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是继十七大之后,民生问题第二次作为一个部分被单独提出来,这显示了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因此,加强民生新闻报道也是新闻媒体的题中之意。
2005年以来,全国范围内都市报都在进行以“主流化”转型为主题的第二次创业,作为都市报重点报道领域的民生新闻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为民呼号方面,进一步为他们代言,包括为更多的弱势群体表达意见与愿望;在为民众服务方面,更尽心尽力,更有热情与亲和力。[1]在亲和力的打造上,楚天都市报践行“责任媒体 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努力做强亲和力,独辟“重点”栏目围绕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报道民生问题,在疏导民众情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本文通过对2010年11月19日~2011年2月19日楚天都市报“重点”栏目报道统计发现,121天(春节放假7天除外)共发稿144篇,其中教育类13篇,金融物价类5篇,医疗养老类14篇,住房建筑类14篇,交通规划类36篇,食品健康类7篇,就业维权类10篇,篇篇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或有指导性,或有建议性,或有参考性,或有可操作性,在强化民生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改进传播理念,做好“第二做点”。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转·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为“人民的生计”,即老百姓吃饭穿衣等生存问题。十七大报告对“民生”一词作了较好的阐述:“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五有”(教育、分配、医疗、养老、住房),就是当下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民生话题。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它不是一个专门的新闻种类,而是涵盖了以往新闻分类中的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等类别。一般认为,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2]也有学者认为,与其说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在操作上对新闻本质的回归或还原。
百姓生活开门“七件事”,件件都是琐碎之事,但无不涉及到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新闻媒体做强民生新闻亲和力的要求。
一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是一句口号,对于媒体人而言,它是指引民生新闻报道的“方向盘”。如2010年12月10日报道的《市民秋燥睡不好 植物错乱瞎开花50年来第二长秋季扰乱生活节奏》,针对2010年武汉市的秋季长度达到76天,仅次于2008年的79天,和2004年及1980年并列第二这一反常天气现象,从“原因”、“预测”、“影响”、“应对”四个方面作了资料详细、数据权威的阐释性报道,既为“沉默的读者”解疑答惑,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应对方案,把一条“跑腿新闻”做出了亲和力,体现出了楚天都市报的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
二是抢夺解释权,做好“第二做点”。在信息超载时代,抢夺新闻落点已经不是纸媒的优势。相反,在重要民生新闻的报道上,给人们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背景、观察社会的视角、把握事务的逻辑、判别是非的标准,抢夺重要信息的解释权,在传播中深耕纸媒优势,做好“第二做点”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如2010年11月24日报道的《多部门联手落实“鄂9条”稳定物价》,这则民生新闻推出的大背景是,针对日益攀高的CPI数据和通胀压力,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物价的稳定,继国务院出台稳定物价的“国16条”后,我省也发布了“鄂9条”,坚决稳定市场价格,保障群众生活。这则新闻充分解释了中央和地方在稳定物价方面的政策措施,而且针对市民关心的湖北省、武汉市的物价问题,按照新闻价值的接近性原则,阐释了武汉多项措施稳定“菜篮子”,消除了市民的焦虑。编辑、记者没有一味地抢夺信息发布权,而是深耕解释权,在“第二做点”的深化上高人一筹。
三是摒弃低级趣味,将民生新闻报道融入社会建设当中。民生新闻的报道有些常见的误区:孤立地报道琐碎小事,如停水、停电、邻里纠纷等等,传媒没有在相对宏观的层面对社会环境进行监测,无形中转移了公众的关注视线;单纯大量报道车祸、凶杀、夫妻反目、第三者插足之类的内容,传媒缺乏总体上引导舆论的正确理念,反而迎合了受众的低俗趣味和猎奇欲望。[3] 楚天都市报在主流化转型实践中,主动摒弃低级趣味,把民生新闻的报道融入到社会建设的宏观视野当中,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如12月29日报道的《江城节令食品 抽检合格率高》,是在三聚氰胺、苏丹红、一滴香等报道引起市民对食品安全极大担忧的背景下推出的,该报道针对市民最为担心的“一滴香”的安全性,通过武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权威渠道发布令人欢喜鼓舞的消息,让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重拾了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这则报道在元旦之前推出,时效性恰到好处,而且以宏观视角俯视微观问题,把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提高到社会建设的高度。
