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的变革和社会发展中,四川清音的表现形式被不断融合和衍生。20世纪50年代,渝蜀两地的曲艺团体赋予其“四川清音”的正式称谓,直至2008年6月,作为极富地域文化特征的曲种,四川清音获准收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四川省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四川清音是四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艺之一,因其优美的唱腔,丰富的表演和叙事性,深受观众喜爱。梳理四川清音的历史脉络(见图一),直可追溯到唐宋元明时期的民歌杂曲。乾隆、嘉庆年间流传于泸州、宜宾地区的“唱月琴”“唱琵琶”是四川清音的雏形;明清时期常见的时调小曲,也有着清音的身影。在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中,四川清音的表现形式被不断融合和衍生。20世纪50年代,渝蜀两地曲艺团体赋予其“四川清音”的正式称谓, 2008年6月,作为极富地域文化特征的曲种,四川清音获准收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四川省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
一、四川清音的比较研究
(一)生态变迁
一门曲艺的形成、兴衰和发展,都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细听旧式清音,不难从唱腔和内容上感受到旧社会缓慢的生活节奏与贫乏的精神需求。旧式清音的社会服务功能较强,娱乐性和叙事性突出。清音艺人没有社会地位,内容也难免迎合与媚俗。可以说,是卖艺为生的艺人们在颠沛流离中推动了四川清音的形成与发展。历经200多年的岁月洗礼,四川清音和承传它的艺人们,随着社会的变化悄然发生着变化。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清音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堪称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几乎人人都能哼唱两句;直至解放初期,文艺汇演中唱主角的也是清音曲目,据说那时的清音艺人半年的演出就超过500场。旧式清音表演形式可归结为3个方面:1.多为女艺人1人居中坐唱,琴师相伴左右,伴奏形式较为单一(常见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2.演出时间较长,唱段少则10几分钟,长则个把小时。3.演出场所固定,以茶馆、书场为主,观众也相对固定。(见图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间,四川清音的演出形式、场所和曲目内容在政策的主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称“现代清音”),过去“跑江湖”的清音艺人们接受改造,进入演艺团体,成为服务于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有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工资收入,演出的场所也由分散的茶馆、书场转为相对集中的新书场和剧院。但四川清音传统曲目的叙事性和娱乐功能都被极大的削弱,演出形式在新意识形态下变大段为小段,改坐唱为站唱,突出了教化和宣传的社会功能。现代清音的传承破除了传统的师徒制,改由曲艺团体和学校进行专门培训。现代清音的伴奏乐器也更为丰富(采用小型民乐队进行伴奏)。演员不仅唱,还要演;观众不仅听,还要看。在计划经济中,清音艺人的演出场次逐渐减少。虽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很多传统曲艺唱段又重回舞台,演出场所也恢复了不少,但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文娱形式的丰富性,传统曲艺缺乏滋养的土壤,步入网络时代,更是如此。
(二)四川清音传统与现代的传承方式
