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85733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健康动物机体基本生命活动及其本质规律的学科,是一门生物科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发展必修课。课程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在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较高的抽象性,且大多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课程知识点跨动物生物学、动物解剖学、组织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多课程的内容,机制复杂抽象,存在难以理解和消化以及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基于教学经验和前人的研究,归纳了动物生理学的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法,提出了几点思考,为该课程高质量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物生理学;教学模式;教学思考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2020年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科学专业动物课程群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ZH-2020002);2018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天池博士计划项目——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金小蜂科资源调查与分类研究”(042312037)
  [作者简介] 李 勤(1989—),女,河南信阳人,理学博士,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昆虫分类与害虫防治研究;朱丽得孜·艾山(1986—),女(哈萨克族),新疆乌鲁木齐人,理学博士,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昆虫系统分类与害虫防治研究;钟林强(1990—),男,重庆人,博士,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濒危有蹄类保护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2-0149-04   [收稿日期] 2012-08-19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正常的健康动物的生命活动、现象及本质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两个环节。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八大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包括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經、内分泌、泌尿和生殖,该课程具有较强系统性、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1,2]。传统的理论动物生理学的教学一般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单向的知识传授不能形成课堂互动,注重教师讲授而忽视学生接受能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动物生理学”课程知识面广且杂、机制研究抽象深奥、知识难以理解和消化,如何使学生能够入心入脑的学习,已然成为该门课程在未来教学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基于对该课程的授课总结,结合前人研究文献,对如何使得学生能够入心入脑的学习“动物生理学”课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动物生理学教学现存在问题
   (一)动物生理学本身存在难学与难教的问题
   动物生理学注重阐明机体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从分子到整体各个水平研究机体功能及生命整合过程。知识层次多且涉及面广,涵盖了人体或动物的8个系统,与多个学科,如解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有着密切关联,相互衔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门课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多与相关课程的教师交流沟通,否则会造成部分知识点的重复讲述。如物质跨膜转运的分类及机理在细胞生物学和动物生理学中均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根据教学培养方案的安排进行学时分配,明确教学重点,避免重复教学。
   此外,动物生理学重点内容多且相互关联,理解难度大且记忆困难、理论知识呈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特点,如果学生未能完全掌握前面章节知识,则会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效果[1]。课程内容具有系统性、微观性、抽象性、连贯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普遍存在难教与难学的现象[2]。
   (二)教学课时少、任务重
   近年来,在各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改革实践中,理论课时数量逐年压缩。由原来的64或48学时压缩到现在的32学时,无法做到对该课程所有知识点的一一阐释,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血液的组成及其生理特性、神经系统中脑的高级功能等。且部分学校就不开展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学生对最基本的结构基础都不是很了解,更难以理解其功能背后的微观机制,从而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中给该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1]。
   (三)学生对专业基础课重视程度不够且投入学习时间不足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学习上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义态度,对专业基础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课,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对课程教学内容不感兴趣[3]。课前不预习,课堂不学习,课后也不复习,平时学习松懈涣散,考试前抱着“彩民”心理踩点复习者有之,临时“抱佛脚”者有之,甚至临近期末考试前拐弯抹角通过各种方式找老师划考试重点,更甚至考试作弊者也屡见不鲜[4]。
   除了学生自身对专业基础课程重视程度不足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对该课程的投入学习时间不足。部分学生会对该课程十分感兴趣,但是由于在大学期间,需要学习多门课程,导致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分配不足,难以长期坚持下去,只能抱着60分万事大吉的思想,糊弄该门课程的学习。
   二、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一)强化课程团队队伍建设
   一流的师资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课程团队建设中,应加强“传帮带”的梯队建设,加强课程团队之间的研讨与交流,采取互相听课的形式,互相给予听课评价与建议。课程团队对教学的重难点应该提前商讨与确定写入教学大纲中,此外,建议对同一年级的授课,使用相同的教学课件,课程团队之间做好真诚共享相关资源。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多向年轻教师传授上课经验与重难点知识的确认,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多向老教师学习授课方法。从学院层面做好合理规划,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逐步形成学缘广泛、科研侧重点互补的教学团队[5]。    (二)优化课程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使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授课。“动物生理学”课程内容涉及从微观到宏观的生命活动现象及其机理、功能的研究,包含细胞水平、组织器官水平和整体水平。课程内容从看得见摸得着的解剖学、显微镜下肉眼可见的组织学,变成看不见亦摸不着的动物生理学的各微观机理;尤其是对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的机制讲解,控制论包括反馈系统、前反馈等对于初学者甚至年轻教师都是较难掌握的,故教与学的难度都较大[6]。“化繁为简,以简驭繁”是思维导图的核心本质[7]。因此,可通过制作各章节知识的思维导图来明确知识框架、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难点,既利于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8]。
