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汉语言创新能力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m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理解宽容,营造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我们营造——种创新的氛围。现在有许多书籍谈“训练创造思维”,外国人就迷惑不解:能够被训练出来的“创造思维”还叫创造吗?学生的创造性靠我们“训练”是训练不出来的,需要老师去为他们创造一种利于创新的氛围和文化。对学生的思维成果,我们要给予理解、宽容。为什么要宽容?因为你要让学生有所创新,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乐于标新立异,就必须给他们松绑。很可能,其所标之“新”中99%是没有意义的,但假如你不宽容他的这个没有意义的99%,也许就不能产生那1%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小孩有时做出不可理喻的举动,无非是想表现得与众不同罢了,其中包含了一些合理的、积极成份,我们对之就该持积极的态度。我们这个社会对创新、标新立异的行为,有时是不够宽容的。如:上海某一高校里有—女孩剃了光头,许多女孩纷纷仿效她,结果引起了社会的一片哗然,老师来教育她,报纸上也展开了讨论。这个女孩吓坏了,赶快套上了帽子。女孩无非是想尝试一下与原来不同的模样罢了!法律并没有规定不许她这样做,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宽容她一下呢?我们这个社会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不强,应该说缺少宽容是个重要因素。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做出超出成人想象的事情,我们就应该多宽容一些。
  
  二、重视探究,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谈到“探究性学习”,有的走入了一个误区:一提“探究性学习”,就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搞研究课题。其目标是什么?是希望通过一学期或一年下来,能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比中获奖。因此,老师就带着几个学生在那里做课题、搞攻关。这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误区。这种做法,把一部分乃至绝大部分学生撇在一边,只用了几个学生,有的甚至这几个学生也是做做样子的,大部分事情实际上都是老师在做。因而,这种“探究性学习”没有什么价值。“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让我们的孩子将来人人都有探究能力,个个都有探究的习惯,这是关系到我们教育质量的问题,关乎我们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因此,“探究性学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是面对少数学生。“探究性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习惯,并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摸索“探究”的方法。
  当学生对某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而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是采用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把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而是指导学生自行探索知识的方法,使其学习方式更灵活,创新精神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得到培养。
  
  三、根据特点,引导学生多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善于根据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和幻想。汉语言文字的象形性、表意性、灵活性和汉语文的情感性、艺术性、审美性,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联想、想象、幻想的空间。
  联想、想象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比任何知识更重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必然产生科学、创造的幻想,就能打破一切观念、思维、方法的束缚。读一个词,要联想到它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和构词方式等;读一个句子或一个语段,要联想到它在整段、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读一篇文章,要设想它所产生的艺术的、审美的、历史的、现实的等方面的价值;听一件事情,要先判断它的真假,分析它的起因、过程、结果,假想它的意义、作用或教训等;去一个地方,要联系到它的过去,直视它的现在,想象它的未来:思考一个问题,要从纵向、横向、比较的、综合的等方面去思考;得出一个结论,要试证它是否成立,是否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等等。总之,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语文有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如何充分发挥汉语文的独特优势,养成学生善于联想、想象、富于幻想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四、冲击难题,鼓励学生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激励学生大胆向问题(特别是重点、难点问题)冲击,多侧面、多角度,求新求异去解决问题。语文学科的多解性特点充分显示了培养学生这种精神和能力的优越条件。如一位语文教师教《故乡》一文时,开头的景物描写,他不用唯一的答案去限制学生、束缚学生。通过平等的对话,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作答:有的说是荒凉的景物折射出悲凉的情绪;有的说是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情绪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有的说悲凉的景物渲染的是作者极度的悲伤等等,学生这种探索真理的方法,难道不比掌握已有的真理更重要,比获得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吗?所以,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每个人对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后的不同见解,“我认为”,“;我可以这样”,“我还可以这样”……与他人不同的即是创新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学生的“傻问题、怪想法”,要从中看到其背后无穷的创新“潜力”。
  
  五、关注过程,重视学生体验
  
  教培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关注“过程”。关注“过程”就是关注隐性的、长远的目标,这一点,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已明确。对此,小学教师尤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小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将学习成果呈现在你的面前,很可能要在几年以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我们不要奢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有人要问,上课的时候,学生积极参与了,但方法一种也没掌握,怎么办?其实,学生处于学习阶段,有一些方法掌握不了并不奇怪,只要他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了,尝试了一些方法,一段时间之后,他自然会有所收获,甚至还会创造出新的方法来。我们都知道,与其送“鱼”给学生,不如教会学生“打鱼”。但我们仅仅教“打鱼”还不够,因为我们教的方法也很有限。如果我们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去发现。说不定还会有所创造,故要关注“过程”,立足于让学生积极参与。
  
  六、重视实践,锻炼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应重视实践。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等应用能力,更能促进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技能和智能(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密切结合。
  复杂的活动是这样,简单的活动也是这样。让学生排演课本剧,按过去的观念,崇尚理性分析,会觉得花这么多的时间、添置这么多设备、投入这么多精力搞课本剧实在没有必要,一讲不就懂了吗?但是我们问问学生便知,他们参与课本剧的排演,所得的何止是对课文字面的理解。他们参与其中,全身心地投入,尽力创造性地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创造力等多方面得到了锻炼;不经历这样的过程和体验,他们站在台上也许会瑟瑟发抖。这对学生来说难道不是宝贵的机会么?
其他文献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镇平县卫生局获悉,该局委托镇平县卫生学校培训全县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和村卫生所依法享有处方权的医生及从事处方调剂的药学技术人员。
在美国,医生是不能随便给病人开药的。比如我得了重感冒去看医生,他们不过是让我回去服用泰乐,顶多给开一点抗病毒药物,嘴里还不停地念叨,这药不过是帮助你尽快好起来。病毒性感冒
读了《发明与创新》2005年第4期尹保华的《关于洛仑兹变换的悖谬》一文,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1.尹文关于洛仑兹变换存在自悖的分析是错误的  尹文认为,作者已经完成了从物理意义上证明洛仑兹变换存在自悖的工作,而事实上是作者对洛仑兹变换没有正确的理解,将自己的一种错误推导误认为是洛仑兹变换的必然结果,这样当然会造成悖谬。  下面是尹文的证明,为了阅读方便,我们一字不改地摘录下来:        (7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中等待期内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思考,对准则规定的等待期内采用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质疑,分析了权益工具
那一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亿万观众通过电视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的讲座。此后,许多人又读了于丹教授编写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于
进入夏季以来,作恶多端的蚊子又卷土重来,猖獗肆虐。一提起它们,深受其害的人们无不深恶痛绝。蚊子肆无忌惮地叮咬,除了折磨得我们无法入睡,休息不好外,有时还会传播疟疾等疾病,置人于死地。    小小蚊子 传播疟疾的罪魁祸首    蚊子是一种长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全世界约有3000种,主要的有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分布在除南极洲之外的各个大陆。雌蚊以血液作为食物,雄蚊吸食植物的汁液。其实,蚊子并不
本文强调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以纵向深展、横向比较的手法对电子专业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串通、连贯、组织和综合。表达了知识背景快速形成再组合,再形成的深刻内涵。
本文指出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结合创新教育论述了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渐进措施及创新教育环境的构建.
中老年人身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会渐渐地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皮肤上的变化:皮肤会失去光泽、出现皱纹、逐渐失去弹性和柔韧性。在面部、手背和前臂等处,常常
由廉价数码屏幕做成的可以卷起来塞在背包中的未来报纸,最早在今年,可能就会面世了。据美国侨报报道,一些世界顶级的报纸发行商正在计划引进一种电子形式的报纸。电子报纸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