旧式清音“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依靠家族、师徒和社会力量。听众相对稳定,且与艺人关系紧密,听众和艺人之间在情趣上相互培养,在需求上相互供养。听众中不乏喜爱清音且具有较强审美和演唱能力的“玩友”,“玩友”组织也为四川清音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传统的师徒传承沿袭至今,在师徒的教学配合方面有着诸多弊端,如师傅口传心授的随意性(即兴而为,记谱困难)。名家范唱与电子伴奏的欠缺,也不利于清音曲目的学习、传播与传唱。四川清音演出场所和场次的减少,更进一步失去了“玩友”传承的社会力量。
目前,现代清音的传承多见于中专的周期性培养和音乐院校师生的零散学习。由于艺术学校(中专)面向社会的周期性招生(约10年一次)与培训的年龄段正值孩子的变声期,且培养周期较长,其科学性与成才率值得考究。相比之下,音乐院校的学生已渡过变声期,经过科学发声方法的训练,她们奠定了较好的声乐基础,并有一定的跨界演唱音樂素养和调节能力,学习传承现代清音相对更加容易。(见图三)
随着时代审美的发展,听众对现代清音的唱腔和唱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承人也急需通过学习和借鉴科学发声方法来拓展演唱音域,改善声音色彩,延长声音的使用寿命。音乐院校“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民族唱法,因其普及面与受众面宽广,有着良好的听众基础,且民族唱法的“通、实、明、亮、纯、松、柔、活”8大标准,符合现代清音对音色的要求;现代清音的特色唱腔(“哈哈腔”和“弹舌音”)又与科学发声体系中的部分教学内容相吻合。由此可见,机构传承与院校传承两者在交流传播、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确有着共通的需求。(见图四)
二、四川清音的科学传承
通过对四川清音新、旧生态环境与传承方式的比较,不难看出:置身多元文化时代,尽管有政策的扶持,和众多非遗一样,四川清音虽仍活跃在民间,但因其表演形式巨变,曾经独具四川特色的清音光彩面临消失殆尽,科学传承迫在眉捷。
何谓“科学传承”?就是在唱腔方面既要趋从时代审美需求,又要保留传统声腔鲜明特点,同时还要顺应科学发声基本规律。在传承教学方面,既要拓展演唱者音域,提升唱功,以适应新作品新场所演唱要求;又要对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为清音作品的传播与传唱搭建平台……
“非遗进校园”是政府主导下发扬继承传统文化的一计良策,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大多仍停留在兴趣培养和传播意义上,并不能切实解决非遗传承后备力量短缺的问题。在四川清音现代传承的探索中,机构传承与院校传承是科学传承的主要方式。以音乐院校为依托的教学,可从企业选聘双师型教师,深入院校进行教学工作;传承人也可在音乐院校的继续教育中提升唱功。院校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企业为院校培养的人才搭建实践平台,提供专业对口的发展机会。企业与院校还可共同打造清音作品推向市场。由此可见,走校企深度合作之路,不失为四川清音科学传承的务实之举;而艺术职业院校音乐表演(声乐)专业的师生更有望成为四川清音科学传承的生力军。以下从四川清音的唱腔、语言和表演方面具体比对分析:(见图五) (一)四川清音的唱腔特色
四川清音是历史上跟随移民大潮而来的八方时调小曲,在当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中被氧化的“艺术结晶”,唱腔风格大同小异。因巴渝地区的区域化方言、艺人性格的差异,玩友对四川清音的风格(或称“流派”)又有所归纳,各流派的唱腔特点及代表性师承关系梳理如图。其中,尤以“肖式”(肖顺瑜)唱腔最符合当今时代审美的需求,最趋近四川清音未来科学传承方向。肖式唱腔融合了其他各派唱腔的特点,音域较为宽广,驾驭新老清音作品的能力很强;行腔自如且不失传统清音的韵味,既达到了“通、实、明、亮、纯、松、柔、活”的音色标准,又兼具发声的科学性和穿透力。
四川清音的曲牌丰富,有大小调之分,大调8支,小调上百支。传统大调清音曲目注重叙事,如《小放风筝》《断桥》《尼姑下山》等,行腔建立在说唱基础之上,演唱音域多集中在自然声区(1个八度左右),对传承者的嗓音条件要求较高,强调音色的甜美清脆,真声使用较多,音色的共鸣感较小。但在一些音域跨度较大的传统曲目(如《昭君出塞》)和现代清音作品的演唱和审美中,就对演唱者的唱功提出了极大挑战。
(见图六)
四川清音唱腔中最富特色的润腔手法,即“哈哈腔”和“弹舌音”。“哈哈腔”因貌似笑声得名,始于清音艺人蔡文芳,后被李月秋大师吸收并发扬光大。“哈哈腔”类似美声唱法中的“花腔”,二者都有相同的袝词“啊、哈”,既可用于表现欢愉的情绪(如《布谷鸟儿咕咕叫》),也可以用于表达悲伤(如《小丈夫》),演唱者可根据情感体验和语气的需要即兴为之。
