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运用研究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发式教学旨在通过老师的设置情景并诱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到对问题的讨论当中,使课堂活泼生动,富有吸引力,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刺激学生通过和老师的互动以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树立知识体系并融会贯通地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启发式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以填鸭式教育为主.然而,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日益严峻的社会挑战,采用新型教学方法迫在眉睫,启发式教育作为一种诱导式教学方法无疑是最优的选择.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作为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设置不同情境,并将话题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同时诱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2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通过设疑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科问题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就能激发出他强烈的求知欲,鼓舞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对应的生动有趣的实验,或在课堂传授中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抓住其与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承上启下的教学方式,创造新颖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参与到与老师的互动及自主思考当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空气阻力”这一章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物体在空中下落速度的快慢是否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不是.此时老师可以将两块大小不一的铁片从同一高度落下,实验结果与学生的猜想一致.正当学生得意时,老师话锋一转: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质量无关,但是日常生活中真的一直都是这样吗?接着老师可以将一片纸片和一块铁片从同一高度落下,发现铁片先落地.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思考上述问题,并促使其将已学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于此时老师可再次发问并引出空气阻力的概念.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弹力这一节的时候,可以先拿一个乒乓球在地上弹几下,并提问学生这种力是怎么产生的也就是弹力产生的条件,并分几次使用不同力弹起乒乓球,由此来引出弹力的大小,并设问学生弹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这样生动的例子就会使得课堂显得生动,激发学生的解决疑问的兴趣,同时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也发散了自己的思维锻炼了思考能力.这样,通过设置两组不同的实验将学生带入课堂情景中,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并在这种兴趣的带动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3诱导给解题创造思维条件
  诱导可以给解题创造一定的条件,适当的诱导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解题.例如在讲授“内能”这一章时,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并自主思考推导问题,老师可以在演示了地面运动的排球后问学生:排球具有什么能量?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会答:动能.老师再问:那从微观角度来看,分子是否会运动?分子又是否具有动能呢?学生会回答:分子在不停运动,应该也是具有动能的.然后老师可以将排球举起,问学生:排球和地球相互吸引时,排球具有什么能量?学生:势能.老师再问:那分子间有没有相互间的引力作用呢?学生答:分子间互相吸引,也有引力作用.老师:那分子是否和排球一样具有势能呢?学生答:相互吸引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然后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弹簧实验,将弹簧压缩后问学生:被压缩的弹簧之间存在什么力?弹簧各部分具有什么样的能量?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会回答:弹簧各部分有斥力作用,弹簧具有势能.老师再将话题引到微观层面:分子间是否有相互间的排斥力?学生答: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作用.老师:那相互排斥的分子是否具有势能呢?学生:相互排斥的分子具有势能.老师最后再总结: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在这一案例中,老师通过逐步推进,由宏观讲述到微观,用排球和弹簧作为宏观层面的对照物,通过设置问题,诱导学生自主思考,并一直到微观层面,从而引出物体内能的概念.通过这样的诱导,使得学生有了自主思考的意识,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思考阶段,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为透彻.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并没有生硬地将物理学的概念塞给学生,而是诱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全面,对知识的记忆也更深.通过诱导,也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4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平时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之后一般仅仅具有感性的认识,启发式教育便是要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透过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使得学生透过感性的思维,利用推理能力,使思维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这一过程需要的就是老师通过设疑、诱导为基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给学生一个争辩、推理、解惑的过程.
  如在讲述摩擦力的问题时.老师可以分别演示将一张纸夹在一本书中的情景以及将两本书每页互相交错夹在一起的情景,然后问学生:将它们分开所需要的力是否一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回答:两本书夹在一起的情况更难分开.老师此时可以引出摩擦力的概念,同时发动同学们自发讨论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两本书每页互相夹在一起更难拔开.此时通过鼓励学生们参与讨论,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于摩擦力的印象更为深刻.之后,老师还可以再次发问:自行车的车轮是否受摩擦力的作用呢?再次鼓励学生参与到讨论当中,同时引发出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概念.同时,通过对自行车车轮的受力分析,指导学生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让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对于受力分析图更为得心应手,将知识掌握地更为牢靠.
  学生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后,便会互相研究这一课题,并开展相互间的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获得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和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尽力在课堂中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力为学生营造发散性思维的氛围,让学生在对课堂的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愿我们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21世纪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同时也为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选修课的开设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选修课是一种特殊的课程组织形式,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接受基础知识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基础上,探讨了高中英语选修课的课程实质内容,分析了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中英语选修课 选修课教学 教师专业素质  1. 高中英语选修课本质  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机制里
【摘 要】 课堂是英语教育的主阵地。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常总结反思来提升效率。笔者结合实际,从师生关系、教育方法、自我进修等方面浅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现代化技术 关注情感 课堂形式多样  在英语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是关键。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的课件内容但是产生了不同的教学
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角度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我们关注的不能仅仅是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而应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超越式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超过了给定的知识范围并产生了新思想新方法,学习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课堂有超越课堂、尊重老师又超越老师,这就是超越式学习.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学习的知
期刊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物理课程必须倡导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强调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科学的探究过程,而体验式学习是达成这一目标的良好途径.  1体验式学习的优势  现代心理学认为体验是指人们通过亲身实践并根据以往经验而对事物产生的一种内心感知活动,至少应包括两个
期刊
【摘 要】 英语教学只有把有限课堂向无限大课堂高效延展,才能更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学精彩纷呈。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高效课堂  单纯依靠英语教材,以“讲”和“听”作为主要模式的授课方法已不能满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需求。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应只机械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应将教材和社会时事新闻有机结合,多启发和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联想多创新。教师只有将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和广阔社会大课
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的问题.调查发现,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虽然有较好的学习表现,但是他们的物理成绩却不尽人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感觉高中物理的学习比较困难呢?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情况不断研究,找到学生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更有效地解决学生在物理学习汇总存在的缺陷,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1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期刊
【摘 要】 没有课堂的彻底改革,任何教改都是空话。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让学生会学、乐学、学会,形成合作意识,为学生以后的人生之路打好基础。  【关键词】 自主性 主体地位 乐学 角色转变 高效  羊口中学曾经是寿光市薄弱的农村初中,这里的家长大都是在船上打鱼,水上运输,经济较好,对学习的认识度不高,学生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几
1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浙江省高考物理试题立意新颖,更加注重新情景下实际问题的建模,对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生也经常反映:“物理概念、规律我都懂,平时各类习题也做了不少,但高考做题时仍然感到无从入手,力不从心.”如何才能教会学生解题,进而实现“优质轻负”的目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  几年来,根据笔者的观察,优秀学生解题往往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1)具
期刊
物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了无痕迹的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极具挑战性,笔者就此做了有益尝试.现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1中“改装电压表和电流表”为例,讲述笔者的做法,与同行商榷.  环节一认识电流计,了解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灵敏电流计(整体)主要由导线圈、极靴、指针和刻度盘等(局部)组成,各部分
期刊
高三物理教学中,常常在试题训练与讲解中度过,往往会忽视演示实验的教学,认为没有必要,那是新课教学的事,其实不然,若能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功能,对高三物理教学往往能启到出其不意的好效果!除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外,我认为还有如下的作用.  1演示实验能梳理知识结构  “心中有结构,脑中有模型,手中得方法” 是我们要求高三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我们高三复习的核心.所以学生知识结构网络的形成是我们高三复习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