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板股韧带附着区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膝板股韧带附着区外侧半月板后角(PHLM)撕裂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8年6月因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在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就诊的35例膝板股韧带附着区PHLM撕裂患者作为观察组,搜集同期30例ACL损伤但非PHLM撕裂患者作为对照A组,另选取同期例行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B组。3组受试者均行膝关节MRI检查,观察3组受试者的MRI表现。分别应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膝关节MRI征象的发生率、膝关节周围结构的损伤情况及膝关节线状高信号影显示的层数和长度,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鉴别诊断PHLM真、假性撕裂的效能。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MRI矢状面和横断面图像上均表现为明显的PHLM周缘部线状高信号,矢状面上可连续检出(5.75±1.38)层(称"连续线征"),横断面上自内向外延伸(15.06±5.02)mm(称"拉链征"),与对照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231、36.113,均P<0.05)。以"连续线征"和"拉链征"作为阳性标准,MRI诊断膝板股韧带附着区PHLM撕裂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5.00%、准确率为91.58%。

结论

膝板股韧带附着区PHLM撕裂在MRI上有明显的征象,辅以"连续线征"和"拉链征"进行鉴别诊断,可明显提升诊断效果。

其他文献
桦褐孔菌是俄罗斯民间常用的药食两用真菌,常用于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本文根据苏联及俄罗斯的相关研究资料,对桦褐孔菌在肿瘤康复治疗中的配伍应用方法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桦褐孔菌可单独代茶饮,也可与他药配伍应用,组方简单、实用、较为安全,患者易于接受,但在我国应用时应考虑患者体质和药材来源的不同,注意调整用量。
目的利用定量蛋白组学技术探索高糖状态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HRMPCs)的蛋白表达变化,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周细胞缺失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蛋白靶点。方法将HRMPCs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分别用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和35 mmol/L的DMEM培养基培养48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定各组HRMPCs活性。提取各组细胞的蛋白并进行酶切,得到肽段,取2 μg肽段进行
FYVE and 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1(FYCO1)是一种细胞自噬过程的衔接因子,含有RUN结构域、卷曲螺旋结构域、FYVE结构域、GOLD域和LIR结构域。FYCO1蛋白的表达十分广泛,主要与Atg8家族蛋白、基于微管的驱动蛋白和磷脂酰肌醇-3-磷酸(PI3P)等相互作用。FYCO1蛋白参与驱动蛋白沿微管的运动过程以及自噬囊泡向微管正末端定向转运的过程,
Cre/LoxP系统在新型基因打靶中应用广泛,可对特定组织和器官中的基因进行改造,将特定的基因片段删除,以研究特定基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Cre/LoxP系统是条件性、诱导性和时空特异性基因打靶策略的技术核心。研究Cre/LoxP系统的工作机制有助于获得视网膜不同细胞类型的Cre转基因小鼠模型,如视网膜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上特异性表达的Cre工具鼠,可为特定组织单基因的缺失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影响提
玻璃体是凝胶状、透明且高度水合的基质。玻璃体中存在着许多影响视网膜生理功能的蛋白质,玻璃体内蛋白质组成在多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发生特征性改变。因此,对玻璃体内蛋白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是了解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发现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的有效途径。近十年来,多种蛋白质组学方法逐渐应用于玻璃体的整体性蛋白质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前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许多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玻璃体蛋白图谱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占脑肿瘤的40%~55%,其诊断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PET显像剂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18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T)就是其中之一。18F-FLT是经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胸腺嘧啶的类似物,是较常见的正电子显像剂,用于评估细胞的增殖情况,它能在肿瘤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提供其他影像学检查和显像剂不能提供的信息。笔者主要对目前脑胶质瘤显像剂的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内分泌肿瘤。人类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环境改变可诱导机体内某些致病基因发生变化,从而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在对人类的基因转录组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 ),其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肿瘤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ncRNAs与甲状腺癌关系密切,许多LncRN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现有的治疗方法对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仍然极具挑战性,迫切需要发展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177Lu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向治疗是最有希望的新疗法之一,有望成为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该疗法安全、有效,可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小鼠肺部后的差异基因并进行转录水平分析,探讨小鼠放射性肺损伤(RILI)潜在的基因标志物。方法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96只,X射线单次照射分为3组(12只/组):对照组(未接受照射)、中等剂量组(MD组,10 Gy单次照射)、高剂量组(HD组,20 Gy单次照射),余60只分为5组进行X射线全肺野梯度剂量照射。采用全基因组表达芯片对小鼠肺组织进行RNA检测并生成基因表
程序化细胞死亡受体-1 (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使负向调控信号受阻,重新激活T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应答。临床试验结果显示PD-1/PD-L1抑制剂对多种肿瘤有明确的疗效,且疗效与肿瘤PD-1/PD-L1的表达水平相关。因此在免疫治疗之前检测患者PD-1/PD-L1的表达水平对筛选可能获益的患者、预测免疫治疗反应尤为重要。靶向PD-1/PD-L1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