传统清音的“哈哈腔”音位较低,有咬字感,音色清脆且有明暗之分。发音部位与美声“花腔”不同,行腔着力感在舌根部位,以牙关运动为主,跳音和顿音相结合连续发出下行音阶或婉转的旋律。“哈哈腔”多集中在中声区的小字1组c和小字2组f之间,演唱时对气息控制要求较高,行腔模式移植在高声区则演唱困难(如作品《古蜀风流》)。因此在现代清音传承中,“哈哈腔”的行腔模式也需要通过改良适应作品的表现需要。
相比之下,美声唱法的“花腔”技巧适应性很强,行腔也较复杂,有滑音、颤音、回音、波音和倚音等多种表现形式。“花腔”的音域跨度在小字1组d至小字3组的f之间,多以上行跳音的方式连续发出琶音、音阶或装饰音。“花腔”强调共鸣腔体的使用,音位较高且表现力强,根据旋律所在声区不同,演唱者需调度和使用的肌肉群也有着相应的变化。“花腔”的行腔着力点在上鄂,无明显的咬字感,声音有“点”的集中度,颗粒状明显,富于弹性和激情。音色追求“通、实、圆、亮、纯、松、柔、活”。
四川清音的另一种特色润腔——“弹舌音”,与意大利语的大舌颤音发声方法相似。在西洋唱法中,“弹舌音”是语言本身咬字吐词的需要,并非歌唱技巧;但四川清音却赋予了它独特的音韵。气流从咽喉部位向外持续冲击翘舌所产生的“弹舌音”,在四川清音的演唱中多用于表达或喜悦欢快或忐忑紧张的情绪。“弹舌音”的时值长短不一,长的弹舌音可达10余拍,且有旋律性,如传统曲目《摘海棠》《小九连环》等,十分考验演唱者的气息与行腔控制力。
四川清音的唱腔需服务于声音美和新时代对声音美的审视。很多现代作品的音域已突破了传统清音曲目的行腔声区,传承人必须学习和使用科学发声方法。如被誉为四川清音咏叹调的《江姐上华蓥》,要求唱腔既甜美又清亮,既庄重又活泼、既刚劲又含蓄;表现力方面既要突出戏剧性又要兼具抒情性;特色润腔(“哈哈腔”和“弹舌音”)既有饱满的颗粒感又有连贯性。
学习通道式歌唱,追求声区和音色的相对统一和规范,增强音色的圆润度和声音的穿透力,是现代四川清音演唱和发展的方向。传承者一方面要借鉴科学发声方法,使音色跟上时代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要拓宽音域才能胜任新作品的演唱。此外,对特色唱腔进行保留和适度的改良,才能使四川清音的传承更具科学性和延展性。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国家一级独唱演员王小平,就是科学传承四川清音的杰出代表和先行者之一。
(二)四川清音的语言特点
唱好四川清音,咬字吐词的语气和四川方言的声调是关键。“袝词”的运用是四川清音一大特色,演唱者根据情绪和表达需要,即兴加入“垫字”或“袝词”,如“咿呀”“哦嚯”等语气助词,起到烘托氛围的效果,“袝词”往往又与“哈哈腔”结合,如“啊哈”等。
在现代汉语国标中,普通话的所有字音都分别归属于4类调值(字音声调的具体读法,用“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通过数值和路径描绘可直观读出字音的声调变化,即①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②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③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14;④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如图。(见图七)
四川方言归属北方语系,与普通话相比,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声调运用不同,平、翘舌不分(以成都方言为例:如普通话要读④声时,成都话则要读③声降升调;成都话读④声全降调时,普通话恰恰要读②声中升调。普通话发卷舌音,成都话则不卷舌。如“上扬”等),以及鼻、边音不分(如声母n、l)或韵母“變读”现象(以成都方言为例,“黑白”变读为“黑北”)。
