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付诸于生态实践,作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现代实践方式的当代转向,生态实践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人的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人的适度需求为根本动力的物质性实践。本文力求对生态实践的各基本要素进行浅析,以便为今人提供生态实践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实践;实践要素;主体;中介;客体
一、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和"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这彰显出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的负责精神。
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党谈到当今全球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了第一位。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党提到如今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仍然位列其中。这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点关切。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好"美丽中国",必须守住"绿水青山"。
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守住"绿水青山"呢?这就要求我们从生态实践入手,从生态文明建设入手。
二、生态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首先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1]实践的要素包括主体、中介和客体,实践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从人的活动的视角去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与客体这两个哲学范畴。一般来说,"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
生态实践的概念阐释现代实践方式,是指近代工业化以来以人们过度张扬人的实践能力、忽视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实践的现实产物,问题的解决在于变革实践。而对实践的变革只能是实践方式的重构,即以生态实践来取代现代实践方式并使之成为人与自然重新和解的基本前提。下面我就从实践三要素即主体、中介和客体三方面阐述一下生态实践的构建,力求人们重视生态系统。
1.生态实践的主体分析
实践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现代性工业社会把追求在物质丰饶中纵欲无度视为终极目的,肆无忌惮地对自然世界进行征服和掠夺,导致自然环境的残破、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永续发展。联合国环境署1997年发表的《关于环境伦理的汉城宣言》指出:"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导致了这场危机"。[3]这就要求我们从实践主体即人的方面主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人们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把自己的个人价值实现建立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和迫害上,树立生态意识,改变之前把追求在物质丰饶中纵欲无度视为终极目的的意识。
其次,塑造理性生态人。只有具备了合格的主体,生态实践的质量才能有保障,方向才会坚定。只有人们将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再次,控制人的奢望。有时候我在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东西阳光、水、空气,在我小的时候都不成问题,现在都有问题了。水现在要用钱来买;要呼吸到很好的空气,必须到山里去,变相的花了钱,因为我在家里享受不到;是不是有一天这个雾霾太严重的时候,享受阳光也要花钱?
老子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要尊重,不仅仅是人的生命,动物的、植物的,都要尊重。庄子也说,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止。就是说,我们人类是不是要有克制之心、控制自己的力量。
2.生态实践的中介分析
实践中介即实践工具,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工具。从实践的手段来看,一定的手段(即生产工具)体现着人类理性机巧,以及人类本质力量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如今的科学技术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工具范畴,自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这一说法被提出,人类社会便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很高的生产率,营造了非常舒适的生活环境,把我们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带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但我们在享受这个强大"武器"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欢乐之时也别忘了那些"灭顶之灾"。可以说,科技是人类和地球的福音,也是人类和地球的灾星。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
我们人类在一步步征服自然,发明高科技产品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要想想这些发明是否对人类生存的地球有威胁。如果有,那么我们还不如不发明。例如,塑料袋被欧洲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6]通过专家介绍,塑料袋从生产到处理,整个过程都会造成大量资源的耗费,以及地球环境的污染。每个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0年以上,会污染周围的土地和水质。
可见,实践中介即工具的使用对生态实践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使实践向着生态方向发展,必须考虑人类对实践中介的发明与应用。
3.生态实践的客体分析
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不与主体发生对象性关系的事物就不能成为客体。当前必须重视对实践客体的性质、主客体双向作用的后果、客体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反思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坚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和作为实践客体的环境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创造的特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写道:"人在作用外部自然界的时候,他便改变了他自己的本性。"显然,这蕴含了马克思一以贯之的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思想。
在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和作为实践客体的环境都是互为对象、互相规定的,同时两者又是互相作用、互相创造的。另一方面,人与环境不仅是互相作用、互相创造的,而且互相创造是一致的。
因此,为达到生态实践,必须考虑与实践主体相互统一的实践客体,只有双方面兼顾,才能更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客体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的,大自然的万物是一个生态链,只要一个方面破坏了那么一整个生态系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客体的保护,人人多一份文明,自然就多一份美丽。
三、当今中国的生态问题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消耗和浪费大、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蓄积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等。
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也强调了当今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为此我们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更将生态列为"五位一体"。当下,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迫在眉睫。例如,我国国家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在全国仅存在500多只,如果生态继续恶化,扬子鳄生活的湿地面积逐渐减少,那么此类动物将在不远的将来从地球上消失灭绝。
当然,缓解生态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诸多手段。但我想更重要的还是探寻人性的正确回归,重构我们的价值体系,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荣辱观等。从人自身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加强对人生态行为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
[2]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
[3]邱占勇.试论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4]王志英.全面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J].唐都学刊,1996,(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