二、以人文关怀为指向,做好舆论引导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民生新闻要及时为百姓提供政府政策的解读,提供权威意见,让百姓对政策有充分了解,同时表达百姓的意见,开展政府和百姓的对话,通过信息的沟通,化解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与隔阂,发挥媒体协调社会关系的职能。这既是媒体的社会良知和人文关怀,也是做强民生新闻亲和力的有效方式。
其一,人文关怀不是揪住社会矛盾不放,而是着眼于解决问题,尤其是帮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民生领域的大事,矛盾尤为突出。每年年底,“讨薪难”的新闻屡见不鲜,成为我国新闻报道的一个独特现象。楚天都市报在就业问题的报道上,没有给政府添乱,同时也帮助不少弱势群体解决了实际困难。如2010年12月22日、23日推出的一组报道《天门一男子帮同乡讨薪遇害》、《天门在京务工者两天讨回百万欠薪》,连续报道了天门籍男子卢小伍在北京帮人讨工钱时被人刺死,此事引起北京仙居商会的高度重视,从而帮助天门在京务工者两天讨回百万欠薪的消息。采编人员没有一味地进行舆论监督,揪住就业矛盾不放,渲染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而是着眼于抓住杀人凶手,帮助在京务工人员讨回欠薪,从而使这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其二,围绕民生热点,疏导情绪,引导舆论。
民生新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每一阶段关注的热点各不相同。在笔者统计的“重点”栏目144篇报道中,交通规划类高达36篇,占总发稿数的25%。原因是:城市交通拥堵是个世界难题,这个难题在大建设、大发展的武汉更为突出。在中部崛起、“两型社会”的利好带动下,武汉市从2008年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城市改造、道路扩建、地铁、轻轨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行,“5000工地堵武汉”,造成城市交通不堪重负,武汉俨然成为一座“堵城”,市民叫苦不迭,民怨很大,严重影响了民生。采编人员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围绕这一民生热点,在引导舆论、疏导情绪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2010年11月19日《海内外交通专家云集 共商破解江城“堵局”》、11月25日《堵车闹心 江城出现步行上班族》、12月2日《地铁越江隧道有5条“脐带”相连》、12月4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增长 抓紧解决交通拥堵等民生大难题》、12月12日《黄鹤楼生态停车场昨正式启用》、12月15日《首批114辆新的士驶入江城街头》,这一系列解释性报道,从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到破解交通拥堵的办法,既有专家理性的声音,也有草根网友的精彩建议,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起到了“排气阀”作用,让市民知道了交通拥堵背后的深层原因,也让市民知道了政府在治堵方面的积极作为,更培养了市民在城市大建设阵痛期的“公民心态”。
三、以民生视角报道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彰显主流价值
民生新闻在题材上经历了十多年的“鸡零狗碎”、“鸡飞狗跳”、“鸡鸣狗盗”、“鸡毛蒜皮”之后,正发展为一种主张、一种视角、一种价值观、一种人本主义的关怀,并介入到社会运作之中,从而实现民生新闻内涵与品质的整体提升。南方都市报在这方面先行一步。强化“大民生”报道,注重在民生中挖掘重大主题报道,在具体运作中,强化“民生”新闻的深度,强调报道的切入口,小中见大,小中见精,寓深意于凡事之中。[4]在这方面,楚天都市报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是从时政新闻中挖掘民生价值。时政新闻相对于柴米油盐新闻要“硬”得多,读起来枯燥无味,但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时政新闻其实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时政新闻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人生抉择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定位。如12月27日《总理首次走入电台直播间 “任期内力控房价决不退缩”》,报道12月26日上午近9时,温总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之际,走进直播间与主持人畅谈房价压力,回应“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时,温总理称该说法“不准确,也不全面”;回应“豆你玩”“蒜你狠”时,温总理称“刺痛了心”,并表态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价。这则报道试图在时政新闻上挖掘出民生价值,拓宽了民生新闻的报道面,彰显了主流价值。在社会大融合时期,时政新闻早已不是主流阶层的专属,普通人群也关注时政新闻,并从时政新闻中找到跟自身密切关联的民生价值。
二是从深度报道中延伸出民生关怀。事实证明,过去“小民生”新闻中的任何一篇报道,必然有与其相对应的法制、道德或者时政等条律诠释,如何以点代面地解读这些条律,并延伸出民生价值,这是深度报道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5]楚天都市报“重点”栏目不吝啬版面和篇幅,一个选题一个版面,将民生新闻向深度报道延伸。如12月22日《医院过度医疗被判赔付93万元》,报道74岁的汉川张爹爹之长子3个月内两次肝移植,造成其不幸死亡。从此,张爹爹开始了长达10年的诉讼马拉松,并最终胜诉的深度新闻。这则报道的民生关怀在于,“医改”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医患矛盾是当前我国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病有所医”是重要的民生话题,而在医患矛盾中,过度医疗是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因此,这则深度报道既有故事性,也阐释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从中延伸出了对百姓医疗的民生关怀,为政府决策、百姓遇到同类情况时提供了良性的参考意见。