传统的四川清音注重叙事,表现形式以方言说唱为主,说中带唱,似唱非唱,边说边唱,唱中有说。作为说唱艺术,传统四川清音在特色唱腔与声韵表达方面,与科学发声要求的“通”“圆”“松”有些矛盾:字正,腔并不一定圆;腔圆、声松,却易失韵。四川清音传统声韵的特点(甜美和媚俗)与滋润它的生态土壤息息相关。现代四川清音的审美发展与科学传承则须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技法方面,音乐院校的民族唱法强调字正腔圆和行腔吐词的夸张。声乐教学的常用描述“咬字咬在出声之前,吸好了再唱,音越高口越张”……这些发声技术虽与传统四川清音的行腔模式有一定冲突,却为现代四川清音作品的驾驭打开了上升空间,传承者应注重通融、借鉴和取舍。如《蜀道不再难》的音域已达到小字2组的a,且高音的延音长达8拍以上,没有科学发声方法的支撑,是演唱不了的。传统曲目的自然行腔,应建立在良好的中声区呼吸控制的基础之上;而音域跨度较大的清音作品则需借鉴科学发声体系,以美化的混声音色和高超的发声技巧来弥补传统声韵被削弱的遗憾。 现代四川清音作品在创作中还融入了相声基本功,对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跨界技能要求。如《蜀道不再难》里的“贯口”和《成都的传说》中的“绕口令”,演唱者辅以檀板把控节奏,不仅要吐字清晰、一气呵成,入耳还要有韵律感。
(三)四川清音的表演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清音的演出场所多集中在剧场舞台,独唱采用站唱和乐队伴奏。演出场所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革新,引发了观众的视听需求,舞美设计应运而生。现代清音在节目表演形式上也不断推陈出新:花哨多样的打板儿方式,目不暇接的穿梭走位与演员华丽的服饰,婀娜的身段表演融合在一起,可谓创造了现代四川清音的视听盛宴。
现代四川清音常见的表演方式以对唱、合唱与集体表演唱为主,采用电子伴奏,还加入了大量的伴舞,丰富了视听效果的同时,也淡化了对唱功的要求;目前,真正能胜任清音独唱的艺人越来越少。从观众的需求上分析,旧式清音的观众注重“听”和内涵式的体验;而现代清音的观众则更注重“看”与感观上的体验,不得不说这是四川清音传承中的一种退化现象。“赏心悦目”是时代的审美需求,提升唱功与声韵传承是四川清音沿革的核心价值,我们在科学传承中应强调视听并重,既注重内涵式的发展、好听,又注重形式上的丰富、好看。
旧式清音坐唱的表演特色,归结起来为6个字,即“心到、眼到、手到”。“心到”指的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角色感的把握和内心的感悟。“眼到”指的是画面感和入戏的情景感,通过眼神传递出去。旧式清音中的“眼到”十分传神,近距离表演时可左右观众的情绪。“手到”一方面是指演员手持檀板和鼓签对节奏的把控;另一方面指的是根据内容描述的需要,演员辅以一定的手势动作,有具体的指向性和引导作用。
(见图八)
现代清音站唱的表演特色,注重“精气神”和声情并茂。演员要兴奋度饱满,站姿挺拔,身段秀丽,眼光深远富有神采。表演时除“心到、眼到、手到”而外,根据情节需要还会加入一定的身段表演,丰富的面部表情和一招一式的肢体语言,将歌词大意传达得淋漓尽致。身段表演会加大四川清音的演唱难度,十分考验演唱者注意力合理分配的能力与歌唱肌能的协调性。演唱者需要借鉴科学发声体系中“歌唱动力”与“整身歌唱”,来解决因身体动作幅度较大易引发的漏气和丢失音色的现象。“以情带声”是调度歌唱动力的最佳途径,把握好科学发声哲学思维中的“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与“动静相宜”,则是现代四川清音做到“唱演具佳”的关键。科学发声提倡“整身歌唱”,避免局部肌能的频繁使用,一方面延长声音的使用寿命,一方面改善音质,值得清音工作者深入研究。
总而言之,四川清音的科学传承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及时总结,是一个逐步积累、沉淀的过程。本文从传统与现代角度对四川清音的沿革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一些有利于四川清音科学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以期对四川清音人才培养的深入探究及促进其专业化传承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四川省社會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nyy2019011)
王江昀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抒情花腔女高音,双师双能型声乐教育专家,跨界演唱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艺术教师。倡导学艺先做人,注重“深基础、博能力”。致力于《跨界演唱人才培养》与《四川清音科学传承》的课题研究。论文《跨界演唱教学探微-一种方法多种唱法的教学心得》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四川清音的科学传承与教学探微》获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声乐大赛中多次获奖。