作者简介:陆珊珊(1988.10-),女,陕西铜川人,长安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实践;实践要素;主体;中介;客体
一、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和"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这彰显出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的负责精神。
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党谈到当今全球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了第一位。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党提到如今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仍然位列其中。这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点关切。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好"美丽中国",必须守住"绿水青山"。
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守住"绿水青山"呢?这就要求我们从生态实践入手,从生态文明建设入手。
二、生态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首先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1]实践的要素包括主体、中介和客体,实践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从人的活动的视角去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与客体这两个哲学范畴。一般来说,"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
生态实践的概念阐释现代实践方式,是指近代工业化以来以人们过度张扬人的实践能力、忽视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实践的现实产物,问题的解决在于变革实践。而对实践的变革只能是实践方式的重构,即以生态实践来取代现代实践方式并使之成为人与自然重新和解的基本前提。下面我就从实践三要素即主体、中介和客体三方面阐述一下生态实践的构建,力求人们重视生态系统。
1.生态实践的主体分析
实践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现代性工业社会把追求在物质丰饶中纵欲无度视为终极目的,肆无忌惮地对自然世界进行征服和掠夺,导致自然环境的残破、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永续发展。联合国环境署1997年发表的《关于环境伦理的汉城宣言》指出:"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导致了这场危机"。[3]这就要求我们从实践主体即人的方面主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人们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把自己的个人价值实现建立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和迫害上,树立生态意识,改变之前把追求在物质丰饶中纵欲无度视为终极目的的意识。
其次,塑造理性生态人。只有具备了合格的主体,生态实践的质量才能有保障,方向才会坚定。只有人们将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再次,控制人的奢望。有时候我在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东西阳光、水、空气,在我小的时候都不成问题,现在都有问题了。水现在要用钱来买;要呼吸到很好的空气,必须到山里去,变相的花了钱,因为我在家里享受不到;是不是有一天这个雾霾太严重的时候,享受阳光也要花钱?
老子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要尊重,不仅仅是人的生命,动物的、植物的,都要尊重。庄子也说,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止。就是说,我们人类是不是要有克制之心、控制自己的力量。
2.生态实践的中介分析
实践中介即实践工具,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工具。从实践的手段来看,一定的手段(即生产工具)体现着人类理性机巧,以及人类本质力量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如今的科学技术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工具范畴,自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这一说法被提出,人类社会便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很高的生产率,营造了非常舒适的生活环境,把我们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带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但我们在享受这个强大"武器"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欢乐之时也别忘了那些"灭顶之灾"。可以说,科技是人类和地球的福音,也是人类和地球的灾星。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
我们人类在一步步征服自然,发明高科技产品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要想想这些发明是否对人类生存的地球有威胁。如果有,那么我们还不如不发明。例如,塑料袋被欧洲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6]通过专家介绍,塑料袋从生产到处理,整个过程都会造成大量资源的耗费,以及地球环境的污染。每个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0年以上,会污染周围的土地和水质。
可见,实践中介即工具的使用对生态实践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使实践向着生态方向发展,必须考虑人类对实践中介的发明与应用。
3.生态实践的客体分析
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不与主体发生对象性关系的事物就不能成为客体。当前必须重视对实践客体的性质、主客体双向作用的后果、客体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反思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坚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和作为实践客体的环境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创造的特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写道:"人在作用外部自然界的时候,他便改变了他自己的本性。"显然,这蕴含了马克思一以贯之的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思想。
在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和作为实践客体的环境都是互为对象、互相规定的,同时两者又是互相作用、互相创造的。另一方面,人与环境不仅是互相作用、互相创造的,而且互相创造是一致的。
因此,为达到生态实践,必须考虑与实践主体相互统一的实践客体,只有双方面兼顾,才能更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客体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的,大自然的万物是一个生态链,只要一个方面破坏了那么一整个生态系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客体的保护,人人多一份文明,自然就多一份美丽。
三、当今中国的生态问题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消耗和浪费大、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蓄积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等。
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也强调了当今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为此我们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更将生态列为"五位一体"。当下,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迫在眉睫。例如,我国国家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在全国仅存在500多只,如果生态继续恶化,扬子鳄生活的湿地面积逐渐减少,那么此类动物将在不远的将来从地球上消失灭绝。
当然,缓解生态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诸多手段。但我想更重要的还是探寻人性的正确回归,重构我们的价值体系,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荣辱观等。从人自身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加强对人生态行为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
[2]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
[3]邱占勇.试论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4]王志英.全面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J].唐都学刊,1996,(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
作者简介:陆珊珊(1988.10-),女,陕西铜川人,长安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