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后血清可溶性HLA I类抗原的变化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254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通过动态监测肝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HLA I类抗原(sHLA-I)的变化,探讨其与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其他常见并发症的关系,旨在寻找一种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指标.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1999年9月至2000年10月间的10例原位肝移植,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6~59岁.原发病3例为原发性肝癌,4例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及多囊肝多囊肾各1例.术后应用环孢素A/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

其他文献
细胞凋亡广泛参与机体的正常发育和各种病理生理过程。细胞凋亡发生不足或凋亡过度均可导致机体发生多种病理生理变化,细胞凋亡可在多种病理应激条件下被激活。实验证实,心脏移植后心肌细胞凋亡增加,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移植心脏大多来自于尸体,早期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暂时的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的组织学损伤。本实验以猪为移植模型,研究缺血-再灌注对移植猪心细胞凋亡和Bcl-2、Bax、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期刊
目的 研究大鼠供心转染CTLA4-Ig基因抑制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建立心脏移植模型.将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供心获取过程中不给予任何干预处理;实验组:在供心获取的过程中,以质粒载体携带CTLA4-Ig(pUF1-CTLA4-Ig)经过冠状动脉灌注供心.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供心组织中CTLA4-Ig mRNA的表达,观察移植
我院于2004年7月14日为1例短肠综合征患者施行了小肠移植,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情况  患者为男性,50岁,2001年7月因肠系膜血管栓塞,并发肠坏死,切除小肠,仅剩空回肠约20 cm,全肠外营养(TPN)难以维持患者生存,体重明显下降,肝、肾功能出现潜在性的损害,且多次发生腔静脉感染、败血症。
期刊
植入综合征(ES)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早期,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皮疹、非心源性的肺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等临床症状的统称.此概念是在1994年由Radford等[1]首先提出,也称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疾病自身侵袭综合征,其发病率在7%~59%之间[2].现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和停用环孢素A(CsA)对肾移植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2例应用和3例停用CsA的肾移植患者的精液进行检测,并与12名正常男性的精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精液pH值以及精子活动力、存活率和精子密度方面,应用CsA组与停用CsA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精子形态正常率、畸形率,应用CsA的肾移植患者与停用CsA的肾移植患者和正常男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期刊
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良(PEGF)发病率约2%~3%左右.现将我院1例PEGF患者的诊治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价前列地尔的脂微球载体制剂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门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56例肝移植受者在术后被随机分成两组:前列地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从手术当天起至术后14 d每天静脉注射前列地尔20μg.两个组均接受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术后第1、3、5、7、9、14 d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肝门部肝动脉的峰值速度(HAV)、门静脉主干的血流速度(PVV)及门静脉主干血
由广州医学会主办,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承办的全国继续教育项目《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基础与临床技术研讨班暨学习研讨会》经过充分的准备,于2005年12月2日~12月5日在广州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多名德高望重的器官移植界专家莅临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移植界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代表们就活体供肾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国际和国内活体供肾移植的现状、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配型基础与临床应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