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自动毫安技术对腰椎患者扫描剂量减少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MSCT Z轴自动毫安(ATCM)调制扫描技术对患者腰椎CT扫描剂量减少的可行性.方法 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椎间盘介入术前检查及术后复查2组,进行L3~S1相同覆盖范围MSCT检查.术前检查组采用常规固定320 mAs(FM组),术后复查组采用噪声指数为12.0 HU的Z轴ATCM技术(ATCM组).分别选择L3~4、L4~5、L5~S1椎间盘平面作为观察平面,对2种毫安技术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图像质量评分、辐射剂量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图像噪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FM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平均为(273.4±45.4)mGy·cm,ATCM组为(187.9±66.4)mGy·cm,ATCM组比FM组降低31.3%(t=8.205,P<0.05);FM组的3个椎间盘平面图像噪声变异分别为(9.8±2.4)、(9.9±2.4)、(11.5±3.2)HU,ATCM组分别为(12.0±0.8)、(11.7±0.6)、(11.7±1.4)HU,ATCM组的图像噪声变异小于FM组(F=23.31,P<0.05);FM组3个椎间盘平面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0.3)、(4.5±0.2)、(4.5±0.2)分,ATCM组分别为(4.6±0.3)、(4.5±0.2)、(4.5±0.2)分,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05).结论 使用噪声指数为12.0 HU的ATCM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辐射剂量约31.3%。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诊断动脉问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的价值.方法 对11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窦(动脉间型)患者进行了DSCT检查;选择同期1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正常的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MIP、VR和仿真内镜(VE)技术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和走行.利用4D工具动态评价右冠状动脉近段、中段的管径变化以及升主动脉与右冠状动脉间的夹角,计算收缩期狭窄率.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右冠状动脉近中段
患者女,22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胸痛.1个月前胸闷,当地医院X线胸片示右第6后肋变细,左侧胸水,穿刺抽出淡红色稍浑浊液体,乳糜试验及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按不规则结核治疗半个月后好转,求诊我院.既往曾于2005年突发右锁骨骨折,于外院术中发现锁骨变细、变黑,病理不详,取髂骨移植于锁骨.体检:有锁骨及髂区手术瘢痕,左下肺呼吸音偏低.实验室检查阴性.抽出血性胸水,黎氏试验、乳糜试验
期刊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的呼吸道传染病,肺炎是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并发症,危重患者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1]).认真总结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影像表现和诊断经验,是提高影像诊断正确性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并且可以深刻认识本病肺部改变的特点和病变的发展规律。
期刊
脾组织植入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患者通常无任何症状,而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有关其影像表现的描述国内仅有少量个案报道[1-3].笔者回顾性分析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组织植入患者的影像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影像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
期刊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GLNH)、血管淋巴滤泡增生症、血管瘤样淋巴结增生症、淋巴样错构瘤等.CD是一种少见的、原因未明的、介于炎症及肿瘤之间的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54年由Castleman首先描述,并于1956年提出其特征~([1])。
期刊
患儿男,5d龄,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皮肤黄染2 d,不哭、不吃、少动7~+h.体检: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腹软,脐轮红肿,范围约1.5 cm×1.0 cm,脐窝内有脓性分泌物.血常规:WBC6.8×109/L,中性粒细胞0.72,RBC 4.71×10~(12)/L.临床诊断: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脐炎,病理性黄疸.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抗感染等治疗.入院后患儿病情逐渐加重,第4天出现非喷射性呕吐
期刊
患者女,67岁.因发热、咳嗽,咯浓痰1周,于2008年12月22日入院,体检:右上肺呼吸音低,两肺闻及湿哕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4×109 g/L,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X线胸片:右上中肺野巨大卵圆形肿物,大小为20.0 cm×14.0 cm×9.5 cm,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内侧与纵隔分界不清,考虑为胸内肿瘤,右下肺还可见斑片影,考虑为肺部炎症。
期刊
大涎腺的结核病很罕见,即使在结核病高发病区亦属少见.大涎腺结核病有70%发生在腮腺,27%发生在颌下腺,3%发生在舌下腺[1].腮腺结核病多数发生于腮腺淋巴结,少数发生在腮腺实质内。
期刊
患者女,43岁.颈痛、咽痛伴发热10 d于2008年8月18日入院,体温37.7~38.0℃.体检:颈部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局部压痛,未触及肿块及血管杂音.入院抗感染治疗1周,患者体温下降,颈部疼痛减轻。
期刊
患者男,23岁.腰背部渐进性疼痛2个月余,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当地医院胸腰段X线平片示T12椎体边缘模糊.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体检:T12椎体右侧压痛,向下放射至L4水平,无明显叩击痛。
期刊