四川清音是四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艺之一,因其优美的唱腔,丰富的表演和叙事性,深受观众喜爱。梳理四川清音的历史脉络(见图一),直可追溯到唐宋元明时期的民歌杂曲。乾隆、嘉庆年间流传于泸州、宜宾地区的“唱月琴”“唱琵琶”是四川清音的雏形;明清时期常见的时调小曲,也有着清音的身影。在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中,四川清音的表现形式被不断融合和衍生。20世纪50年代,渝蜀两地曲艺团体赋予其“四川清音”的正式称谓, 2008年6月,作为极富地域文化特征的曲种,四川清音获准收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四川省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
一、四川清音的比较研究
(一)生态变迁
一门曲艺的形成、兴衰和发展,都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细听旧式清音,不难从唱腔和内容上感受到旧社会缓慢的生活节奏与贫乏的精神需求。旧式清音的社会服务功能较强,娱乐性和叙事性突出。清音艺人没有社会地位,内容也难免迎合与媚俗。可以说,是卖艺为生的艺人们在颠沛流离中推动了四川清音的形成与发展。历经200多年的岁月洗礼,四川清音和承传它的艺人们,随着社会的变化悄然发生着变化。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清音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堪称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几乎人人都能哼唱两句;直至解放初期,文艺汇演中唱主角的也是清音曲目,据说那时的清音艺人半年的演出就超过500场。旧式清音表演形式可归结为3个方面:1.多为女艺人1人居中坐唱,琴师相伴左右,伴奏形式较为单一(常见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2.演出时间较长,唱段少则10几分钟,长则个把小时。3.演出场所固定,以茶馆、书场为主,观众也相对固定。(见图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间,四川清音的演出形式、场所和曲目内容在政策的主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称“现代清音”),过去“跑江湖”的清音艺人们接受改造,进入演艺团体,成为服务于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有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工资收入,演出的场所也由分散的茶馆、书场转为相对集中的新书场和剧院。但四川清音传统曲目的叙事性和娱乐功能都被极大的削弱,演出形式在新意识形态下变大段为小段,改坐唱为站唱,突出了教化和宣传的社会功能。现代清音的传承破除了传统的师徒制,改由曲艺团体和学校进行专门培训。现代清音的伴奏乐器也更为丰富(采用小型民乐队进行伴奏)。演员不仅唱,还要演;观众不仅听,还要看。在计划经济中,清音艺人的演出场次逐渐减少。虽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很多传统曲艺唱段又重回舞台,演出场所也恢复了不少,但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文娱形式的丰富性,传统曲艺缺乏滋养的土壤,步入网络时代,更是如此。
(二)四川清音传统与现代的传承方式
旧式清音“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依靠家族、师徒和社会力量。听众相对稳定,且与艺人关系紧密,听众和艺人之间在情趣上相互培养,在需求上相互供养。听众中不乏喜爱清音且具有较强审美和演唱能力的“玩友”,“玩友”组织也为四川清音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传统的师徒传承沿袭至今,在师徒的教学配合方面有着诸多弊端,如师傅口传心授的随意性(即兴而为,记谱困难)。名家范唱与电子伴奏的欠缺,也不利于清音曲目的学习、传播与传唱。四川清音演出场所和场次的减少,更进一步失去了“玩友”传承的社会力量。
