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tgaoy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持民间社会与政府的理性和良性互动,保持政府积极创新的动力和态势,这或许是中国这样的国家推进民主化进程的独特路径
  
  在3月16日温家宝总理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法国《世界报》记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一百年都不需要民主”?有评论说,法国记者的提问反映了一些西方人的“偏见”,表明他们没有读懂中国。不过,理性地思考,他们之所以有如此“偏见”,之所以未能读懂中国,一方面可能与他们所持的西方式民主化标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们没有将自己的民主实践上升为自觉的理论高度来大力阐释有关。
  
  民主的标准是什么
  
  事实上,民主有着多重目标,民主化也有多种路径。依照著名民主理论家萨托利的观点,民主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努力完善“人民的统治”,落实人民的民主权利;二是努力保护公民的权利,尽可能杜绝公民个人自由权利受到来自他人、社会、甚至国家和政府的侵害。这也就是说,在对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做出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或承认第一个方面工作的成就而忽视或无视第二个方面努力的意义。
  民主化也被认为是一个“双边进程”,即,一方面,必须不断地改革作为公共权威的国家权力体系,寻求国家行为的合理方式和限度,以期国家政策更加合乎民意;另一方面,也必须不断地建设自立自主的公民社会,并确立公民社会行为的合理方式和限度,以规制各种非政府行为。这也就是说,在清点民主化“资产”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计算国家制度民主化改造方面的成就,还应该计算市民社会建设方面的成果。
  民主通常也被看作是一个过程。这也就是说,它从不完善、不成熟到较完善、较成熟,在不同的时段会有程度上的差异。每一个环节的进展又有一个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很难说从哪个点开始进入了民主阶段。有人说,自由选举应该是民主的一项最重要的指标,应该成为衡量的起点。但是,选举又会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比例代表制和多数代表制,我们很难做出简单判定。
  如果将民主视为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根据公共决策的流程,我们可以将它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或三个环节(如图1)。
  
  与上述过程相对应,我们也可以区分三种民主形式,即,(1)作为自由选举的民主——民主选举,它关注管理者:选举精英人物去负责制定公共政策,实施管理;(2)作为决策过程的民主——民主协商,它关注管理过程:不同利益群体参与管理过程,充分表达各自利益,在讨论协商的基础上产生公共政策或为公共决策提供依据;(3)作为决策评价的民主——民主监督,它关注管理效果:民众对于管理者及其行为(包括公共政策)实施评价监督。这样的分析告诉我们,“选举民主”是民主化的重要方面,而决策民主和监督民主也应该是民主化的重要方面。换句话说,选举方面的成就可以被看成是民主化的进展,同样,决策和监督方面的成就也可以被看成是民主化的进展。
  到目前为止,民主已经演变为一个具有多重目标、需要多重制度保障的复合概念。也许,我们可以区分民主的强标准和弱标准,比如,选举以及与选举相联系的政党政治可以被视为民主的强标准,而其他如法律制度、公民诉求之表达机制、民主协商机制以及公民监督体系等可以被视为次强标准或弱标准。不同的国家由于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可能会在这些不同的目标和标准当中对其先后顺序做出选择和安排。
  
