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扩招,推动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音乐艺术专业招生人数也呈逐年扩大趋势。扩招在为艺术教育带来机遇与发展的同时,也使艺术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对于高师声乐教学而言,随之而来的是生源分布广、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匮乏、教学模式落后,传统分班“齐步走”的教学模式遇到了诸如“两头吃不饱”、“进度难掌握”等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改革声乐课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提高,一直是高师音乐界关心和探讨的课题。本文拟从分级教学内涵界定及主要特征、理论依据及表现优势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以就教各位专家。
一、分级教学内涵界定及主要特征
所谓分级教学是指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评价上区别对待,使较高层次的学生能进一步发展潜能,中等层次学生能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系统、完整地学习,达到基本能力要求,从而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得到较好的发展,是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另一层面上的意义解读。声乐分级教学是根据声乐教学的专业特点和教学规律,以及声乐作品的基本教学要求,以制定分级规定曲目的形式,明确划分声乐的程度,明确规定声乐教学的进度,使声乐考核具有便于操作的实施依据和规范准则的一种教学模式。
声乐分级教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差异性。大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声乐的兴趣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大学生这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策略必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分级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差异教学。
2.层次性。大学生在声乐专业程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客观上可分为好、中、差,按照学生不同的声乐程度在不同的层面上实施教学,这就是分级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说,分级教学其实就是分层次教学。
3.针对性。分级教学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说,就是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清层次,确定等级,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因材施教。因此,分级教学也就是一种个性化教学。
4.实效性。分级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追求教学实效、讲究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切实有效的分级教学的新模式,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声乐教学效果。
5.发展性。分级教学的教育价值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差异,追求人的个性化发展;主张人人掌握“必需”的声乐知识技能,不同等级的人按照不同的要求学习“不同”的声乐技能,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声乐学习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
二、声乐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依据。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再认识的活动。声乐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分级教学中等级的划分就是针对学生声乐专业程度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学习阶段。在不同的学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学理论依据。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程度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的可接受性原则“不是单纯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的一面,而是重视教学要适当走在学生发展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各级程度确定的前提,是学生现实水准和教学发展可能性、一定的前瞻性,正是可接受教育原则的体现。
高等院校中的艺术教育具有自身鲜明的教学特色,“音乐教育是注重个性化的教育,它有自身的教学规律,不能象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批量生产’”。然而,就声乐教育而言,以往的声乐教学缺少象其它学科那样明确界定程度不同、能够指导和规范教学的教材;就技术训练而言,以往的声乐教学似乎没有明确各年级学生专业学习的具体标准。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它束缚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对教学产生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探讨符合高师特点的声乐教学方法,必须建立能够指导和规范教学,具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制约机制的高师声乐教学体系。
“成功的方案开始于清晰表述的目的,然后是组织适合于这些目的的教学,在学生向着这些目的前进时给予反馈和矫正,使用反映这些目的的评价技术。” “教学的艺术在于:把一个复杂的最终产物分解为必须分别并按某种顺序达到的组成部分。”合理的分解教学进度,教师才能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步骤,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声乐教学必须遵循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制定内容简洁明确、循序渐进的阶段教学目标,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才能确保高师音乐人才培养质量。
“循序渐进是声乐教学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对声乐教学中的‘序’的研究和规范化是声乐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发展声乐艺术有着重要意义。”声乐分级教学是把中外声乐艺术积累的理论知识和经典作品简约化、系统化,以体现声乐教学不同阶段性要求,使教学有明确的进度标准和规格,形成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的体系,从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稳步扎实地进行专业训练和理论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评估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确实促进个体的最充分发展。”正是基于承认教学客体在嗓音条件、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是以明确界定程度、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采取按声乐专业程度不同分级教学的办法,通过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够加强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分级教学实践的优势
声乐课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随着高等艺术教育从精英式向大众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生源更加广泛,学生声乐水平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声乐教学如果还像以往那样,不论学生基础如何,都学习同一内容,采用统一教法,势必在教学重点的处理上难以兼顾两极的学生,“两头吃不饱”、“进度难把握”两者的矛盾也必然制约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声乐分级教学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适应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也是因材施教原则在高师声乐教学的具体体现。
1.实行声乐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目标管理等有计划的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菜单,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度及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明显收获。
2.声乐分级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框架,它于有利于促进高师声乐教学管理向着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迈进,有利于全方位地反映教育与受教育者在教学的环节中所达到的真实水平,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对不同专业程度的学生实施声乐分级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系统、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有利于激发声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
3.声乐分级教学规定了各年级必须达到的级别和进度要求,使教师教学任务更加具体、明确;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教学目标,更加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4.声乐分级教学打破了以往以年级考核为界限的局限性,使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程度的教学客体,进行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立足于自身专业起点,循序渐进地提高歌唱水平,有利于发挥教学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它鼓励学生在完成所规定学习的情况下,努力向更高层次冲刺,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声乐教学的活力。
5.声乐分级教学的专业评定标准,限定不同程度学生应考核的选材规格,为考核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以分级作品体现专业程度的差异,以分级考核反映专业水平的高低,从而量化了声乐教学的规范准则和专业水平的衡量尺度。分级教学制定的不同等级规定曲目,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系统性,因而打破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形式,有利于促进教材的完善和学科的建设。