   2.教学模式多样化——使用LBL、CBL、TBL、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多年来,动物生理学教学仍然以“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一味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追根溯源,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缺乏深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9]。如何使教学真正从以教师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赖于注重学生的因材施教,使用多样的教学模式。
   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基础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使用不同的方式授课。在讲解到基础知识点时,如细胞的基本功能、神经系统、气体交换原理、消化吸收等章节等中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可使用LBL(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方式,该模式以书本内容为主,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和方法),学生听课,如细胞的基本功能、消化和吸收等。而在讲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心肌的生物电现象与电生理特性等章节时,可使用CBL(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使用案例讲解为主,即教师结合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抽象复杂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深入思考。而在学习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时,内容较多,可使用TBL(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类似翻转课堂,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答疑为辅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小组讨论可使学生明白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及其推理过程,彼此交流,各抒己见,让知识点变得清晰明了,不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和积极性,也培养了团队协作。采用LBL、CBL、TBL三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也很好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 10 ]。
   此外,以需求为导向的专题讲座式“动物生理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任务驱动法结合案例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模式等在动物生理学教学中均可尝试、合理的使用,会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11-14 ]。
   3.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动物生理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系统学,仅仅通过教师教授和学习教材,难以理解知识点,如对动作电位形成机制,神经—肌肉接头,兴奋—收缩偶联机制等知识点。而利用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物生理学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可将许多微观的、抽象的基本生理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逼真。如细胞生物电现象中何为“阈强度”,动作电位“全或无”的特点等,在传统授课模式中,这类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的细胞分子水平的生理现象往往处于“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尴尬境地。但在教学中增加了胞内生理状态的动画演示,如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钠钾泵”离子的转移的视频动画,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立体联系,极大地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微观的生理活动和变化规律[ 15 ]。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结合线上网络教育平台,如“超星学习通”“慕课”“精品课程”“爱课程”“学堂在线”“网易公开课”“哔哩哔哩网站”等线上课程,引导学生开展自助式和研究式学习、促进师生间互动交流。
   (三)考核方式多样化,强化过程管理与考核
   传统的评价模式一般以期末成绩考核为主体,考核方式固定且单一,且不能全面、客观及真正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1]。因此,為了真正使学生能够入心入脑的学习,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及重难点内容,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全面系统分析问题的整体性和辩证性,教师应当加强过程管理,打考勤、布置章节作业、采用课堂提问与讨论、期中闭卷考试、采用小组翻转课堂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定打分[ 16 ]。
   课程的考核成绩把理论考试与实验考试相结合,可按照考核成绩等于理论70%加实验30%,理论考核成绩为期末综合成绩(70%)+平时成绩(30%)(其中平时成绩等于作业(30%)+讨论、提问和过程表现(30%)+考勤(20%));而实验成绩=过程考核(30%)+实验报告(30%)+考勤(20%)+对实践环节思想政治内容的理解与思考(20%)。这样,加强过程的管理与考核,从而实现相对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考核,不仅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极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积极引导学生全面且综合的发展。
   三、结语
   不论是从教与学的难度,还是从课程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微观知识的抽象性等角度来讲,“动物生理学”都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要想达到良好教与学的效果,教师需要有积极的教学态度、博学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6]。寻找多样且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各学习平台,强化学生的过程管理,将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生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度,同时也会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性和知识的传递率,将会有助于学生更加入心入脑的学习该课程。只有将教师和学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传、授、学”知识闭环,才能实现知识传递、科学创新和文化引领的目标,培育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1]。   参考文献
  [1]张成.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2):78-82.
  [2]王丙云,陈胜锋,雷历,等.动物生理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58-
  60.
  [3]程美玲,尹革芬,杨亮宇,等.动物生理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探讨[J].教育現代化,2019,6(39):143-144.
  [4]陈玫.论高校学风建设的策略选择[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3):20-22.
  [5]陈阿琴,吕为群.“双一流”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4):172-173.
  [6]王纯洁,敖日格乐,曹金山,等.对动物生理学课程的认知及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75):67-69.