目前,现代清音的传承多见于中专的周期性培养和音乐院校师生的零散学习。由于艺术学校(中专)面向社会的周期性招生(约10年一次)与培训的年龄段正值孩子的变声期,且培养周期较长,其科学性与成才率值得考究。相比之下,音乐院校的学生已渡过变声期,经过科学发声方法的训练,她们奠定了较好的声乐基础,并有一定的跨界演唱音樂素养和调节能力,学习传承现代清音相对更加容易。(见图三)
随着时代审美的发展,听众对现代清音的唱腔和唱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承人也急需通过学习和借鉴科学发声方法来拓展演唱音域,改善声音色彩,延长声音的使用寿命。音乐院校“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民族唱法,因其普及面与受众面宽广,有着良好的听众基础,且民族唱法的“通、实、明、亮、纯、松、柔、活”8大标准,符合现代清音对音色的要求;现代清音的特色唱腔(“哈哈腔”和“弹舌音”)又与科学发声体系中的部分教学内容相吻合。由此可见,机构传承与院校传承两者在交流传播、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确有着共通的需求。(见图四)
二、四川清音的科学传承
通过对四川清音新、旧生态环境与传承方式的比较,不难看出:置身多元文化时代,尽管有政策的扶持,和众多非遗一样,四川清音虽仍活跃在民间,但因其表演形式巨变,曾经独具四川特色的清音光彩面临消失殆尽,科学传承迫在眉捷。
何谓“科学传承”?就是在唱腔方面既要趋从时代审美需求,又要保留传统声腔鲜明特点,同时还要顺应科学发声基本规律。在传承教学方面,既要拓展演唱者音域,提升唱功,以适应新作品新场所演唱要求;又要对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为清音作品的传播与传唱搭建平台……
“非遗进校园”是政府主导下发扬继承传统文化的一计良策,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大多仍停留在兴趣培养和传播意义上,并不能切实解决非遗传承后备力量短缺的问题。在四川清音现代传承的探索中,机构传承与院校传承是科学传承的主要方式。以音乐院校为依托的教学,可从企业选聘双师型教师,深入院校进行教学工作;传承人也可在音乐院校的继续教育中提升唱功。院校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企业为院校培养的人才搭建实践平台,提供专业对口的发展机会。企业与院校还可共同打造清音作品推向市场。由此可见,走校企深度合作之路,不失为四川清音科学传承的务实之举;而艺术职业院校音乐表演(声乐)专业的师生更有望成为四川清音科学传承的生力军。以下从四川清音的唱腔、语言和表演方面具体比对分析:(见图五) (一)四川清音的唱腔特色
四川清音是历史上跟随移民大潮而来的八方时调小曲,在当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中被氧化的“艺术结晶”,唱腔风格大同小异。因巴渝地区的区域化方言、艺人性格的差异,玩友对四川清音的风格(或称“流派”)又有所归纳,各流派的唱腔特点及代表性师承关系梳理如图。其中,尤以“肖式”(肖顺瑜)唱腔最符合当今时代审美的需求,最趋近四川清音未来科学传承方向。肖式唱腔融合了其他各派唱腔的特点,音域较为宽广,驾驭新老清音作品的能力很强;行腔自如且不失传统清音的韵味,既达到了“通、实、明、亮、纯、松、柔、活”的音色标准,又兼具发声的科学性和穿透力。
四川清音的曲牌丰富,有大小调之分,大调8支,小调上百支。传统大调清音曲目注重叙事,如《小放风筝》《断桥》《尼姑下山》等,行腔建立在说唱基础之上,演唱音域多集中在自然声区(1个八度左右),对传承者的嗓音条件要求较高,强调音色的甜美清脆,真声使用较多,音色的共鸣感较小。但在一些音域跨度较大的传统曲目(如《昭君出塞》)和现代清音作品的演唱和审美中,就对演唱者的唱功提出了极大挑战。
(见图六)
四川清音唱腔中最富特色的润腔手法,即“哈哈腔”和“弹舌音”。“哈哈腔”因貌似笑声得名,始于清音艺人蔡文芳,后被李月秋大师吸收并发扬光大。“哈哈腔”类似美声唱法中的“花腔”,二者都有相同的袝词“啊、哈”,既可用于表现欢愉的情绪(如《布谷鸟儿咕咕叫》),也可以用于表达悲伤(如《小丈夫》),演唱者可根据情感体验和语气的需要即兴为之。
