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优质黄脚麻羽肉鸡杂交配套组合研究

来源 :中国家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培育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黄脚麻羽肉鸡,通过比较112日龄的5个配套组合(M3M1B、M3CB、M3BD、M3CD、M3M1D)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鸡冠高度、厚度和鸡距长度,初步筛选优质黄脚麻羽肉鸡配套组合.研究结果表明,5个配套组合公、母鸡基本都符合黄脚麻羽鸡体型外貌特征需求.M3M1B公、母鸡的成活率和出栏体重相对较高;M3M1B公、母鸡的料肉比相对较低.M3M1B公、母鸡全净膛率显著高于M3CD、M3M1D.M3M1B公鸡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合公鸡;M3M1B公、母鸡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M3M1B公母鸡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合.M3M1B系水力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合,M3M1B组合剪切力显著低于M3BD、M3CD、M3M1D.M3M1B组合公、母鸡的冠高显著高于M3CB、M3BD、M3CD.M3M1B组合公、母鸡的冠厚显著高于M3CB和M3BD.M3M1B的鸡距长度显著大于M3CB、M3BD、M3CD.通过5个配套组合的比较,M3M1B的成活率、112日龄体重和料肉比相对较好,M3M1B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较高,屠宰性能较好,肉品质优良,公鸡鸡冠较大、鸡距较长,M3M1B体型外貌符合目标和市场要求,饲料报酬好,生长速度理想.综合可知,M3M1B(M3 ♂×(M1 ♂×B♀)♀)为五个组合中的最佳杂交配套组合,该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外貌特征、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要求,适宜于目标市场.
其他文献
试验旨在分析GSTA2基因的SNPs和杏花鸡与隐性白洛克鸡F2群体的肉质、生长和屠体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采用Sanger测序从359个杏花鸡与隐性白洛克鸡F2群体的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到4个
试验旨在探究多个地方品种快慢羽鸡的内源性病毒基因21(ev21)以及SPEF2基因与PRLR基因的部分重复序列(JS序列)分布对羽速基因(Kk)表型的影响.采用PCR扩增、HaeⅢ限制性内切酶
‘中农晚珍珠’油桃是从‘秋红珠’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晚熟新品种。树姿半开张,花朵蔷薇形、粉色。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31.2g,外观艳丽,果皮底色及果肉均为淡绿色;品质佳,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可滴定酸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52.1μg·g-1。耐贮运。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露地栽培成熟期为9月中下旬,第1生长周期产量为10.5t·hm-2,第2生长周期产量为22.5t·hm-2,盛果期产量控制在37.5 t·hm
纳米抗体(nanobody,Nb)是在骆驼血清中发现的一种新型抗体,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稳定性高、亲和力高、组织渗透性强以及可识别抗原缝隙表位、进一步改造和表达等特点。Nb筛选技术分为噬菌体展示、酵母双杂交、mRNA展示以及高通量测序和质谱分析等4种,它们都能够快速筛选到特异性Nb。对具有高度亲和力的Nb,多种表达系统均可以实现高效表达。其中:原核表达最常用,其操作相对简单、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但要去除表达出的重组蛋白内毒素;酵母表达可以直接收集培养基上清纯化,杂蛋白含量少,但可能存在过度糖基化问题;植物
为开发清远麻鸡的多重杂交遗传潜能,突破父母代制种模式的单一,适应市场需求,研究观测了清远麻鸡(♂)与矮小隐性白羽蛋鸡(♀)杂交F1代的羽色、体尺及生产性能指标,重点探讨了
为了解不同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在检测猪肉及猪肉制品中的特征,采用国内外6种商品化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分别对同一样本开展稳定性试验,对相同非洲猪瘟强阳性、中阳性及弱阳性样本开展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试剂盒扩增稳定性良好;对强阳性样本,所有商品化试剂盒均能检出;对中阳性及弱阳性样本,特别是弱阳性样本,不同试剂盒的检出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检测试剂盒。本试验为一线工作者选择使用不同商品化非洲猪瘟检测试剂盒提供了一定参考。
在养猪业发展进程中,生物安全防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紫外消毒技术以消毒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在猪场生物安全领域开始受到关注,并取得一些进展。但是紫外消毒技术仍存在病原体灭活不完全等情况,其灭活效果是紫外消毒作业中最被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影响紫外消毒效果的因素、灭活常见猪病原体所需紫外剂量以及紫外消毒在猪场的应用分别展开论述。同时,针对研究发展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期为提高猪场紫外消毒效果和效率提供参考。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速度鸡种肉品质差异,选取同一饲养条件下的白羽肉鸡(哈伯德、WOD168),快、中、慢速型黄羽肉鸡(新广铁脚麻鸡、裕禾麻鸡、港丰瑶黑麻鸡、清远麻鸡)等6个鸡种(
试验采用新兴黄鸡母系C2系23世代为研究对象,以入孵蛋孵化率为鉴别指标,从群体中选出高向组、低向组,并分别测定高低两组的孵化成绩,其中高向组的入孵蛋孵化率为97.5%,受精蛋
为了对巢湖麻鸭、枞阳媒鸭、大余麻鸭、荆江麻鸭、靖西大麻鸭、广西小麻鸭、高邮鸭、吉安红毛鸭和苏牧鸭等9个肉用型(兼用型)的鸭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评价,试验选择12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