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和严峻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现阶段多数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应成为我们信息技术课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上好信息技术课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根除“副科”观念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从诞生起就被人们划入了“副科”。领导不重视,多数老师都是兼职,师资力量弱;老师不当回事,上课凭经验,讲几个命令就完事;学生也只把这门课程当休闲,课堂上就是玩玩游戏,上上网。 但从学生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根除“副科”观念,重视我们所教的课程。同时我们还应帮助学生改变对这门课程的看法,让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学习。
二、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教学科目,其内容的变化极为频繁,具有内容跳跃性大、更新快、技术性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备课时,除要注意钻研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抓住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外,还应注意技术的发展。让课堂不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把课堂学习和生活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三、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学生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口头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四、提高教师的语言的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上一句生动幽默的语言,它即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的风格。它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缩小,师生之间更有亲和力。教师趣味性的语言是贴近学生心理的,能使语言更具活力,比空泛的说教更具效力。老师的话如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新鲜活泼、幽默风趣,那么学生就像在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欣赏一幅动人的风景,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五、将生活实践与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说:黑板报设计,我们就以此为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设计黑板报,学生要实现制作一张漂亮的黑板报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输入与设置、排版,还需学会到网上去查找、下载图片等信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信息课上可以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而且在遇到出黑板报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这就把信息技术教育溶入到学生平时的生活,使信息技术教育日常化,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与校本课程的整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信息技术这门课,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技术课程,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据主要地位。在教学中,上机时间应不少动手操作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对于有些操作,讲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学生实际操作中却觉得非常笨拙。如在教学鼠标的操作时。老师用一分钟就可以把操作方法讲完,可到学生练习时就不是一分钟能操作好。如双击,学生手指的协调性不够,双击操作成两次单击;如拖动,学生不是忘记按鼠标就是不到目的地就松开鼠标。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动手。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八、教学生制作一些小作品
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是承载着素质教育任务的一项实践活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它让孩子们把计算机技术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将科学与人文、审美结合起来,通过自主创新,大胆展示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要给学生“指导”而切忌越俎代庖。
九、培养网络技能
internet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包罗万象,我们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应有尽有。比如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信息,告诉他们一些常用的、功能较强大的搜索引擎网站,象google、baidu等。以及教会他们如何才能有效地搜索到有价值信息的技巧和方法。再如可以利用一些视频课件学习一些实用软件、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某些专题的bbs论坛中发贴来寻求解决办法。诸如此类。要让学生知道:网络上的老师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在采取上述方法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自学后,才能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生活,跟得上网络时代的快节奏步伐,利用自己所具备的信息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十、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由于信息技术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要想通过信息技术课来的满足每个同学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是很困难的,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考虑这个差异性,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平时多看计算机书,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总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和严峻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并把我们好的思路、想法贡献出来,供大家一同来学习和探讨,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现阶段多数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应成为我们信息技术课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上好信息技术课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根除“副科”观念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从诞生起就被人们划入了“副科”。领导不重视,多数老师都是兼职,师资力量弱;老师不当回事,上课凭经验,讲几个命令就完事;学生也只把这门课程当休闲,课堂上就是玩玩游戏,上上网。 但从学生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根除“副科”观念,重视我们所教的课程。同时我们还应帮助学生改变对这门课程的看法,让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学习。
二、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教学科目,其内容的变化极为频繁,具有内容跳跃性大、更新快、技术性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备课时,除要注意钻研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抓住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外,还应注意技术的发展。让课堂不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把课堂学习和生活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三、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学生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口头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四、提高教师的语言的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上一句生动幽默的语言,它即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的风格。它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缩小,师生之间更有亲和力。教师趣味性的语言是贴近学生心理的,能使语言更具活力,比空泛的说教更具效力。老师的话如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新鲜活泼、幽默风趣,那么学生就像在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欣赏一幅动人的风景,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五、将生活实践与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说:黑板报设计,我们就以此为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设计黑板报,学生要实现制作一张漂亮的黑板报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输入与设置、排版,还需学会到网上去查找、下载图片等信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信息课上可以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而且在遇到出黑板报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这就把信息技术教育溶入到学生平时的生活,使信息技术教育日常化,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与校本课程的整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信息技术这门课,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技术课程,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据主要地位。在教学中,上机时间应不少动手操作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对于有些操作,讲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学生实际操作中却觉得非常笨拙。如在教学鼠标的操作时。老师用一分钟就可以把操作方法讲完,可到学生练习时就不是一分钟能操作好。如双击,学生手指的协调性不够,双击操作成两次单击;如拖动,学生不是忘记按鼠标就是不到目的地就松开鼠标。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动手。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八、教学生制作一些小作品
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是承载着素质教育任务的一项实践活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它让孩子们把计算机技术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将科学与人文、审美结合起来,通过自主创新,大胆展示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要给学生“指导”而切忌越俎代庖。
九、培养网络技能
internet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包罗万象,我们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应有尽有。比如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信息,告诉他们一些常用的、功能较强大的搜索引擎网站,象google、baidu等。以及教会他们如何才能有效地搜索到有价值信息的技巧和方法。再如可以利用一些视频课件学习一些实用软件、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某些专题的bbs论坛中发贴来寻求解决办法。诸如此类。要让学生知道:网络上的老师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在采取上述方法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自学后,才能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生活,跟得上网络时代的快节奏步伐,利用自己所具备的信息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十、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由于信息技术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要想通过信息技术课来的满足每个同学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是很困难的,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考虑这个差异性,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平时多看计算机书,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总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和严峻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并把我们好的思路、想法贡献出来,供大家一同来学习和探讨,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