传统清音的“哈哈腔”音位较低,有咬字感,音色清脆且有明暗之分。发音部位与美声“花腔”不同,行腔着力感在舌根部位,以牙关运动为主,跳音和顿音相结合连续发出下行音阶或婉转的旋律。“哈哈腔”多集中在中声区的小字1组c和小字2组f之间,演唱时对气息控制要求较高,行腔模式移植在高声区则演唱困难(如作品《古蜀风流》)。因此在现代清音传承中,“哈哈腔”的行腔模式也需要通过改良适应作品的表现需要。
相比之下,美声唱法的“花腔”技巧适应性很强,行腔也较复杂,有滑音、颤音、回音、波音和倚音等多种表现形式。“花腔”的音域跨度在小字1组d至小字3组的f之间,多以上行跳音的方式连续发出琶音、音阶或装饰音。“花腔”强调共鸣腔体的使用,音位较高且表现力强,根据旋律所在声区不同,演唱者需调度和使用的肌肉群也有着相应的变化。“花腔”的行腔着力点在上鄂,无明显的咬字感,声音有“点”的集中度,颗粒状明显,富于弹性和激情。音色追求“通、实、圆、亮、纯、松、柔、活”。
四川清音的另一种特色润腔——“弹舌音”,与意大利语的大舌颤音发声方法相似。在西洋唱法中,“弹舌音”是语言本身咬字吐词的需要,并非歌唱技巧;但四川清音却赋予了它独特的音韵。气流从咽喉部位向外持续冲击翘舌所产生的“弹舌音”,在四川清音的演唱中多用于表达或喜悦欢快或忐忑紧张的情绪。“弹舌音”的时值长短不一,长的弹舌音可达10余拍,且有旋律性,如传统曲目《摘海棠》《小九连环》等,十分考验演唱者的气息与行腔控制力。
四川清音的唱腔需服务于声音美和新时代对声音美的审视。很多现代作品的音域已突破了传统清音曲目的行腔声区,传承人必须学习和使用科学发声方法。如被誉为四川清音咏叹调的《江姐上华蓥》,要求唱腔既甜美又清亮,既庄重又活泼、既刚劲又含蓄;表现力方面既要突出戏剧性又要兼具抒情性;特色润腔(“哈哈腔”和“弹舌音”)既有饱满的颗粒感又有连贯性。
学习通道式歌唱,追求声区和音色的相对统一和规范,增强音色的圆润度和声音的穿透力,是现代四川清音演唱和发展的方向。传承者一方面要借鉴科学发声方法,使音色跟上时代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要拓宽音域才能胜任新作品的演唱。此外,对特色唱腔进行保留和适度的改良,才能使四川清音的传承更具科学性和延展性。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国家一级独唱演员王小平,就是科学传承四川清音的杰出代表和先行者之一。
(二)四川清音的语言特点
唱好四川清音,咬字吐词的语气和四川方言的声调是关键。“袝词”的运用是四川清音一大特色,演唱者根据情绪和表达需要,即兴加入“垫字”或“袝词”,如“咿呀”“哦嚯”等语气助词,起到烘托氛围的效果,“袝词”往往又与“哈哈腔”结合,如“啊哈”等。
在现代汉语国标中,普通话的所有字音都分别归属于4类调值(字音声调的具体读法,用“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通过数值和路径描绘可直观读出字音的声调变化,即①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②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③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14;④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如图。(见图七)
四川方言归属北方语系,与普通话相比,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声调运用不同,平、翘舌不分(以成都方言为例:如普通话要读④声时,成都话则要读③声降升调;成都话读④声全降调时,普通话恰恰要读②声中升调。普通话发卷舌音,成都话则不卷舌。如“上扬”等),以及鼻、边音不分(如声母n、l)或韵母“變读”现象(以成都方言为例,“黑白”变读为“黑北”)。
传统的四川清音注重叙事,表现形式以方言说唱为主,说中带唱,似唱非唱,边说边唱,唱中有说。作为说唱艺术,传统四川清音在特色唱腔与声韵表达方面,与科学发声要求的“通”“圆”“松”有些矛盾:字正,腔并不一定圆;腔圆、声松,却易失韵。四川清音传统声韵的特点(甜美和媚俗)与滋润它的生态土壤息息相关。现代四川清音的审美发展与科学传承则须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技法方面,音乐院校的民族唱法强调字正腔圆和行腔吐词的夸张。声乐教学的常用描述“咬字咬在出声之前,吸好了再唱,音越高口越张”……这些发声技术虽与传统四川清音的行腔模式有一定冲突,却为现代四川清音作品的驾驭打开了上升空间,传承者应注重通融、借鉴和取舍。如《蜀道不再难》的音域已达到小字2组的a,且高音的延音长达8拍以上,没有科学发声方法的支撑,是演唱不了的。传统曲目的自然行腔,应建立在良好的中声区呼吸控制的基础之上;而音域跨度较大的清音作品则需借鉴科学发声体系,以美化的混声音色和高超的发声技巧来弥补传统声韵被削弱的遗憾。 现代四川清音作品在创作中还融入了相声基本功,对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跨界技能要求。如《蜀道不再难》里的“贯口”和《成都的传说》中的“绕口令”,演唱者辅以檀板把控节奏,不仅要吐字清晰、一气呵成,入耳还要有韵律感。