民生新闻如何做强亲和力,是都市报主流化转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楚天都市报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关乎民生的新闻,对党和政府的重大经济决策、重大惠民项目,如省委省政府的“一带两圈”战略,武汉新港、汉口北等重大项目,第一时间重磅解读,不吝笔墨鼓劲加油;对影响民生利益的事件,如巡司河污染、武昌珞狮路高架桥施工等民生问题,及时予以监督。
民生新闻在政治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本观,成为了政府和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新闻报道理念上顺应了新闻“三贴近”的时代要求,全面实现了传播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理念转变;在传播效果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发挥了社会心理调适和社会思想整合的强大作用。“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是民生新闻核心的精神品质,这一精神品质就是民生新闻所独有的亲和力。
(本文为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媒体对武汉社会生活影响力研究——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的大众传播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 童兵:《试论中国都市报的第二次创业》,《新闻记者》2005年第4期
[2] 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
[3] 陈力丹 瓮巍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民生新闻》,《新闻传播》2008年第1期
[4] 罗以澄陈亚旭:《南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透视》,《新闻知识》2008年第8期
[5] 潘瑞凯 刘爱莲 郑大俊:《民生新闻:如何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传媒观察》2009年第1期
作者:吴玉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教授,副院长 ;
钟干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研究生
责编:傅先萍
2005年以来,全国范围内都市报都在进行以“主流化”转型为主题的第二次创业,作为都市报重点报道领域的民生新闻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为民呼号方面,进一步为他们代言,包括为更多的弱势群体表达意见与愿望;在为民众服务方面,更尽心尽力,更有热情与亲和力。[1]在亲和力的打造上,楚天都市报践行“责任媒体 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努力做强亲和力,独辟“重点”栏目围绕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报道民生问题,在疏导民众情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本文通过对2010年11月19日~2011年2月19日楚天都市报“重点”栏目报道统计发现,121天(春节放假7天除外)共发稿144篇,其中教育类13篇,金融物价类5篇,医疗养老类14篇,住房建筑类14篇,交通规划类36篇,食品健康类7篇,就业维权类10篇,篇篇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或有指导性,或有建议性,或有参考性,或有可操作性,在强化民生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改进传播理念,做好“第二做点”。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转·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为“人民的生计”,即老百姓吃饭穿衣等生存问题。十七大报告对“民生”一词作了较好的阐述:“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五有”(教育、分配、医疗、养老、住房),就是当下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民生话题。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它不是一个专门的新闻种类,而是涵盖了以往新闻分类中的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等类别。一般认为,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2]也有学者认为,与其说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在操作上对新闻本质的回归或还原。
百姓生活开门“七件事”,件件都是琐碎之事,但无不涉及到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新闻媒体做强民生新闻亲和力的要求。
