小区命名现象分析
(一)住宅小区命名存在的偏差
在住宅区的命名中,按规定不得使用“国际”、“世界”、“中华”、“中国”等词语,确需使用的,应得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但是,多年来小区命名往往先入为主,大家都叫习惯了。到地名办备案审查时,却发现有的字眼是相似、相近的,有的是禁用的,而正规出版的地图上又不能标注非标准地名,所以在地图上某某国际小区,只标注成某某小区。
一幢楼敢叫广场,什么叫广场?标准的解释是指城市中供市民休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场地。如果你看见一幢楼也打出醒目的标志叫广场,会是什么感觉?广场一词可以借用在具有配套公共场地的建筑物(群)上,但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在中等城市中,建筑物占地面积应在1万平方米或建筑面积在6万平方米以上;二是具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整块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三是在通名前应冠以功能性词语,如“××商务广场”、“××娱乐广场”、“××假日广场”等。这种单幢建筑,规范的命名应为公寓。
在建筑物(群)住宅区命名中,像滥用“广场”一样,有夸大之嫌的,还有像“中心”、“城”等。随便盖幢楼就叫中心,一个很小的小区就叫城,不仅夸大,而且有误导之嫌。命名“中心”必须是一个区域中居主导地位且最具规模的建筑物(群),“城”则是指封闭式或是半封闭式的大型商贸建筑物(群)。像未来城用来命名住宅小区,就有些牛头不对马嘴。试想,一名外地游客在地图上看到这样的地名,是不是会产生去逛街购物的念头?
(二)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过去建筑物、住宅小区的命名前置审批不到位,到地名审批环节时早已“生米做成熟饭”。在一些开发商头脑中,也没有项目命名要审批的概念,名称往往取得大气、动听,地名规范、标准的要求却被忽视了。
有的开发商为了提升项目形象,增加知名度,吸引更多购房者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楼盘热衷起洋名。像爱丁堡、圣乔维斯、安纳溪。甚至一个洋名,几个城市都在用。
(三)城市文化的衰落
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各个城市都在拼命大干快上。只是一味的建造。很多的“豆腐渣”工程,我们屡见不鲜。开发商建造出来就要想各种办法,让人们购买。首先就是小区的命名上,取各种洋名。
小区命名反映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中国的时代是需要彰显民族身份的时代,是需要找到自我的时代。大到国家的河流、山川的命名、城市的命名,小到社区的命名,甚至个人的命名,实际上都是彰显当代人的身份,我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实际上都反映在我们的名字上。所以说,名字是大事。很多人都有这种心理。如果想显得自己有品位,并不是自己冒充美国人、欧洲人或者其他西方人,而应该表达自己真实的自我,重新跟土地、跟历史、跟真实的自我建立起联系,把名字当作身份证,当作这块地的身份证,以及当成生活环境、生活方向的身份证。
二、城市文化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避免住宅小区名称的不规范问题
项目建设单位,在拟命名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名副其实,比如一幢楼或两三幢楼,达不到小区规模的,可以叫楼、居、府、舍等;绿地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不能叫花园,可以根据实际叫苑、园、庄、阁等;二是要通盘考虑城市现有地名、项目名称,同一城市、镇内的道路、住宅小区(楼)、建筑物名称,不得重名,并避免使用近似、易混淆的名称。避免相同或相似易混淆的叫法,更不能“国际”、“世界”、“中心”等满天飞。
对过去已约定俗成,使用广泛的相同相似地名,市地名办通过地名普查、门牌重新统一编制等方式,予以规范化处理。对于新报审批、备案的相同相似地名,则建议建设单位重新修改,以避免重名或近似地名的出现。
(二)房地产企业应注重城市文化体系建设
文化是无形的,但它又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文化力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途径,是房地产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之泉和智慧之源。因此,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活力与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必然要求房地产企业从其自身发展历史中提炼文化的积淀,很好的预测房地产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好的打造卓越的房地产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企业从源头把自己的文化提高上去,才能更好的注重城市文化。
(三)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调控
出台地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住宅小区(楼)、公开销售的建筑物以及其他需要命名的大型建筑物名称,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报设区的市、县(市)民政部门审批。建设单位申请发布涉及住宅小区(楼)、建筑物地名的广告,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地产权属证书以及门(楼)牌的,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出示地名批准文件。
三、结语
住宅小区命名与城市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住宅小区的名字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合理的命名能够提升城市文化的底蕴。所以我们在最开始的住宅小区命名上多下些功夫,使其更规范合理。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M].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9.
[2] 徐朝晖.小区命名再不能想叫啥就叫啥[N].金华日报, 2013-03-20(10).
[3] 赵力平.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