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易却婉曲r——漫谈诗词比兴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113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诗人思维物化的结晶,是情景交融的统一体,是创作者通过感观接触外物之后所引发的想象和体验.意象与意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意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形成的境界,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细小单位.我们分析诗词的意象或意境时,都离不开比兴表现手法.某一意象之所以具有特定的意蕴,是诗人长期运用比兴表现手法逐渐形成的.这些词语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今天的中华诗词,承载着无数诗人词家的寄托和怀想,历经风霜雨雪,不断打磨和锤炼,便形成了特定的内涵.因此,研究并掌握意象中包含的比兴手法,便是理解诗词创作主题的“捷径”和“钥匙”.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学科具有显著的人文性优势,且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元的德育元素.在当前新教改背景下,德育语文课程活动体系的构建受到了广泛关注.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的语文学科学习中渗透德育,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有人喜欢垂钓江边,享受那份心静如水;有人喜欢在旅途中行走,享受如画的风景;有人喜欢在舞场起舞,享受那份欢畅和潇洒.我独喜欢在书海中遨游,享受书籍带给我的宁静和快乐——在书中总能遇到无限的美好和催我前行的动力.
期刊
高品质的阅读活动将会使人受益终身,而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即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及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多样化阅读教学手段的运用,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提高语文素养.
漫步于渭水畔,下方渭河卷出一笔笔黄中发白的浪花,望着拥拥挤挤地向下游撞去的水流,我的思绪沿渭河溯流而上,回到千里外的故乡.rn祖先世代生活在渭河源头,那儿的老屋、泥土与河水,是同一种颜色.昏昏沉沉的天空笼着暗暗淡淡的黄土,略显单调乏味.但是那时的我,觉得故乡有着无穷的乐趣.有着黄土一样肤色的我,总喜欢坐在渭河岸的台阶上,摆弄用泥丸做的棋子,有时也会掬一捧更厚实细腻的泥,捏几个看不出模样的泥娃娃.记忆中的渭水,渺远得望不尽,蜿蜒地淌向天边,水天相接处还有斑斑黑影.那时的我认为,渭河好长好长.
期刊
德育教育是和理论教育相对的概念,两者共同构建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当前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加强身体素质,还可以有效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基于此,本文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展开探究,以此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中的“贼平”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安史之乱”最终为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司空曙家乡在广平,在今河北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诗人当时为躲避战乱逃到南方,平定后,仍滞留南方.本诗借送别,反映了战乱时代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现状.
期刊
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上片咏梅、惜梅.前两句咏叹梅花的出类拔俗,它不正面点破“梅”字,而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较:说它是花吧,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从语言结构来看,则是每句之内,自问自答,音节上自然舒展而略带顿挫,涵泳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期刊
日出之美,在于它不畏重重阻隔的云层,只为冲破黑暗,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现采撷一些优美的诗句,邂逅那最壮丽的日出.rn白居易的“日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rn“日出”“春来”,互文见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作者把“花”“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作者从初日、江花、江水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托、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以贴切
期刊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中,秋已尽,冬又来.进入腊月时节,温暖的南方也时常落雪.在信息化时代,无论冬天有多冷,人们都不再畏惧严寒.但是几千年前的古代,寒冷的冬季里,既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古人过冬却不容易.
期刊
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里生活着一种小鱼,这种小鱼的外形极像红叶树的老叶子,人们叫它叶形鱼.尽管叶形鱼的体型非常小,却有着自己的生存大智慧.rn叶形鱼体长约10厘米,它的鳍也非常小,甚至不及普通鱼的十分之一.叶形鱼的捕食方法非常有特点,当它捕食的时候,会躺在水中一小时、一天, 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