一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是一句口号,对于媒体人而言,它是指引民生新闻报道的“方向盘”。如2010年12月10日报道的《市民秋燥睡不好 植物错乱瞎开花50年来第二长秋季扰乱生活节奏》,针对2010年武汉市的秋季长度达到76天,仅次于2008年的79天,和2004年及1980年并列第二这一反常天气现象,从“原因”、“预测”、“影响”、“应对”四个方面作了资料详细、数据权威的阐释性报道,既为“沉默的读者”解疑答惑,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应对方案,把一条“跑腿新闻”做出了亲和力,体现出了楚天都市报的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
二是抢夺解释权,做好“第二做点”。在信息超载时代,抢夺新闻落点已经不是纸媒的优势。相反,在重要民生新闻的报道上,给人们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背景、观察社会的视角、把握事务的逻辑、判别是非的标准,抢夺重要信息的解释权,在传播中深耕纸媒优势,做好“第二做点”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如2010年11月24日报道的《多部门联手落实“鄂9条”稳定物价》,这则民生新闻推出的大背景是,针对日益攀高的CPI数据和通胀压力,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物价的稳定,继国务院出台稳定物价的“国16条”后,我省也发布了“鄂9条”,坚决稳定市场价格,保障群众生活。这则新闻充分解释了中央和地方在稳定物价方面的政策措施,而且针对市民关心的湖北省、武汉市的物价问题,按照新闻价值的接近性原则,阐释了武汉多项措施稳定“菜篮子”,消除了市民的焦虑。编辑、记者没有一味地抢夺信息发布权,而是深耕解释权,在“第二做点”的深化上高人一筹。
三是摒弃低级趣味,将民生新闻报道融入社会建设当中。民生新闻的报道有些常见的误区:孤立地报道琐碎小事,如停水、停电、邻里纠纷等等,传媒没有在相对宏观的层面对社会环境进行监测,无形中转移了公众的关注视线;单纯大量报道车祸、凶杀、夫妻反目、第三者插足之类的内容,传媒缺乏总体上引导舆论的正确理念,反而迎合了受众的低俗趣味和猎奇欲望。[3] 楚天都市报在主流化转型实践中,主动摒弃低级趣味,把民生新闻的报道融入到社会建设的宏观视野当中,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如12月29日报道的《江城节令食品 抽检合格率高》,是在三聚氰胺、苏丹红、一滴香等报道引起市民对食品安全极大担忧的背景下推出的,该报道针对市民最为担心的“一滴香”的安全性,通过武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权威渠道发布令人欢喜鼓舞的消息,让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重拾了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这则报道在元旦之前推出,时效性恰到好处,而且以宏观视角俯视微观问题,把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提高到社会建设的高度。
二、以人文关怀为指向,做好舆论引导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民生新闻要及时为百姓提供政府政策的解读,提供权威意见,让百姓对政策有充分了解,同时表达百姓的意见,开展政府和百姓的对话,通过信息的沟通,化解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与隔阂,发挥媒体协调社会关系的职能。这既是媒体的社会良知和人文关怀,也是做强民生新闻亲和力的有效方式。
其一,人文关怀不是揪住社会矛盾不放,而是着眼于解决问题,尤其是帮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民生领域的大事,矛盾尤为突出。每年年底,“讨薪难”的新闻屡见不鲜,成为我国新闻报道的一个独特现象。楚天都市报在就业问题的报道上,没有给政府添乱,同时也帮助不少弱势群体解决了实际困难。如2010年12月22日、23日推出的一组报道《天门一男子帮同乡讨薪遇害》、《天门在京务工者两天讨回百万欠薪》,连续报道了天门籍男子卢小伍在北京帮人讨工钱时被人刺死,此事引起北京仙居商会的高度重视,从而帮助天门在京务工者两天讨回百万欠薪的消息。采编人员没有一味地进行舆论监督,揪住就业矛盾不放,渲染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而是着眼于抓住杀人凶手,帮助在京务工人员讨回欠薪,从而使这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其二,围绕民生热点,疏导情绪,引导舆论。
民生新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每一阶段关注的热点各不相同。在笔者统计的“重点”栏目144篇报道中,交通规划类高达36篇,占总发稿数的25%。原因是:城市交通拥堵是个世界难题,这个难题在大建设、大发展的武汉更为突出。在中部崛起、“两型社会”的利好带动下,武汉市从2008年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城市改造、道路扩建、地铁、轻轨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行,“5000工地堵武汉”,造成城市交通不堪重负,武汉俨然成为一座“堵城”,市民叫苦不迭,民怨很大,严重影响了民生。采编人员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围绕这一民生热点,在引导舆论、疏导情绪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2010年11月19日《海内外交通专家云集 共商破解江城“堵局”》、11月25日《堵车闹心 江城出现步行上班族》、12月2日《地铁越江隧道有5条“脐带”相连》、12月4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增长 抓紧解决交通拥堵等民生大难题》、12月12日《黄鹤楼生态停车场昨正式启用》、12月15日《首批114辆新的士驶入江城街头》,这一系列解释性报道,从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到破解交通拥堵的办法,既有专家理性的声音,也有草根网友的精彩建议,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起到了“排气阀”作用,让市民知道了交通拥堵背后的深层原因,也让市民知道了政府在治堵方面的积极作为,更培养了市民在城市大建设阵痛期的“公民心态”。
