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专题解释]《琵琶行》中,诗人用联想代替自述,结合与琵琶女相似的经历,以联想生情的方式传达自身遭遇,让全诗颇具一韵多意的特征。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物,虽有着相异的人生矛盾和纠结,但感情的本质却是相通的。“同是”一词将遭遇相联结,在映衬与“雷同”之间,宣泄了诗人的“天涯沦落之恨”,吟唱了一曲“感时伤世之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题解释]《琵琶行》中,诗人用联想代替自述,结合与琵琶女相似的经历,以联想生情的方式传达自身遭遇,让全诗颇具一韵多意的特征。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物,虽有着相异的人生矛盾和纠结,但感情的本质却是相通的。“同是”一词将遭遇相联结,在映衬与“雷同”之间,宣泄了诗人的“天涯沦落之恨”,吟唱了一曲“感时伤世之痛”。
其他文献
[专题解释]新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哪些新闻是值得浏览的?什么样的新闻算是优秀的新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将了解界定优秀新闻作品必备的要素,拟定优秀新闻的评定标准,并在班级举办新闻推荐会。
[专题解释]本专题精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参读《峨日朵雪峰之侧》和《致云雀》,感受现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感受诗人们的青春激情。【预习任务】1.通过查阅图书资料或搜索互联网,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以及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诗的发展情况。2.了解郭沫若和闻一多的生平、思想、成就和影响。
[专题解释]古典诗歌具有音乐特性,而描写音乐的古典诗歌不乏精品之作。清代诗评家方扶南对三首描写音乐的唐诗赞誉有加:“白香山江山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本专题精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参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赏析古诗的音乐描写艺术,体会诗人在音乐描写中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褚树荣(下称“褚”):“专题研讨”作为“国家标准”,正式写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19年秋季学期,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我们知道,在统编高中
[专题解释]李白和杜甫的作品是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的,体现了盛唐魄力和盛唐气象。不过,两位诗人的诗风迥异:“大字是工部的家畜”而“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本专题通过知人论世,研读诗文,从视角、意象、手法、结构等方面鉴赏两位诗人作品的艺术特色。
[专题解释]本专题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导入专题。联读本单元8首诗歌并适当拓展,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发展脉络,理解古体诗、近体诗、词等体裁的基本知识。【预习任务】必修上册的古代诗歌共14首,包括第二单元2首、第三单元8首和“古诗词诵读”4首。朗读第三单元的诗歌,标注节奏(如“采采/茉苜”)、押韵(一韵到底用△、多韵依次用△O,标于押韵字之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按照体裁,这些诗歌可分几种类型?
[专题解释]本专题联读两首古体诗《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在上一专题理会其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侧重于艺术风格的欣赏,领略质朴刚健和平淡舒缓两种不同取向的诗歌之美。
[专题解释]本专题联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登高》,理会诗作的思想内容。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通过分析文本语句声韵节律设计诵读,理会《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跌宕起伏的情绪流转和《登高》中蕴含的身世之悲和忧国之情。
[专题解释]本专题通过阅读古诗作品,体味古人的思想情感,增强对人生的感悟。联读曹操《短歌行》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参读曹操《却东西门行》和陶渊明《杂诗(其二)》,感受诗人的人生态度,辩证理解不同的人生取向。
【专题解释】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本专题拟通过欣赏古老的“吟诵”,开展班级“古典诗词吟诵会”,改变古典诗词在学生心目中的固有形象,以期强化学生对古典诗词音韵节奏与情感基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