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原病患者与平原地区居民骨髓信号的MR测定及波谱分析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jt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世居高原的居民是对高原低氧环境长期适应。由于长期慢性高原缺氧的应激反应,出现黄骨髓红髓化,使骨髓的水脂成份发生变化。本研究采用磁共振无创活体检查的优势,扫描T1WI同反相位序列,测定椎体信号强度比值;T2WI m-FFE 序列, 形成T2* Mapping 图,定量研究椎体红、黄骨髓的转变;S V-PRESS序列1 H-MRS 可对骨髓水脂及含氢化合物成份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选取海拔3000 米以上慢性高原病患者及初来平原地区(小于6月)人们的骨髓做比较,从而从分子水平揭示人类高原低氧适应机制。
  【关键词】慢性高原病、骨髓、波谱
  【Abstract】The Native Plateau Tibetan is the best nation to adapt to high altitude hypoxia environment. Stress response due to long-term chronic high altitude hypoxia, appear yellow bone marrow red pulp, making the water lipid component of bone marrow change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noninvasive examination of the living advantages, scanning T1WI reverse phase sequence, vertebral signal intensity ratio; T2WI m-FFE sequence, the formation of T2* Mapping diagram, change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vertebral body red, yellow bone marrow; S V-PRESS sequences of 1 H-MRS can be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one marrow fat water and hydrogen containing compound ingredients. This study selected 3000 meters above the sea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lateau sickness and beginning to plain area people's bone marrow is compared, thus revealing the human hypoxia adapt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molecular level.
  【Key Words】Chronic high altitude disease, bone marrow, spectrum
  世代居住在我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的人们,是长期处于高原低氧(hypoxia)环境中。高原低氧适应是机体整体适应的表现,而骨髓组织是机体整体适应的一个重要环节。
  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器官,正常松质骨由骨小梁和红、黄骨髓共同构成。骨小梁为蜂窝状结构,骨髓组织填充其中。人出生后骨髓终身在持续变化,有造血功能的红髓不断变为无造血功能但有造血潜力的黄髓,这叫骨髓转换。骨髓成份转换是一个生理过程,有一定程序规律。由婴儿至成人,红骨髓向黄骨髓发生生理性转换,随年龄增长,椎体内黄骨髓成份逐渐增加,而红骨髓内水分相应减少,脂类成份相应增多。红骨髓:水40%、脂肪40%、蛋白质等20%、有丰富的血窦系统。 黄骨髓:水15%、脂肪80%、蛋白质等5%、血窦被毛细血管、小静脉及薄层静脉代替 [1] 。高原低氧刺激使肾脏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血中Epo增高,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成熟 [2] 。长期慢性高原缺氧严重的会发展为慢性高原病。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CMS)以往又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为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和低氧生理学术大会颁布慢性高原病青海诊断标准 [3] ,系由于人体对高原慢性低氧代偿机能失调所致的显著动脉低氧血症及过度红细胞增多而导致以血液、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是因为骨髓红髓化生成红细胞的功能增强,红系过度增殖,这是组织缺氧的代偿性反应[4] 。
  本研究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技术,对慢性高原病患者及平原地区初来高原人群进行腰椎扫描矢状位FSE T1WI 和m-FFE T2*WI MRI 序列,第一,测定二者椎体骨髓FSE 序列T1WI 的相对信号强度值(SIR),定量反应骨髓成份的变化[5] ;第二,在m-FFE(多层多回波梯度回波序列)测定T2*WI 不同TE 图像上的组织信号强度。由于骨髓富含脂肪和水,脂肪和水含量的变化是可影响骨髓MRI信号强度。脂肪质子具有短T1弛豫时间,因此在T1WI序列上黄骨髓信号较高,类似于皮下脂肪。红骨髓含水量较黄骨髓多,在T1WI序列上的信号强度较皮下脂肪低,但一般比肌肉和椎间盘信号高。骨小梁和骨髓组织有着截然不同的磁化率,导致在两种物质分界处产生静态磁场局部空间分布不均匀和磁敏感差异,这一差异引起磁力线变形从而改变组织的弛豫特性。快速场回波(FFE)序列测得的组织T2*值更为敏感地反映这种局部磁场不均匀的变化[6] ,最后采用Image J 图像处理软件形成T2*Mapping, 反映由于红黄骨髓成份变化引起的磁化率差异,评价骨髓水脂的变化。
  磁共振波谱分析 (MR spectroscopy MRS)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检测体内化学成份、组织代谢产物的无创伤检查方法,是目前唯一能非侵入性测定活体化学代谢物改变的技术,可以对体内有关能量代谢和病灶代谢状况的变化做连续动态观察,能用谱线形式来表达机体代谢的信息,较早地提供有关于疾病的诊断信息。使用单体素激发回波序列SV-PRESS(点分辨率频谱)的 1 H-MRS(氢质子波谱)采集,分析骨髓的 1H-MRS 谱线,用水峰、脂质(Lip)峰的峰高度、峰底宽度、半峰值的峰宽等参数对水脂进行测量分析,为临床評价骨髓病变提供正常参考依据[7] 。同时得到骨髓的一些含氢化学分子的浓度 [8] 。
  在本研究中,发现慢性高原病患者红黄骨髓成份变化的一些差异,证明低氧反应对骨髓成份变化中的作用。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揭示人类高原低氧适应的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参考文献
  [1]
  易运林 .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管理及临床意义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9):100-101.