  [7]刘政宇,黄磊.基于思维导图的创新思维培养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4(8):66.
  [8]刘荣玄.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2):119-123.
  [9]孔凡志,王新,孙先宇.基于PBL教学法的诺贝尔奖奖史解读在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0,41(3):116-119.
  [10]王有基,徐镇,胡梦红.LBL、CBL、TBL教学模式在水生动物生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9(9):101-102.
  [11]叶兆伟,李尽哲,王德芝,等.以需求为导向的“专题讲座式”《动物生理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2021,42(5):94-95.
  [12]邢华,张汤杰.研究性教学在《动物生理学》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潘士锋[J].教育教学论坛,2016(44):196-197.
  [13]李敬双,郭晓丽,王春强,等.任务驱动法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动物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探讨,
  2020,38(9):68-69.
  [14]张沛东.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分析——基于动物生理学的调查数据[J].教育教学论坛,2017(5):
  156-157.
  [15]姜晓文,刘家福,赵冰,等.网络信息资源在动物生理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2020(9):163-165.
  [16]DOUKAS D J, KIRCH D G, BRIGHAM T P, etal. Transforming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Inmedica Lethics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Toward Professionalism[J].Academic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2015, 90(6): 738-743.
  Some Thoughts on the Teaching of the Animal Physiology Course
  LI Qin, ZHU-Li De Zi-AISHAN, ZHONG Lin-qiang, WU Song-l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46, China)
   Abstract: Animal Physiology is a subject that studies the basic life activities and essential laws of healthy animal organisms, and also a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biological sciences.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s and the education of scientific ethic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to explore the unknown, pursue the truth.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arning enthusiasm in this course due to its strong systematicness and abstractness and the commonly used cramming method of teaching.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the course span multiple courses such as animal biology, animal anatomy, histology and cell biology,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o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 Based on teaching experiences and predecessor’s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form methods of the Animal Physiology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e course.
   Key words: Animal Physiology;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thinking
其他文献
[摘 要] 工科专业如何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及全方位立体教育格局背景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是高教改革的趋势和热点问题。分析生物工程专业“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教学实践中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全面整合、教学方法优化改革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如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提升专业教师团队的思想政治素养,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摘 要] 课程评价是践行OBE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合理有效的课程评价可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专业做好人才培养持续改进工作提供依据。课程评价是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基于OBE理念提出了融合思政元素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法,并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评价过程。这种综合评价方法有利于专业进行
期刊
[摘 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这就要求在高校各专业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课程思政的运用。“先进陶瓷材料”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课程,旨在通过讲授与实践课题相结合的方式,介绍陶瓷材料领域的最近研究方法、前沿进展等。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建立起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库,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材料类专业教学的融
期刊
[摘 要]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基于北京建筑大学“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现状和特点,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Kolb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校内桥梁模型体验、校外真实桥梁体验、网络虚拟仿真体验等多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基于体验式教学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 要] 以“语言学概论”课程为例,根据当前教育形式分析教学现状,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中遇到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不明显以及教师满堂讲解等问题,通过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提出以新兴的互动式教学工具——“雨课堂”为载体,分析基于“雨课堂”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相对解决策略,实践了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互联网+教育
期刊
[摘 要]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中医药学的各门课程中,“中医基础理论”是所有中医相关课程的入门课。同时,管理专业是每个中医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医药卫生事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从管理学和中医学的相似之处探讨中医学课的教学方式,主要从家国情怀方面、个人品格方面和科学观方面进行设计。  [关键词] 中医学;思想政治;家国情怀;个人品格;科学
期刊
[摘 要]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诊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医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当前形势下“中医基础”课程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让中医思想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挖掘“中医基础”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树立牢固的专业认同感,增强中医人文化自信,
期刊
[摘 要] “大学物理”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基础课。“大学物理”课程考核不仅是考查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高校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评判依据。通过多年在吉林大学大学物理教学的经验出发,在对目前传统“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课程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期末考试试卷的合理性以及考试后试卷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改革传统
期刊
[摘 要] 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教书、育人作为教育的两大部分,有其同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近年来,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育人部分发展稍显滞后,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性凸显。分析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课程思政的内涵探究、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开展形式创新、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块化设计以及质量监控与反馈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探索构建基础医学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
期刊
[摘 要]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运用各种载体分群体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宣传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饲料添加剂学不仅是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本身具有实践性强、更新效率高和产业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提出尊重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