三、以民生视角报道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彰显主流价值
民生新闻在题材上经历了十多年的“鸡零狗碎”、“鸡飞狗跳”、“鸡鸣狗盗”、“鸡毛蒜皮”之后,正发展为一种主张、一种视角、一种价值观、一种人本主义的关怀,并介入到社会运作之中,从而实现民生新闻内涵与品质的整体提升。南方都市报在这方面先行一步。强化“大民生”报道,注重在民生中挖掘重大主题报道,在具体运作中,强化“民生”新闻的深度,强调报道的切入口,小中见大,小中见精,寓深意于凡事之中。[4]在这方面,楚天都市报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是从时政新闻中挖掘民生价值。时政新闻相对于柴米油盐新闻要“硬”得多,读起来枯燥无味,但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时政新闻其实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时政新闻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人生抉择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定位。如12月27日《总理首次走入电台直播间 “任期内力控房价决不退缩”》,报道12月26日上午近9时,温总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之际,走进直播间与主持人畅谈房价压力,回应“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时,温总理称该说法“不准确,也不全面”;回应“豆你玩”“蒜你狠”时,温总理称“刺痛了心”,并表态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价。这则报道试图在时政新闻上挖掘出民生价值,拓宽了民生新闻的报道面,彰显了主流价值。在社会大融合时期,时政新闻早已不是主流阶层的专属,普通人群也关注时政新闻,并从时政新闻中找到跟自身密切关联的民生价值。
二是从深度报道中延伸出民生关怀。事实证明,过去“小民生”新闻中的任何一篇报道,必然有与其相对应的法制、道德或者时政等条律诠释,如何以点代面地解读这些条律,并延伸出民生价值,这是深度报道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5]楚天都市报“重点”栏目不吝啬版面和篇幅,一个选题一个版面,将民生新闻向深度报道延伸。如12月22日《医院过度医疗被判赔付93万元》,报道74岁的汉川张爹爹之长子3个月内两次肝移植,造成其不幸死亡。从此,张爹爹开始了长达10年的诉讼马拉松,并最终胜诉的深度新闻。这则报道的民生关怀在于,“医改”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医患矛盾是当前我国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病有所医”是重要的民生话题,而在医患矛盾中,过度医疗是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因此,这则深度报道既有故事性,也阐释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从中延伸出了对百姓医疗的民生关怀,为政府决策、百姓遇到同类情况时提供了良性的参考意见。
民生新闻如何做强亲和力,是都市报主流化转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楚天都市报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关乎民生的新闻,对党和政府的重大经济决策、重大惠民项目,如省委省政府的“一带两圈”战略,武汉新港、汉口北等重大项目,第一时间重磅解读,不吝笔墨鼓劲加油;对影响民生利益的事件,如巡司河污染、武昌珞狮路高架桥施工等民生问题,及时予以监督。
民生新闻在政治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本观,成为了政府和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新闻报道理念上顺应了新闻“三贴近”的时代要求,全面实现了传播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理念转变;在传播效果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发挥了社会心理调适和社会思想整合的强大作用。“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是民生新闻核心的精神品质,这一精神品质就是民生新闻所独有的亲和力。
(本文为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媒体对武汉社会生活影响力研究——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的大众传播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 童兵:《试论中国都市报的第二次创业》,《新闻记者》2005年第4期
[2] 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
[3] 陈力丹 瓮巍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民生新闻》,《新闻传播》2008年第1期
[4] 罗以澄陈亚旭:《南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透视》,《新闻知识》2008年第8期
[5] 潘瑞凯 刘爱莲 郑大俊:《民生新闻:如何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传媒观察》2009年第1期
作者:吴玉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教授,副院长 ;
钟干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研究生
责编:傅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