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时代背景下林纾翻译的“沉浮”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3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林纾其人,然后以林纾一生跨越两个时代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两个时代的背景,以及对林纾翻译作品的影响,从而使其作品出现了“浮”、“沉”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最后对林纾的翻译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对林纾的翻译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时代背景;林纾翻译;“沉浮”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11-01
  引言
  林纾(1852-1924),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1897年,林纾开始与留法归来的王寿昌合作,两人于1899年推出了第一部译著《巴黎茶花女遗事》,在国内得到强烈反响,从此,林纾在不谙外文的特殊情况下走上了翻译的道路,但他的翻译,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也经历了“沉浮”。
  一、跨越两个时代
  林纾作为一位翻译家,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他的一生跨越了两个十分特殊的时代:帝制的晚清和共和制的民国。帝制的晚清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中国封建统治者一味妥协退让,中国受尽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共和制的民国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共和、民主的思想正如春风吹拂着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这两个不同特征的时代,无论是对林纾的阅历、人生态度、翻译作品,还是对其翻译作品的受众体,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翻译作品的“沉浮”。
  二、“旧瓶装新药"——“浮”的时代
  不论林纾是否意识到他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旧瓶装新药”的方法,这一策略在帝制的晚清社会的确十分奏效,使其翻译的作品一时间“洛阳纸贵”,广受赞誉。所谓“旧瓶”,也就是林纾在翻译时采用文言文的形式;所谓“新药”,也就是林纾将西方文学作品作为翻译的对象。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过程中,文言文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帝制的晚清社会,虽然有一批“留洋”归国的留学生,虽然有一些文化革新的新趋向,但浓厚的封建残余决定了文言文仍旧会暂时保持主导地位。所以林纾采用文言翻译无疑会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及口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林纾的文言文翻译并非是传统意义的文言文文体。 “林纾译书所用文体是他心目中认为较通俗、较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它虽然保留若干“古文”成分,但比“古文”自由得多,在词汇和句法上,规矩不严密,收容量很宽大(钱钟书,1994)。所以采用了旧式的语言外壳,同时也掺入了新的表达方式,这是经林纾改造后的“旧瓶”,也是保证其翻译作品能够为中国大众接受的“敲门砖”。
  封建帝制的晚清社会,思想迂腐落后,不仅中国的有志之士们纷纷行动起来,寻找救国图强的道路,甚至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大众,也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哪怕是使生活有些许的轻松、灵动。林纾翻译的西方文学作品,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国大众心中的激情。其中的原因有二:其一,林纾翻译的小说,如《巴黎茶花女遗事》,讲的是痴情男子与红尘女子的爱情悲剧,此类题材对中国读者而言是绝对的新鲜有趣;其二,林纾在解读西方小说时,从补救中国弊端的实际出发,希冀对中国的现实有所推进,而这种翻译目的恰恰迎合了中国社会中正苦苦探求救国之道的仁人志士的心理需求,激发了其保国救国的斗志。
  林纾的翻译作品正是在文言文这样的“旧瓶”的包裹之下,将西方现代小说的话语被整合为文言话语,“并以此实现了对中国传统阅读心理习惯的迎合,从而完成了登陆中国读者文化心理的艰难过程”(李宗刚,2004:133)。
  三、五四新旧思潮之争——“沉”的时代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而此时的林纾,依旧提倡的是文言文,所以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林纾就成了众矢之的,正如郭沫若在《我的幼年》中所言:“前几年我们在战取白话文的地位的时候,林琴南是我们当前的敌人”(苏建新,2007:410)。“林纾晚年的这番表演,使新文化运动的战士目为‘敌人’”(苏建新,2007:410)。五四运动的新旧思潮之争几乎把林纾弄得身败名裂。由于受到五四阵营的“炮轰”,林纾的翻译自然就难以拥有市场,最起码不会再有之前风靡一时的盛况,这其中与林纾个人翻译水平的下降也不无干系。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林纾的翻译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癸丑三月(民国二年)译完的《离恨天》算得前后两期之间的界标。在它以前,林译十之七八都很醒目,在它以后,译笔逐渐退步,色彩枯暗,劲头松懈,使读者厌倦”(钱钟书,1994)。民国二年即1913年,正是中国社会动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非常时期,林纾的翻译水平下降,与其在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林纾是一位充满了爱国情操的文人,戊戌变法失败对林纾而言是个沉重的打击,而辛亥革命的迅速失败和革命后的社会混乱使林纾的心又凉了下来,而且从此不再对任何革命报有希望。至此,满怀寂寥之心,林纾再无之前翻译时的激情,而仅是应付了事,拿翻译来做糊口,所以“译笔逐渐退步,色彩枯暗,劲头松懈,使读者厌倦”也在所难免了。从这一方面而言,是动荡慌乱的社会现实无法满足林纾的心理愿望,从而导致了其翻译劲头的松懈。译文质量的下降,自然很难得到翻译接受体的认可,这也是导致林纾的翻译作品在五四时期以后“沉”的原因。
  结语
  林纾作为一名翻译家,其翻译作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浮”也好,“沉”也罢,都是人们以综合的眼光进行的评说,但林纾翻译作品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他让中国大众接触了西方文学作品,他的译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影响了一大批中国近代文学家,对于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和文学事业的革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林纾翻译作品的“沉浮”正是特殊时代背景下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李宗刚,对林译小说风靡一时的再解读,东岳论丛, 2004(6)。
  [2]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苏建新,为古老民族的文化守护神林纾一辩,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7(5)。
  [4]张俊才,徘徊在“共和老民”与“大清举人”之间——林纾晚年政治身份认同的矛盾与原因,社会科学战线,2008(2)民国史研究。
其他文献
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从语音修辞特点和语义、句法辞格的角度出发,分析《海燕之歌》的整体修辞特色,以此揭示修
本文主要分析了《独白与手势》在文字与图画结合层面和纯粹文字层面表现出的独特的电影化叙事形式,进而阐述了此种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写作方式在大众传播时代文学与影视的互
摘要:同一新闻事实可以有很多个报道角度,多角度的报道可以发现更多不为人知但是重要的信息。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角度可以报到出不同的新闻。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更不同”,正是这个道理。在选择报道角度的时候,最直接的从新闻事件本身的不同层面选择,和站在受众的角度选择。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事件   一、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决定其教学效果并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不同时期 ,不同国家对于
礼貌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本文旨在探究礼貌大同策略在电影《大鱼海棠》言语文本的应用.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分析Leech的礼貌大同策略在电影
“中国的失业问题是全世界最严重的”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失业问题以其失业率高、失业人口规模巨大和遍布城乡各地而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威胁社会经济稳定
摘 要:科学与艺术并置的主题、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及结局的开放性,使《冲破黑暗》呈现出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这些特征对于理解人类处于生存困境和精神荒原的现实起着重要的诠释作用,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以赢利为目的的高科技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艺术审美和人类心灵造成的限制和禁锢。说明后现代语境下唯有回归自然和本真,才能挣脱唯利是图的铁笼的束缚,进而克服生命的困惑,净化、丰富人们的心灵世界。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的加大,使得城镇失业现象日益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众多新兴的教育理念开始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合作学习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它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更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
期刊
本文主要从副词“又”的用法、语义和归类三个方面概括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副词“又”的研究情况,为“又”字的通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