  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社会发展的要求(民生改善问题);民主化的要求(大众参与问题);开放以及国际认同的要求(国际接轨问题)。这些问题和挑战互相交织,相互影响。中国政府一直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发展逻辑来推行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渐进改革,这些改革基本上围绕着“规范社会行为”(社会治理)和“规范政府行为”(政府治理)这两个方向展开。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20多年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在“治民”的方面,中国走的是放松管制,还权于民的路子,努力探索一条活化社会的治理模式。在“治官”的方面,中国走的是规范政府管理,限制公权的路子,努力探索一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政府模式,希望打造一个文明管理的公共政府。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经济改革。从政治学的角度讲,这些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还权(权利)于民,放松管制,实现社会和个人的更大自由。这些改革举措为今天普遍推广的村民自治和“草根民主”试验以及城市居委会改革和社区建设运动创造了条件。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针对自身进行改革,先后推出了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了公务员制度,行政机构改革——从机构精简和裁员到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随之逐步试行被认为是微观领域制度创新的行政问责制、公示制度和听政制度。这些努力的最终目的在于打造一个现代服务型的政府。
  中国政府也一直在努力通过自己特殊的方式化解来自民主方面的压力,积极追求和实现民主化的目标,这些努力包括:
  1. 用“自由”来释放民主之压力:放松政府管制,给个人以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利益实现渠道的多样化来分解公民诉求的压力;
  2. 用良好的经济绩效来缓解民众需求的压力:谋求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巩固合法性基础;
  3. 用基层民主试验来启动民主化的步骤:通过社会基层单位的自治和自主运动以及民主试验,疏导民意和压力,舒缓来自社会底层可能造成既有体制的紧张;
  4. 用制度和政策创新来确立民意的回应机制:通过微观领域的制度变革和政策创新(如完善人民代表制、问责制、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协商民主等),克服既有体制的结构性障碍,完善民意表达和回应机制。
  不同于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中大多数政党的做法,中国执政党及其领导人很少公开明确大张旗鼓地宣示自己要推行什么民主改革,它所主导的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不过是要实现治理模式的转型改造,而这项改革总体上沿着保障“私权”和限制“公权”这两个方向展开。应当肯定,这些努力与西方人一般理解的民主诉求可能有所不同,但它成就了中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完全符合宪政民主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的改革也可能为民主化提供了另一种经验。
  中国的经验表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不一定是通过高喊民主口号、通过设计全新的民主方案、通过公开推行民主改革、通过移植现成的民主制度、通过民主革命等方式来实现的,而更主要地是在政府与民间社会的互动和博弈过程中通过政府创新来实现的。因此,保持民间社会与政府的理性和良性互动,保持政府积极创新的动力和态势,这或许是中国这样的国家推进民主化进程的独特路径。(作者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政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近代以来也经受了“欧风美雨”的侵袭。如何走出一条有个性的发展之路,让黄土地再生出新文明?对于以“黄土文明”为标志的中国文化来说,这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在传承中创造新文化    在这块世界上最大的塬——没有被侵蚀的平整高原上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周王朝从这里兴起,周先祖在这里“教民稼穑”,于是有了“周道之兴自此始”之说。走进这块土地,也就走进了厚重的中国文
山东省冠县对县城全部网吧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治、清理,县城网吧几乎全部被关.一时间,“冠县无网吧”的舆论一下子把这个小县推到了风口浪尖,在舆论压力下,从10月15日起,部分
国家助学贷款实质上是银行在政府的政策和行政指令推动下对学生发放的一种教育消费和信用贷款。助学贷款要求学生在毕业后6年内还清,但是市场经济低迷、就业率偏低、信用观念
运用建筑工程学原理分析了鼢鼠洞道结构的适应进化机理.鼢鼠采用压实洞壁的方式既解决了土的搬运问题又改善了洞道的受力性能;通过修建侧洞不但解决了中途转身和相互避让时因
中国股市究竞怎么了?各方关注焦点落在了“大小非”身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琨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指出,应该用制度解决大小非问题。那么,我国股票市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在DNA分子水平上对疣蝗5个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在23个引物中有6个引物出现稳定的扩增带,扩增总带数为66条,其中53条具多态性,占80.3%,平均每个引物8.9条。利用Nei & Li相
黄脸油葫芦雌体受精囊主要由腺细胞和肌肉构成.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后发现,受精囊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内膜、腺细胞层、基膜和肌肉层四层结构.其中,腺细胞层比较发达,主要是由细胞
对蝗总科8科58属103种蝗虫的雌性下生殖板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雌性下生殖板的各部分可以作为种间,属间和科间的分类特征。从雌性下生殖板的形态来看,癞蝗科同其它科的差异比
给出了拟溃基率空间紧致极小子流形的两个积分不等式,推广了前人在常曲率空间的相应结果。
在同样数额下,贪污受贿罪犯罪化盗窃罪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更大,如果前者的起刑点还高于后者,显然违反犯罪刑相适应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