  [2]孙克勤,李素芝.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骨髓病理学改变[J]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15(06)75-76.
  [3] 国际高原医学会慢性高原病专家小组.慢性高原病青海诊断标准[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5,1(26):3-5
  [4] 李素芝,王宇亮,黄学文等. 红细胞增多在慢性高原损伤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西南国防医药.2009,9:959-960.
  [5]吴旭,孙明.骨髓病变的磁共振应用进展.医学影杂志. 2010,20(2): 281-283
  [6] Maris TG, Damilakis J, Sideri L,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skeletal status by MR relaxometry techniques of the lumbar spine: comparison with DUXA.Eur J Radiol,2004,50(3):245-256.
  [7] 廖波,韩福刚.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在骨骼肌肉系统中的应用.放射学实践.2011,26(8): 896-898.
  [8] Albert Oriol, Daniel Valverde, In vivo quantification of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by 1 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of bone marrow Magnetic Resonance Materials in Physics, Biology and Medicine April 2007, Volume 20, Issue 2, pp 93-10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MSCT)头颈联合动脉成像中降低对比剂剂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身高、体重相近的行256层螺旋CT头颈部x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组)和B组(低剂量组),每组各50例,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70mg/ml)。A组 对比剂用量50ml;B组 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一组肠道功能障碍综合征 [1]。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功能异常、肠道低度炎症、精神心理异常等因素有关;而在所有这些病理生理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研究脑电图在意识障碍、精神行为、认知功能异常方面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00例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行为、认知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用脑电图,并具体分析应用效果。结果:由于中毒、代谢障碍、低血糖和脑炎等导致的有77例、由癌病导致的15例、由发作性睡病导致的2例、由癫痫持续导致的6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房水一氧化氪(NO)水平与术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3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行超乳小切口晶状体囊内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抽取房水行NO活性测定,术后应用碘必殊眼液并于第三天观察眼前段炎症反应情况后抽取房水行NO活性测定。结果:术后房水NO水平明显低于术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细菌行感染性疾病,96例非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及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水平及比较各组的阳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对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有效提高检验前过程的检验质量和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生化室接受生化检验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在生化检验前过程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可控因素与不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住我院行PCI治疗的患者中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42例,PCI支架植入即刻在无影响血流的血栓、栓塞、夹层、痉挛情况下,冠脉造影前向血流≤TIMI 2级为无复流,T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通过螺旋霉素生二素链霉菌选育菌株LX110918制备原生质体及孢子悬浮液,进行15W、20cm、照射时间40s的紫外诱变,得到高产菌株LX130837。选育菌株生产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11%。验证菌株LX130837遗传稳定性,得到稳定高产菌株。  【关键词】螺旋霉素;生二素链霉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乳腺不可触及肿物在超声引导下定位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不可触及肿物的患者58例,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对乳腺不可触及肿物进行定位的方法,并依据定位对其进行切除。分析5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超声引导定位方法的临床意义。结果:
期刊
(河北省永年县中医院 河北 永年 05715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对脑脊液置换手术应用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4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人数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