声乐分级教学是在高等艺术教育专业不断扩招的现实背景下,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时间上仅有几年的历史,但在教育理念、操作层面等已表现出它的前瞻性和超越性,因为,它符合以创造多种教学模式适应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多数院校尚处于尝试、起步阶段,因此,关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依然存在着可待论证和进一步完善的方面,我们应该相信分级教学模式是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认真思考、研究声乐分级教学在理论实践方面的问题,完善和发展这一新的教学体系,对声乐教学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声乐学科发展的长远意义。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一、分级教学内涵界定及主要特征
所谓分级教学是指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评价上区别对待,使较高层次的学生能进一步发展潜能,中等层次学生能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系统、完整地学习,达到基本能力要求,从而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得到较好的发展,是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另一层面上的意义解读。声乐分级教学是根据声乐教学的专业特点和教学规律,以及声乐作品的基本教学要求,以制定分级规定曲目的形式,明确划分声乐的程度,明确规定声乐教学的进度,使声乐考核具有便于操作的实施依据和规范准则的一种教学模式。
声乐分级教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差异性。大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声乐的兴趣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大学生这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策略必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分级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差异教学。
2.层次性。大学生在声乐专业程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客观上可分为好、中、差,按照学生不同的声乐程度在不同的层面上实施教学,这就是分级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说,分级教学其实就是分层次教学。
3.针对性。分级教学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说,就是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清层次,确定等级,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因材施教。因此,分级教学也就是一种个性化教学。
4.实效性。分级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追求教学实效、讲究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切实有效的分级教学的新模式,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声乐教学效果。
5.发展性。分级教学的教育价值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差异,追求人的个性化发展;主张人人掌握“必需”的声乐知识技能,不同等级的人按照不同的要求学习“不同”的声乐技能,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声乐学习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
二、声乐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依据。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再认识的活动。声乐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分级教学中等级的划分就是针对学生声乐专业程度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学习阶段。在不同的学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学理论依据。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程度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的可接受性原则“不是单纯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的一面,而是重视教学要适当走在学生发展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各级程度确定的前提,是学生现实水准和教学发展可能性、一定的前瞻性,正是可接受教育原则的体现。
高等院校中的艺术教育具有自身鲜明的教学特色,“音乐教育是注重个性化的教育,它有自身的教学规律,不能象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批量生产’”。然而,就声乐教育而言,以往的声乐教学缺少象其它学科那样明确界定程度不同、能够指导和规范教学的教材;就技术训练而言,以往的声乐教学似乎没有明确各年级学生专业学习的具体标准。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它束缚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对教学产生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探讨符合高师特点的声乐教学方法,必须建立能够指导和规范教学,具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制约机制的高师声乐教学体系。
“成功的方案开始于清晰表述的目的,然后是组织适合于这些目的的教学,在学生向着这些目的前进时给予反馈和矫正,使用反映这些目的的评价技术。” “教学的艺术在于:把一个复杂的最终产物分解为必须分别并按某种顺序达到的组成部分。”合理的分解教学进度,教师才能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步骤,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声乐教学必须遵循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制定内容简洁明确、循序渐进的阶段教学目标,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才能确保高师音乐人才培养质量。
“循序渐进是声乐教学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对声乐教学中的‘序’的研究和规范化是声乐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发展声乐艺术有着重要意义。”声乐分级教学是把中外声乐艺术积累的理论知识和经典作品简约化、系统化,以体现声乐教学不同阶段性要求,使教学有明确的进度标准和规格,形成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的体系,从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稳步扎实地进行专业训练和理论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评估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确实促进个体的最充分发展。”正是基于承认教学客体在嗓音条件、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是以明确界定程度、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采取按声乐专业程度不同分级教学的办法,通过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够加强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分级教学实践的优势
声乐课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随着高等艺术教育从精英式向大众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生源更加广泛,学生声乐水平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声乐教学如果还像以往那样,不论学生基础如何,都学习同一内容,采用统一教法,势必在教学重点的处理上难以兼顾两极的学生,“两头吃不饱”、“进度难把握”两者的矛盾也必然制约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声乐分级教学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适应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也是因材施教原则在高师声乐教学的具体体现。
1.实行声乐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目标管理等有计划的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菜单,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度及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明显收获。
2.声乐分级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框架,它于有利于促进高师声乐教学管理向着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迈进,有利于全方位地反映教育与受教育者在教学的环节中所达到的真实水平,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对不同专业程度的学生实施声乐分级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系统、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有利于激发声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
3.声乐分级教学规定了各年级必须达到的级别和进度要求,使教师教学任务更加具体、明确;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教学目标,更加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4.声乐分级教学打破了以往以年级考核为界限的局限性,使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程度的教学客体,进行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立足于自身专业起点,循序渐进地提高歌唱水平,有利于发挥教学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它鼓励学生在完成所规定学习的情况下,努力向更高层次冲刺,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声乐教学的活力。
5.声乐分级教学的专业评定标准,限定不同程度学生应考核的选材规格,为考核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以分级作品体现专业程度的差异,以分级考核反映专业水平的高低,从而量化了声乐教学的规范准则和专业水平的衡量尺度。分级教学制定的不同等级规定曲目,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系统性,因而打破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形式,有利于促进教材的完善和学科的建设。
声乐分级教学是在高等艺术教育专业不断扩招的现实背景下,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时间上仅有几年的历史,但在教育理念、操作层面等已表现出它的前瞻性和超越性,因为,它符合以创造多种教学模式适应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多数院校尚处于尝试、起步阶段,因此,关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依然存在着可待论证和进一步完善的方面,我们应该相信分级教学模式是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认真思考、研究声乐分级教学在理论实践方面的问题,完善和发展这一新的教学体系,对声乐教学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声乐学科发展的长远意义。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