(三)四川清音的表演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清音的演出场所多集中在剧场舞台,独唱采用站唱和乐队伴奏。演出场所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革新,引发了观众的视听需求,舞美设计应运而生。现代清音在节目表演形式上也不断推陈出新:花哨多样的打板儿方式,目不暇接的穿梭走位与演员华丽的服饰,婀娜的身段表演融合在一起,可谓创造了现代四川清音的视听盛宴。
现代四川清音常见的表演方式以对唱、合唱与集体表演唱为主,采用电子伴奏,还加入了大量的伴舞,丰富了视听效果的同时,也淡化了对唱功的要求;目前,真正能胜任清音独唱的艺人越来越少。从观众的需求上分析,旧式清音的观众注重“听”和内涵式的体验;而现代清音的观众则更注重“看”与感观上的体验,不得不说这是四川清音传承中的一种退化现象。“赏心悦目”是时代的审美需求,提升唱功与声韵传承是四川清音沿革的核心价值,我们在科学传承中应强调视听并重,既注重内涵式的发展、好听,又注重形式上的丰富、好看。
旧式清音坐唱的表演特色,归结起来为6个字,即“心到、眼到、手到”。“心到”指的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角色感的把握和内心的感悟。“眼到”指的是画面感和入戏的情景感,通过眼神传递出去。旧式清音中的“眼到”十分传神,近距离表演时可左右观众的情绪。“手到”一方面是指演员手持檀板和鼓签对节奏的把控;另一方面指的是根据内容描述的需要,演员辅以一定的手势动作,有具体的指向性和引导作用。
(见图八)
现代清音站唱的表演特色,注重“精气神”和声情并茂。演员要兴奋度饱满,站姿挺拔,身段秀丽,眼光深远富有神采。表演时除“心到、眼到、手到”而外,根据情节需要还会加入一定的身段表演,丰富的面部表情和一招一式的肢体语言,将歌词大意传达得淋漓尽致。身段表演会加大四川清音的演唱难度,十分考验演唱者注意力合理分配的能力与歌唱肌能的协调性。演唱者需要借鉴科学发声体系中“歌唱动力”与“整身歌唱”,来解决因身体动作幅度较大易引发的漏气和丢失音色的现象。“以情带声”是调度歌唱动力的最佳途径,把握好科学发声哲学思维中的“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与“动静相宜”,则是现代四川清音做到“唱演具佳”的关键。科学发声提倡“整身歌唱”,避免局部肌能的频繁使用,一方面延长声音的使用寿命,一方面改善音质,值得清音工作者深入研究。
总而言之,四川清音的科学传承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及时总结,是一个逐步积累、沉淀的过程。本文从传统与现代角度对四川清音的沿革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一些有利于四川清音科学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以期对四川清音人才培养的深入探究及促进其专业化传承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四川省社會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nyy2019011)
王江昀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抒情花腔女高音,双师双能型声乐教育专家,跨界演唱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艺术教师。倡导学艺先做人,注重“深基础、博能力”。致力于《跨界演唱人才培养》与《四川清音科学传承》的课题研究。论文《跨界演唱教学探微-一种方法多种唱法的教学心得》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四川清音的科学传承与教学探微》获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声乐大赛中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